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18th, '10, 19:04
佛山武术走向世界
由于毗邻港澳,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佛山武术家很早就走出国门,到海外谋生,特别是在清末至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初期及新中国成立前夕,都有大批武术家出走香港至到世界各地,客观上对中国武术起到了传播作用。
佛山鸿胜馆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武术组织之一。早在咸丰初年,鸿胜馆的创始人张炎就到香港设馆授徒,其弟子陈盛、阮懈、雷灿等在清末也先后在香港设馆。大革命失败后,鸿胜馆被查封,大批武术家被迫流亡海外。抗战期间,钱维方在香港设馆授徒,阮懈的弟子刘彬1939年在美国三藩市创立鸿胜馆。四十年代,汤锡、崔章、江安、龙子祥、陈伦、刘锦东、周庆、马恩、李秋等鸿胜馆三传、四传弟子赴香港发展,成为香港一大拳派。1965年,关文经在新加坡创办鸿胜馆。1976年,陈锦辉在委内瑞拉创办鸿胜馆。1978年,郑才在马来西亚设馆,此外,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菲律宾、德国、法国、荷兰、瑞士、比利时、印尼、南非、台湾、澳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鸿胜馆,传人的踪迹遍布世界各地。崔广源先生的高足陈锦辉在委内瑞拉授徒23年,任该国国防部、警察总部武术总教官,该国总统、国防部长等政要及百万以上军人、警察、平民均学过蔡李佛拳。
咏春拳在佛山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收费较高,往往只有富家弟子才可学,如陈华顺每月要收白银数两,一般学武者很难承担,故只收过16个徒弟,叶问就是其最后的一个徒弟。1949年,叶问到香港设馆,授徒梁相、叶步青、招允、李小龙、骆耀、徐尚田、黄淳梁、何金铭等。六十年代,李小龙赴美国发展,创办“振藩国术馆”逐步成名。1971年,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兄》,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电影片卖座纪录,以后推出的《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死亡游戏》亦好评如潮,连创佳绩,李小龙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也推动了中国武术在海外的流传。
叶问1972年去世后,其子叶准、叶正继承父业,致力向海外推广永春拳术,叶准先生还获得美国奥委会的嘉奖。
梁挺1973年起致力抟播咏春拳,创办国际永春总会,至今已在6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支部超过400多个家。多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教练,世界拳王般、欧洲泰拳冠军史提芬奴·厉慈、德国的国际空手道亚军基富·简等均拜到梁挺门下。
洪拳在海外的传播,主要是黄飞鸿、林世荣一脉。林世荣随黄飞鸿学艺20年,20年代迁居香港,对洪拳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先后刊印《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等拳谱,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亲侄林祖自小随叔父学艺,16岁起任林世荣的助教,21岁自立门户,前后授徒50余年,桃李满门,相当一部分人在海外发展,美加、欧洲、东南亚等地也有洪拳的流传。
佛山武术在海外称之为kung Fu——“功夫”(这本是佛山和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对武术的俗称),被认为是一种实用的技击术。数十年来,佛山功夫屡屡在各类国际擂台赛中扬威,因而深受欢迎。现在,佛山功夫已成为在世界上最流行的中国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