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粵獨同去支那嘅視角重新論述我哋大粵嘅歷史。追尋我哋嘅古南越根、我哋粵族人係一個有著兩千幾年歷史嘅古老獨立民族!
Post a reply

20世紀20-30年代喺大粵境內發生嘅“國民革命軍”內戰

Aug 11th, '11, 13:47

20世紀20-30年代喺大粵境內發生嘅“國民革命軍”內戰


虎門石井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7年11月18日
地點: 中國廣州附近
結果: 張發奎攻佔虎門要塞及石井兵工廠,之後解散黃埔學生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李濟琛 張發奎軍
指揮官
李濟琛 張發奎
虎門石井戰鬥發生於1927年11月1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廣州附近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虎門石井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李濟琛部,另一方為張發奎軍部。

廣州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7年12月18日
地點: 中國廣東
結果: 李濟深於28日攻下廣州,繆培南軍隊退至惠州。29日,粵軍實際領導者李福林下野,餘留勢力由鄧彥華接統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八路軍 繆培南軍
指揮官
李濟深 繆培南
廣州戰鬥發生於1927年12月1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廣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廣州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八路軍李濟深部,另一方為繆培南部。

三水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7年12月25日
地點: 中國粵西
結果: 十五軍佔三水,五軍退回廣州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十五軍 五軍
指揮官
黃紹雄 李福林
三水戰鬥發生於1927年12月2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西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三水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十五軍黃紹雄部,另一方為五軍李福林部。

惠州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7年12月28日-1928年1月4日
地點: 中國粵東
結果: 十一軍夾擊四軍,四軍約千人被俘,之後四軍東進五華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十一軍 四軍
指揮官
陳銘樞、 繆培南
惠州戰鬥發生於1927年12月28日至1928年1月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惠州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十一軍陳銘樞部,另一方為四軍繆培南部。

河源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8年1月5日
地點: 中國粵東
結果: 四軍自河源撤退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十一軍 四軍
指揮官
陳銘樞 繆培南
河源戰鬥發生於1928年1月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河源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十一軍陳銘樞部,另一方為四軍繆培南部。

粵寧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8年1月13日
地點: 中國粵東
結果: 雙方激戰,卅二軍雖然攻下重要據點,但是損失慘重,粵四軍則退至五華。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卅二軍 粵四軍
指揮官
陳銘樞 繆培南
粵寧戰鬥發生於1928年1月13日,地點在中國粵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粵寧戰鬥的交戰雙方的一方為卅二軍,另一方為粵四軍繆培南部。

五華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8年1月15日
地點: 中國粵東
結果: 雙方激戰,粵四軍損失奇重,並有師長許志銳陣亡。十一軍得桂軍相助擊敗乙方。之後退至贛南,至此,廣州事變結束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十一軍 粵四軍
指揮官
陳銘樞 繆培南
五華戰鬥發生於1928年1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五華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十一軍陳銘樞部,另一方為粵四軍繆培南部。

清遠石龍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5月10日-13日
地點: 中國粵中
結果: 雙方激戰,粵軍佔石龍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第八路 桂軍徐景唐師
指揮官
- 桂軍徐景唐師
清遠石龍戰鬥發生於1929年5月10日-1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中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清遠石龍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第八路,另一方為桂軍徐景唐師部。

桂林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5月15日
地點: 中國桂北
結果: 桂軍佔桂林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湘軍第四路 桂軍
桂林戰鬥發生於1929年5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桂林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湘軍第四路部,另一方為桂軍部。

惠州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5月15日
地點: 中國粵東
結果: 粵軍佔領惠州,桂軍退至北方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第八路 桂軍
指揮官
- 徐景唐
惠州戰鬥發生於1929年5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惠州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第八路,另一方為桂軍徐景唐師部。

廣州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5月17日-21日
地點: 中國粵中南
結果: 桂軍分由江西與廣西進攻廣州,但遭失敗,主戰旅長王應被俘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蔡廷鍇部 桂軍白崇禧部
指揮官
蔡廷鍇 白崇禧
廣州戰鬥發生於1929年5月17日-2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中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廣州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蔡廷鍇部,另一方為桂軍白崇禧部。

柳州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6月7日-18日
地點: 中國桂中
結果: 湘軍佔領鹿寨後,中途攻佔佔柳城,18日桂軍反攻,湘軍撤離柳州,兩軍損失慘重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湘軍 桂軍
柳州戰鬥發生於1929年6月7日-1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中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柳州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湘軍,另一方為桂軍。

桂平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6月21日
地點: 中國桂西
結果: 桂軍敗退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國軍十五師李明瑞部 桂軍
指揮官
李明瑞 韋雲淞
桂平戰鬥發生於1929年6月2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西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桂平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國軍十五師李明瑞部,另一方為桂軍韋雲淞旅部。

石門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9月26日
地點: 中國湘南
結果: 張發奎被截擊,傷亡頗重。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湘軍李韞珩部 張發奎部
指揮官
李韞珩 張發奎
石門戰鬥發生於1929年9月2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湘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石門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湘軍李韞珩部,另一方為張發奎部部。

南寧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10月14日
地點: 中國桂南
結果: 俞作柏軍隊戰敗退出南寧,部分餘部由張逸雲及龔浩率領退至百色與福州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 俞作柏部
指揮官
- 俞作柏
南寧戰鬥發生於1929年10月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南寧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另一方為俞作柏軍隊。

北江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12月8日-11日
地點: 中國桂南
結果: 雙方激戰,國民革命軍中央軍支持的粵軍最初情勢不利,後來桂軍被擊敗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 桂軍
指揮官
? 白崇禧
北江戰鬥發生於1929年12月8日-1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北江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中央軍支持的粵軍,另一方為桂軍白崇禧部。

三水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29年12月13日
地點: 中國粵中
結果: 桂軍再度失敗,喪失多處據點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 桂軍
指揮官
蔡廷鍇 黃紹雄
三水戰鬥發生於1929年12月1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中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三水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蔡廷鍇部,另一方為桂軍黃紹雄部。

桂平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1月25日-30日
地點: 中國桂東
結果: 黃旭初軍隊打敗國民革命軍支持的粵軍,隨即佔領桂平及鬱林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 黃旭初
指揮官
蔡廷鍇 黃旭初
桂平戰鬥發生於1930年1月25日-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桂平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另一方為黃旭初軍隊。

梧州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1月25日-30日
地點: 中國桂東
結果: 1.雙方激戰數日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中央軍八路軍陳濟棠 桂軍
指揮官
陳濟棠 李宗仁
梧州戰鬥發生於1930年1月25日-1月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東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該戰鬥是李宗仁於蔣桂戰爭落敗後的重新發端,也是中原大戰中段爆發的序曲。梧州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改編成中央軍八路軍的粵軍陳濟棠部,另一方為桂軍李宗仁部。

背景

1929年間,爆發大半年的蔣桂戰爭逐漸落幕,落敗李宗仁等逐漸淡出桂軍,惟廣西政府左傾等因素,讓李宗仁隨即返回桂軍權力中心。1929年12月底爆發的三水戰鬥中,桂軍喪失眾多據點,李宗仁趁勢接收桂軍改稱護黨救國軍,重新掌握桂軍實權。

1930年1月初,中華民國依附國民革命軍旁支晉軍正式起兵反中國中央後,同樣依附國軍之李宗仁桂軍即展開部署。1月15日,桂軍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張發奎四軍聯合反攻,並順利佔領廣西桂平等重要城鄉。支持依附國民革命軍中央軍的粵軍所屬余漢謀及蔡廷鍇等兩路軍隊雖反制於廣西平樂、荔浦及修仁等地,但仍於桂平戰鬥中,喪失桂平及鬱林兩重要據點。

過程

1月20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領袖蔣中正指派何應欽從漢口前往湖南會晤湘軍首領何鍵,兩人決定湘軍隨後進攻廣西。1月25日,中央軍所有軍力集結梧州,準備展開與桂軍決戰。1月26日,支持中央軍何鍵所屬第四路軍第十九師劉建緒等部從湖南開往廣西,並與桂軍外圍部隊唐生明展開激戰,隨後劉建緒部隊勝利,並順利入駐梧州附近,加入支援陳濟棠所屬第八路軍。1月30日,李宗仁與張發奎兩軍會合,重軍襲擊梧州,並與粵軍激戰於戎墟。因為守方粵軍有湘軍支持,兩軍激戰數日後,仍由支持中央軍的粵軍守住梧州。不過直到2月2日外圍湘軍重新發動攻擊前,梧州仍呈被圍困之勢,並有多次零星戰鬥。

荔沛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2月4日
地點: 中國桂北
結果: 國軍六路軍敗退,損失部分據點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國軍六路軍 桂軍
指揮官
- 白崇禧
荔沛戰鬥發生於1930年2月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荔沛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六路軍,另一方為桂軍。

藤縣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2月9日
地點: 中國桂南
結果: 國軍八路軍敗退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國軍八路軍 桂軍
指揮官
蔣光鼐 許宗武
藤縣戰鬥發生於1930年2月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藤縣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八路軍蔣光鼐部,另一方為桂軍許宗武部。

北流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2月13日-18日
地點: 中國桂南
結果: 雙方劇戰,粵軍損失慘重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十九路軍 粵軍
指揮官
蔣光鼐 張發奎
北流戰鬥發生於1930年2月13日-1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北流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十九路軍蔣光鼐部,另一方為粵軍張發奎部。

北海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3月29日
地點: 中國粵西
結果: 攻擊廣東桂軍西退,國軍支持的粵軍保住粵西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粵軍 桂軍
指揮官
陳章甫 -
北海戰鬥發生於1930年3月2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西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北海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粵軍陳章甫部,另一方為桂軍。

桂林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7月17日
地點: 中國桂北
結果: 中央軍支持的湘軍獲得勝利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湘軍 桂軍
指揮官
- 李宗仁
桂林戰鬥發生於1930年7月1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桂林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湘軍,另一方為桂軍李宗仁部。

南寧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8月15日-10月22日
地點: 中國桂南
結果: 1.雙方激戰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雲南張沖師 桂軍
指揮官
雲南張沖師 桂軍
南寧戰鬥發生於1930年8月15日-10月22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南寧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雲南張沖師部,另一方為桂軍部。

賓陽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0年10月14日
地點: 中國桂南
結果: 11日黃紹雄在港通電主張息戰,兩軍停止戰鬥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滇軍 粵軍
指揮官
張沖 張發奎
賓陽戰鬥發生於1930年10月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桂南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賓陽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滇軍張沖師部,另一方為粵軍張發奎軍部。

廉江靈山戰鬥
{{{partof}}}之一

日期: 1936年6月27日
地點: 中國粵桂邊
結果: 桂軍於9月16日退回廣西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國民革命軍中央軍 桂軍
指揮官
- 翁照桓
廉江靈山戰鬥發生於1936年6月2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桂邊一帶,是國民革命軍內部所發生的內戰戰鬥之一。廉江靈山戰鬥的交戰雙方,一方為蔣中正轄下的國軍中央軍,另一方為桂軍翁照桓部隊。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C%8B ... 7%E8%A1%A8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