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樞
性別 男
政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籍貫 廣東省合浦縣
出生 1899年12月4日
大清廣東
逝世 1965年
中國北京市
陳銘樞(1889年-1965年),字真如,廣東合浦人。民國時代國民黨上將,曾帶兵參加北伐,在一二八事變中對抗日軍,後來在福建發動閩變。1949年後參加北京政協及人大。
陳銘樞畢業於保定軍校三期,早年參加同盟會。後來加入建國粵軍,任粵軍第一師四團團長。1925年國民政府東征時任第一旅旅長,後建國粵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李濟深,陳任第十師師長、蔣光鼐為副師長、蔡廷鍇為團長。北伐期間第四軍屬有戰功,被稱為「鐵軍」。攻克武漢後第十師擴編為第十一軍。陳任軍長,兼武漢戍衛司令,但後因與唐生智不和被逐。
1930年陳銘樞以十一軍,聯同陳濟棠驅趕廣州的張發奎,任廣東省政府主席。之後原十一軍在中原大戰中,在廣東勝桂系,然後在中原敗閻錫山、馮玉祥等。次年,陳濟棠反蔣,陳銘樞離粵。之後原第十一軍改編為十九路軍,以蔣光鼐為總指揮,參加第三次圍剿紅軍,陳任右翼集團軍師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十九路軍調防上海,陳任京滬戍衛司令。之後胡漢民與蔣介石發生約法之爭,國民黨內出現反蔣的聲音,蔣介石下台。國民政府改組,以林森任國府主席,陳任行政院副院長,兼交通部長。1932年日軍登陸上海,陳手下之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稱為一二八事變。事後十九路軍被調往福建圍剿紅軍。
1933年,陳銘樞與李濟深等發動閩變,在福州組成「中華共和國革命政府」,組織人民黨反蔣,事變失敗後,逃到香港。1935年和李濟深等在香港組織中華民主革命同盟。1948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中央常委。1949年後曾任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大常委、政協常委等職。1957年整風運動中被劃為右派分子,被罷除各職務。1965年病逝北京。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陳銘樞
前任:
蔣介石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代理)
1931年12月16日—1931年12月31日 繼任:
孫科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9%B3 ... 8%E6%A8%9E
- Attachments
-

- 陳銘樞.jpg (10.61 KiB) Viewed 98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