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軍事、國防同國土安全方面策略嘅提出
Post a reply

生化戰 / 化學武器和化學毒劑 / 生物武器和生物戰劑

Aug 11th, '11, 21:24

生化戰 / 化學武器和化學毒劑 / 生物武器和生物戰劑


化学武器首次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之后世界各国迅速达成共识,认为这些武器的杀伤力过大。显然,用子弹和炸弹杀人是一回事,但祭出一片由化学毒气组成的死亡之云(其结果可能无法预期,也无法控制)则是另外一回事。世界上多数国家/地区都签署了禁止使用生物和化学武器的重要公约,最早的一份是1925年的《关于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
不幸的是,恐怖份子和像伊拉克这样的政府并不在意这些重要的国际公约。正因如此,世界上才存在着对无辜平民随意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的威胁。

与核弹头一样,化学或生物武器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化学或生物制剂的一次杀伤性攻击可轻易杀死数千人。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指使用特别制造的化学制剂来杀人的任何武器。首次在战斗中使用的杀伤性化学武器是氯气,它会灼伤和破坏肺组织。氯并非是什么稀奇的化学品。今天,多数城市的供水系统都使用它来杀菌。从普通的食盐中就可以轻松制造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释放了数吨氯气,形成一片氯气云并借助风力吹向敌军。
现代化学武器趋向于关注具有更大杀伤力的制剂,这意味着只需少量化学制剂就能杀死数量跟过去相同的敌人。许多化学武器都使用了可在杀虫剂中找到的化学品。当您在草坪上或花园里喷洒化学制剂以控制蚜虫时,您实际上就是在发动一场针对蚜虫的化学战。
很多人觉得化学武器就是在城市上空投下可释放剧毒化学品的炸弹或导弹。(例如,电影《勇闯夺命岛》描述的就是一群恐怖份子试图发射载有化学制剂 VX(一种神经毒素)的导弹的场景。)但在1995年,奥姆真理教组织在东京地铁中释放了沙林毒气,这是一种神经毒气。结果造成数千人受伤,12人死亡。恐怖分子并未使用巨型炸弹或导弹,而是用可爆炸的小罐在地铁中释放毒气。
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使用某种细菌或病毒来杀人,有时也会使用直接取自细菌的毒素。如果您将一袋粪肥或人类排泄物倒入城镇的饮水井中,那就是一种简单的生物战争形式——人类和动物的粪肥包含能够以各种方式致人死地的细菌。在二十世纪,美国印第安人就因接收捐赠的毯子而感染了天花。
现代生物武器会使用一系列可以杀死成千上万人的细菌或病毒。汤姆·克兰西在下面两本书中演绎了生物恐怖主义的设想:“Executive Orders”和“Rainbow Six”。在这两本书中,感染源是埃博拉病毒。在书中,病毒的传播是通过在集会上释放气溶胶罐(与杀虫剂产品用来产生“害虫炸弹”的罐子类似),以及冷却体育运动场所的冷雾系统。

杀伤性化学武器会使用剧毒化学制剂,只需很少的量就能致人死地。最常用的恐怖制剂包括:

沙林——沙林是一种神经制剂。一旦进入您的体内,它就会影响神经细胞用来彼此通信的信号机制。 沙林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它会破坏一种名为胆碱脂酶的酶,神经细胞使用这种酶来清除乙酰胆碱。当神经细胞需要向其他神经细胞发送消息时(例如,促使肌肉收缩),它会使用乙酰胆碱来发送消息。如果没有胆碱脂酶来清除乙酰胆碱,肌肉会开始失去控制地收缩,这最终会导致因窒息而死亡(因为横膈膜是一种肌肉)。
沙林或许是最令人恐惧的化学制剂,因为恐怖份子曾经使用它来杀人。1995年,奥姆真理教组织在东京的地铁里释放出沙林毒气,结果导致数千人受伤,12人死亡。制造它并不十分困难,人的肺部吸入1毫克即可致命。
VX——VX 与沙林非常类似。它们的作用原理相同,但VX的毒性更大。皮肤吸收1毫克即可致命。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此页。
芥子气——芥子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它会使皮肤溃烂并破坏肺部组织。肺中吸入10毫克左右芥子气就会使人致命。
路易斯毒气——路易斯毒气与芥子气类似,也会使皮肤溃烂,并且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

面对这些化学制剂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一种简便方式可以保护您自己。在战场上,可以让士兵头戴防毒面具、身穿完全覆盖住所有皮肤的防护服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化学或生物武器攻击。如果一座城市即将遭受大规模VX袭击,人们必须在袭击开始时立即穿上防水且密不透风的衣服并戴上防毒面具,才能保护自己。

实施生物攻击的方式有许多,但下面所列的是一些最令人恐惧的制剂:
炭疽——炭疽是一种细菌,但它具有生命力很强的孢子结构。如果这种孢子或细菌进入您的肺部,会不断繁殖并产生致命毒素。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炭疽病揭秘。
天花——天花是一种病毒。在二十世纪被疫苗控制住之前,它一直是威胁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根除,但令人担心的是恐怖份子可能会散布新的变种。 炭疽不同,天花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高传染性。它的传播和致人死亡的速度都极快。在感染这种病毒的人中,高达40%的人会在两周左右死亡,并且针对这种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疫苗是主要的防护措施,但只有在感染之前接种疫苗才有效。
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可产生肉毒杆菌毒素;此毒素只需极少的剂量就能致人死命(少到十亿分之一克)。该毒素会抑制神经细胞中促使肌肉收缩的化学物质的释放,从而导致肌肉麻痹。
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凭借汤姆•克兰西所著的两本小说,埃博拉病毒成了人们最熟悉的生物战争制剂之一。这种病毒能在一周左右使感染者死亡,并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以食物供应为目标,这也会导致严重问题。例如,口蹄疫近来已成为欧洲的巨患。这种疾病可以很容易地传播到美国并造成巨大破坏。

前面几节罗列了八种最恐怖的化学和生物制剂。此外还有数十种并不广为人知的其他制剂,这或许是由于它们的毒性较低,或者是由于它们不易传播。
化学或生物制剂可以通过三种传播途径感染大量人群:
空气
城市供水系统
食物供应
最令人感到恐慌的是通过空气。下面是人们讨论最多的几种手段:
通过炸弹或导弹将化学或生物制剂传播到一个很广的区域。
利用作物喷洒机或其他飞机在城市上空喷洒毒剂。
由驶过城市的汽车或卡车沿繁华地段的街道喷洒毒雾。
在人群聚集区域(如地铁、体育场所或会议中心)释放小型炸弹或毒气罐。

-------------------

http://canton.byethost2.com/read.php?tid=150

Re: 生化戰 / 化學武器和化學毒劑 / 生物武器和生物戰劑

Aug 11th, '11, 21:25

化學武器和化學毒劑

一、化學武器
装填化学毒剂(或毒剂的二元组分)并将毒剂造成战斗状态的兵器称为化学武器。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化学毒剂(或称化学战剂)。化学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手榴弹、地雷、飞机布洒器及其他容器等。
二、化學毒劑
人类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由来已久。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曾使用烟火将野兽从深穴岩洞中熏出,以猎取为食。在战争中用来杀伤人员、牲畜、毁坏植物等的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都称为化学毒剂。
三、化學毒劑的分類
化学毒剂按毒害作用分类可分为:
(1)神经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毒剂,主要有沙林、梭曼、维埃克斯(VX)等。人员可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瞳孔缩小、胸闷、多汗、全身痉挛等。
(2)糜烂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使细胞组织坏死溃烂的毒剂,主要有芥子气、路易氏气。人员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引起中毒,毒害作用通常比较缓慢,主要中毒症状是炎症、溃疡。
(3)全身中毒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的毒剂,主要有氢氰酸、氯化氰。人员可通过吸入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口舌麻木、呼吸困难、皮肤鲜红、痉挛等。
(4)失能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造成思维和运动功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的毒剂。主要有BZ等。人员可通过吸入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较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神经错乱、幻觉、嗜睡、身体瘫痪、体温或血压失调等。
(5)窒息性毒剂
它是一类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造成窒息的毒剂,主要有光气等。人员可通过吸入引起中毒,毒害作用缓慢,主要中毒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皮肤从青紫发展到苍白、吐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
(6)刺激性毒剂
它是一类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和皮肤的毒剂,主要有西埃斯(CS)、苯氯乙酮、亚当氏气、CR等。人员可通过吸入、接触引起中毒,毒害作用迅速,主要中毒症状是眼睛疼痛、流泪、喷嚏、咳嗽及皮肤有烧灼感。

四、几种有代表性的毒剂
1.糜烂致伤的“芥子气”
芥子气的学名为“二氯二乙硫醚”。纯芥子气为无色有微弱大蒜气味的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色、棕色至深褐色,含杂质越多颜色越深。芥子气的纯度越高气味越小。芥子气难溶于水,但易溶于四氯化碳、乙醚、氯仿、汽油、煤油、乙醇等物质中。芥子气对皮肤有较强的渗透性,其液滴3~5分钟就渗入皮肤,15~20分钟可被皮肤完全吸收。芥子气还能溶解橡胶,因此,用橡胶布制作的防毒衣对芥子气来说使用时间十分有限。芥子气主要以液滴经皮肤吸收杀伤人员,也能以气、雾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杀伤人员。芥子气对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能引起皮肤、眼睛、呼吸道及消化道损伤,并能通过上述途径引起全身中毒。芥子气对人造成伤害的实质是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坏死、溃烂。芥子气中毒后愈合较慢且易引起感染。还由于芥子气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致使神经活动出现障碍,从而可以引起痉挛和麻痹。
2. 损害神经的“梭曼”
梭曼是一种无色,有微弱苹果香味,象水一样的液体。梭曼具有中等挥发度,染毒后持续时间较长,在夏季持久时间可达9小时,弹坑附近可长达30小时。它既能以气雾状造成空气染毒并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又能以液滴状渗透皮肤或造成地面染毒。梭曼毒性大,作用迅速,若通过呼吸道引起中毒,则吸入一口气的致死浓度为2.3毫克/升。它也可经伤口或误食染毒食物引起中毒。
3. 破坏血液的“氢氰酸”
在常温下,氢氰酸是一种易流动的无色液体,有比较明显的苦杏仁味,在浓度较低时也能嗅出。它在使用时不会造成地面液滴染毒。由于它落在皮肤上的液滴未及渗入皮肤就会蒸发掉,因此,氢氰酸属于典型的暂时性毒剂。氢氰酸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毒剂,对人的致死量为体重的百万分之一。它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氢氰酸中毒症状出现很快,症状发展过程一般从几分钟到几小时。如果吸入极高浓度氢氰酸,1~3分钟内即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剧烈抽搐,如不及时抢救就会迅速死亡。
4. 暂时失能的“毕兹”
毕兹是一种白色或黄色无味的粉状固体,通常以烟状使用。它挥发性小,化学稳定性良好,不溶于水,能使水源染毒。失能性毒剂毕兹是一种能暂时使人的中枢神经活动或躯体功能混乱的化学毒剂,它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中毒,中毒以后出现反应迟钝,昏睡,行动不稳,皮肤潮红,瞳孔散大,心跳加快,体温升高,使人暂时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
5. 窒息肺部的“光气”
光气是无色的气体,有烂干草和烂水果味,工业品为黄色或淡黄色液体。光气蒸发快,易形成伤害浓度,但持续时间短,易被活性炭等多孔物质吸附。它遇水或火碱及氨水等会失去毒性。窒息性毒剂主要损害呼吸器官,引起肺水肿而造成窒息。吸入光气后会感到胸闷、咽干、咳嗽、头晕、恶心,经2~8小时后,出现严重咳嗽、呼吸困难、头痛、皮肤青紫,并咳出淡红色泡沫痰液,中毒严重时会窒息死亡。可以说,光气中毒是通过引起人员肺水肿,造成肌体严重的缺氧窒息而杀伤人员的。
6. 催泪喷嚏的“西埃斯”(CS)
西埃斯是白色或黄色结晶,有胡椒味,不溶于水,可以使水源长期染毒。它易溶于酒精,烟油等,遇火碱、硝酸、次氯酸钙、高锰酸钾它会失去毒性。西埃斯主要呈烟状或粉末状引起中毒。它有强烈的喷嚏作用,又有较强的催泪作用。人员中毒后眼睛有灼烧、异物感,大量流泪。由于它对鼻、咽喉、口腔的刺激,会出现连续喷嚏、咳嗽和流口水。如果人员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毒剂后,也可能引起死亡。
五、化学毒剂的防护
化学毒剂的防护与生物战剂的防护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点,例如防毒面具和防毒衣等的使用。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一些简易的防护办法,例如制造防毒口罩,利用就便的罐头盒、竹筒或硬纸做成防毒筒,也可利用塑料布、橡胶布、人造革等不透气材料做成简易防毒面具。对于眼睛的防护,可采用劳动保护镜和各种风镜,再用胶布把透气部分密合起来。由于军用毒剂具有有机物的特性,遇火能燃烧,因此,当地面上染有毒剂时,可利用火烧的方法进行消毒。与对付生物战剂一样,可利用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例如,三合二消毒剂可用于芥子气的消毒;使用氢氧化钠能对神经性毒剂沙林进行消毒,使其迅速改变其化学性质。由于二氯胺具有较强的氧化、氯化能力,因此可用来对染有维埃克斯(VX)毒剂的皮肤、服装或武器装备进行消毒处理。对有毒的器材还可以用清洗的办法消毒。

-------------------

http://canton.byethost2.com/read.php?tid=149

Re: 生化戰 / 化學武器和化學毒劑 / 生物武器和生物戰劑

Aug 11th, '11, 21:25

生物武器和生物戰劑

一、生物武器
旧称细菌武器。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生物战剂。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撒器、喷雾器等。以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统称为生物武器。
二、生物战剂
生物战剂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旧称细菌战剂。生物战剂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因素。致病微生物一旦进入机体(人、牲畜等)便能大量繁殖,导致破坏机体功能、发病甚至死亡。它还能大面积毁坏植物和农作物等。生物战剂的种类很多,据国外文献报道,可以作为生物战剂的致命微生物约有160种之多,但就具有引起疾病能力和传染能力的来说就为数不算很多。
三、生物战剂的分类
1. 根据生物战剂对人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
(1)致死性战剂。
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在10%以上,甚至达到50~90%。炭疽杆菌、霍乱狐菌、野兔热杆菌、伤寒杆菌、天花病毒、黄热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班疹伤寒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等。
(2)失能性战剂。病死率在10%以下,如布鲁氏杆菌、Q热立克次体、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
2. 根据生物战剂的形态和病理可分为:
(1)细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狐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等。
(2)病毒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等。
(3)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流行性班疹伤寒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等。
(4)衣原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鸟疫衣原体。
(5)毒素类生物战剂。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6)真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
3. 根据生物战剂有无传染性可分为两种:
(1)传染性生物战剂,如天花病毒、流感病毒、鼠疫杆菌和霍乱狐菌等。
(2)非传染性生物战剂,如土拉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
随着微生物学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致病微生物不断被发现,可能成为生物战剂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人类利用微生物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研究的成果,运用基因重组技术界限遗传物质重组,定向控制和改变微生物的性状,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致命力更强的生物战剂。

四、生物武器的特点
生物武器的特点主要有致命性、传染性强、生物专一性、面积效应大、危害时间长、难以发现等。
(1)致命性、传染性强。
一旦发生病例,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染流行,造成人员伤亡,甚至造成社会恐慌。
(2)生物专一性。
生物武器可以使人、牲畜感染得病,并能危及生命,但是不破坏无生命物体,例如武器装备建筑物等。
(3)面积效应大。
现代生物武器可将生物战剂分散成气溶胶状达到杀伤目的。这种气溶胶技术在适当气象条件下可造成大面积污染。
(4)危害时间长。
在适当条件下,有的致命微生物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如Q热病原体在毛、棉布、土壤中可存活数月,球孢子菌的孢子在土壤中可以存活4年,炭疽杆菌芽胞在阴暗潮湿土壤中甚至可存活10年。
(5)难以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不容易发现,若在夜间或多雾时偷偷使用就更难及时发现。

五、生物战剂的防护
生物战剂气溶胶主要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因此,保护好呼吸道非常重要。防护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带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的式样很多,但主要由滤毒罐和面罩两部分组成。滤毒罐包括装填层和滤烟层。装填层内装防毒炭,用于吸附毒剂蒸汽,但对气溶胶作用很小。滤烟层是用棉纤维、石棉纤维,或超细玻璃纤维等做的滤烟纸制成的。为了增加过滤效果,滤烟纸折叠成数十折,它的作用是过滤放射性尘埃、生物战剂和化学毒剂气溶胶,滤效可达99.99%以上。
2、使用防护口罩。
例如使用那种用过氯乙烯超细纤维制成的防护口罩。这种口罩对气溶胶滤效在99.9%以上。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防毒面具或特殊型的防护口罩,也可采用容易得到的材料制造简便的呼吸道防护用具,例如脱脂棉口罩、毛巾口罩、三角巾口罩、棉纱口罩以及防尘口罩等。此外,还需要保护好皮肤,以防有害微生物通过皮肤侵入身体。通常采用的办法有穿隔绝式防毒衣或防疫衣以及戴防护眼镜等。
为了更有效地防止生物武器的危害,在可能发生生物战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打预防针。对于清除生物战剂来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1)烈火烧煮。
烈火烧煮是消灭生物战剂最彻底的办法之一。
(2)药液浸喷。
药液浸喷是对付生物战剂的主要办法之一。喷洒药液可利用农用喷药机械或飞机等。用做杀灭微生物的浸喷药物主要有漂白粉、三合二、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氯胺、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等。
对于施放的战剂微生物,由于它们可能附在一些物品上,既不能烧,又不能煮,也不能浸、不能喷,对付的办法就是用烟雾熏杀。此外,皂水擦洗和阳光照射以及泥土掩埋等也是可以采用的办法。

-------------------

http://canton.byethost2.com/read.php?tid=148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