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撐粵語,推動粵文拉丁化進程
Post a reply

自幼學廣東話 計數都快過人

Jan 2nd, '11, 10:06

廣東話抵死啜核,散發獨有之幽默感,為其他語言所無,例如「嚇到鼻哥窿都無肉」和「擔屎都唔偷食」等等。

世界語言學家近年漸趨承認,語言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習慣甚至其他能力,例如數學能力。美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 在《Outliers》一書指出,大韓航空十多年前意外頻生,源於機組人語習慣使用尊卑詞滙分明的韓語,無形中影響了副機長警告機長事故即將發生時的遣詞用句,結果機長往往因屬下之「婉委語」而誤了大事。到了今天,大韓航空機組人員全部使用「較為平等」的英語。

另一個語言影響「能力」的例子,竟跟廣東話有關。Malcolm Gladwell 提到西方語言的數字命名系統,影響了西方孩子學習數學的能力,譬如一個四歲大的中國兒童能從一數到四十,同齡的美國小孩只能數到十五,加減能力兩者亦有極大差異,以基本數學能力而言,美國小孩要比中國孩子落後一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原來中國數字為單音節,加上英文十以上的數字命名古怪,例如 eleven 和twelve,相對中國的十一、十二、十三……,英語的數字命名邏輯令人莫名其妙。Gladwell 說,「4、8、5、3、9、7、6」這一連串數目字,中國人花幾秒就能背出,但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即使花了二十秒,能正確背出的機率也只有一半左右。神經學家Stanislas Dehaene 在《TheNumber Sense》一書指出,中文數字發音極為短促,大部分數字可在不到四分一秒的時間說出來,而英文的four 和seven 則需要長一點時間,大約是三分一秒。Dehaene說,數字構音速度與記憶廣度大有關係,而數字構音速度最快的就是廣東話。廣東話構音為什麼比普通話快,外國人可能不明白,但我們可以加以補充,原因就是我們廣東話採用了更多短促的入聲字,例如一(jat)、六(luk)、七(cat)、八(baat)和十(sap)。

美國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移民西方國家而在數學有傑出表現者,大多是南方人,麻省理工以優異成績畢業的中國學生,大多數也來自珠江三角洲。

彭志銘

Re: 自幼學廣東話 計數都快過人

Jan 18th, '11, 22:23

大粵民國,將會使用母語教學,即粵語教學,公共場合使用粵語。不會再像支那時代,學校講粵語會被體罰。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