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31st, '11, 11:34
看支那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非洲的争夺战
2011年7月11日
作者 方华
中国大举进军非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中国为确保自己高速度的经济增长,需要从非洲进口大量的能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同时中国产品在非洲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大幅提升。但其他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印度等也不甘示弱,最近也奋起直追,积极发展与非洲的关系。
据统计,中国在与非洲贸易方面处于领先,中非年贸易额目前为1,070亿美元,高于美国,更远远高于印度的320亿美元、巴西的200亿美元和俄罗斯的35亿美元。但这并不是说中国进军非洲市场一帆风顺。中方经理青睐雇佣输入劳工且管理严格,导致当地民众阶层滋生不满情绪,尤其是在赞比亚,九名矿工因抗议工资和工作环境而遭枪击受伤。但鉴于中国优越的商业、外交和金融地位,中国看似将在进军非洲市场中保持优势。
路透社最近发表文章指出,一个世纪以前,欧洲强国的探险家和军队将非洲瓜分得四分五裂。现如今,进军非洲的是中国和巴西的资本代理人,但竞争同样激烈。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正与中国最大的镍矿生产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就竞购南非多元化矿产商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再次凸显了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金川集团对总部位于约翰内斯堡的南非多元化矿产商的高价收购要约清楚地表明,中国企业为确保给本国工厂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而准备作出的努力。南非多元化矿产商在非洲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经营铜矿和钴矿。这也说明,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因融资成本较低,所以有能力高价收购海外资产。中国对非洲能源矿产的争夺很可能使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不公平地向中方倾斜,制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紧张气氛,并破坏了推动“南南合作”的外交努力。
文章说,巴西加大向非洲投资力度并不是新鲜事。巴西前总统卢拉在任期间,将增进巴西与非洲的商贸关系列为首要任务之一,卢拉访问了至少25个非洲国家,并将巴西驻非洲使领馆数量翻倍。目前巴西驻非洲使领馆为31个,少于美国和俄罗斯的46和45个,但远远超过英国的26个。英国为削减成本,减少了其驻非洲使领馆数量。但相比中国,巴西还是处于落後局面,中国驻非洲使馆数量为42个,进军海外的中国企业拥有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丰富的融资渠道。相比之下,除了商业银行,巴西企业基本只能从巴西国家发展银行获得融资,後者是重要的参与者,但不愿投资不太稳定的市场。
与此同时,印度也正在积极进军非洲。虽然资金实力无法与中国媲美,但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仍希望通过外交、发展援助和充满活力的私营企业等途径,吸引非洲各国向印度开放市场并提供自然资源。印度在一系列非洲石油开采权和基础设施项目的竞标中输给了中国,但在此之後,印度正准备采取一种进军非洲的新策略:将贸易投资与“发展经济学”糅合起来。
去年,印度与非洲国家的贸易总额为460亿美元,仍不到2008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额的一半,但相比2000-01年度的30亿美元已有大幅提高。印度称,到2015年,印非贸易总额将达到700亿美元。与中国相似,印度经济自1990年以来一直高速发展,目前的年增长率超过8%。刚刚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第二届非洲-印度峰会结束後发表的宣言说:“随着印度致力于在非洲复兴的过程中扮演亲密夥伴的角色,非洲也决心在印度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发挥夥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