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和道HK警暴力清場再惹HK佬反感 HK警陷公關災難 下個禮拜必有更多人擁去佔中
----------------------------
千警出擊 徹夜拉鋸 網上發動游擊戰 再堵塞龍和道
(星島日報報道)特首辦外龍和道遭示威者佔領後,警方多番警告無效後,終採取「光復」行動,大批持盾牌警員組成方陣推進,一度與示威者爆發大規模衝突,於是施放胡椒噴霧和揮棍驅散人群,拘捕四十五人成功清場。可是有人又在網上發動堵路「游擊戰」,目標為一百五十人一組,務求令警方壓力「爆煲」,大批示威者昨深夜再度堵塞龍和道,企圖「突襲」中環干諾道中,警民「攻防戰」至今晨仍未結束。
本報突發組
龍和道失陷七小時後終於光復,警方強調,全程只使用最低武力清場。可是網民不久發動在港九多處堵路「打游擊」,聲稱「晚上九時過後,配合其他聯盟以一百五十人為一組,在多處打游擊,要令警方壓力爆煲……等佢哋行錯棋,搶民意令更多人肯再出返嚟,希望頂到星期五!」
昨晚十時,十多人在中環干諾道中近畢打街設置路障,但因人數較少及警員於數分鐘後趕至,眾人馬上四散逃去,警員隨即移離雜物,令馬路回復暢通,但至午夜,更大規模的佔領行動又爆發。
百五人一組 多處堵路
昨晚約十一時四十五分,約百名示威者將水馬搬出龍和道堵路,一度令馬路堵塞,數十名警員不久趕至,將眾人驅趕回行人路,迅速搬走水馬,令馬路交通恢復。至今晨零時,又有一批示威者在龍和道近添華道位置堵路,一度與數十名警員對峙,不久大批全副武裝的警員跑至增援,警員終成功將清走雜物,但雙方仍繼續對峙至今日凌晨,氣氛異常緊張,不排除再爆發嚴重衝突。
這場「游擊戰」,源於前晚龍和道的警民衝突。大批佔領金鐘的示威者,前晚九時突堵塞龍和道後,一度將警員逼退,但警方重整旗鼓後,包括全副防暴裝備的機動部隊、軍裝警等上千警員,昨晨三時從四面八方包圍佔路示威者,手持盾牌的約三百名機動部隊警員更列成方陣,掩護約百名拆路障警員,由愛丁堡廣場附近開始推進,示威者被逼退至隧道另一方出口,警員乘機拆除水渠蓋等路障,之後再度進逼,雙方終在隧道口爆發大規模衝突。
光復行動拘45人
警方向不肯離去的示威者施放胡椒噴霧時,不少示威者撐傘頑抗,有警員見狀搶奪雨傘,又揮棍驅散人群和拘捕部分示威者。
大批示威者逃往添馬公園後,約百名便衣警員仍繼續驅散或拘捕行動,不久有示威者稱遭警員毆打,也有警員稱遭舉手的示威者出腳襲擊。
激戰一小時後,警方重奪龍和道,大批警員組成人牆把守路旁,包括三十七男八女的四十五名被捕人士。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許鎮德表示,警方多番警告眾人離去不果後才行動,強調只採取低度武力清場。
----------------------------
疑早有預謀 數百人閃襲
(星島日報報道)「佔龍」示威者用不足十分鐘,已完全堵塞龍和道,人數由數十人急增至數百人,警員一時束手無策,更險被示威者圍困在隧道,原來行動可能早有預謀,提前半天已在網上討論區號召網民佔領,企圖以圍魏救趙手法鞏固其他佔領區,包圍政府總部。有前綫警員更表示,「佔龍」示威者比過往更為暴力,除向警員潑糞水外,頻以雨傘及腳踢襲擊警員。
圍魏救趙 鞏固其他戰綫
據悉,前日早上金鐘道路障被清走,有佔中人士見金鐘「無力回天」,擔心佔中進入尾聲,希望升級佔領範圍令行動能持續到周末,再吸引更多示威者到場,故在前日早上於網上討論區,分析形勢,聲稱龍和道「戰略價值並不比金鐘道差」,號召網民即時佔領龍和道,企圖以圍魏救趙手法,順勢將政府總部完全包圍。
當時有網民響應,聲言警方清場是逼示威者行動升級,「要佔龍和道就快,趁警力集中金鐘道一帶,搶佔後還要盡快加固陣地」,其後更有人表示已到場視察環境,至晚上九時許,首批為數幾十人的示威者突襲龍和道,不足十分鐘內已完成堵路,更拉來鐵馬及渠蓋設路障,隨即再有大批示威者,由夏慤道等四方八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增援,令警方束手無策,一度撤離,至凌晨警方才大舉清場。
前綫警:行動好快好激
有前綫警員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佔龍」行動示威者有別於平日的示威者,「他們行動好快好激,明顯有備而戰!」他相信示威者看準龍和道隧道高位優勢,準備糞水,於衝突時淋向警員,令不少同袍在驅散群眾時中招,制服染上糞水,刺鼻臭味久久不散。
----------------------------
警方稱凌晨衝突3警員受傷 2男子被捕
香港電台
金鐘龍和道連續第二晩發生衝突,警方表示,在凌晨的衝突中,拘捕兩名男子,另外有3名警員受傷。
警方說,凌晨約1時10分,有警員目睹一名男子在龍和道近添馬公園中央分隔線上,將一個水樽踢到龍和道馬路上,擊中一輛行駛中的私家車,警方以涉嫌「在公眾地方擾亂公共秩序」拘捕這名男子。
在拘捕過程中,在場大批示威人士企圖阻止警方將這人帶走,並包圍警員。警方多次勸喻和警告,但有關人士拒絕聽從,並嘗試衝擊警方,警方於是使用胡椒噴劑驅散示威人士。
警方呼籲示威人士不要阻撓及衝擊警方,並重申警方絕不容許破壞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為。
龍和道連續兩晚爆警民衝突
星島日報
警持胡椒噴霧戒備。 李志湧攝
佔領行動踏入第19日,連續兩晚有人衝出行政長官辦公室對開的龍和道,並與警員發生衝突,警方要施放胡椒噴霧控制場面。行動中,有3名警員受傷,警方拘捕2人,分別涉嫌公眾地方擾亂秩序及襲警。
凌晨約1時10分,警方目睹一名男子在龍和道近添馬公園中央分隔線上,將一個水樽踢到龍和道馬路上,擊中一輛行駛中的私家車,警方於是以涉嫌「在公眾地方擾亂公共秩序」,拘捕該名38歲男子。
在拘捕過程中,在場大批示威人士,企圖阻止警方帶走該名男子,並包圍警員。警方曾作出多次勸籲和警告,但有關人士拒絕聽從,並嘗試衝擊警方,警方於是使用胡椒噴劑驅散示威人士。期間,另一名24歲男子涉嫌「襲警」被捕。事件中,有3名警務人員受傷。
龍和道示威者早上散去
商業電台
龍和道連續第二晚有示威者衝出馬路,有人多次向馬路投擲雜物,警方多度制止,一度施放胡椒噴劑。昨晚幾百名示威者聚集在龍和道兩邊行人路,午夜開始有示威者衝出馬路,並用水馬和鐵馬,堵塞交通,多輛汽車被困,有司機下車與示威者理論,警員到場驅趕示威者,十多分鐘後恢復行車。警員其後一字排開,其後,有示威者不時將水樽、交通指示牌等雜物拋出馬路。警方指一名三十八歲男子,把水樽踢落馬路,擊中一輛行駛中私家車,三名警員將他拘捕時,有數十人到場包圍警員,雙方推撞,警方增援,並一度施放胡椒噴劑,控制場面。示威者其後在龍和道,跟警員對峙,不時高叫口號。天光後,示威者同戒備的警員都離開,龍和道東西行四條線全面通車。
----------------------------
遊人影佔中 集會者變布景板
晴報
有男遊客在金鐘佔領區洋洋得意地擺姿勢,同行女友人高舉手機拍照。
遊人影佔中 集會者變布景板
【晴報專訊】自佔領行動在金鐘、銅鑼灣及旺角遍地開花後,現場除了集會人士,還有不少龍友及遊客到場拍攝。有意見指部分人將集會者當布景,對是次行動有欠尊重。學者指各人對佔中詮釋不同,相信拍攝者多半出於好奇,並無惡意。
佔中事件發酵逾半個月,金鐘及旺角不時有市民、遊客高舉相機或手機拍照。90後大專生偉仔(化名)過去10多日都在金鐘物資站幫手,他指,連日來除了本地及外國傳媒在場拍攝採訪外,愈來愈多市民及遊客抱着「觀光」的心態到場拍照,似將集會人士當成布景板。
集會者暗號互通消息
他說:「多數集會人士都係認同這次行動的理念,才到場支持及幫手,但有些人到場係只為影相,猶如參觀博物館一般。」他坦言大部分人均不願意上鏡,一來覺得不受尊重,二來亦擔心「上鏡」後會被政府秋後算帳。「很多物資站、帳篷外已貼出『請勿拍照』告示,甚至寫明唔好影到樣貌,有些人離遠見到鏡頭,已經用毛巾掩面。」他笑言,部分集會人士更會用暗號「有妖氣」通傳同伴迴避鏡頭。
上周六晚到金鐘探訪集會朋友的Cally(化名)指,目睹有外傭及旅客分別結伴到場拍攝,「有人高舉勝利手勢,或叉腰擺Pose,亦有人忙於拍下藝術布置。我見到一名媽媽替孩子在多處取景拍照,卻未見她解釋事件的意義,似觀光多過教育。他們的態度輕鬆,跟佔中的嚴肅議題南轅北轍。」
學者:做法頗自然
中大社會系講師劉紹麟指,各人對佔中詮釋不同,部分人到場作出輕鬆表現,也很難禁止。「情況如同港人到外地旅遊,在廟宇或紀念堂前高舉勝利手勢拍攝,事實這樣做也不太好。但因部分人感得意或很少見,這樣做亦頗自然。」
他又指從參加運動者來說,集會能吸引更多人圍觀及了解,可算正面影響。「起碼讓群眾認識發生何事,分享集會背後理念是甚麼,也算是好事。」但他指若個別市民的態度像趁墟,「予人感覺好像去玩、去hea,胡亂影相」,如此不守規及冒犯,或會令現場工作人員反感。
部分拍照或出於好奇
集會變成拍照派對,遊人究竟抱甚麼心態?香港心理中心總監兼臨床心理學博士陳國平說,由於傳媒連日報道佔中,有關議題已成為市民的生活熱話,部分人可能抱着「趁熱鬧、人去我去」的「八卦」心態,到場了解事件。
陳國平說:「以遊客為例,他們見證了香港這個歷史時刻,可能認為很難得,值得拍照紀念,再上載社交網站,證明自己到此一遊。」他相信有意到集會場地拍照的市民,應該對佔中不反感,否則不會到場了解事件,認為他們多半出於好奇心態。
----------------------------
數百名社工一度佔據軍器廠街
【now新聞台】數百名社工不滿警員打示威者,到警察總部抗議。他們強調無意堵塞道路,指警方拒絕他們集體報案,因此聚集在軍器廠街等候至清晨才離開。
數以百計的社工及市民,傍晚手持示威標語到警察總部。他們不滿警員清晨在龍和道清場時打示威者,要求逐一報案。大批警員戒備,築成人鏈。通往總部大堂的樓梯亦落閘。示威者批評警方不讓他們報案,全部站在警察總部外的軍器廠街。他們堵塞了軍器廠街及駱克道的路口。警方其後讓步,安排他們分批報案。
想報案的社工陸續走到警察總部門外排隊。長長的人龍,數人一批,等待進入警署報案。
受示威行動影響,車輛一度無法轉入軍器廠街。
警方開闢通道讓社工進入軍器廠街
商業電台
數百名社工及佔中人士,不滿警員涉嫌毆打任職社工的公民黨成員曾健超,晚上遊行到灣仔警察總部,準備報案,大批配備防暴頭盔的警員到場增援,築成人鏈,阻止他們前進,這批人士坐在警察總部外的軍器廠街及一段駱克道,現場交通擠塞。警方其後開闢一段通道,讓在駱克道的社工進入軍器廠街,現場仍未解封。這批社工要求警方展開刑事調查,警方鑑於人數太多,舉起黃旗,阻止他們前進,在場人士起鬨,要求警方開路。
數百佔中人士包圍警察總部佔據軍器廠街
商業電台
數百名佔中人士,不滿警員涉嫌毆打示威者,晚上包圍灣仔警察總部,大批配備防暴頭盔的警員到場增援,築成人鏈阻止示威者前進,一批示威者坐在警察總部外的軍器廠街馬路,堵塞車路。
----------------------------
執勤濫用暴力 警民關係雪上霜
經濟日報
佔中以來,警方驅趕群眾,與示威者對峙,手法惹來爭議。
執勤濫用暴力 警民關係雪上霜
【經濟日報專訊】有示威者被警員毆打的片段,震撼全港,保安局稱會調查。警察以武力強硬手法應付佔中示威,惹不少市民反感。執法權在手也不容許暴力,警隊要保聲譽,在敏感時期更應慎行。
佔中以來,警方如何驅趕群眾,與示威者如何對峙、衝擊,就算不在現場親歷,也會看到大量相片及片段。警察是否使用過分武力,爭議不小。
外媒大幅報道 警公關災難
昨日凌晨警方在金鐘龍和道清場,有本地傳媒拍下多名警員涉把一名示威者拖到角落拳打腳踢的片段,令到警隊涉暴力問題更加沸騰,外國媒體如《華爾街日報》、《衞報》亦有大篇幅報道,前者更指香港警隊將面臨公關災難。
新聞片段如假包換,也難抵賴。警方昨一度指未有事件資料;及後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會見傳媒時,已改口形容是「使用不當武力」,並指會即時跟進調查,涉事警員會調離現時崗位。
眾目睽睽出手 怎不激民憤?
警員在暗角打人,是知法犯法,醜聞一樁,對警隊聲譽的殺傷力極大,且激起民憤。事實上,佔中期間以來,警民常有衝突,市民明白警員有其職責,受專業訓練,以法治精神執行任務,但被賦予權力在手,卻也不容許任意濫用暴力。明知有大批傳媒及民眾在場,也敢出手?令人更覺目無法紀。
外國的示威,也不是沒有見過警方使用暴力。2011年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在全國遍地開花,加州奧克蘭警方也動用武力,使用催淚彈、橡膠子彈清場,示威者被打到頭破血流,清場成功,但執法機構民望大傷。
奧克蘭市長急急走出來向市民道歉,表明要徹查事件,長約一年的調查後,警方宣布要懲處44名涉事警察,包括解僱兩名警員,向民眾總算有個交代。
本港警方在佔中期間,警民關係愈見變差。在佔領區有民眾對警員指罵叫囂,有警員罵不還口,但亦有警員「反擊」,雙方互有出手推撞;亦有警員在fb與民眾展開罵戰,甚至有市民指,自己上街示威,有親人或朋友則是在現場執勤的警察,結果雙方都難受。
或許市民與警員在如此時期,也覺得自己受委屈、憤怒,但警員的專業就是要求維護法紀,應明白手上權力是受到制度的約制。
保安局局長指會徹查事件,將有關警員調職,固然是表明對濫權的零容忍,是對警隊聲譽的「補鑊」做法,尤其在如今敏感時期,警方的舉動若未能符合社會公眾期望的專業標準,則更只會令群眾情緒更加火上加油。
1960年代的香港警察,濫權、貪污形象深入民心,民望低,市民沒有好感,否則又怎會有「好仔唔當差」的說法。今時今日,本港警方多年來建立的聲譽亦面臨危機,民望一跌再跌。
今年7月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布的數字顯示,市民對警隊的滿意淨值,較半年前急挫15個百分點,創下了17年以來的新低。
警隊裏有害群之馬,並不稀奇,但幾粒老鼠屎,足以壞了一窩粥。保安局昨既指會調查事件,又指投訴警察課已接獲投訴,會按既定程序處理,固然可稍緩民憤,但公眾亦會緊盯警方的跟進及調查。若有偏私或手鬆放生處理,則只會令這場警隊公關災難再升級。
警員壓力大 不是動粗理由
佔中持續多日,未來將或有更多清場行動,警員身心疲累,怨氣積聚不少,亦有指前綫警員士氣低落,究竟可否沉住氣?面對也是憤怒情緒爆燈的民眾,也令人擔心,明處或暗處會否有更多暴力場面。
警民鬧僵,甚至出現敵對情緒,只會令示威現場潛伏更大危機,令佔中局面更添變數,即使長遠而言,社會安定,也需要警察與市民的良好互信關係。一段數分鐘的片段,對警察聲譽破壞力大,警方固然要徹查事件,作出嚴懲,但如何與市民破冰,才是更深切的艱難任務。
----------------------------
黃之鋒指警方昨晚清場行為猶如暴徒
商業電台
學聯與學民思潮晚上在金鐘佔領區舉行集會,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指,警方昨晚在龍和道的清場行為,猶如暴徒。
龍和道衝突逾40被捕者仍被扣
香港電台
龍和道衝突逾40被捕者仍被扣
超過40名參與昨晚龍和道示威被捕的佔領人士,目前仍被扣留在北角警署,當中包括懷疑被警員打傷的公民黨曾健超。
協助佔領人士的義務代表律師楊岳橋說,義務律師團已接見大約40名佔領人士,年齡介乎17至45歲,當中有10人在被捕後要求驗傷,他說現時佔領人士仍然在落口供,相信部份人今晚可以保釋外出。
楊岳橋又說,佔領人士主要被警方以非法集會及阻差辦公的罪名扣查,至於曾健超,他仍在協助警方調查。
----------------------------
卡梅倫貝理雅稱英方維護港人權利北京促不要介入港事
商業電台
英國首相卡梅倫,就香港佔中示威作出回應,指香港市民依據中英聯合聲明,享有的自由及權利,十分重要,英方會維護港人應有的權利。
英國前首相貝理雅,就香港佔中示威作出回應,指香港市民依據中英聯合聲明,享有的自由及權利,十分重要,英方會維護港人應有的權利。
----------------------------
旺角佔領區曾搭起兩層高竹棚
【now新聞台】在旺角佔領區,有人運來一批竹枝,搭建一個兩層樓高的竹棚,最後因安全問題拆除。
多名工人在亞皆老街與彌敦道交界的斑馬線位置,利用交通燈綁緊竹枝,搭建一個兩層高的棚架,並掛起一幅爭取普選的標語。該批工人表示,是不滿警員毆打示威者,前來聲援。但經過商討後,擔心若出現混亂或清場時會有危險而拆除。
另外,一個裝有水的鐵罐在亞皆老街近西洋菜南街的街口,由高處墮下,擊中一名在街邊收購手機的男子,該名男子在救護車上接受包紮。有一名反對佔領的女子到場,與示威者爭執,其間被一名男子撞倒,警方其後帶走該名男子調查。
其他示威者繼續在佔領區聚集,有人蓆地而睡,在帳篷內通宵留守。亦有人搬運木板加固各個路障,為警方可能清場作準備。
旺角有人用竹枝掛橫額
商業電台
一批聲援佔領行動的人士,深夜到旺角亞皆老街佔領區主帳篷對開,用竹枝搭建一個大約十米高的棚架,橫跨整條彌敦道北行線,到凌晨一時許,搭棚人士自行將棚架拆除,轉而將竹枝綁在路牌,再掛起橫額。他們表示,是自資購買竹枝,供旺角示威者掛橫額用。他們昨晚十時許,在上海街搬運竹枝時,被大約三十名軍裝警員及反黑組探員查問,懷疑竹枝是賊贓,用作非法用途,一度不准他們離開。
佔領旺角人士深夜在佔領區搭建十米高棚架
商業電台
佔領人士深夜在旺角佔領區主帳篷對開,用竹枝搭建大型棚架。棚架高約十米,橫跨整條彌敦道北行線。搭棚人士稱,他們自資購買竹枝,供旺角示威者掛橫額用。他們昨晚十時許,在上海街搬運竹枝時,被約三十名軍裝及反黑組探員查問,懷疑竹枝是賊贓,以及會被用作非法用途,一度不准他們離開。
----------------------------
英大臣撐港有真普選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
【本報訊】港人為爭真普選和平佔中兩周後,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前日向英國國會提交聲明,指自己一直關注香港最近兩周的情況,表明英國政府一直認為,對香港未來最好選擇,就是在符合基本法下達至普選,為港人提供一個有「真正選擇(genuine choice)」普選,並確保港人集會及言論自由。
籲繼續保持集會和平
施維爾(Hugo Swire)去年曾在報章撰文力撐香港普選,今年4月又與訪英的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以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會面討論香港情況後,前日再就香港政改發表意見。施維爾呼籲各界繼續保持集會和平進行,認為香港的根本權利和自由,包括言論和集會自由,繼續受尊重十分重要。
施維爾又指,英國政府仍然堅守中英聯合聲明,外交部有就一國兩制實施情況,定期向國會報告。施維爾稱有關香港政制改革問題,他一直有向各黨派表明,認為對香港未來最好的,是在符合基本法下達至普選,並為港人在特首選舉中,提供一個「真正選擇」。施維爾又指,英國政府繼續鼓勵不同政黨參與政改對話,達至共識。
----------------------------
- Attachments
-

- POLICE.HQ.0600.1610.jpg (27.82 KiB) Viewed 45 times
-

- news_photo_A05a_nec03p01161014.jpg (145.19 KiB) Viewed 45 times
-

- news_photo_A04a_nec02p01161014copy.jpg (157.13 KiB) Viewed 45 times
-

- dcmn1015009_20141016_L.jpg (81.28 KiB) Viewed 45 times
-

- 20141016_20141016-025000-20141015-224007-752.jpg (30.85 KiB) Viewed 45 times
-

- 10719479_10152700499533194_765847767_n-500x400.jpg (88.11 KiB) Viewed 45 times
-

- 6c4c7700-4d15-11e4-9a32-7dc16f4e1c68_000_Hkg10103464.jpg (50.83 KiB) Viewed 45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