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討論同優秀網文轉載
Post a reply

華爾街日報:支那慎對朝韓炮擊事件

Nov 24th, '10, 23:00

華爾街日報:支那慎對朝韓炮擊事件


2010年11月24日


支那對朝鮮炮襲韓國島嶼事件表現出一貫的謹慎態度﹐官方電視媒體重點報道了平壤方面對事件的說法﹐這使得中國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分歧越來越大﹐這些國家對中國政府不願遏制其長期的社會主義盟友感到憤怒。

美國朝鮮問題特使博斯沃斯週二在北京講話。中國是唯一對朝鮮有影響力的國家﹐向朝鮮輸送食品和能源使其政權免於瓦解。然而﹐隨著1950至1953年的朝鮮戰爭結束以來朝鮮半島最大的一次危機拉開序幕﹐中國卻避免表明立場。

中國甚至大膽地間接表現出對此事件的漠視﹐在朝鮮致命炮襲事件發生後僅幾個小時﹐官方媒體新華社就宣佈﹐中國政府訪朝代表團已與朝鮮簽署了一項經濟和貿易合作協定。

近幾個月來﹐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頻繁聲稱擁有領土主權﹐已經觸怒了許多亞洲鄰國﹐尤其是日本。

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越來越警覺中國在包括貿易、氣候變化和人權等方面日益強勢的外交。在朝鮮軍事上越來越好戰之際﹐中國仍不願與朝鮮對立﹐這可能會進一步造成中國與亞洲各國關係的壓力﹐該地區已經對其戰略意圖緊張不已。

週二﹐美國朝鮮問題特使博斯沃斯(Stephen Bosworth)抵達北京舉行緊急會談﹐此前﹐上週末有消息透露朝鮮大舉擴大了核計劃。中國政府在核問題上也持保留看法﹐僅號召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日本和美國重啟六方會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對記者說﹐中方希望有關各方多做有利於半島和平穩定的事情。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儘快重啟六方會談。

然而﹐中國主要的由政府控制的電視頻道在晚間新聞報道時卻重點播出了朝鮮對炮擊事件的官方說法﹐指責韓國首先開火﹐這顯示出了中國對朝鮮的偏袒。

隨後﹐新華社報導稱﹐在第六次中朝經濟、貿易和科技聯合委員會會議期間﹐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和民帶領的中國代表團在平壤簽署了新的經濟和貿易協定。

新華社的報道未透露協定的詳細內容﹐也未提及當日的炮襲事件。

博斯沃斯前往北京的任務是說服中國使用其影響力遏制朝鮮日益嚴重的挑舋行為。此前兩日他在首爾和東京舉行會談。

中國在朝鮮的政治影響力主要源於朝鮮戰爭。當時中國派遣了數十萬志願軍前往朝鮮反擊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隊。如今﹐中國為朝鮮提供大部分食品和電力﹐也是朝鮮主要的貿易伙伴和軍事後盾。

與楊潔篪舉行會晤後﹐博斯沃斯說﹐他與中方進行了“有益的”磋商﹐ 雙方同意有必要採取多邊途徑。

但據曾任2004到2005年六方會談代表的中國前外交官楊希雨說﹐中國不太可能應別國的要求去向朝鮮施加更大的壓力。

楊希雨說﹐美國希望中國對朝鮮施加更多壓力﹐比如採取制裁措施﹐但在中國看來﹐說服朝鮮的最佳辦法不是通過制裁﹐而是通過對話﹔主要障礙不是壓力是否足夠的問題﹐而是怎樣減少朝鮮與韓國之間、朝鮮與美國之間的戰略互不信任。

楊希雨現在是官方機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說﹐朝鮮最近的行動使中國重啟六方會談的努力更加複雜化。

但他說﹐這恰恰顯示了保持耐心的必要性。

作為六方會談的東道主﹐中國長期以來努力維持一種不偏不倚的觀感﹐在它看來﹐這有助於增強它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一員的聲望。

但多名其他國家的外交官和分析師說﹐中國公開與不斷挑戰韓國容忍極限的朝鮮政府保持親善關係﹐這正在削弱中國增強其聲望的努力。他們舉例說﹐一項國際調查將韓國軍艦“天安號”(Cheonan) 3月份沉沒、造成46人喪生的事件歸咎於朝鮮﹐中國拒絕承認這一調查結果。

但這一次中國或許很難阻止聯合國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對朝鮮發表譴責﹐因為炮襲事件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且有電視直播。

延世大學校(Yonsei University)國際學研究生院助理教授德勒里(John Delury)說﹐此事進展比天安號事件快得多﹐所以我預計它將很快進入聯合國﹐這樣中國就沒有時間利用它平常使用的拖延然後不了了之的戰術。他說﹐中國外交官將在未來幾天想方設法讓此事重新回到談判中來﹐而這將是很難做到的。

今年8月份﹐身體狀況不佳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突訪中國﹐同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這是他今年第二次訪問中國。為了此次會晤﹐胡錦濤罕見地專程趕到臨近中朝邊境的中國東北。兩個鄰國在戰爭中形成、又因為兩國執政黨緊密關係而得到維係的兄弟情誼﹐在這出外交大戲中彰顯無遺。

從未證實的傳言說﹐金正日訪問中國期間有他的第三子金正恩陪同。金正恩在今年9月份被指定為朝鮮的下一任領導人。

中國的主要關切不是怎樣防止朝鮮開發核武器﹐而是確保朝鮮政府不至於突然瓦解﹐從而造成大量難民通過邊境湧入中國東北地區。

中國專家還普遍認為﹐一個強大而統一的朝鮮半島是對中國的威脅﹐因為那樣會使美國的一個關鍵盟國出現在中國的邊境﹐最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與數千駐韓美軍直接面對面。

位於華盛頓的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朝鮮問題專家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說﹐在這一過程中不可以把中國視為一個中肯的調停人﹐六方會談已經從一個為朝鮮去核化而努力的論壇﹐變成一個承認朝鮮核現狀的圓桌會議。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