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nd, '11, 15:36
咏春之馬步
馬步,是練功夫最重要的基礎,各種拳術對馬步的動作要求有所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短打拳術的馬步有:外鉗陽馬、內鉗陽馬、二趾鉗陽,三角(藏三脚)鉗陽馬、吊提馬、單蝶馬、雙蝶馬等。
外鉗陽馬:左脚在前,右脚在從,站成不丁不八;左膝關節向外互相扭旋,使髖關節骨頭向後移靠,右膝關節向外扭旋,使髖骨向前移靠,兩膝關節的力相互拉開,兩髖關節成相夾,右脚占三分力,左脚占七分力(三七馬);身形偏向後龜背,田鶏肚(即含胸拔背、收腹)。外鉗陽馬能使兩脚的力由則旋向外則,使外則肌肉膨脹有力。
內鉗陽馬:兩脚站好不丁不八後關節向內扭鉗,髖關節向外旋開右膝關節向內鉗靠,形成兩膝相夾相合的力,髖關節的力相反成相互拉開,左脚占七分力,右脚占三分力。身體前撲,吞腰松胯。
二趾鉗陽馬:兩脚左右分開,距離比兩肩略寬,兩脚第二趾筋用力向內向後拉,髖關節內則也同時互相對拉,力向骨內收斂。
三角鉗陽馬:兩脚站在身體中綫兩邊,然後從脚趾開始收縮關節繼而收叠跟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節節鎖緊。
外鉗陽馬主練外則肌肉和筋膜,內鉗陽馬主練內則肌肉,二趾鉗陽馬主練筋,三角鉗陽馬主練骨。各馬互爲轉變即爲“步”,步是筋、骨、肌肉易變所産生出來的動態。
鉗陽:“動則生陽”,“陽”指人體的陽經、氣,腎陽、心陽、肝陽;督脉,陽蹺脉和足太陽膀胱經。所有凡帶鉗陽的都要用些力,含蓄陽經脉緊些,使陰經暢通,練以達陰陽平衡,故名鉗陽馬。
持之以恒,細心體會。馬步運動自如時,三盤也就形成,初級套路多用以上馬步。以上淺見供愛好者查考,幷作抛磚引玉之用。
咏春拳是一種十分科學化和人工化的拳術。其長處在于埋身搏擊。它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幷濟,氣力消耗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