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Oct 24th, '09, 17:28
24-10-2009
香港《蘋果日報》
民怨不斷升溫 突然「召見」有先例
中央勢出手要特首交代【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昨日開始休假,政府消息強調他今次只是離港休息,絕非外傳藉外遊機會秘密與中央官員見面,交代施政報告後香港出現的種種不滿;但有政界人士指出,北京突然「召見」曾蔭權,以往也曾發生,並非完全不可能。多名立法會議員也認為,施政報告公佈後,民怨不斷升溫,中央必定會出手,要曾蔭權交代清楚。 記者:莫劍弦
曾蔭權昨日開始休假,有指他將秘密與中央官員見面。資料圖片
自從政圈傳出曾蔭權藉今次休假,可能預時間秘密面見京官,為施政報告後出現的民怨解畫;政界及親北京陣營,隨即議論紛紛。政府消息指,今次曾蔭權休假,其實是往日本觀賞紅葉,並無甚麼秘密會面。
但有政界中人說,北京突然召見曾蔭權,以往也曾發生。 2000年曾蔭權還是財政司司長,他到捷克出席國際貨幣基金年會,在會議結束時,突然飛往北京與港澳辦主任廖暉見面。雖然當日政府指會面早已安排,但事後有消息稱是廖暉突然召見曾蔭權,敦促他要支持當時的特首董建華;今次若北京要了解施政報告後香港出現的種種問題,安排官員秘密會晤曾蔭權,並非沒有可能。
有中方消息人士承認,中央密切留意施政報告後香港的最新情況,上周施政報告公佈後,傳媒廣泛報道曾蔭權涉嫌明益姻親莫錦泉一事,中央取態是靜觀其變,初步認為曾蔭權只是無心之失招致風波,「事前可以處理得好些」,但不認為他真的做出輸送利益的舉動。
中央對特首 料評價越來越低
據了解,北京當局包括國務院港澳辦在內,上周當香港傳媒鋪天蓋地報道曾蔭權涉利益輸送時,已在短時間內得悉事態,當局一直注意傳媒報道,初步結論是輸送利益的指控不確鑿,反而認為只是傳媒炒作,處於弱勢的特區政府可以任意被狂轟;北京的策略是靜觀其變,覺得只要傳媒改變焦點話題,風波就能過去。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指出,他相信北京不想曾蔭權施政報告令香港民怨上升,這不是中央樂見的事,為此向曾問責不感意外,曾蔭權要扭轉局面,唯一方法是回應民意,盡快落實雙普選。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認為,中央早在前特首董建華下台後,已透過不同方式了解政府施政,曾蔭權的施政報告引起民主派和保皇派一致劣評後,必定會透過更多不同渠道了解問題。而曾蔭權除在慳電膽、副局長事件引起市民反感外,前日更被聯合國報告點名批評香港屬全球先進地區貧富懸殊最嚴重,相信中央對曾蔭權的評價只會更低,「中央起初搵佢,係以為佢政治能力會比董建華強,但點知施政仍然係出錯再出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024&sec_id=4104&subsec_id=12731&art_id=13347539
Oct 24th, '09, 17:29
答記者提問 溫家寶拒撐煲呔【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民望插水,施政評分差劣。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泰國被問及有何回應時,表示香港社會經濟矛盾,應透過法律及正常渠道處理。有政黨認為溫家寶未有出言力撐特首,曾蔭權要「食自己」;評論員則相信特首最近的惡劣表現,並未影響中央治港政策。
溫家寶昨晚抵達泰國華欣,出席東盟領導人系列會議。他會見港澳記者時,記者問到溫家寶對曾蔭權備受批評的意見時,溫表示中央政府在回歸後,嚴格按照《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及港人治港,香港社會矛盾,以及市民對政府意見,應可透過法律及正常渠道處理和解決。
總理溫家寶昨抵達泰國華欣出席東盟會議,在機場接受獻花。新華社
「曾蔭權要自己食自己」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溫家寶未有再出言特別力挺曾蔭權,反映中央在曾蔭權管治能力大跌下,中央無論如何出手,也對特區政府幫助不大,曾蔭權現時只能靠自己解決問題,「曾蔭權要自己食自己。」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說,溫家寶所說的都是治港原則,並無新意,「香港人最近對特首施政嘅不滿,未足以令北京感到需要調整治港政策。即使曾蔭權嘅民望下挫,只要繼續執行北京嘅指示,喺社會大問題上冇出軌,中央對呢啲香港內部事務係唔會過問。」
劉銳紹說,北京認為慳電膽風波並無證明特首貪污,即使有利益衝突,跟內地貪官相比,「呢單嘢根本唔係嘢!」
此外,溫家寶說,香港克服金融危機相當困難,而香港與內地合作也不可缺少。他透露,國務院很快會批准港珠澳大橋在年底前動工,而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可以令香港與內地經濟更緊密合作。溫家寶重申,中央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會改變,因為香港在金融方面有深度基礎,而中央推動金融開放及金融改革措施,都選擇香港作試點。
Oct 24th, '09, 17:45
香港《太陽報》
溫家寶首評慳電膽醜聞 依法處理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推出慳電膽現金券計劃,引發利益輸送、缺乏政治誠信的指控,事件已引起中央領導人的關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被本港傳媒問及有關事件。溫家寶強調香港回歸以來,中央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至於香港社會經濟出現矛盾,以至群眾對特區政府的一些意見,他認為都可按香港法律通過正常渠道去解決。溫家寶認為應透過法律途徑解決社會矛盾、群眾對政府的意見,明顯有別於過往呼籲港人團結、支持特區政府施政的說法。
總理溫家寶昨晚抵達泰國華欣出席東盟領導人系列會議,罕有地在會議尚未正式開始之前,先約晤香港記者茶敍。當他被本港記者追問曾蔭權近日涉及慳電膽利益輸送風波、備受各界批評時表示,香港社會經濟矛盾,應嚴格按照《基本法》,透過法律及正常渠道處理,又強調內地經濟復甦勢頭,對香港亦有利。
有別以往力撐行政長官
曾蔭權慳電膽益親家事件被指利益輸送,現正面對幾方面法律渠道挑戰,包括立法會委員會的質詢及有意彈劾、不同關注團體準備向法庭司法覆核曾蔭權提出派發百元慳電膽現金券,卻要加市民電費的做法是否合理,以及廉政公署開檔案調查推行百元慳電膽現金券是否涉及利益衝突。溫家寶在香港社會的政治敏感時刻,強調以法律途徑解決社會經濟矛盾,有別於過往的說法,難免引發外界揣測箇中含義。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則表示,溫家寶以往一直力撐本港的行政長官,今次的言論強調要以法律解決問題,重申要按港人治港方式辦事,可見他希望事件能夠盡快圓滿解決,本港才能維持穩定。
有團體請願抗議「燈膽權」掠水自肥。
有別以往力撐行政長官
親信唱反調陷管治危機
另一方面,曾蔭權雖然離港度假避開慳電膽醜聞,但等同他內閣成員的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卻在樓價問題上公開與他唱反調,反駁曾於較早前聲稱「豪宅價格飆升不影響民生」以及不會復建居屋的說法;學者指出,連行會親信都與曾蔭權看法不一,顯示他的管治已經面臨危機。
曾蔭權的內閣親信行政會議成員近年屢與政府施政唱反調,包括行會召集人梁振英去年初搶閘披露政府尚在推行的工資保障運動失敗,表態支持最低工資立法;行會成員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去年底更公開批評曾蔭權領導的政府於生果金政策出台時未有周詳考慮;今年八月,身兼行會成員的工聯會會長鄭耀棠亦公開表示不同意公務員減薪等。幾次事件皆遭學者指為政府弱勢的表現。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行政會議成員理應與政府口徑一致,張炳良雖然眼見樓價上升說公道話,但亦難免令正處弱勢的曾蔭權及整體管治班子更尷尬,加深外界對曾蔭權正面對眾叛親離的感覺。
居屋貨尾「樓王」油塘油翠苑即將推售。

近年多名行會成員與政府唱反調
http://the-sun.on.cc/cnt/news/20091024/00405_001.html
Oct 24th, '09, 18:27
張炳良談樓市狠摑曾蔭權
【本報訊】曾蔭權無視樓價飆升,豪宅價格屢創新高、中小型住宅樓價亦急升下,普羅巿民望樓興嘆,身兼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昨日警告近期豪宅炒風已拉高中小型住宅單位的樓價,呼籲復建居屋。他的言論公開與曾蔭權日前的說法唱反調,有如狠摑曾兩巴掌。
中產人士難上車
張炳良昨日上午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樓價太高會引起民怨,雖然嚴格來說豪宅與一般樓宇屬不同巿場,但「巿場感覺到(豪宅)效應增大咗,唔多唔少會影響到價錢,即係一般樓宇嘅業主放盤時都可能會參考豪宅走勢。」
張炳良表示,明白政府○二年退出居屋市場是慎重的考慮,但近日不但一般打工仔不能負擔私人樓宇,甚至連中產人士亦感「上車」(即「買楼」)艱難。為穩定社會,值得考慮復建居屋問題,而復建居屋是政府調節樓宇供應的手段之一。
然而,曾蔭權早前卻聲言,豪宅售價上升不會影響一般樓宇價格,政府也無意復建居屋調節物業市道。
他認為毋須誇大居屋對私人樓價的影響,因九七年前樓價上升時,市場亦有居屋供應,而居屋可令公屋居民有多一個選擇。他指目前是合適時間研究復建居屋,但強調要落實需時討論。
張炳良對復建居屋一向採保守態度,今次高調公開提出要求政府研究復建居屋,情況十分罕見。
Oct 24th, '09, 18:31
鄭汝樺拒復建居屋
【本報訊】樓價急升,復建居屋成為無樓一族的希望,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下周三會舉行集思會,重點討論復建居屋問題,昨已有多名房委會成員公開表態支持。不過,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卻一口拒絕復建居屋,並儼如地產代理般推銷二手居屋。地產界人士則擔心一旦復建居屋,或令人產生政府重新干預樓市或重推八萬五政策的疑慮,為樓市帶來不明朗因素。
議員:局長不恤民情
鄭汝樺指現有居屋單位逾三十萬個,其中低於二百萬元的單位約佔七成,即約二十二萬個,房屋署會研究如何活化二手居屋市場。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施政報告,李永達質問鄭汝樺:「很多年輕夫婦買不到二手樓,租盤又好貴,他們有沒有置業可能?」梁耀忠表示:「很多市民買不到樓,局長不了解民情!」馮檢基亦稱,市民有怨氣,居屋有急切需要,即使馬上興建,最快也要兩、三年後始落成。
鄭汝樺則稱,樓價雖然有上升趨勢,但二百萬元以下單位仍有一定數量,而且成交平穩,未來數月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房地產巿場,有需要時政府會推出及時的措施。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工銀亞洲董事黃遠輝指出,難以全面支持復建居屋,因居屋售價與新界區的私樓差不多,銷售對象會重疊。中文大學財務碩士課程主任蘇偉文也不贊成政府復建居屋,質疑此舉可能會引發更多公屋住戶「賴死唔走」或設法分戶,圖以手上的公屋來換取綠表抽居屋,加劇公屋缺短問題。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