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農業及水利事務、自然保育政策制定同食品安全管理
Post a reply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

Jun 1st, '11, 16:22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0年1月,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地处南岭山脉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24°29′—25°32′、东经112°49′—114°42′,规划范围覆盖始兴、南雄、仁化、乐昌、乳源、曲江等6县(市、区),60个乡镇和19个林场,总面积为290467hm。

  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为73%,活立木蓄积量为6100万m。在境内的25.57万hm林业用地中,生态公益林总面积为17.69万hm,占69.2%;商品林面积为7.19万hm,占28.1%。境内的有林地面积为22.63万hm,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88.5%。其物种资源丰富,是难得的物种基因库。据初步调查统计,该区现已发现脊椎动物5纲33目77科449种,其中鱼纲5目14科43种;两栖纲2目7科34种;爬行纲3目10科76种;鸟纲15目21科211种;哺乳纲8目25科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2种(华南虎、豹、黄腹角雉等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藏酋猴、水獭、鸳鸯、穿山甲、白鹇等5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占自然保护区内449种陆生脊椎动物的13.81%。另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脊椎动物”共257种,占保护区内陆生脊椎动物总物种数的57.24%。广布种76种, 占16.93%。保护区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植被外貌终年常绿,群落结构比较简单,藤本植物较多。有维管束植物2686种(含珍稀濒危植物42种和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36种),隶属于290科1031属。其中,以热带、亚热带植物种为主,占56%,世界广布种占19%,热带种占18%,温带种占7%。植被的植物种类组成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杜英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安息香科、山矾科和杜鹃花科为主,大多数是当地发生发展起来的华南植物区系,是特有科属分布中心之一。

  根据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1992年—2000年调查的资料显示,以及2001—2002年由广东省林业局部署,韶关市林业局组织了为期一年的粤北地区华南虎野外种群调查,采集了大量完整可靠的数据信息,通过考证推断,在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活动的华南虎有5—6头。保护区在始兴刘张家山、仁化小楣水、乐昌九峰三个核心地带分别建立三个管理站,重点对华南虎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及食物投放活动。

---------------------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粤办函[1990]13号),2008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对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调整后的保护区分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岭山脉南端,分为两片:乐昌市沙坪片:东经112o58'22"-113o02'11"、北纬24o56'40"-25o03'11",面积7.9967万亩;仁化县长江片: 东经113o49'26"-114o02'31"、北纬25o19'50"-25o27'25",面积16.4945万亩,保护区市区试验基地300亩,总面积24.5412万亩,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业用地面积14867.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0.8%,森林覆盖率达86.9%。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持完好,物种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脊椎动物有27目85科30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6种;国家Ⅱ级保护29种),广东省重点保护的有18种,珍稀蛇类莽山烙铁头蛇也在保护区内发现。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有185科72属113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0科12属12种。

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基地位于韶关市国家森林公园内,包含韶关市野生动植物园、600平方米的虎文化宣教中心、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10000多平方米的华南虎驯养繁殖研究中心。2009年被评为省级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已逐步形成华南虎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科教宣传的重要基地。

---------------------

保护区规划

委聘广州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承担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广州大学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实地进行科学考察,已于2007年11月底完成了总体规划。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设在韶关市,保护区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办公大楼已在2008年投入使用。建立了600平方米的虎文化宣教中心,200平方米实验室;保护区管理处购置1台公务车辆,二个管理站交通方便,公路直达实验区,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广东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优先保护区域的乐昌市沙坪、仁化县范子山范围,属于华南虎专家和野生动物保护人士基本认可的粤北华南虎退缩区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确认有华南虎或其出现过踪迹的区域。上述二片区域具有:①人口稀少(常住人口密度24.1人/平方公里);②生境多样(森林覆盖率86.9%,灌木林、高山草甸、草被占区域总面积的15.8%,地表水源丰富);③华南虎食物丰富(区域内蹄类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华南虎的主要猎物:野猪、毛冠鹿、赤麂、黄麂和华南兔等的种群密度较大);④华南虎保护性区域面积较大,扩大了华南虎栖息地的连通区域范围(乐昌沙坪片与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溶家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仁化范子山片为三省交界区域并与江西省崇义县级自然保护区相连)。粤北华南虎优先保护区域,是粤北较为理想的华南虎栖息地,对华南虎及其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基地简介

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基地位于韶关市国家森林公园内,交通方便,16路公共汽车直达,包含韶关市野生动植物园、600平方米的虎文化宣教中心、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1万多平方米的华南虎驯养繁殖研究中心,已逐步形成华南虎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科教宣传的重要基地,2009年获得省级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基地中包含的野生动植物园占地约200多亩,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极端低温-4.3℃,极端高温41℃,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霜期短,园内环境优美宜人,每年2-3月,园中红花油茶花开满枝头,景色灿烂迷人,种植有乡土树种150多种,驯养了包括华南虎、东北虎、云豹、狮子、野猪、梅花鹿、孔雀、鸵鸟、蛇等100多种动物,并建立科普知识长廊、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虎文化宣教中心,是韶关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韶关市幼儿园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年接待中学、幼儿园学生5万人,是一处集野生动物救护、休闲娱乐、度假、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在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基地附近还有瑶族风情村,玉兰香醉、森林烧烤场、静之动生态运动乐园、韶阳楼等观赏景点,因其地处市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森林环境以及优质的服务,赢得韶关市民和来韶宾客的青睐。每天清晨都有大量市民登山健身,每逢节假日,来自各地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

粤北将编制总体规划保护华南虎

2003-05-15

南方日报

记者近日从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保护华南虎又有新举措,最近邀请了中南林学院动、植物和生态学专家、教授到该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编制保护华南虎的总体规划。 专家们根据野外调查分析论证和用科学方法计算,认为野外华南虎现存的数量大约为20余只左右,分散在我国江西、湖南、广东三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和雷公山脉和南岭山脉的局部地区。另外,在闽西梅花山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境内,近年也多次发现有华南虎活动。广东现存的华南虎则分三片:阳山、乳源、连山为一片,数量有3到5只;车八岭天平架片有一只;仁化、南雄、乐昌片有1只。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方面介绍,总体规划将华南虎活动频繁、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车八岭、杨东山、罗坑的三个核心地带,划为三个核心区进行重点保护,区间建立绿色通道,并在核心区建立华南虎的观察点,科学管理。
Attachments
1.jpg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