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江賊人顯權威,江胡鬥鬥到德國鬥到外交!!

Oct 15th, '09, 02:49

14-10-2009

香港《蘋果日報》

江澤民顯權威 要習近平轉交著作給默克爾
江胡鬥 鬥到德國 鬥到外交


退休多年的江澤民與胡錦濤的權力鬥爭,由中國鬥至德國,由內政伸向外交。正在德國訪問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前晚與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會面時,高調向默克爾轉交兩本江澤民的作品,並轉達江澤民對她的問候。內地學者指,江澤民此舉有違外交慣例,如同他登天安門閱兵一樣,別有用意,要表達他在中共黨內權威地位。

Image


習近平此次德國之行,重頭戲是出席昨日在法蘭克福舉行、以中國為主題的書展( Frankfurt Book)。習近平前晚在柏林與默克爾舉行會談。會談前,他向默克爾轉交了兩本由江澤民撰寫、有關能源和信息技術著作的英譯本,並轉達江澤民對她的問候和祝願。默克爾感謝江澤民的贈書。

Image

Image


「不符合外交慣例,江別有用意」

江澤民贈默克爾的兩譯本,書名分別為《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在這次書展亦有發售。官方新華社和內地喉舌媒體,昨日均醒目地報道習近平向默克爾轉交江澤民作品。

現居杭州的內地民間學者溫克堅昨接受本報電話採訪時指出,江澤民向外國政要朋友贈書,如是私下做出,不足為奇,但默克爾是 2005年 11月才當選德國總理,其時江澤民已經退位,可以說他與默克爾並無官式交往,更談不上是朋友,且官方媒體又如此高調報道送書,「這不符合外交慣例,很顯然(江澤民)是別有用意。」

溫克堅認為,上月閉幕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習近平未能如慣例進入中央軍委出任副主席,以及 10月 1日建政慶典上,江澤民高調亮相天安門城樓,儼然是「第二核心」,「江澤民向外國政要送書,就是想向中共官場傳遞某種政治訊息,即他在中共政局中,依舊舉足輕重,是黨內權威。」他認為,江胡權力之爭已從天安門走向外交場合。

另一位內地獨立新聞工作者昝愛宗也指,官方報道時使用了「轉交」兩字,透露出習近平是被動,「很顯然,這是為日後習近平解脫做伏筆。」他表示,中共政局玄妙多多,外界難以充份理解,但很明確的是,中共權力交接遠沒有規則化。

翻查資料,江澤民和默克爾從未見過面。內地昨日有網站以「習近平訪德與默克爾會談轉交江澤民所贈專著」、「習近平贈德總理江澤民著作」作標題,進行報道,引起網民議論紛紛。有人稱「有點意思的是不同平常的新聞」。

此外,新華社昨日還報道,獲中共高度重視、目前正在河南安陽興建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獲江澤民題寫館名,當局前日舉行隆重的接匾儀式,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將館名題字匾轉交當地。徐光春早年獲江澤民一手提拔,從一名普通攝影記者,一路高升,飛黃騰達,官至中宣部副部長,後調河南任省委書記,成為封疆大吏。


新華社/本報記者

Image

Image


十八大前明爭暗鬥事件

• 10月 1日,中共建政 60周年慶典之日,退休多年的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出現天安門城樓,與胡錦濤一同檢閱部隊,被外界喻為兩個權力中心

• 10月 9日,中共唯一在生的八大元老萬里( 93歲),拒絕出席十.一慶典,但卻坐輪椅到天津考察

• 10月 12日,在德國訪問的習近平,向默克爾轉交江澤民撰寫的有關能源和信息技術問題的兩本著作,並轉達了江對她的問候和祝願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014&sec_id=15335&art_id=13310938

Re: 江賊人顯權威,江胡鬥鬥到德國鬥到外交!!

Oct 15th, '09, 02:56

書展總監譴責中國限制言論

正在德國訪問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昨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法蘭克福書展開幕式。在開幕前,書展主辦單位強烈譴責中國違反人權、限制言論及出版自由。

Image


五團體申請示威

雖然中國被選為今年書展的主題,但在書展開幕前的記者會,書展總監布斯( Juergen Boos)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譴責中國:「我們強烈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侵犯人權及限制思想和出版自由。」

譴責一番後,布斯就選中國為今年主題解畫。他說,外界可以批評中國,可以害怕中國,但不能忽視中國,對話可促使中國轉變,而書展本身「不是聯合國」,「我們可以講述衝突,但我們不能在這裏解決問題。」

德國出版商和圖書銷售商協會會長霍訥菲爾德( Gottfried Honnefelder)也稱,希望透過這次書展,推動中國當局讓中國作家、出版商,進行創作、出版的自由。出席書展的異見詩人貝嶺則說,希望讓參觀書展的民眾,除聽到官方作者聲音外,也能了解中國的地下文學、地下詩歌。

這次書展被外界視為中國爭取思想領域發言權、打造新形象的舞台,當局派出近千人的代表團、設立面積 2,500平方米的展館、舉辦超過 500個不同的研討會及講座。可是,德國媒體在書展開幕前夕,焦點卻是中國如何審查出版物。

德國《世界報》一篇評論文章將中國與東德相比,表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生的歷史故事不能再重演」,質疑中國作為書展主賓國的合理性。書展開幕前,德國警方接到最少五個團體,在書展期間示威的申請,當中包括支持西藏人士。為應付隨時出現的示威,警方已加強保安。


德新社/法新社

Re: 江賊人顯權威,江胡鬥鬥到德國鬥到外交!!

Oct 15th, '09, 03:04

新聞背景
江曾稱著作內容「沒新東西」


習近平送給默克爾,並參加法蘭克福書展的兩本江澤民作品,均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和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則授權英國愛思唯爾出版集團( ReedElsevier Group PLC)出版發行。江澤民曾自稱兩書「沒有新東西」,對出版感到不好意思。

Image

江澤民著作《中國能源問題研究》的中英文版本。


集結報告及講話

其中《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今年 4月出版,收入江澤民 1983年至 2008年期間關於信息產業的文章、報告、講話 27篇,附錄 2篇;《中國能源問題研究》去年 10月出版,收入 1989年至 2008年他有關能源問題的文章、講話 3篇。

兩本書出版時,當局除高調開座談會探討外,眾高官亦出席吹捧。江系人馬、副總理張德江評價江的書作「立意高遠、內涵豐富、論述精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路甬祥,全國政協副主萬鋼等亦紛紛捧場。

但《南方周末》透露,上海交大出書前,曾多次徵詢江澤民意見,但被婉拒。他坦承那些文章講話「沒有新東西,光出舊的不行」,但校方期望甚殷,「母校的誠意和主動,打動了江學長(他畢業於交大),促成此事。」undefined


本報記者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