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Post a reply

支那殖民HK15年 港人冇啖好食再掀移民著草潮

Jul 8th, '13, 17:14

支那殖民HK15年 港人冇啖好食再掀移民著草潮

20121102
【明報專訊】

本港回歸15年,但近年本港政治及經濟環境均有所改變。有在金融界任職的年輕人認為,近年本港已失去「香港精神」,加上不少公司陸續倚重內地人,難以出人頭地,萌生離港念頭。亦有剛畢業的律師指出,不希望生活只有工作,日夜顛倒,寧願到加拿大從頭發展。
嘆香港失拼搏精神
年約30,現職外資投資銀行的中大翻譯系畢業生,接受加拿大《明報》訪問表示,近年的工作經歷令他感到本港失去過往「拼搏便會成功」的法則,社會再沒有從前的「香港精神」。他說,近年內地人不停湧入本港,大幅加劇各行業的競爭,形容情况「近乎失控」。他舉例,在他任職的公司內,有一個剛入職的內地女士,因內地關係獲看重,甚至可反過來教誨上司。他慨嘆,現時公司首選是與內地有關係的內地員工,港人已被邊緣化,萌生去意。
他又稱,本港社會環境因大量內地人湧港變得不和諧,市民與內地人矛盾日深。他曾於今年初入紙移民加國,但申請後不久遭移民部退回申請書,故已重新申請,為確保留有後路,不排除移民其他國家,如德國或澳洲等。
法律畢業生憂日夜顛倒 難組家庭
另一名28歲、剛於港大法律系畢業的學生表示,本身持有加拿大護照,但在本港土生土長。他憑着努力奮鬥考上港大,取得法律系學士資格,原計劃在港就業,但看見一眾法律系師兄生活日夜顛倒,全年無休工作,才能保住見習律師一職,而且難以組織家庭,寧願到加拿大重考律師執業資格,重新發展。

20121102【明報專訊】.....有學者指出,本港近年社會爭拗多,年輕人難向上流動,於是重燃到外國工作,甚至移民的念頭。
根據保安局數字,近年移民海外人數開始呈上升趨勢,其中2009年及2010年移居外地人數均為約7200,但去年升至8300,3年內上升15%,當中以移民到美國人數最多,約有4000;移民澳洲及加拿大的亦分別約有1700及700。而2009年及2010年移民加拿大的人數,分別有約700及900。
增幅各地之冠
加拿大移民部本周初公布最新移民數據,指出去年約有19.08萬人以工作簽證到加拿大,較2010年的17.92萬人上升逾6%;當中以美國人最多,共有3.4萬人;中國排名第14,有2582人,較2010年上升11%;香港去年則有1297人到加拿大工作,與2010年的195人相比,增幅高達565%(見表),增幅為所有國家及地區之冠。
本港與加拿大2010年開始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簽證計劃,每年名額200個;不過即使扣除該200個名額,去年仍有1097人到加拿大工作,增幅按年亦上升逾4倍。根據移民部資料,由2002年至2010年的9年間,每年到加拿大工作的港人介乎102人至195人。
另一方面,有意移民的港人,因未能符合移民加拿大資格,或會先申請工作簽證,待工作穩定及有一定經濟能力後,再以此作「跳板」申請移民。他說,加拿大移民局會考慮工作簽證人士條件,如於當地工作滿3年以上或對當地有貢獻等,會成為加分因素,但各省份評分標準不同。

反國教科期間移民查詢多
關景鴻續說,特首梁振英上場後,多了港人查詢移民海外,由年初每日接獲約2至3個查詢,急升至近期10至20個,其中以反國教科時期查詢最多。他認為,事件反映港人憂慮本港前景不明朗。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近年不少學生到海外留學,但完成課程後未必希望即時回港,有份拉高工作簽證的人數。他又認為,近年本港社會爭拗不斷,而且社會環境逐漸向內地靠攏,加上青年向上流動難,均令部分年輕人感到不習慣,開始萌生移民海外念頭,於是從申請工作簽證入手。

【明報專訊】....不過有移民顧問指出,加拿大稅率較本港高,而且只有少數專業行業能穩定發展,呼籲申請人要考慮風險。
非專業職位易失業
曾於加拿大居住、擁有加國護照的港人譚女士現已回流本港。她表示,在加拿大工作期間,深感工作壓力較本港輕鬆得多,有更多時間可與家人團聚,「當地假期多,員工準時收工,星期一返工好有hoilday mood,星期五晏晝未夠4點就可以執嘢放工,唔會做到死」。她又說,當地着重保障工人權益,曾有同事放產假一年,「當地仲有雲吞麵可以食,解下鄉愁」。
但譚女士同時指出,當地稅率高,而且只有部分專業及有需求的行業吃香,如物理治療師、醫生、工程師等,其他行業卻容易有失業風險。
累進徵稅15%至45%
移民顧問關景鴻指出,華人普遍鍾情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及溫哥華兩大省份,單在這兩個地區已有約120萬華人,因此港人抵達後較少有適應問題,而且當地整體社會氣氛較本港輕鬆,受追求生活工作平衡的香港年輕一輩歡迎。
不過他指出,加拿大政府以累進形式徵稅,稅率可介乎15%至45%,呼籲有意申請移民加拿大的港人留意。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