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佑我粵、神愛世人
Post a reply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3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广州的宗教形态可谓非常丰富,除了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广州稍晚之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广州均有上千年历史:255年,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从事翻译佛经,是目前所知佛教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306年,葛洪从中原南来广州从事道学研究和写作;隋末唐初,西亚各国商人来到当时已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广州,伊斯兰教从此传入广州……可以说,宗教文化是广州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而众多保存至今的寺、观、教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融合了优秀的建筑、绘画、雕塑、园林、音乐等艺术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6

1.华林寺(荔湾区佛教) 3分
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印度名僧达摩从海路到广州,在华林寺附近登岸并建“西来庵”,是达摩在我国最先传播佛教之地。后人为纪念这位高僧,称其登岸处为“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西来庵历代均有扩建,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701年)改称华林寺,是当时的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地址:广州下九路西来初地华林寺前街31号
Attachments
1.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7

2.仁威庙 (荔湾区道教) 3分
该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仁威庙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自宋以来,历代乡民皆"率其私钱"修葺或重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后两进和东序则是乾隆年间增建的。现主体建筑略呈梯形,占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仁威庙内的木雕十分精致,头门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吉祥纹饰,遍施金彩。而顶部为五山风火山墙。正脊是石湾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样。其木雕、石雕、砖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细劲秀,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强烈的印象,仁威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龙津西路泮塘仁威庙前街20号
Attachments
2.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7

3.露德圣母堂(荔湾区天主教) 5分
建于1890年,哥特风格的建筑,该堂原为法国驻领事馆的教徒过宗教生活而设,花园南边建筑一座圣母山,安放露德圣母像。露德圣母堂有一个尖塔,正面也是上中下三段式,现在建堂经过了重新的粉刷,和整个沙面建筑群色彩统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沙面大街14号
Attachments
3.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7

4.海幢寺(海珠区佛教) 5分
寺处相传为南汉千秋寺所在地。南汉开国君主曾在这一带大兴土木,除建寺院外,附近还建有梳妆楼、刘王殿及郊坛等,但宋元以来多废为民居。明代富商郭岳龙于原千秋寺处筑建宅苑,占地极广。明朝末年,僧人光牟从郭家花园中募得一块地皮拟建寺院,仅以旧宅稍事修葺之后挂上“海幢”门匾。清初巡抚刘某捐资为之正式建成山门。山门在今南华中路处,那时 ,还是“海边”(珠江古称“珠海”),佛教寺庙中有经幢(刊刻经文的石柱),寺名即取滨海佛寺之意。是清代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地址:南华中路和同福中路之间今海幢公园内
Attachments
4.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8

5.纯阳观(海珠区道教) 10分(此点注意车多人杂)
纯阳观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此观规模颇大,原有山门、灵官殿、大殿、华陀先师亭、朝斗台以及亭、廊、厅、阁等建筑二十多间,占地面积约万余平方米。现仅存山门、灵官殿、拜亭、大殿、朝斗台。1987年大殿、灵官殿、拜亭等建筑先后重修。
地址:海珠区五凤村漱珠岗上
Attachments
5.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9

6.玉虚宫 (海珠区道教) 10分
玉虚宫(又称北帝庙),建于北宋年间。现庙内还保存了8块重修北帝庙的碑记,上刻有1755年《重修北帝庙碑记》中“黄埔税口肆员"等重要文字资料。庙前还有部分拆建后遗留的石刻、石柱等文物。北帝庙 为村中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在多次修建过程,海外华侨都给予了捐款。
地址:海珠区琶州塔东南黄埔村内
Attachments
6.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29

7.基督教河南堂(海珠区基督教) 5分
基督教河南堂创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原是位于岐兴中约的中华基督教同寅会礼拜堂,民国23年(1934)因开辟马路,同寅会礼拜堂迁移到洪德五巷建堂,民国24年4月13日新堂建成,称中华基督教教会洪德堂,文革期间,教堂被学校占用。1981年将主堂收回,同年2月22日复堂,正式称为基督教河南堂。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主堂两层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主米,庭园面积350平方米,主堂二楼是拜堂,有座位400多个。
地址:洪德路洪德五巷23号
Attachments
7.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0

8.三元宫(越秀区道教)5分
是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据史书记载为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所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时始称三元宫。三元宫坐北朝南,在越秀山南麓,依山而建,渐次升高,现存各殿堂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布局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殿前拜廊,东西连钟鼓楼。大殿后为老群殿,大殿两侧自南向北,东侧为客堂、斋堂、旧祖堂、吕祖殿;西侧钵堂、新祖堂、鲍姑殿等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应元路11号
Attachments
8.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0

9.怀圣光塔寺(越秀区伊斯兰教) 3分(此点合照时注意路上车辆)
建于唐初,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至圣”穆罕默德,故名怀圣寺。地处古阿拉伯商聚居的“蕃坊”。寺名“怀圣”是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至圣“穆罕默德之意。又因寺内有一光身柱形塔,故又称光塔寺。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曾毁于火,至正十年重建;其后明清时期先后重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光塔路56号
Attachments
9.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0

10.六榕寺(越秀区佛教) 3分(此点合照时注意路上车辆)
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原名宝庄严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改名为净慧寺。元符三年(1100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曾来寺游览,见寺内有老榕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为六榕寺。寺内宋代始建、清代重修的千佛塔,因塔身檐壁色彩斑斓而有花塔之称。六榕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殿堂房舍多为清代以来重建、新建。花塔位于寺院中央,平面呈八角形,外观9层,内连暗层共17层,高57.6米。外观朱栏碧瓦,丹桂粉墙,宛若冲天花柱。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市六榕路87号
Attachments
10.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1

11.光孝寺(越秀区佛教) 3分
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占在面积3万平方米,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年,曾是南越国的王苑。三国时东吴都尉虞翻居此讲学,多种诃树,故称“虞苑”、“诃林”。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惠能在此与寺僧论风幡后公开身份、削发受戒,开创佛教禅宗南派。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定名为光孝寺,并沿用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光孝路109号
Attachments
11.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1

12.圣心大教堂(越秀区天主教) 3分
是我国最大的哥特式石结构建筑物,又是天主教广州教区的主教堂。因教堂由花岗岩砌筑,故俗称“石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政府依据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借口清朝廷在教禁期间没收过天主教在广州的教堂,威胁清廷赔偿损失,强迫官府出租原两广总督行署地,兴建此教堂。由法国工程师稽明章(Guillemin)仿照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风格设计。在1863年12月8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全部石头采凿于香港九龙,建筑工程浩大,历时25年,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竣工。负责施工的总管为广东揭阳人蔡孝。工程耗资40万法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市一德路旧部前56号
Attachments
12.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2

13清真先贤古墓(越秀区伊斯兰教) 5分
亦称"回回坟"、"响坟",是唐朝初年第一位来华传播伊斯兰教的赛阿德?艾比?宛葛素的墓,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墓室坐北向南,形制上圆下方,宽深约6米,东西墓壁各有一小窗,墓壁及厚。室内筑成拱顶,犹如悬钟。墓园为庭院建筑,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有拜殿、方亭等,建筑面积750.84平方米。国内外穆斯林视先贤古墓为“小圣地”,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越秀区解放北路901号(兰圃西侧)
Attachments
13.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2

14.大佛寺(越秀区佛教)3分
(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龙上应天上二十八星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清代中叶为大佛寺的鼎盛时期,寺院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住僧百余人。但目前寺院面积只有5000余平方米。
地址: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
Attachments
14.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4

15.五仙观(越秀区道教)3分
首建於北宋,重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坐北朝南,门上的大匾上有清人书之“五仙大观”四字。依山而建的五仙观,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其木构架保存十分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有裸露的红砂岩层,上有巨大的脚印状凹穴,古人一向以为这是“仙人足迹”,得以保存下来。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了“羊城八景”的行列。观内还有著名的岭南第一楼和大禁钟值得一看。
地址:惠福西路(米市路西面)
Attachments
15.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4

16.东营寺(越秀区伊斯兰教)8分
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占地面积536平方米。该地是明代中期广州四卫之一的小东营故址。1966年起该寺由本市回满族工厂借用多年,回民亦多在此办丧事。1982年,寺管会对该寺进行全面大修,充实治丧设备,作为回民治丧处。原有大殿、水房等维修后仍可供礼拜用。
地址:越华路小东营1号
Attachments
16.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5

17.锡安堂(越秀区基督教)5分
1901年创立于油栏门(今海珠南盐亭东街),创建人是旅美归侨余锡生牧师。1913年迁建于西濠二马路。后因该处成为商业闹市,于1935年迁往西瓜园(今人民中路392号)购地建堂,1936年2月新堂落成,取名“锡安堂”,意为“上帝圣殿”。1947年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文革期间被关闭,后经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收回教堂,于1980年9月21日恢复宗教活动。1983年收回副堂,逐渐恢复各项事工活动。复堂后至1989年,受洗者有776人,参加主日崇拜者约500人。
地址:人民中路392号
Attachments
17.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6

18. 东山堂(东山区基督教) 5分
始创于1909年5月,1926年经改扩建为现今的两层楼。教堂采用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实用面积38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教堂面积677平方米。1999年7月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广州市东山寺贝通津9号
Attachments
18.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6

19.无着庵(东山区佛教)8分
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南方一座历史悠久的比丘尼道场,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名。无着庵由“来机”(比丘尼)禅师于清康熙6年(公元老派1667年)购地兴建,原名“无着地”,取“清静无染着”之意。在清代是羊城著名的尼众道场。
地址:广州市东山区德政中路丽水坊50号
Attachments
19.jpg

Re: 廣州宗教寺院一覽

Jul 27th, '11, 11:37

20.基督教救主堂(东山区基督教)5分
广州早期具有圣公会教堂特色的建筑。1912年由中外基督教教徒集资兴建。外墙用红砖砌筑,铺砌绿色琉璃瓦,主体建筑前上建一四角攒尖顶方形塔楼,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
地址:东山区万福路184号
Attachments
20.jpg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