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粵獨同去支那嘅視角重新論述我哋大粵嘅歷史。追尋我哋嘅古南越根、我哋粵族人係一個有著兩千幾年歷史嘅古老獨立民族!
Post a reply

廣東信宜流傳嘅瑶民反支古仔:肉翼大王同翼王宫

Feb 7th, '11, 22:45

廣東信宜流傳嘅瑶民反支古仔:肉翼大王同翼王宫


肉翼大王,明朝广东信宜县怀乡人,盘姓瑶族首领,保乡护土瑶族英雄。传说他常披斗蓬、神力搏虎、善于攀崖,远处看去,就像一个肉翼蝙蝠,因此称为肉翼大王。

  肉翼大王事迹:
  明朝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用武装夺取瑶、僮族居民土地,又利用食盐垄断和专卖,对当地居民进行苛重剥削。甚至以封锁食盐进入,作为迫使瑶、僮族人民就范的手段,两广瑶民因为不堪忍受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双重虐待,广东、广西、湖广的瑶族人民,曾经先后进行过平而复起断续不息百多年的反抗斗争。其中反抗最烈、规模最大的要数肇庆府泷水县,和广西浔州大藤峡(含今金秀县)的瑶民,其猛烈程度达到“震骇朝省”、“广东十府被残破者六”、“两广守臣皆待罪”(《明史》)的地步。
  嘉靖末年,罗旁地区(东界新兴、南连信宜、高州、阳春、西抵玉林、北连西江,万山联络)瑶民聚众起义。
  明朝对罗旁瑶民的征剿,明万历四年(1576年)两广总督凌云翼调集20万大军分10路围剿罗旁瑶民,命高州参将陈璘率一路进攻信宜怀乡,战火漫延至信宜北部山区,明朝军队对当地瑶民剿杀。
  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率众护乡保土,率领瑶民在怀乡观古坪与明朝军队展开浴血抵抗,利用万山险阻,地形熟悉之长,以最简陋的武器与一万多明朝正规军队展开周旋,这就是信宜历史上的怀乡瑶民保卫战。
  观古坪使高州参将陈璘进军受阻,累受偷袭,明朝军队损失严重,陈璘设下伏兵,假装战败逃跑,瑶民追击误中明朝军队伏击,军事失利,被歼近千人,瑶民在观古坪战场退守黄华江虎跳峡。
  黄华江是粤西地区一条落差最大河流,信宜境内98公里,落差达1200多米,黄华江在怀乡镇境内的虎跳峡河段,峡谷长约5公里,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悬崖峭壁绵延。沿山路前行,尺把宽的小径忽升忽降,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头顶绝壁,下临深渊,怪石镲峨,山脚壁立,直插江底,令人心惊胆战。 是当时信宜进入罗旁的必经之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瑶民进入峡谷一山洞中路据险固守,以擂石阻击明军,陈璘的兵将无法上去,被牵制于此,进退两难。后来,陈璘佯作退兵,派一部分人员乘船沿黄华江突防而下。瑶民报告,肉翼大王出洞察看,被埋伏岩下的陈璘飞剑砍死。头颅顺黄华江流至约3公里下的罗山河滩。数百防守峡谷瑶民兵败,全部壮烈牺牲。血染黄华江两岸杜鹃,飞花飘瓣,紫色染红了江水,数天不散。
  后人就在罗山滩上建大王庙纪念他。民国后期,该庙己废。 信宜县志把虎跳峡肉翼大王牺牲的这山洞记载为“翼王宫”。
  怀乡瑶民保卫战,有力地延缓了明朝军队对罗旁瑶民的围剿速度,为瑶民逃往广西争取了一定时间。
  怀乡之战,陈璘连续荡平90多个瑶寨,。<<信宜县志>>说怀乡地区遂成"草木茂畅,兽禽繁殖"的丘圩。
  <<明史.陈璘传>>史载:总督凌云翼将大征罗旁,先下令雕剿。璘所破凡九十巢。已,分十道大征。璘从信宜入,会诸军,覆灭之。
  克巢五百六十,俘斩招降四万二千八百余人,邻境瑶僮皆惧。<<明.凌云翼传>>。
  信宜瑶民在明朝遭此家破人亡浩劫后元气大伤,此后信宜县瑶人走向逃亡或被迫与南下中州汉人融合。
  清道光年间诗人刘朋有作诗<<游牛下峡>>对“翼王宫”古战场进行描述。
  叠嶂疑无路
  舟行石罅通
  几湾湍水绿
  数里杜鹃红
  断岸少人迹
  阴崖多鬼风
  石幢高百尺
  传是翼王宫

------------------------------------

大王洞是信宜市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对研究古代瑶民斗争有一定价值。   

大王洞,又名“翼王宫”。在广东信宜市怀乡镇与原旺沙镇接壤的黄华江畔的虎跳峡岸边,这里有一条5公里长峡谷,两岸峭壁如削,中间江水湍急。因入口处有一块酷似老虎欲跳的石头而故名“虎跳峡”。在峡谷中的悬崖高处,有一个大石洞,洞里宽如大厅,可容百人。据说过去有二条大藤,瑶民可以攀沿上下。洞周围和对岸都是悬崖,江水从崖底流过。岸边仅有一条人行小道,曲折崎岖,极为险峻。   

明万历四年(1576年)两广总督凌云翼调集20万大军分10路围剿罗旁瑶民,命高州参将陈璘率一路进攻信宜怀乡。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率众浴血抵抗,战败后退守虎跳,进入洞中,据险固守。陈璘的兵将无法上去,被牵制于此,进退两难。后来,陈璘佯作退兵,派一部分人员乘船沿黄华江而下。肉翼大王出来察看,被埋伏岩下的陈璘飞剑砍死。头颅顺黄华江流至约3公里下的罗山河滩。后人就在罗山滩上建大王庙纪念他。民国后期,该庙己废。   

虎跳峡两岸石山中遍长杜鹃。春季鹃花似火,江水如蓝,诗人墨客喜欢到此凭吊、览胜、吟咏。清道光七年(1827年)贡生刘朋有《游牛下峡》诗云:叠嶂疑无路,舟行石罅通。几湾湍水绿,数里杜鹃红。断岸少人迹,阴崖多鬼风。石幢高百尺,传是翼王宫。   

翼王宫盗宝   

明代万历年间,两广总督凌云翼调集二十万大军分十路围剿罗旁瑶民,命高州参将陈磷率一路军进攻怀乡,借以扫清前进的障碍。当地瑶民数不胜数。战败退守虎跳据险固守。陈磷的兵将无法上去,被牵制于此,进退两难。后来陈磷心生一计,派部分兵将乘船沿黄华江顺流而下,伴作退兵,诱肉翼大王探头观望,果然,被埋伏于岩下的陈磷用飞剑砍死。头颅顺黄华江顺流至约三公里的罗山河滩。信宜的瑶民,几乎被陈磷斩尽杀绝。只有少数的幸存者,如惊弓之鸟,远走高飞,逃至广西、海南、连县等瑶民聚居区去了。此后数百年,由于翼王宫既高且陡,无人涉足。传说宫内有许多金银珠宝:金鼎、银床、一应俱全;金壶、玉凳、举不胜举;金杯、银盏,应有尽有。人们望而不可及,只好仰天长叹!   

清雍正年间,早年逃生广西的瑶民后裔盘七深居瑶山,以种蓝、打猎为业、穷困潦倒。夜得一梦,梦见其祖先有许多金银珠宝置于翼王宫内,无人享用。于是,便同弟弟盘八悄悄回来寻宝。当他们打听到翼王宫的地址后,盘七便买了几条绳子连结在一起,先把自己拦腰缚住,然后把绳子的另一端交给盘八牢牢抓住,便小心翼翼地用脚踩着峭壁的石罅攀援而下,怎知盘七脚一滑,盘八手中的绳索一甩,盘七从高二三百尺的悬崖跌下,粉身碎骨。呜呼!寻宝未成身先死。盘八埋了哥哥的尸首,抹干了眼泪,独自回广西去了。此后,近三百年,翼王宫的珠宝无人敢问津。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人们家徒四壁,穷得象一把干柴,望眼欲穿,难求一饱。"穷则思变"。有人说,"变"得最快的办法就是去翼王宫盗宝。于是,就有怀乡圩赖某等一帮圩丁策划于密室,窃窃私语,议计盗宝。当赖某潜入王宫时,象登上了天堂,大喜过望。不过,他无心鉴尝宫殿、王室,而是专心寻珠觅宝,当他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陶缸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今后想穷都难咯!"他兴高采烈,脱一件衫把缸裹住,躲躲闪闪,抱回家中,怎知又偏偏不顺人意,同巡查的民兵撞个满怀。民兵便以小偷为由,连人带赃押回公安派出所,经审问,又含糊其辞,不得要领,揭缸检查,又无赃物,于是,以查无实据结案。赖某如出笼之鸟,看到金条还在,是不幸中之万幸,飞快跑回家中。 赖某的父亲听说得金条,半信半疑;揭缸一看,面起怒色;再仔细辨认,便拍案大骂:"分明是一缸无头肋骨,你怎么误把肋骨当金条!真是无用的饭桶!笨猪!"赖某听父亲拍案一骂,象五雷轰顶,晴天霹雳;似狗咬尿波,皮球泄气,眼前一黑,摊坐地上。那时,有如事者,给赖某赠诗一首:   
盗宝致富万事空,   
黄金肋骨两不同。   
莫笑赖君见识浅,   
脱贫应是勤劳动。   
另外,又有人送一副对联,
上联为:   
形似黄金,本是肋骨,盗宝致富全幻梦,
下联为:   
貌似白壁,原系尿波,偷珠脱贫总成空。   
横批是:幻梦成空。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