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31st, '11, 11:05
日本怀疑支那高铁技术混乱轻视安全 置疑支那处理和防范事故手段
2011年7月25日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中国动车追尾事故连日来成为日本传媒、舆论议论的焦点。由于中国高铁是引进日本东北新干线“疾风号”技术改良而成,对运行47年没发生过一人死亡事故的日本新干线来说,中国高铁事故仍是引以为戒的教训。开发新干线技术的JR日本铁道公司说,就算雷雨引起系统故障,日本新干线基于设计原理也不可能发生追尾事故。
开发新干线技术的JR日本铁道公司说,就算雷雨引起系统故障,日本新干线基于设计原理也不可能发生追尾事故。JR指出,日本新干线有自动列车制御装置ATC,掌握列车之间的距离,一旦接近会自动减速和停车。如果制御系统故障,新干线就马上自动停车。
日本JR公司说,中国高铁也有几公里范围内只容许一辆列车行驶的制御网络,这次何以失效,本应详查,埋葬事故车厢的手段极不可思议。不少日本技术人员怀疑中国同时引进日本、法国、德国的车辆、运行系统和信号系统等令各国技术交错产生的混乱可能是中国高铁事故频繁的原因,因为台湾高铁也一度因多国技术交错令故障频繁。
技术原因外,日本销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周一的社论说,中国为了迎合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建党90周年赶工建高铁的政治日程,反映了轻视安全的侧面,这次的事故是轻视安全的结果。社论说,此一事故重大打击了中国在国际推销高铁的国策。
--------------------------
日本仍置疑中国处理和防范事故手段
2011年7月29日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日本各大传媒持续注视着中国高铁事件,周五纷纷报道说,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周四现身事故现场后,当局开始分化事故遗属。销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说,温家宝周四会面的遗属们都是回应了政府赔偿案的一群,部分在抗议现场的遗属们对《读卖新闻》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温家宝与遗属会面。
《读卖新闻》说,中国当局对回应的遗属实施怀柔,温家宝站在超过30度高温的现场开记者会、探访伤者和遗属扮演了慈父角色。但一些遗属说,与当局的谈判到周四深夜也没满意的结果。
《产经新闻》发自温州的消息也说,不少遗属周五忽然拒绝接受记者采访,转趋低调。
《日本经济新闻》周五则引述中国政府内的消息说,为平息民愤,中国政府内部出现了解散铁道部的建议,铁道部当然顽强抵抗。不过不少日本传媒、舆论开始置疑所有追究都集中和停滞于铁道部,铁道部是否成为政权泄民愤的替罪羊。
而从事故初期就怀疑中国高铁是人为失误原因的日本铁道技术专家们对中国周四承认信号设计缺陷深表忧虑,因为6月开通的京-沪线路也是采用相同信号系统,可能存在同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