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佬2014元旦遊行唔夠氣 梁振英死豬唔怕漉越嚟越得戚 掟雞蛋都追究僭建話封咗就冇僭建 噉你殺咗人埋咗佢係咪冇殺人吖?
-------------------------
陳健民:萬人佔中不是夢
三萬名市民昨參與元旦遊行,爭取全民普選,要求梁振英落台。易仰民攝
【元旦大遊行】從維園走到中環,從遊行集會走到公民抗命,民陣昨舉行「立即落實真普選,公民提名無篩選」元旦大遊行,三萬人上街,4,000人晚上留守中環參加非暴力抗爭演練,逾六萬人參與和平佔中全民投票。投過的票和走過的路,印證我們守護家園的盟誓。千人在中環伸出雙手緊握拳頭,預演佔中被警察鎖上手銬,無悔亦無憾。佔中發起人之一陳健民鼓舞地說:「萬人佔中不是夢。」記者:白 琳 莫劍弦 林俊謙
負責全民投票的港大民研鍾庭耀宣佈,全日共6.2萬人投票,比遊行人數多一倍,逾九成人贊成提名程序應包括公民提名元素及不應有篩選,八成八認為提名委員會代表性應提升。民陣估計昨天有三萬人遊行。警方則指6,100人在維園出發,高峯期有1.1萬人;港大民研推算有1.3萬至1.6萬人遊行。
「嘩!有冇龍尾呀?」遊行隊伍起步前,維園音樂亭的全民投票票站長期「打蛇餅」,大批市民焦急地尋找龍尾。和平佔中發起人陳健民和戴耀廷由龍頭行至龍尾,安撫和感謝市民。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香港2020」成員到場投票,她指市民可透過此平台表達普選的重要元素,如沒有篩選、符合國際標準等,若不能落實普選,香港將更難管治。
職業治療師擬辭職抗爭
遊行隊伍下午3時許出發,當中以學民思潮與大學生團體的陣容最鼎盛,沿途高叫「689,趁早唞,我要全民選特首!」和「我要全民提名!」等口號。眾人高舉「冇普選,中環見!」海報,原版和巨型版路姆西公仔成為拍照景點。佔中三子在灣仔攤位為遊行人士打氣,獲市民掌聲鼓勵和歡呼。遊行隊伍龍尾下午6時許抵達中環。
任職電子公司中層的陳先生與妻兒上街,他表示20多年沒遊行,直至梁振英上台,「呢兩年梁振英搞到香港變晒,自由空氣好稀薄」。朋友討論移民,他準備佔中,「點會驚俾人拉,全世界爭取民主嘅人都係咁,曼德拉都係」。
80後職業治療師Leon自發派黑絲帶,呼籲港人別遺忘馬尼拉人質事件及南丫海難等慘劇,受害人都因制度不公而未能討回公道,他擬辭職全身投入公民抗命爭普選。坐輪椅投票的67歲陳婆婆說,若政府「逼到埋身」,會參加佔中,「因為佢(戴耀廷)真係用愛同理性去表達意見。我諗政府要開多好多監倉先得,因為到時會逼爆」。
陳健民說,今次是為未來電子公投作測試,初時估計最差僅一萬人投票,對最終逾六萬人投票感滿意和鼓舞。據他觀察,今次市民比去年7.1遊行時更支持佔中,認為將來「萬人佔中不是夢」,「若果最終政府拋出一個好差嘅政改方案,有逾10萬人佔中都係有可能」。
「曼德拉會與我哋同在」
陳在晚上集會講述曼德拉抗爭歷程,指佔中其實是對抗早已被小圈子佔領的議會和政府,「當走盡談判之路,得唔到合理回應,就會義無反顧佔領中環。相信曼德拉會在中環與我哋同在,你哋亦與我哋同在」。
去年元旦有13萬人上街倒梁,民陣召集人楊政賢指,梁振英民望屢跌至新低,但上街人數不多,反映市民覺得遊行不足以宣洩憤怒,而遊行後留低的人數比過往多,有數千人在中環參與非暴力抗爭演練,反映市民支持公民抗命。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元旦非遊行「旺季」,去年梁振英施政激發民怨,今年泛民對政改方案未有統一立場,或令市民猶豫是否上街,致人數顯著減少。
政府發言人回應全民投票時稱,有團體舉行的「投票」活動,本港政治體制無相關安排,任何政改建議須符合《基本法》和實際操作上切實可行,才有機會落實,呼籲各界平和務實包容理性提出意見。
-------------------------
逾94%人撐公民提名 投票結果對民主派政黨有壓力
朱耀明、戴耀廷及陳健民昨在街站呼籲市民支持和平佔中。羅君豪攝
【拆局】
和平佔中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元旦民間全民投票」昨日結束。有泛民中人分析,投票的六萬多人,相信大部份是堅定民主派,所以有逾九成四人支持提名程序應包括公民提名元素、不足九成人接受提升提委會代表性。按此結果,北京要和泛民主派談判,「開價」絕不能太低,否則無法通過全民投票支持者這一關、泛民亦難以在政改方案投支持票。
有泛民中人分析,有九成人支持特首提名程序不應設篩選機制、提名程序應包括公民提名元素,他們絕不意外。「投得票嘅市民,就算唔係激進民主派、都係堅定民主派」。
而提升行政長官提名委員會的代表性一題只有八成八市民贊成,反映部份人士根本不接納提名委員會模式。
不過,該名泛民中人認為,今次民間全民投票結果對泛民而言不是一件壞事,最少令泛民有更多的政治籌碼,與北京討價還價,他表示:「民意對普選要求明顯、如果北京開價太低,應該知根本唔可能同泛民談判。」
政改方案不能逆民意
而且今次全民投票亦提醒北京,日後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也要過全民投票這一關,而泛民主派是否支持方案,最終也要看全民投票結果,並非任何一黨可自行決定,「(政改方案)就算泛民認同,到時全民投票有九成人反對,泛民議員亦好難逆民意投支持票」。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認為,投票結果反映市民並不完全排除提名委員會的存在性,而是希望提名委員會能達到「無篩選」的要求,當中引入公民提名是最好的方法。
何俊仁續表示,民主黨會繼續堅持三軌提名方案爭取真普選,認為公民提名符合《基本法》框架,一旦公民提名不能落實,亦必須有最低「入閘」門檻的提委會。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分析,投票結果反映民主派核心支持者壓倒性支持公民提名,當中不少人對改善提名委員會的信心不大,並希望透過引入公民提名,徹底改變提名委員會,相信投票結果會對民主派政黨有「一定壓力」。
《蘋果》記者
-------------------------
票站排長龍 系統大擠塞
市民辛苦投票信有得揀
2014年的第一天,三萬香港人再次走上街頭,爭取沒有篩選的真普選、疾呼梁振英下台!李家皓攝
【元旦大遊行】拐一個彎,行行重行行,綠樹林蔭的維園小路,一群又一群心急如焚的中年人,繞過草坪,穿過網球場,和女廁外的家傭「四目交投」,托着老花鏡皺着眉,圍成小圈研究手機屏幕上一個圓形的程式,昨天的公投路曲折一如20年的普選路。由澳門、天水圍、上水遙遙遠征,不少人成功投票後露出笑臉,即使明知投票不是「真」的,但深信「我哋有得揀,有得話事,當權人要避忌我哋」。 記者:張嘉雯 林偉聰 朱雋穎 韓耀庭
香港人對普選的確很「癡情」,為了參與和平佔中發起的「元旦民間全民投票」,兩位分別年約50及60歲的林女士,遠道由上水趕到銅鑼灣維園投票,兩人沒智能手機又不懂上網,經過一輪問路,終在4時40分結伴到達票站,卻因為當時排隊人數尚有數百人,距離截票時間只剩個多小時,大會決定截龍,令她們無法投票。
其中一位林女士十分失望,憶述去年特首選舉前的公投,當時上水火車站外有票站,即使電子投票因受黑客攻擊而癱瘓,她仍能以紙張投票。二人得悉無法投票後轉去追上遊行隊伍龍尾,不過投票的人龍卻在15分鐘內突然迅速消散,工作人員於是重開票站;錯誤截龍期間就令部份市民失去投票機會。
■學民思潮高舉「全民直接提名」橫額上街,力推公民提名。
■逾六萬人透過手機程式或親身到維園的票站,參與全民投票。馬泉崇攝
■毛孟靜、葉建源和單仲偕等泛民議員為真普聯及民陣籌款。李家皓攝
佔中三子親身到場致歉
除了她們,維園實體票站尚有多名巿民因為手機程式癱瘓或者網站擠塞,匆匆趕到投票,佔中三子一度親身到場致歉。有巿民取得輪候編號近2,000,得悉要排隊超過一小時,頓感「晴天霹靂」,向義工哀求,「我又要遊行,又要排隊投票,排成個鐘,咁我點呀,你幫我搞啦!」
其中一位到維園票站投票的巿民李先生,認為普選有助經濟發展,指選委會的四大界別鞏固個別行業的勢力,令香港的發展越趨單一。他舉例指科學家、科研人員就在選委會中沒有所屬界別,要開拓新的發展方向就必須打破四大界別的壟斷,「如果好似共產黨咁,講明人大幾多席、解放軍幾多席,咁選出嚟有乜用!」為符合《基本法》要求,他建議可照設提委會,但必須有公民提名,讓各界人士有機會參選。
■林鄭月娥和袁國強成為示威者心目中的「民主賊」,因他們偷走了公民提名。黃文邦攝
■有上街市民高舉「我要公民提名」的標語。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亦有到維園票站投票。
林夕試投票20次失敗
填詞人林夕昨日抱恙未能上街,感到十分內疚,他使用手機app參與全民投票,嘗試了近20次均告失敗,認為投票系統要求投票人輸入身份證號碼核實身份已經足夠,沒必要再發短訊驗證手機號碼。林夕希望負責調查技術操作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中心及理工大學,可以吸取經驗作出改善。
從事文職工作的陳小姐曾經參與商討日,認為2003年港人成功抵抗23條,今次投票依然有用。任職英文教師的鄺先生昨日由澳門趕回港投票,他批評公投的問題不夠力、太溫和,尤其不滿「公民提名元素」,變得可有可無,浪費了這麼多人的心力;又認為候選人數不應有限制,2至400名都可以。
-------------------------
大學生:佔中是必要手段
大學生郭小姐不滿政府的政改諮詢有意排除公民提名。
佔領中環運動發起電子公投,吸引6萬多人以各種形式就政改表態。不過對於是否參與佔中,他們就取態不一。有市民支持佔中,因不滿梁振英施政,或認為必須佔中才能帶來改變。不過,不少港人仍對佔中有保留,有人無力感作祟,更多人是事忙未及了解;佔中力量或仍有待凝聚。
現為大學生的郭小姐,昨在參加遊行前到維園票站投票。她不滿政府的政改諮詢有意排除公民提名,「到時只係小圈子選番佢哋想要嘅人出嚟,市民參與程度其實唔高」。她表明支持佔中,認為歷史上每逢要推翻舊制度及建立新制度,都必須要有類似佔中的「革命性運動」。「如果遊行示威梁振英會聽,就唔使搞佔中啦!」她亦贊成佔中主張非暴力抗爭,相信佔中會是爭取真普選必要的手段。
屬工程界的吳生與太太是遊行常客,最大心願是爭取真普選,兩人相信政府不會聆聽6月民間公投的結果,但仍會盡力表達意見。吳太對特首梁振英極不滿,「如果我唔出聲呢,政府就當我哋儍,佢做啲嘢好令人反感,唔用良心,唔聽民意,掟雞蛋都追究喎,僭建話封咗就冇僭建喎,咁你殺咗人呀,埋咗佢係咪冇殺人吖?」吳先生稱雖沒準備參與佔中,但一旦發生,會投身其中。
-------------------------
蘋論:元旦遊行就這樣被梁振英嘲弄?
今年元旦遊行人數雖不及去年,但「全民投票」的結果顯示,贊成應提升行政長官提名委員會代表性、提名程序不應設篩選機制、提名程序應包括公民提名元素的,均在九成左右。出人意表的是,數萬人的遊行、公民投票,被北京和香港政府當作透明,更受到梁振英的嘲弄。示威真的變成了示弱?梁振英真的可以不用「找到不足」,甚至可以安心地部署競逐連任?
對比去年元旦遊行,今年港人出現疲態、北京回復冷漠、港府變得囂張,這三大變化如果持續,將極大影響香港的政治生態,令香港的民主、法治受到致命的傷害,令普選的前景更加黯淡。
一年來,梁振英施政劣迹斑斑,連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也表示,梁振英日後述職時不能只說成績,要「找出不足」。不過,死豬唔怕漉,民望屢創新低的梁振英還自詡施政「取得階段性勝利成果」。在立法會無法啟動對特首的彈劾、不信任動議、以特權法傳召特首的情況下,市民對參與遊行趕梁振英下台,的確感到徒勞無功,這種無力感令一些市民出現了哀莫大於心死的沉默。
猶記得去年元旦香港13萬市民上街遊行後,中國官方新華社的報道破天荒兩度提及香港市民要求梁振英下台,不同過往避談香港大遊行要求董建華下台或是要求曾蔭權下台。這種變化,當時被視為新任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更務實、更願意傾聽港人聲音,也是對梁振英的敲打。
但今年元旦遊行之前,北京官方傳媒和本港親共報章就一再抹黑遊行是佔中預演、會有暴力衝突。遊行之後,新華社長時間未作報道,遑論重提港人要求梁振英下台、要求真普選的呼聲。從要梁振英找到不足,到冷漠對待港人遊行,顯示北京在支持梁振英問題上仍心大心細。梁振英今年將如何像內地黨委一樣向中央交出首份「自我批評」的報告,中央會否公開、如何評價這份報告仍未有定數。
至於元旦遊行人數減少,不只令港府的回應顯得傲慢,也令梁振英表現得戚。港府發言人去年回應元旦遊行時表示:「特區政府尊重市民遊行和發表意見的權利,並會虛心聆聽遊行人士的訴求。」今年則在遊行結束前已回應:「特區政府尊重市民依法享有的遊行及發表意見的權利。」不只不提聆聽訴求,還強調「依法享有」,只差直接把遊行標籤為非法。
梁振英出席公開活動時,不只未回應遊行問題,反而得意洋洋地聲稱:「我希望將來的教科書能說,普選是在我梁振英任內實現的。」見過無恥的,未見過如此無恥的!他真的認準了港人無法趕他下台?他真的以為自己能名垂青史,而不是遺臭萬年?
港人、北京、港府對元旦遊行的態度變化是互動的。去年13萬人的怒吼,令北京不能不正視,令港府不能不表現謙恭。今年遊行人數減少,北京、港府立即視若未睹、聽若未聞。港人應該想想,怎樣才能讓政改諮詢報告納入公民提名權、納入真普選方案?怎樣才能拒絕政改方案採用先篩選後選舉的模式?
沉默,有時候是一種抗爭的方式,但更多時候是一種怯弱的表現;理性,有時候是長期抗爭的需要,但一旦失去血性,失去抗爭的激情,就要蒙受屈辱。如果不甘這樣被梁振英嘲弄;如果不甘這樣被剝奪普選的權利;如果不甘香港核心價值的淪喪;那麼,日後無論在街頭、在報章、在網絡,我們就不該再沉默。
李平
-------------------------
元旦遊行 網民狙擊蔡耀昌
社協蔡耀昌(中)昨被紙牌擊中,須由警員護送離開。
遊行氣氛冷淡,不論大會人數或警方數字,均較去年少。
昨日元旦多個團體舉行遊行和集會,民陣及「反赤化」網民,遊行時雖與親政府團體相遇,但未有激烈衝突;相反,社區組織協會幹事蔡耀昌則遭網民擲牌狙擊,需警員護送。民陣指昨有三萬人遊行,警則指僅1.1萬,均遠遜去年。
今年民陣遊行主題為「立即落實真普選、公民提名無篩選」,氣氛明顯較去年淡,大會指遊行人數有三萬,警方則表示,高峰時有1.1萬人參加,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估算遊行人數介乎1.3萬至1.6萬。遊行隊伍下午三時許由維園出發,到達中環遮打道集會。入夜後,則進行非暴力抗爭訓練,手挽手組成人鏈躺於地上。
遇親政府派 無激烈衝突
過去「本土派」會加入主辦方的隊伍一同遊行,但昨數十名網民自組「反赤化、反殖民」隊伍,由灣仔修頓球場行至政府總部,部分人舉起港英旗,要求港府取回單程證審批權。
兩批遊行人士先後在灣仔遇上親政府團體「保衞香港聯盟」的街站,均發生衝突,互相指罵,警方則架起鐵馬分隔。
被紙牌擊中 蔡抨不文明
而近日成功幫助新移民爭取申領綜援不需居港滿七年的蔡耀昌,就成為網民狙擊對象,一批「反赤化」網民預早在遮打道守候,待蔡到場後將其包圍,蔡被紙牌擊中,批評狙擊者不文明,最後由警員護送搭的士離開。
6萬人投票爭普選 9成撑公民提名
和平佔中運動昨發起全民爭取普選投票,共有6.2萬人參加,對於提升提名委員會代表性、不設篩選及提名程序應包含公民提名元素,各有約九成市民支持。大部分採手機應用程式投票,而在維園的實體票站亦一度有500人排長龍,要等兩小時才能投票。
排頭位的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約12點半就到場排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亦有到票站投票。有2011年才成永久居民的市民指,若2017年仍無真普選,香港就與內地無異。不過有市民批評,問題設計不合理,例如未有解釋「公民提名元素」的定義。政府回應投票活動時指,特區的政治體制內不存在相關安排。
-------------------------
明報:調查指香港傳媒公信力明顯下降
2014-1-2
中大公布最新調查發現,相比3年前,香港傳媒整體公信力明顯下降,其中以亞視下跌最大,分數跌了四分一。
2010年的調查中,傳媒公信力平均分是6.36分;今次的調查平均分卻只有6.18分。
中大指,除了整體評分下降外,本港傳媒生態基本上穩定,公信力排名沒有太大變動。但個別機構如無電視、亞洲電視、香港商報、英文虎報和太陽報公信力則顯著下跌。其中以亞視跌幅最大,由6.34分跌至4.74分,跌了1.6分,分數跌了約四分之一,估計受到電視發牌事件連串風波影響。
電子傳媒中,得分最高的香港電台的得分為6.99分;第二位的是商業電台,得分為6.48分;第三位有線電視,為6.74分。報章當中,南華早報得分最高,為6.98分;第二位的經濟日報為6.78分;第三位的明報為6.74分。
- Attachments
-

-

-

- 3.gif (57.49 KiB) Viewed 116 times
-

- 4.jpg (79.86 KiB) Viewed 116 times
-

-

-

- 7.jpg (88.79 KiB) Viewed 116 times
-

- 8.jpg (25.15 KiB) Viewed 116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