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5th, '10, 20:37
德国之声:支那过度信贷 经济5年内陷严重危机
2010年11月15日
美国经济爆发危机以来,不少西方经济分析机构,都把希望寄托在增长强劲的中国市场上。西方一般民众因为缺乏对中国深入的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底能怎样,真能持续增长吗?我们来看看一位德国市场分析师眼中的中国经济。
11月5号的《德国之声》发表了市场独立分析师阿列克瑟大.佩波尔(Alexsander Peball)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在佩波尔的眼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增长主要靠在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上。而地方政府本没有融资的权利,却想尽一切办法,绕过法律的禁忌,在预算外利用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一点很像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模式。”
《中国经济网 》消息说,银监会一份资料透露,到2009年6月末,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以下各级政府设立的平台公司合计达8221家;至2009年5月,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为7.38万亿元;据估算,2009年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将接近11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3倍。
佩波尔还说:中国(共)政府主要不是通过公开负债,来解决增长需要的资金,而是通过过量发行货币。多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年货币总量增长超过20%。
关于中国过量发行货币最近得到中国官方证实,11月2号《中国经济周刊》文章显示央行中国货币超发近43万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直言:“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华尔街投资大师詹姆斯.S.查诺斯(James S. Chanos)也抱持与佩波尔类似观点。查诺斯甚至在今年1月就警告:中国被过度刺激的经济并不会像大多数经济学家所预测的那样持续繁荣下去,而是会走向崩溃。他认为,在投机性资本浪潮助推下,中国高歌猛進的房地产业看起来比迪拜的情况糟糕1000倍——或更糟。他怀疑,中国超过8%的经济增长率是粉饰出来的结果。
他还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说:判断泡沫存在的最好证据是过度信贷,而不是过度估值,没有哪个地方的信贷过度问题比中国更加严重了。
耶鲁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对韩国《朝鲜日报》表示,中式发展模式根本不存在,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金融、贸易领域的开放以及制造、服务领域的民营化。4万亿元以上救市贷款拨给地方政府和国营企业,其中大部分将变成不良债权,中国经济会在4、5年内面临严重危机。
在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背后,佩波尔认为,中国另一个问题是国家负债巨大,他同意美国投资银行美林(Merrill Lynch)的分析:中国把地方政府融资缺口计算進去,负债可能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