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全球貨幣混戰支那難辭其咎

Dec 8th, '10, 20:56

全球貨幣混戰支那難辭其咎


世界陷入貨幣混戰,看來不是它是否會發生,而是它會何時爆發、全面爆發後的破壞力會多大的問題。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不約而同,都使出壓低幣值的做法,實施貿易保護。戰略學家擔心,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可能全球重演。因為通訊和交通的長足發展,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經濟上高度融合,而全球貨幣戰的災難性後 果,會迅速在世界蔓延。

各國政府壓低本幣

美元對幾種貨幣的匯率最近都跌至新低,使各國政府競相壓低本幣匯率,以保護就業、保持出口優勢。人民幣和美元拉鋸時,其他國家也受到影響。中國所謂的一籃子貨幣,其實只是障眼法,人民幣同美元實質上仍然掛鉤。當韓國、巴西、澳洲和日本的貨幣對美元升值時,同時也對人民幣升值。其結果是直接降低了這些國家產 品的競爭力,也增加了這些產品進入中國的難度。

因而,操縱貨幣使之貶值,成為各國促進經濟而採用的新武器。發達國家如日本和瑞士,發展中國家如巴西、泰國、和哥倫比亞,以及中等發達國家如以色列和韓國,都在試圖壓低本國貨幣的幣值。這個「競相貶值」(competitive devaluation)的怪象,是一場以自殘為代價的貨幣戰。雖然戰爭的目的是恢復本國經濟,但其後果,則是全球經濟復甦受到危害,最終各國經濟也深受其害。

新廣場協定的希望?

各國政府一邊努力保持本幣不升,一邊準備迎接貨幣戰。而銀行家和投資界則指望,政府能更有所做為。有人提出簽訂一個協議,類似廣場協定,來解決美元下跌的問題。

美國、日本、法國、西德和英國1985年在紐約的廣場飯店簽署了廣場協議(PlazaAccord),干預市場,讓美元對日元和馬克貶值,以減低美國貿易 赤字,走出當時的衰退。隨後的兩年內,五國央行投入一百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兩百億),使美元兌日元貶了一半。因貶值是事先公告、有序進行的,沒有造成金 融市場的波動。當年的協定對減低美國對西歐的赤字卓有成效,但對減少對日本的赤字卻效果不佳。這是因為,對日赤字是結構性的,不是單一的由貨幣政策造成 的。1987年簽訂的盧浮協定(Louvre Accord),制止了美元的進一步下滑。

但在今天,新的廣場協議是不可能的。當年的簽字國有遵循協定的意願,有共同維護西方共同市場和經濟的共同利益。如果今天再將涉及貿易赤字和匯率的國家拉到 一起,就必須涉及中國。而中共是不會有誠意去促成一個類似的協定,來鞏固美國的金融和經濟地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 (Dominique Strauss-Kahn)也說,現在不可能有新的廣場協定,時代已經不同了。

貨幣戰爭威脅的源頭

英國輿論認為,貨幣戰爭不是空穴來風,會威脅全球經濟復甦。世行行長佐立克雖然不認為會進入貨幣戰爭的時代,但也同意氣氛非常緊張。11月韓國首爾G20 峰會召開前,貨幣戰的陰雲會越來越濃。但如果追究下去,看貨幣戰的源頭,人們不難發現,它肇始於中共治下的中國,是中共超限戰的一環。

巴西財長警告說,貨幣戰對巴西構成了威脅,削弱了它的競爭力,所以巴西不會坐視不管。實際上,這種考量是中共一貫的出口創匯和出口導向政策的延續。在美歐 長期壓力下,中共一直拒絕改變。甚至,在這一政策威脅到了中國民眾的利益、加劇了中國國內的通脹之際,中共仍沒有一絲鬆動。

這一做法的後果,是讓其他發展中國家意識到,他們如果不有所做為,就會被中國產品永遠排斥在發達國家市場之外,甚至他們本國市場也會變成中國產品傾銷的對象。無可奈何之際,他們也只能像中共一樣,加入貨幣市場「壞小子」、「壞榜樣」的行列。

發展中國家這些年來,都在看中共的做法,也在看美國的反應。美國瞻前顧後,遲遲未動,給世界發出了錯誤的訊號。其他國家看到中共的壞榜樣,看到鬧事的頑童 不但沒受到懲罰,反而繼續有(貿易)的糖果吃,大家就都不願做好孩子了。所以,救市、干預匯市的方法,紛紛出籠。因而,全球貨幣如果真的陷入混戰,中共恐 怕難辭其咎。

貨幣戰的熱度會升溫

美國呼籲各國建立「有效的多國機制」,以解決人民幣問題。中共在港喉舌則挑撥說,歐洲在掉轉槍口,炮轟美國引發貨幣戰。中國總理在中歐工商峰會上遊說,希 望歐盟國家不要跟美國一起,壓迫人民幣升值。貨幣戰中,美國需要歐洲的支持,中國則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圖聯歐抗美,在希臘撒銀子買不值錢的希臘債券,也頻頻向德國示好。

如果歐盟各國現在還使用各自貨幣,沒有統一的歐元,中共的策略可能是有效的。除了美國的盟友英國,歐洲國家不管是法國還是德國,都有被收買的可能。但因為歐元的實行,中共合縱連橫的策略,看來很難奏效。

中國學者認為,國際貨幣戰中,中國「孤掌難鳴」。中共首腦承認,中國出口企業的利潤在2~5%之間;所以,如果人民幣 升值20~40%,中國出口企業將大量倒閉,導致工人失業、民工返鄉。但造成這一窘況的原因,不是國際社會,而是中共三十年的政策。如果人民幣一直以合乎 市場規律的步伐漸進升值,就不會有今天被刻意壓低的現象。中共威脅說,如果中國經濟和社會出現問題,「將給世界帶來災難」。這也不盡然,它可能是中共的災 難,而不是工資和購買力被低價人民幣給抵消了的中國百姓的災難。

美國眾院已通過法案,授權以補貼稅對付人民幣貶抑。中期選舉後,參院和白宮會跟進。看來,虎年入冬,全球貨幣戰的熱度,還會繼續上升。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