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垃圾支那 垃圾北京 支那國都新招牌:北京咳(Beijing Cough)以後或者仲會改嗌支那咳(China Cough)

Feb 19th, '13, 12:33

垃圾支那 垃圾北京 支那國都新招牌:北京咳(Beijing Cough) 以後或者仲會改嗌支那咳(China Cough)


罵北京咳辱北京 陸醫被反譏「腦子咳壞了」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 ... /34786212/

2013年01月22日

連中國官媒都承認,北京人自己也受不了「北京咳」。資料照片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最近頻飆高,空污引起的「北京咳」(Beijing Cough)也成為外國人士赴京的通病。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何權瀛醫師稱,引發咳嗽的原因很多,在沒有確切證據前,「北京咳」一詞是對北京的極度侮辱。此說法昨遭中國網友痛批「事實還不讓說,腦子都咳壞了嗎?」、「的確不該稱『北京咳』,改叫『神州咳』罷!」

稱「醫學沒這詞兒」
北京咳泛指外國人到北京後,容易引發咳嗽,離開後又自然痊癒的症狀。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前天報導,何權瀛對北京咳一詞非常不以為然,稱「最近老是有人問我『北京咳』,醫學上根本就沒這個詞兒!」他激動地表示,引發咳嗽的原因包括抽菸、暴飲暴食、氣候、空污,在沒有證據之前,不能用北京咳一詞侮辱北京。但該報也引述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稱,空污導致北京咳是毫無疑問的。

「北京人也受不了」
何權瀛的言論昨在微博引發熱議,中國網友幾乎無人認同北京咳是在侮辱北京。網友稱:「別說外國人容易咳,我在北京出生的都受不了啊」,「甭管侮辱還是不侮辱,咳嗽就在那裡」,「北京的污染情況還需要讓人侮辱嗎?」也有網友稱「看看香港吧,香港人也沒抗議香港腳」。
其實連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網最新一集華語教學節目《Chinese Wire》也談北京咳,承認這種症狀已成為這座城市的頑疾,連中國人自己都無法適應。

-------------------------------

北京咳,何時停?

作者: 邱莞仁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月27日 上午5:30

http://tw.news.yahoo.com/%E5%8C%97%E4%B ... 00489.html

工商時報【邱莞仁】

■過去兩周內,全中國幾百個城市剛經歷了駭人的空氣污染危機,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上升快速,尤其是首都北京更成了「重災區」。如何治理高速經濟發展帶來的城市病,正考驗新一代中國領導人,打造其心中的「美麗中國」。

「來北京後,我每天都會打噴嚏,感到胸口發緊。」在北京生活3年多的美國遊戲軟體設計師安德魯至今仍不能適應這裡的天氣。他坦言自己有抽菸的習慣,在北京的不舒服狀態雖不能全歸咎於空氣污染,但每當他回到美國,各種不適就會消除。

對正計畫擁有寶寶的安德魯來說,他已經計劃離開這個曾給他提供職業發展機會的中國城市。他坦言:「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裡。」

北京淪為空污重災區

新華社指出,按照如今一種流行的說法,安德魯所患的症狀被稱為「北京咳」。據說這是居住在北京的外國人易患的一種呼吸道症候,主要病症為喉嚨癢、容易乾咳,來到北京就發作,走了就會好。儘管「北京咳」的症狀,一方面是因為北京乾燥的氣候,但另一方面也是由嚴重的空氣污染造成的。

今年1月10日,嚴重霧霾污染天氣蔓延大陸華中、華東地區,其中北京是這波霧霾天氣的「重災區」。據統計,最嚴重時,北京部分地區的PM2.5甚至超過每立方公尺900微克,比世衛組織每日25微克的安全標準,超標近40倍。

實際上,對北京天氣敏感的不只是外國人,嚴重的霧霾污染也讓許多北京人難以忍受。隨著一些地區能見度降至近乎為零,口罩成為熱門搶手貨,因空氣污染導致身體不適的病人,開始在醫院排起長龍就醫。

而嚴重的空氣污染,令不少大陸網友開始在網路上苦中作樂。有人戲稱自己是活在毒氣中的「人肉吸塵器」。值得注意的是,向來管控媒體發言的中國官方,在這次空污事件中,出乎意料的廣泛報導,在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各種討論空氣污染話題也相當熱門。

與此同時,空污嚴重對股市來說,與環保題材相關的PM2.5概念股則全面收紅。譬如生產環境監測儀器的先河環保,股價受到投資人追捧。

中共高層 決心打擊空污

應對嚴重空污,中國官方應對措施是承諾提高空氣污染數據的質量與透明度,並採取限制公車或暫停工廠生產等短期性措施。另一方面,自今年元旦起,官方也要求中國74個城市按空氣質量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佈PM2.5等數據。

然而,紐約時報指出,這些臨時性的政策或許可以遏制短期污染狀況惡化,卻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空污問題。尤其,官方政府承諾改善對於高危污染情況及早公開的警報系統,充其量只能描述空污現象有多糟,並非提出解決方案。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會議上,中共全國黨代會報告中首度提出「美麗中國」,指出面對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嚴峻形勢下,將把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以建設美麗中國。
事實上,中國空污危機,根本性解決方案是迅速引入對於各種污染源進行大幅度且永久性減排政策,特別是針對污染嚴重發電廠、工廠,但這必然涉及企業的壓力,也非短期內就可收效的政策。

-------------------------------

北京咳大流行 知名度直逼烤鴨和京劇

2013-01-25 19:49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VOA】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72 ... 02885.html

北京烤鴨和京劇是北京吸引外國遊客的兩塊招牌。如今,這兩塊招牌的知名度,正受到大名鼎鼎的「北京咳」的衝擊。美國之音報導,「北京咳」已經完成了從調侃到嚴肅的轉型,目前被收入正規出版的外籍遊客旅遊指南。

2013年一月的北京,連續數天被濃霧毒霾籠罩。北京的天空, 在外國媒體筆下,被形容為機場吸煙室,森林大火,空氣污染末日等等。北京2013年的一月,將以「霧霾一月」名垂青史。大名鼎鼎的「北京咳」,就發源在這裡。北京咳,不是一個醫學名詞,也不是一個學術概念,而是在北京的外國人圈子流傳的調侃。

霧是天災,霾是人禍。北京嚴重的霧霾空氣污染,對居住在這裡的外國人和到北京來旅遊的外國遊客,形成極大的健康威脅。一些外國人到了北京之後,就開始咳嗽。離開北京,咳嗽就霍然而愈。這種通常每十秒鐘一次,每次一長串的北京咳似乎是一種外國人專患的水土不服症候群。

不過中國一些官方媒體最近對外國人圈子中的北京咳發起攻擊,說這項稱呼是對北京的「極度侮辱」。

-------------------------------

「北京咳」是對北京的侮辱嗎?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omm ... ough.shtml

更新時間 2013年1月2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21

近日,北京遭遇持續數天的霧霾天氣,「北京咳」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稱引發咳嗽原因很多,在沒有證據之前不能稱「北京咳」,這個詞是對北京的極度侮辱。(1月21日央視)

「北京咳」,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居住在北京的外國人易患的一種呼吸道症候,主要表現為咽癢乾咳,類似外國人水土不服的一種表現。而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何權瀛認為,「北京咳」是對北京的侮辱,且以「極度」來作修飾前綴。

霧霾演繹的「十面霾伏」尚未徹底落幕,針對霧霾治理的頂層設計尚未系統出爐,諸如「「北京咳」是不是侮辱北京」的花絮,此時的確不該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爭論,但既然何醫師已將其推到公共層面,顯然也有匣清的必要。

顯而易見,倘若何醫師的「極度侮辱」之說成立,那麼諸如「香港腳」、「京巴狗」、「北京鴨」之類的稱呼,難免也有「侮辱」之虞。再基於何醫師的邏輯,要是北京受辱,但北京作為首善之區,是否也意味著是中國的侮辱呢?更泛而言之,是否也是每一名中國人的侮辱呢?

於普通百姓而言,已在外國人中間「口口相傳」十餘年的「北京咳」,更像是一種情緒宣洩和情感表達。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早已心知肚明,「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發展模式,發達國家也早已提供了前車之鑒,各種政策法規中也不乏「保護環境」、「須環境考核」的強調,既如此,為何結果仍舊不堪入目——據悉,我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7個在中國。據北大報告估算,2012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因為PM2.5引發過早死的人數,將達8500多人……

環境嚴重污染,每一個個體誠然也難辭其咎,但主要的責任主體恐怕在於政府及其官員——空氣污染至此,難道不是GDP的考量、政績的衡量過多,而環境顧慮偏少的結果?有鑒於此,所謂的「北京咳」不過是一種指代罷了。

當「街頭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詩情畫意」是對北京的真實描摹,當人們對北京的空氣有切身的不良感知,當「北京咳」已白紙黑字地印入了人家的旅遊指南,此時此刻,致力於環境的改善顯然好過「侮辱」的強加指責。
Attachments
北京咳(Beijing Cough).jpg
北京咳(Beijing Cough).jpg (78.35 KiB) Viewed 113 times
近日,北京遭遇持續數天的霧霾天氣.jpg
近日,北京遭遇持續數天的霧霾天氣.jpg (13.03 KiB) Viewed 113 times

Re: 垃圾支那 垃圾北京 支那國都新招牌:北京咳(Beijing Cough)以後或者仲會改嗌支那咳(China Co

Feb 19th, '13, 15:56

2013-01-16

中國多個省市持續受霧霾天氣影響,出現嚴重空氣污染。其中山東省和甘肅省周三仍然被霧霾籠罩,不少人患上呼吸系統毛病求診。而濟南市當局周三實施緊急應變措施,減少路面車輛行駛以減排廢氣。至於連日受霧霾影響的北京,周三因冷空氣到,污染情況有所改善。(馮日遙報道)

濟南市周三(1月16日)持續受霧霾天氣影響,區內能見度祇有幾十米,入夜後幾乎見不到行駛中的汽車。(相片由濟南市民孫先生提供)
其中受霧霾天氣影響嚴重的山東省,省內地區如濟南市,周三區內能見度仍然很低。住在當地的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接受記者訪問時指,當地天氣報告預測周三有冷空氣到,霧霾天氣將會消散,但周三情況未如當局所預料,現時周圍仍然被霧霾籠罩,渾濁的空氣使不少外出的市民紛紛帶上口罩,污染情況較周二還差,很多市民患上呼吸系統毛病。

他說:“濟南的霧霾情況很嚴重,有的地方能見度祇有幾十米,開車根本見不到前面的路面,很不安全,而空氣中有一股味道,令你感到很不舒服,很多人得了病,如咳嗽,發燒等,部份人往醫院求診去。”

孫教授指,當局周三實施緊急應變措施,勒令全市響應減排汽車廢氣,以車牌號碼採取單雙號行車,希望將路面車流減少,但孫教授認為措施未能完全解決空氣污染問題,根源是當局應該首先解決城市集中供暖的問題。

他說:“市政府建新辦公大樓已花上40個億,但卻不肯花錢進行集中供暖的措施和設備,因為大型的集中供暖污染可能會少一些,現時北方居民均以燒煤取暖,現時很多居民取暖時依靠自己家中的小煤爐取暖,煤炭無法完全燃燒,就排放大量廢氣。”

就多了市民患上呼吸道疾病求診的情況,記者致電濟南市第一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以事忙為由,拒絕接受記者查問。

馬路上行車十分緩慢,白天也只能隱約見到車輛。(相片由濟南市民孫先生提供)

而同受霧霾天氣影響的甘肅省,其中蘭州市周三持續發布大霧和霧霾預警信號,當地市民高先生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周圍均是白矇朦,路面行車十分緩慢,加上近日當地無風,預期霧霾天氣將會持續,空氣污染令他不斷咳嗽,他身邊有同事因呼吸系統毛病要留院接受治療。

他說:“有個工人在工作期間突然呼吸困難,他休息一會仍然未有好轉,更一度昏迷,我們叫救護車將他送往蘭州一醫院,仍然要治療,要依靠呼吸機,說他有肺氣腫。”

經常要戶外工作的高先生指,不覺得當局有特別加大宣傳或提醒公眾注意,希望當局盡快整治污染,減低對市民生活造成的影響。

記者多次致電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和辦公室,電話均無人接聽。

而連日受霧霾天氣影響的北京市,周三因冷空氣吹襲,霧霾情況有所改善。北京市民張先生向記者指,他患有肺病多年,近日霧霾的天氣令他經常病發,由於無錢到醫院求診,祇有避免外出,留在家中休養,將省來的錢用來買緊急葯物。他說:“由上周霧霾天氣開始,我差不多每日都病發,咳到透不到氣來,晚上亦無法睡覺,一直在食葯,我靠低保生活,無錢去醫院看病,日日留在家,不外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周三回應記者提問時指,近日患有呼吸系統毛病求診的人數增加,當中患流感的病人居多。她說:近日患流感有感冒症狀來求診的病人居多,人手還可以應付得來。

另外,在中國中東部霧霾開始消散之時,上海空氣污染指數突然飆高,周三上午出現重度污染。上海環保局發布的空氣質量指數(AQI)顯示,從9時開始,AQI指數突破200的重度污染線,並不斷飆高,到上午11時,AQI指數已達216的重度污染級別,首要污染物PM2.5的小時指數高達每立方米248.6微克。當局加強執法巡查力度,要求建築工地、堆場等加大灑水等防塵,並啟動應急減排預案,要求燃煤電廠改用優質煤,石化、化工等行業嚴格控制生產裝置開停車、檢維修作業等。

據中央電視台引述北京大學一項調查指,如果大陸環境水平與2010年比較無明顯改善,估計北京、上海、廣州及西安四個城市,去年會有多達8500人,因PM2.5引發呼吸系統疾病而早死,經濟損失亦會達到六十八億元人民幣。報道又指北京汽車數量去年已突破五百萬輛,預計到2015年可突破七百萬輛。
Attachments
濟南市周三(1月16日)持續受霧霾天氣影響,區內能見度祇有幾十米,入夜後幾乎見不到行駛中的汽車。.jpg
濟南市周三(1月16日)持續受霧霾天氣影響,區內能見度祇有幾十米,入夜後幾乎見不到行駛中的汽車。.jpg (10.92 KiB) Viewed 108 times
馬路上行車十分緩慢,白天也只能隱約見到車輛。(山東濟南).jpg
馬路上行車十分緩慢,白天也只能隱約見到車輛。(山東濟南).jpg (6.61 KiB) Viewed 108 times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