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Post a reply

香港天文台三天后才公布环境辐射资料捱轰

Mar 31st, '11, 18:03

香港天文台三天后才公布环境辐射资料捱轰


香港天文台29日早上仍表示未知周末的空气中是否含有放射物,但同日下午公布,上周六采集的空气样本中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碘-131,其后更承认,本周一(28日)已初步确认空气样本含辐射,但需时覆检结果,故此要三天后才公布。天文台效率之慢,令立法会议员质疑,距离中国核电厂只有数十公里的香港,日后会否迅速通知市民。

香港天文台署理助理台长马伟民29日早上在电台叩应节目中仍然表示,香港的环境辐射一直正常,未有上周六的环境辐射检测结果,但同日下午召开记者会,表示在刚过去的周六及周日,于市中心的监测站录得微量放射碘-131,浓度分别是每立方米0.0000625贝克及0.0001869贝克,人体分别要连续吸入2400年和800年,才相当于照一张X光片摄取的剂量,远远低于要采取防护措施的水平。

他否认隐瞒或延误公布,只是因为分析数据须时。他解释,由于预计日本核辐射可能会吹到香港,故此上周六的采样时间由过往的五小时增至二十二小时,周日化验,周一有初步结果,但为确保不出错,故此须要进行覆检,并在周二公布。他又说,若香港辐射量超标,有另一组仪器可提供实时辐射量分析,但限制是不能验出属于哪种辐射元素。

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涂谨申批评天文台延误公布,担忧距离香港五十公里的大亚湾核电厂一旦出现事故,港府会否按机制迅速向市民汇报最新情况。

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委员甘乃威亦指天文台延迟公布是不可接受,会令公众对天文台失去信心,并增加市民的疑虑和恐慌,天文台实应实时公布资料。

环保团体「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古伟牧指出,任何辐射量的上升,均会增加市民患癌风险,忧虑政府是企图淡化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以便增加核电比例的计划能够顺利获得立法会通过。他认为,政府应宣布搁置核电计划,才是保障市民健康最佳的做法。「绿色和平」为此联同立法会议员何秀兰和环境科学专家合组民间监察组织。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