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7th, '09, 19:09
中大師生盼激勵科研發展【本報訊】中大前校長高錕獲諾貝爾獎,該校師生同感興奮,有教授指高錕當年成立電子工程學系,強調重視資訊科技,「佢嘅研究影響咗未來十年、廿年嘅發展,好有前瞻性,如果唔係佢,依家網絡已經塞晒車。」有物理系學生則希望今次高錕獲獎,可以激勵香港的科研發展,鼓勵其他科學家繼續努力。
朱明中讚揚高錕科研成就超卓,今次獲獎對全港起鼓舞作用。黃建通攝
為人謙虛「中國人之光」
高錕 1970年回港協助中大成立電子工程學系,現任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高建樹良多,對下一代、甚至再一代都有很大貢獻,「佢係實至名歸,唔止係香港人之光,直情係中國人之光,佢建立工程學院,用咗好多精力,佢眼光好好,話香港唔可以再搞重工業,成日講要以資訊科技為主。」他形容高為人謙虛,是中大榮譽教授,大樓內仍然保留他的辦公室。
中文大學物理學會昨晚舉行定期聚會,數十名物理系學生與教授晚膳,由於得悉高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師生飯敍之餘亦一併慶祝。
教授朱明中 95年到中大任教,當時高錕已退任校長一職。他表示,曾經在公開場合與高錕碰面,讚揚他平易近人,是一個謙謙君子,對於高錕獲獎,他認為對香港科研發展起鼓舞作用,「話畀人聽一來香港有好多叻人,二來科研唔係冇用嘅嘢,高教授以前做嘅嘢,依家都得到廣泛應用。」
物理系二年級學生何皓智表示,作為中大一分子,對於前校長獲諾貝爾獎,感到開心及驕傲,讚揚高錕是偉大的科學家,「改革咗呢輩子人嘅生活。」
另一名物理系學生文日初表示,他上堂的地點叫高錕樓,大樓內的牌匾有介紹高錕事迹,他希望今次高錕獲獎,可以激勵香港的科研發展,希望其他科學家繼續努力。
Oct 7th, '09, 19:35
「一絲不苟的儒雅學者」
【本報訊】高錕 96年離開中文大學後,退而不休, 03年分別出任壹傳媒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創辦弘立書院,但 09年患上老人癡呆症,無奈辭去所有職務,離港赴紐約定居。
今年初身體轉差
《蘋果日報》社長董橋表示,高錕 87年出任中大校長,他擔任高錕助理,負責撰寫演詞等工作,共事短短六個月,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董橋其後任職《蘋果日報》, 03年力邀高錕出任壹傳媒獨立非執董,「佢做事好認真,所有文件都睇得仔細。」
董橋說,高錕的學術成就非凡,更重要是那份為人的態度,「厚道、認真,係一個做事態度一絲不苟嘅儒雅學者。」今年初高錕身體轉差,記憶力不大如前,文件看得很吃力,不得不辭任,「佢離任,好可惜。」
壹傳媒副財務總裁周志權表示,他在高錕身上學會認真,「佢每次開會都好準時,睇晒所有文件。有次喺中環開會,佢匆忙得滯,搭的士趕嚟仲唔記得帶銀包。」
高錕 03年創辦弘立書院及擔任校董會榮譽主席,弘立創校校董黃惠菁對高錕獲獎感「好開心」,「唔止係書院開心,係全港香港人、全中國人都開心。」她直言高錕很有前瞻性、想法大膽,「我哋小學生學科學,佢認為唔應該單係靠本書,於是大力推動『探索科』,由學生主導。」
黃惠菁形容高錕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佢睇嘢好唔同,我哋搞學校,一開始諗用乜教科書,佢話世界無奇不有,唔應該俾本書框住,要我哋先諗教乜嘢,先再諗書。」
與高錕一同創辦弘立的港大校長特別顧問程介明說,高錕無架子,與任何人都合得來,對他得獎感到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