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破壞廣場氣勢與遼闊視野,巨柱永留天安門被轟災難!!

Oct 7th, '09, 04:11

6-10-2009

香港《蘋果日報》

破壞廣場氣勢與遼闊視野
巨柱永留天安門被轟災難


自發生西藏和新疆事件後,中共建政 60周年慶典為彰顯 56個民族大團結,在天安門廣場豎起 56根巨型民族團結柱。慶典過後,有報道指當局打算將它們永留廣場,引起內地民眾和專家的巨大反彈,批評巨柱與廣場不協調,長留廣場將是個災難,破壞廣場遼闊的視野。北京著名環保人士華新民更指,巨柱永留廣場,後果比江澤民下令建造國家大劇院,破壞了長安街景觀更加嚴重。

Image

Image


《北京晨報》昨引述北京慶典群眾遊行指揮部藝術總監陳蔚指,為慶典臨時豎立的 56根民族團結柱,很可能永久矗立在天安門廣場;這將是繼 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後,天安門廣場又一個新的建築。報道稱,巨柱突破了以往天安門廣場慶典活動的平面佈局,填補了人民大會堂與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之間的間隔。

但有關報道旋即引起內地輿論和民眾的強烈反應。昨日,官方新華網發展論壇及新浪、搜狐和網易等門戶網站的新聞跟貼,一反常態,出現大量質疑和批評的聲音。網民指,這些巨柱與天安門周圍景觀極不諧調,嚴重破壞了廣場的視野;且從藝術角度看,巨柱的藝術水平一般,毫無特色可言,決不能長留在廣場。


Image

民族團結柱上畫有雲南普米族人。


Image

巨柱上的傈僳族人載歌載舞。


Image

壯族人畫像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


Image

侗族人物畫得維肖維妙。



被譏「民族陽具」無助促進團結

有網民指,中國近幾年民族問題不斷,西藏和新疆相繼發生騷亂,「以為在天安門廣場豎 56根民族團結柱,就可以促進民族團結,那是笑話!」「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大家庭, 56根民族柱豎在那裏,不是時刻提醒人們彼此是分開的嗎?」「請神容易送神難,以後要拆,或者被破壞,就成了破壞民族團結了,後患無窮!」有網民更以「民族陽具」形容巨柱。

本港美術家、前全國政協委員劉宇一昨日對本報表示,民族團結柱在慶典時增加氣氛是可以的,「但如果永久放在天安門廣場,絕對不合適」。他認為,天安門廣場寬闊大氣,四周的建築也很講究和諧,那些巨柱「不符合廣場的總體構思」。北京現代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長易居也指,將巨柱長置天安門廣場「一定要慎重」,搞不好對廣場的形象「將是一場災難」。

北京著名環保人士華新民女士指,過去幾十年,天安門廣場不斷遭蠶食,面積越來越小,「現在的官員對城市管理和建設,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沒有任何文物意識和環保概念。」她認為,那些巨柱如果永留在天安門廣場,會比當年江澤民硬要在人民大會堂旁、長安街邊建國家大劇院破壞了長安街的協調更加嚴重。


Image


「把廣場填滿 不讓人來反對」

北京維權人士李健也指,天安門廣場除了寬廣大氣,它還很有歷史感,如果為了某些政治理念,在廣場強塞進那幾十根柱子,不但佔據廣場空間,也會令廣場變得不倫不類,「我看當局是恨不得用甚麼東西,把天安門廣場都填滿,不想讓人民到廣場來表達反對聲音吧!」


本報記者

Image


民族團結柱檔案

每根柱高: 13米
每根重量: 26噸
柱身構造:柱身由鋼結構組成,表面圖案則為玻璃鋼所製
抗風強度: 11級大風
設計特色:每根柱上刻畫着身穿各民族服裝的人物
設計者: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建造商:北京住總鋼結構工程公司
註:共設 56根柱;彼此間距為 9米


資料來源:新華社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006&sec_id=15335&subsec_id=15336&art_id=13282709

Re: 破壞廣場氣勢與遼闊視野,巨柱永留天安門被轟災難!!

Oct 7th, '09, 04:32

新聞背景
江澤民建國家大劇院如巨墳


過去幾十年,中共每朝當政者為各自目的,在天安門四周大興土木,蠶食和破壞天安門景觀,特別是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不顧專家學者反對,耗巨資在人民大會堂旁興建國家大劇院,狀如墳墓,敗壞長安街景觀,至今仍受詬病。

Image

江澤民時代興建的國家大劇院形如巨墳,與京城環境極不協調。美聯社


風格迥異 朱鎔基一度叫停

中共 1949年建政後,經 10年拓建,始建成長 880米、寬 500米的天安門廣場,它的寬闊與氣勢乃世界各國的首都廣場望塵莫及,兩側先後建成人民大會堂和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居中,與天安門城樓渾然一體,被稱為最佳搭配。

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接班人華國鋒,在廣場南側興建毛主席紀念堂,置放毛遺體供人瞻仰,紀念堂風格雖與四周配襯,但佔去廣場近三分之一的面積,令廣場面積大大縮小。近年,內地民間曾有呼籲,要求將毛遺體搬走,將紀念堂位置還給民眾。

江澤民執政後, 2001年時任北京市委書記的賈慶林為擦他的鞋,在人民大會堂旁興建國家大劇院,並採用法國建築師安德魯( Paul Andreu)設計方案。因方案完全是西方理念,形如巨蛋,被北京市民指為巨墳,與天安門和長安街建築風格迥異,遭建築學界強烈反對。

其時,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多位院士在內, 140多名專家學者們聯名上書反對方案,獲時任總理朱鎔基支持,工程一度擱置。但賈慶林在江澤民支持下,最後仍採用巨蛋方案,並耗資 30多億元人民幣,於 2007年建成國家大劇院。有消息指,朱鎔基曾發誓,決不去國家大劇院看戲。


本報記者

Re: 破壞廣場氣勢與遼闊視野,巨柱永留天安門被轟災難!!

Oct 7th, '09, 04:45

啋!!一碌碌柱貪利是咩?!?! :lol: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