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Jun 29th, '11, 18:56
29-6-2011
香港《太陽報》
政情:夕陽政府扯白旗任人砌煲呔曾領導嘅夕陽政府仲有一年任期,但係未夠鐘落台就已經亂象頻生,而且出現「跪低症候群」,遠嘅有慳電膽醜聞,較近嘅有交通津貼、派錢六千元,最新加入「跪低」行列嘅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D9」林瑞麟,佢喺各界猛轟立法會議席出缺替補機制違憲下終於「認衰」修訂。依家夕陽政府已步入無原則,只講票數嘅超弱勢政府,如果煲呔曾仲有多少同理心嘅話,應該買定多啲軟枕,等啲同僚日後需要「每月一跪」時都唔使「硬着陸」咁痛。
自吹自擂係政治家嘅煲呔曾,因「老懵董」喺○五年突然腳痛下台而坐正,及後喺○七年新一屆任期時,仲提出「強政勵治,福為民開」嘅施政理念,但過去幾年,煲呔曾其實係九流政治家,「狗噏」辯論佢就叻,一制訂公共政策就露晒底,○九年慳電膽醜聞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煲呔曾喺施政報告提出慳電膽現金券,觸發明益親家嘅疑雲,最後有關計劃當然係不了了之喇!
自此以後,由煲呔曾領導嘅政府就「跪低成性」,仲將「跪低文化」蔓延至各個政策局,好似二○一二政改方案、停車熄匙、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等,全部都難逃「跪低」嘅厄運。
踏入二○一一年,夕陽政府嘅「跪低」次數有增無減,變本加厲至平均每隔兩個月就跪一次︰二月底公布嘅「史上最廢」預算案喺全城鬧爆下,鬍鬚曾破天荒決定向市民派錢六千元,解決可能出現嘅憲制危機;五月份就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原方案「認衰」,提出包括調高環保汽油私家車稅務優惠等建議;及至七一前夕,在大律師公會與律師會等團體接連發表聲明,同政府就替補機制唱反調下,並要求政府撤回替補機制方案重新諮詢,一向面皮尺幾厚嘅林D9亦只可以迅速「跪低」。
傳商界「硬起來」反競爭法既然大聲就能將政府壓倒,聰明嘅香港人自然會不斷要佢重複發生。據悉,商界準備就競爭條例草案「硬起來」向新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送上厚禮;地區人士亦非善男信女,一旦政府強推好似堆填區、焚化爐、骨灰龕等惹火議題,就會同政府搏命死過,睇怕夕陽政府未來都有得震無得瞓,最後要「每月一跪」嘅話相信都唔會令人意外囉!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629/00176_089.html
Jun 29th, '11, 19:29
香港《東方日報》
不盡亂象滾滾來 夕陽政府百事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錦樑經過近三個月的署任後,終於獲得真除,正式接替早前因病請辭的劉吳惠蘭。對於這一姍姍來遲的任命,社會普遍反應冷淡,有立法會議員形容蘇錦樑只屬臨時替工,是沒有選擇中的選擇,對他不抱太大的希望。實際上,夕陽政府風雨飄搖,本來就無所作為,如今只剩一年任期,更是得過且過,胡混度日,不管誰接任局長,分別都不大。
局長出缺,由副局長頂上,本是順理成章之事,然而蘇錦樑署任了近三個月才獲扶正,證明他並非合適人選。當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因病請辭,第二天劉吳惠蘭就獲任命替補,曾蔭權甚至形容劉吳惠蘭是出任局長的「唯一、最佳人選」;而今次蘇錦樑獲扶正,曾蔭權僅認為他是「合適人選」,兩者顯然不可相提並論。難怪有人形容,「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形象低落 人才難覓其實,香港並非真的缺少人才,也不是沒有人願意服務社會,問題是港府施政混亂,形象低落,民望插水,好比一艘即將沉沒的破船,真正有才能的人士避之惟恐不及,怎麼願意自投羅網?怎麼願意蹚渾水?人才難覓,濫竽充數,反映港府是多麼的不得人心。
正所謂,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港府淪落到如今眾叛親離、五勞七傷、人才凋零的境地,可以說是咎由自取。事實上,港府倒行逆施,管治亂象幾乎無日無之。
昨日三千名新界居民冒着滂沱大雨包圍立法會,抗議當局處理僭建物的政策不合理,部分示威者還用雞蛋襲擊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的座駕,以發洩不滿。清拆僭建物本是依法辦事,應有之義,為甚麼會引起這麼大的反彈呢?原因就在於港府過去有法不依,長期縱容,曾蔭權等高官權貴甚至知法犯法,帶頭僭建,以致僭建物遍地開花,問題積重難返。如今港府突然一百八十度轉變,擺出一副強硬姿態處理僭建物,自然令新界居民難以接受。有示威者揚言,如果當局執意清拆,不排除採取更激烈的行動。僭建風暴愈演愈烈,港府騎虎難下,最後可能又是雷大雨小,不了了之。
僭建問題尾大不掉,而港府強行推動的立法會議員出缺替補機制同樣遭遇滑鐵盧。在泛民議員強烈反對並揚言採取激烈行動之下,港府不得不讓步,對替補機制作出修訂,改為議員一旦出現空缺,由同一名單的落選候選人遞補,而非原建議的由其他名單的最高票落選候選人替補。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日前當局還堅持原來的替補機制「切實可行」,詎料言猶在耳便自我推翻,立法如此兒戲,港府誠信何存!威望何存!
同樣的,港府在處理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上也是進退失據。當局宣布明年減收內地孕婦,由於一刀切將港人內地配偶與其他內地孕婦同等對待,引起中港家庭強烈不滿,抗議之聲此起彼伏。當局一時堅稱港人內地配偶不能獲得豁免,一時又說「法外有情」,正在研究港人內地配偶來港分娩的解決方法,這顯然又是自相矛盾,為自己找下台階。七一臨近 民怨升溫說到自相矛盾,港府的房屋政策更是混亂不堪。在樓價屢創新高、社會上要求復建居屋的呼聲日甚一日的情況下,港府一直置若罔聞,直到中央官員最近訪港提出警告,當局才承認樓價升勢「好得人驚」,放風今年施政報告將宣布復建居屋。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港府認真聽取民意,從善如流,何至於醜態百出呢?
最好笑的是,港府施政無能也就罷了,竟連向市民派六千元這麼簡單的事也一拖再拖,搞得亂七八糟。人們常說,有錢好辦事,可惜港府有錢卻辦不了好事,派錢不但沒有博得掌聲,反而招來罵聲,真是情何以堪。回歸之前,本港公務員被稱為「世界一流」,回歸十四年後的今天,管治班子人面依舊,管治能力卻已判若霄壤,所有「深思熟慮」的政策,全部經不起質疑;所謂「切實可行」的建議,全部變成絕不可行。動輒得咎、寸步難行已不足以形容港府施政之無能,現時的港府根本就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七一臨近,民怨升溫,中文大學最新調查發現,過半數市民認為目前的生活質素、經濟狀況和政府管治水平皆不如回歸前。研究機構指出,回歸以後相繼爆發亞洲金融風暴、禽流感、沙士疫症、金融海嘯等重大事故,本港經濟數度陷入低潮,雖然近年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但產業結構單調、貧富懸殊等深層次矛盾卻不斷惡化,港府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令市民產生今不如昔的感覺。怨之所聚,亂之本也,每年七月一日都成為港人的遊行日、宣洩日,豈是無因。
古人說,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對於香港的管治亂象,中央政府不可能不知情。雖說夕陽政府僅剩一年任期,但一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尤其港府管治權威已瀕臨破產,隨時可能出現大亂子,難道中央政府就這樣坐視香港繼續亂下去嗎?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629/00186_001.html (有片)
Jun 30th, '11, 18:15
好欣賞頭層帖文嗰啲地道、有骨、kaang辣嘅粵式措辭。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