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毛風再起!!胡溫凸顯權力傳承

Oct 9th, '09, 19:50

9-10-2009

香港《蘋果日報》

後人倡毛澤東生辰死忌列假日 推動毛體書法
毛風再起 胡溫凸顯權力傳承


【大陸吹左風】內地「毛風」再起。今年不但是中共建政 60周年,也是已故領導人毛澤東逝世 33周年。但毛澤東至今陰魂不散,毛家後人近期動作多多:建議將毛澤東生辰死忌列入法定假日;建議將「毛體」書法成為中國書法新起點……本港中國時事評論員張華認為,胡溫正面臨一大問題,就是在未進行政治改革,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前提下;在沒有建政、建黨功績和功勞的背景下,他們權力來源、合法性遭質疑,因此突出毛澤東以示他們正統傳承的地位。

Image

Image

近期頻頻曝光的毛澤東( 1893年- 1976年)唯一孫子毛新宇( 39歲),忽然建議將毛澤東生辰死忌列入法定假日。毛新宇說,每年毛澤東的生辰( 12月 26日)和死忌( 9月 9日),「『毛主席紀念堂』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平均每天都有四、五萬人來瞻仰毛主席。」他覺得政府應該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地宣傳爺爺的事迹和思想,「比如將毛澤東的誕辰和忌辰定為法定節假日」。他進一步解釋道,比如國家為了提倡重視傳統文化,將清明、端午等列為法定節假日,認知度和宣傳效果就很好,並透露會將有關建議寫成提案,在明年 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給大會討論。

姪孫讚毛書法超越古人

毛新宇的建議,引起輿論和網民的激辯,理性者居多。有網民稱:「毛澤東誕生要是放假,那麼周恩來、鄧小平呢?」「堅持毛澤東思想……但不應將毛澤東誕辰設為法定節假日。」「一個靠祖蔭的人,沒腦子,現在甚麼年代了,還想搞造神運動,搞個人崇拜;他是有功,可別忘記了他當年害了多少人!」也有網民稱:「我喜歡,中國偉人太多了,一人一個的話,那天天不用上班了。」

而緊接毛新宇的是毛澤東的姪孫毛寧科( 58歲),不僅成立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並在近日提出,毛體書法應成為中國書法新起點、新的里程碑,還計劃在今年 12月 26日在大連舉辦全國大型的毛體書法大獎賽。

「在當今來講,如果說要選一種字體作為我們中國新字體的傳承的話,我認為就是毛體書法。毛澤東被列入 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十大書法家之一。像陳毅等等這些老一輩的革命家,都說毛澤東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書法大家。」他並認為:「因為中國的書法不可能一成不變,我們現在沿用的都是古人的書法,這麼多年來很少有新的字體出現,難道再沒有一個人去超過古人了嗎?」他暗指毛澤東書法超越古人。他的建議引起網民熱議,反對者居多。有網民說:「毛主席的書法大氣當代大家。無人能比。但還是百花齊放好。」

Image


從政治資本找回權力合法性

除毛家後人外,官方吹捧毛澤東的舉動亦較過往明顯。中國時事評論員張華稱,雖然目前仍未到官方大力鼓動、鋪天蓋地的地步,但相對以往官方的反應,宣傳毛澤東的力度確實是比鄧小平時代大。在鄧小平時代曾經做很多「飛毛」動作,毛澤東的後人都不被重用,但在江澤民後期及胡錦濤年代,對毛後人的照顧已好很多。

張華稱,如今當權者突出毛澤東,在於要解決他們權力來源、合法性的問題。要解決這問題,他認為只有兩個方法:一是給老百姓更多好處,一是從以往的政治資本中找回合法性。這是建政 60周年大遊行期間,當局展示四代領導人巨幅畫像、重現原音的用意。

但在突出毛澤東的時候,中共當權者只會選擇與現時情況有關、能夠緊扣實際情況的政績,例如建黨、建政等,至於負面的歷史,如發動文化大革命等,則不會提及,以免焦點被模糊。

本報記者

Image

毛家後人毛寧科正積極推行「毛體」書法。互聯網


毛澤東書法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話你知:毛體筆畫圓細 字形大

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愛好書法,並達到一定的造詣。具有他個人風格的字體稱為「毛體」。他的書法以楷書、行書和草書為主要形式,不事篆隸。它主要出現在各種公開題詞(共產黨、國家各單位、報紙和紀念碑等),以及大量私人書信、手稿、書自作詩詞和古詩詞為主要內容留下來的稿紙,如《人民日報》、《新華書店》等題字,均出自他的手筆。

有書法專家分析,毛體的筆畫都較細圓、字形較大,而在不同時期,字體有不同的特徵:青年時代多寫楷書,字體工整有力;上世紀三十年代字體清秀、字形略長; 1949年後以行草為主,佈局嚴謹、蒼勁有力;晚年草書爐火純青,汪洋恣肆,任意揮灑。

對於毛體書法,被稱為「主席書僮」、為毛澤東管理圖書的王文祥認為,他被譽為「行草書聖」,當之無愧。曾扮演毛澤東、學習毛體書法的演員古小月則稱,早年曾學習書法、但覺得毛體難學。

內地近期捧毛舉動

•毛澤東孫子毛新宇提出將毛的誕辰列入法定假日,並將在明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議案

•毛澤東姪孫毛寧科提出毛體書法應成中國書法新起點,並在北京成立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

•十.一大巡遊中新增「毛澤東思想」的方陣引起左派欣喜若狂。該方陣的原名為「艱苦創業」,大巡遊前夕臨時易名


Image


•江西毛澤東廬山詩詞苑在十.一開幕,並新建了毛澤東(左)與周恩來合影的青銅塑像

Image


•溫家寶訪問北韓期間,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陣亡的毛澤東長子毛岸英墓園憑弔,並對墓碑說:「中國強大了,人民幸福了,也請你安息。」

資料來源:新華社/廣東《南方日報》

Imag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009&sec_id=15335&subsec_id=15336&art_id=13294390

Re: 毛風再起!!胡溫凸顯權力傳承

Oct 9th, '09, 19:58

李銀橋告別式變毛澤東紀念會
「像有人在背後煽動」


「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曾在毛澤東身邊擔任侍衞長 14年的李銀橋,上月病逝,終年 82歲,他遺體告別式則變成民眾的毛澤東紀念會。許多民眾不但拿出毛像到場,當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孫兒毛新宇現身靈堂時,不但引起騷動,還不斷振臂高呼毛澤東年代口號。曾在官方喉舌任職、現為北京學者的司馬瀚說:「那種氣氛,讓人覺得怪怪的,好像有人在背後煽動似的。」

Image

李銀橋的家屬將靈堂中的巨幅照片移走。法新社


民眾高喊「毛主席萬歲」

李銀橋上月 22日因肺部感染去世,他的遺體告別式在同月 28日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告別式未開始,大批白髮蒼蒼的老人已在靈堂外等候,部份穿着解放軍制服,一名 74歲老人更抱着毛像。當日上午 9時 55分,李敏進入靈堂時,在門外守候的民眾出現小騷動,並高喊:「毛主席萬歲!」數分鐘後,她走出靈堂,民眾的情緒更為高漲,多名老人一邊喊、一邊流淚。她向民眾揮手致意後,才坐車離去。其後,毛新宇抵達靈堂,民眾情緒再度高漲,一樣叫着口號,直至他離去。

「自太子黨、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今年中親自點燃『重慶文化大革命』之火,推出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的運動後,全國上下掀起左風,一批左派欣喜若狂。」司馬瀚對本報說,許多送別民眾根本不認識李銀橋,「他們主要衝着毛家後人而來。我總覺得,毛家後人近期頻頻曝光,氣氛有點不對頭,好像有人在背後策劃一場運動似的!」


中新網/本報記者

Re: 毛風再起!!胡溫凸顯權力傳承

Oct 9th, '09, 20:09

央視吹捧「人民英模」

「特級英雄黃繼光」、「領袖之子、普通戰士毛岸英」……為中共建政 60周年,中央電視台推出《人民英模》系列,吹捧 60年來為共產黨無私奉獻而犧牲的人物。這些沉睡烈士陵園或名字刻在英雄紀念碑上的人物,紛紛在電視上復活,網民感嘆好像回到改革開放前的意識形態。

《人民英模》系列與紅色電影、紅色電視劇等均是宣傳部門作為向建政 60周年獻禮的部份。該系列今年 7月開始推出,除了新華社有專文介紹外,央視的新聞聯播中每晚也有一位人民英模推介,晚上另設專欄節目詳盡介紹該英模的事迹。

而央視為配合總理溫家寶在本月初訪問北韓,先後介紹的多名英模,均是上世紀 50年代初抗美援朝時的中國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其中本月 2日介紹的正是溫家寶在北韓期間,專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憑弔的毛澤東長子毛岸英。其後央視介紹的黃繼光,乃當年的「上甘嶺戰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碉堡中敵軍的槍眼,使後續志願軍部隊能夠攻下高地,但他因此陣亡,被授予特級英雄稱號。

對此,內地老革命聲稱深有共鳴,部份中年網民則稱,這些英模是內地七、八十年代宣傳主流。當局如今又大肆宣傳,與改革開放潮流格格不入。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對英模更沒共鳴。


本報記者

Re: 毛風再起!!胡溫凸顯權力傳承

Oct 12th, '09, 21:31

遲早比人拉出黎鞭屍。推出毛死人,實系共匪垂死掙扎之舉。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