呈現粵域本土個性風格嘅騎樓、碉樓、蘆墅、吊腳樓、灰雕、趟籠、園林
Post a reply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0:48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广州一日游的指南

这是一张上世纪初在香港印刷发行的双联彩色明信片(右上图)。明信片正面印有当年广州10个地标性旅游景点,背面附有用英文写的一段详尽旅程指南。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当年外国游客手持这份图文并茂的资料游走广州,认识羊城的情景。这张明信片上的英文是这样写的:

“花一天时间就可以游遍广州这座华南最大城市的主要景点了。傍晚乘坐省港澳轮船有限公司的蒸汽船离开香港,次日凌晨1点钟便可抵达广州码头。我们建议你到埠后立即雇请向导,不然肯定会在广州城里迷路的。

如果选择一日游,最好预先联系沙面(图二)维多利亚酒店的经理,请他安排提前将中午的快餐送到五层楼。

广州城最主要的庙宇有华林寺五百罗汉堂、观音阁、陈氏宗祠、五仙观、六榕寺花塔等,邻近花塔的五层楼是广州北段城墙上的大型塔楼,这些地方都值得一游。
上述所有景点在午餐前应该可以游完,而快餐已经在五层楼准备好了。到了下午,我们可以去看看米纸绘画、广式刺绣、漆器铺以及牙雕、紫檀木雕的制作工序。

在穿越广州旧城街巷的时候,沿路可见中国商铺门外悬挂的长招牌以及店内忙碌的中国人,这些景象都十分有趣。在离开广州的轮船上,还可眺望矗立在这座人烟稠密的中国城市内的法国天主教大教堂(图四),这会有很特别的感觉。

向导的价钱是1美元半天,2美元全天。轿子(图三)的费用是每个轿夫50美分。依照惯例,我们亦须同时为向导雇一顶轿子。参观寺庙、佛塔途中的开销应该不会超过2美元。若要住宿,我们推荐在沙面的维多利亚酒店住宿。客轮通常在傍晚5至6点钟离开广州,半夜到达香港。”

上面就是英文广州一日游旅程指南内容,介绍得细致周到。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0:50

大北门

清朝时广州城曾经有18座城门,它们是旧城8门,分别是正北、小北、正东(大东)、正西、正南(大南)、定海、文明、归德;外城5门分别是太平、五仙(明代名五羊)、靖海、油栏、竹栏;新城3门分别是永安(小东)、永靖(东便)、小南。
另水门2座是东濠口的东水关和西濠口的西水关。1918年10月,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实施拆城筑马路。

广州城墙大北门楼。
Attachments
1.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0:50

1870年的大北门。(By William Pryor Floyd)
Attachments
2.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0:58

1870年,大北门城墙根下的轿夫。(By William Pryor Floyd)
Attachments
3.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0:59

五层楼

镇海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楼高28米,宽31米,深16米,红墙绿瓦,雄伟壮观,是广州著名的古建筑。楼分五层,逐层收减,似塔又似楼,俗称五层楼。楼前对峙一对高达2米的红砂岩石狮子,是明代雕刻。此楼曾五毁五建,原为砖木结构,1928年重修时内部已改为钢筋水泥结构。登楼眺望,珠水云山,群峰叠翠,羊城美景,历历在目,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分别是清代和现代羊城八景之一。

(英)菲利斯·比亚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1860)所拍摄的镇海楼。
Attachments
4.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0

(英)菲利斯·比亚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1860)所拍摄的镇海楼。
Attachments
5.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1

1880年的镇海楼。
Attachments
6.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2

清初撤藩后,李栖凤任两广总督时(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第二次修葺镇海楼,并在楼上(顶层)设坛祀文武帝君。坛上有“文武圣神”的匾额。
Attachments
7.jpg
8.jpg
9.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3

观音阁入口“佛山”牌坊

广州的越秀山在古代也叫观音山,其得名于原来越秀山上原来有座观音阁,观音阁最初又叫万善寺,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个叫花英的都指挥,有一次来到越秀山,进万寿寺拜佛,感到寺庙太小,又在山林之中,一般人不易注意到,于是将此寺扩建,并改名为观音阁。因为山上有观音阁,所以民间又称越秀山为观音山。民国时期观音阁被拆毁,观音像原来移到镇海楼内的博物馆中,现在不知在何处。观音阁原来的位置上则修建了一座中山纪念碑,就是现在中山纪念碑所在的地方。

1880年的观音山“佛山”牌坊
Attachments
10.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4

1880年的观音山“佛山”牌坊
Attachments
11.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5

六榕寺花塔

花塔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六榕寺内。花塔始建于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大火。北宋绍圣(公元1097年)重建。1980年对花塔进行修葺时,在塔壁中发现印有北宋年号的砖铭。

  花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九层、内十七层,楼阁式,高57.6米。塔身为井筒式结构,底层直径12米并有副阶。塔内楼梯为穿壁绕平座式,各层塔身外设有回廊,各层层檐以绿色硫璃瓦覆顶,檐端微翘。现塔冠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所铸9.14米高的千佛铜柱,柱身刻有1023尊佛像及祥云天宫宝塔图,连同塔顶的火焰宝珠、三层九霄宝盘、九层宝轮、一层双龙宝盘、八根铁链组成重达5吨的塔刹。花塔整塔朱栏碧瓦,丹柱粉壁,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标志性建筑。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重修后的花塔。
Attachments
12.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5

上世纪卅年代的花塔。
Attachments
13.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6

1860年4月英国摄影师菲利斯·比亚图拍摄的六榕寺花塔。
Attachments
14.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6

1870年的六榕寺花塔。
Attachments
15.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7

天主教圣心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才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教堂属"哥特"式建筑,位于越秀区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尖塔哥特式石结构建筑、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1863年6月28日是天主教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并命名为圣心大教堂。

清末民初时的石室
Attachments
16.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8

1917-1919年 石室。(By Sidney David Gamble)
Attachments
17.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8

1931年 石室。
Attachments
18.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09

天平街

1931年,市政府扩建天平街建成天成路。文化大革命时期,天成路被命名为“红书南路”,1982年复名。天成路,在中国现代印刷包装业兴起前,就已经兴旺,是广州市着名的印刷、包装一条街,有超过300多年历史。由于邻近状元坊精品街,节假日人流、车流拥挤,交通繁忙。亦有句歇后语:天成路——靠指(同纸,即纸行路)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赖阿芳所拍摄的天平街。
Attachments
19.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0

天成路在1931年未开马路前,该地段是天成街(大新街以北)和天平街(大新街以南)。
Attachments
20.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1

状元坊在天成路的出口。
Attachments
21.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1

廿世纪卅年代初,雨中的天成路。
Attachments
22.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3

五仙观

五仙观是根据羊城的传说而修建的一座寺院。相传在周朝时广州发生旱灾,有五位仙人骑羊降临,把稻穗及仙羊留下,从此这里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为了感谢五位仙人,在他们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五仙观以示纪念。历史上五仙观曾屡建屡废,北宋时在十贤坊(今广仁路省财政厅一带)已有祀奉五仙的寺院。到南宋嘉定年间迁至西湖玉液池畔,即今西湖路附近,称奉真观。南宋末年又迁至今广仁路,但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毁于大火,洪武十年(1377年)迁至坡山至今。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和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曾进行重修。民国12年(1923年)广州市政厅为筹备军饷,将其拍卖,遣散观内道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归文物部门管理,80年代修葺后对外开放。明、清两代分别以“穗石洞天”、“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之一。

五仙观正门
Attachments
23.jpg
23.jpg (12.43 KiB) Viewed 1068 times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3

1871年,文渊阁大学士、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五仙古观山门横石匾。(原摄)
Attachments
24.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4

早年的五仙观。
Attachments
25.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4

陈家祠

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包括前院、西院、东院及后院,占地15,000多平方米。陈家祠的建筑由深三进,广五间,大小19座建筑物组成,建筑中心是高达14.5米的中进主殿“聚贤堂”。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把众多大小不同的建筑物巧妙地组合布局在平面方形的建筑空间里,前后左右,严谨对称,虚实相间,极富层次。长廊、青云巷使整个建筑四通八达,庭院园林点缀其中,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在陈氏书院的建筑装饰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上下呼应、相得益彰。

142-798 Cheng Temple Balustrade 陈家祠栏杆
Attachments
26.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5

142-799 Cheng Temple Courtyard 陈家祠中庭
Attachments
27.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5

142-800 Cheng Temple Tablets 陈家祠神台
Attachments
28.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6

华林寺五百罗汉堂

华林寺始建于中国南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当时印度僧人达摩从海路到达广州,在广州城外珠江北岸(今下九路一带)登岸后建起西来庵。后经历唐、宋、元、明等朝代,虽灯火不绝,但已破旧不堪。至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从福建漳州至此的临济宗三十二代法裔宗符禅师,重建寺院,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禅寺。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庑、寮室、仓厨,其范围大致为现时的北起兴华大街,南至下九路,东靠新胜街,西邻毓桂坊,正门在长寿西路,占地近三万多平方米。康熙四十年(1701年)增建殿舍,殿内有七层高的舍利塔。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兴建五百罗汉堂,到咸丰元年(1851年)建成。

1880年时的华林寺五百罗汉堂。
Attachments
29.jpg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6

1870时的华林寺五百罗汉堂。
Attachments
34.jpg
30.jpg
Last edited by 粵嚟粵掂 on Jul 27th, '11, 11:20, edited 1 time in total.

Re: 记忆中嘅广州:嚟一次100年前广州一日游

Jul 27th, '11, 11:17

民初时的华林寺五百罗汉堂。
Attachments
31.jpg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