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飲講食、我哋好味嘅粵菜
Post a reply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28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洛基粽

1、特点:儋州粽品种多,有猪肉的也有海干品的,还有狗肉的等。内容丰富,味香,口感好,不腻,可做下酒菜也可做小点吃用。

2、文化内涵:儋州粽历史悠久,西汉建郡时已流行。东坡居儋时用来下酒,用农家放养黑猪肉、咸蛋黄、鱿鱼干和虾米作馅。明代洛基地区有名将军名威武将军喜欢品吃此类粽,他家人研制出了名,流传儋州民间,故有“长坡米烂洛基粽“之美称。儋州撤县设市后那大居住人口渐多,那大地区形成了粽产业,外来的客人便称洛基粽为“那大粽”或“儋州粽”,叫法不一,实都是洛基粽的真传工艺。儋州粽用米、馅和包工都很讲究。有诗云:“我爱儋州粽,清香叶味浓。东坡传佐料,世代夺峥嵘。”
Attachments
1.png
1.png (140.83 KiB) Viewed 238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29

东坡香糕

1、特点:香、脆、甜。

2、文化内涵:苏东坡居儋在中和,谪儋期间创制美吃很多,除了佳肴还有小吃。东坡香糕原是苏东坡用米粉与花生等常见食用料配制而成的一种糕点。由于后来儋州古城中和镇戍边“军人”很多,集居一起的人群口味不同,为了体现香糕醇香而内含丰富,符合众人口味,民间在苏东坡原来制作的基础上渐渐增选杏仁、榄仁、核桃、瓜米、叉烧、芝麻待等多种原料掺米粉制作。东坡香糕质地疏松,咀嚼易碎,口感极好,吃后口水留香。
Attachments
2.png
2.png (134.47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0

春梦婆干糕

1、特点:略甜、干中有香,味道丰富,富有古韵味。

2、文化内涵:坡居儋,遇见家居城东一位卖糕点的老太婆。坡向她“世事如何?”婆答“世事只如春梦耳。”公再问“何以见得?”答日:“翰林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耳。”公日:“然!”并号她为“春梦婆”。苏东坡又教春梦婆用熟米(俗称爆米)和糯米、粳米三元齐用,白糖、红砂糖和黑芝麻三色齐掺,用料上乘,分十几层切块蒸熟,合众人口味,生意特好。于是成品牌流传在儋耳古城一带。所以后称号干糕名为 “春梦婆香糕”。有诗流传:“干糕叠叠象楼层,用米三元在筑城。配黑芝麻糖作浆,香飘街上客相争。”
Attachments
3.png
3.png (136.69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1

碱水馍

1、特点:润喉流口,柔韧,具有降火保健功能。

2、文化内涵:碱水乃百草灰炼制而成,降火促进消化,灭百菌。碱水馍是用碱水掺糯米粉和浆成馍,色泽全黄剔透、蘸糖浆或蜂糖,油润绵甜,回味无穷,系保健上乘美食。因上火声音嘶哑,吃上几块即痊愈。有诗流传:“百草成灰炼制成,金黄碱馍出州城。南来北往天涯客,闻讯争尝最遂情。”
Attachments
4.png
4.png (104.15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1

长坡米烂

1、特点:味清不腻,呷上一碗海螺汤别有海边风味。

2、文化内涵:自古以来 “长坡米烂洛基粽”歌句脍炙人口。此佳名是北宋苏东坡幼子苏过随父居儋,到长坡一带狩猎时偶吃此美食后写诗而得此名(见《斜川集》)。制作米烂,有许多讲究的地方,一是选米,儋州一般以中和附近产地米为好;二是制作工序:泡米、人工舂米磨粉、和浆、筛条煮形、冷却等。有了好米烂,还要有好配料。长坡米烂注意配料和用油,有诗云:“米线谁云烂,馨香堪可餐。花生掺大料,油到惹垂涎”。
Attachments
5.png
5.png (160.6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2

海头猪肠头

1、特点:味道清甜,开胃,富有农家气息。

2、文化内涵:猪肠头是较长的条馍,因其形象猪肠而得名。猪肠头香嫩,醒胃,消滞。以米粉磨成浆,后卷成肠形,筒里填入椰子丝、木瓜丝、花生、酸醋、香油相配作馅,蒸熟后喷香可口。海头是儋州沿海大镇,猪肠头是海头的特有小吃。因有诗流传:“形似猪肠白馍条,木瓜椰子馅丝心。又香又嫩粉酸腊,醒胃开心引客人”,而流传全儋州市。
Attachments
6.png
6.png (88.09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3

新英炒粉

1、特点:干而不渴,香而不浓,脆而不腻。主要以海鲜为配料,别有滨海风情小镇味道。

2、文化内涵:新英是古老的港口,盛产鱼虾,宋代一直以来都是儋州商业发达和人流最多的渔港集镇,因此美味佳肴丰盛。人工磨米粉蒸成馍块,再切成条状,叫粉条(儋州俗语叫面皮),炒海鲜面皮是新英出了名的美食,古时州府派官员在新英西境坊设关收税,官员们早上喜欢到一家“面皮铺”炒粉下酒。有一文人特为此铺写副对联张贴:“鱿鱼炒粉真香口,虾米调汤更诱人。”名声大振,生意很好,各条街巷纷纷炮制。新英炒粉主要是以海鲜为配料,味道鲜甜,早已流传儋州,甚至海口等人流多的地方都已知名。
Attachments
7.png
7.png (116.05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4

千层白谟

1、特点:味清淡,不腻,又不干燥,可饱而不厌。

2、文化内涵:俗称白谟,馍中宝,可作鲜米饭充饥,又作美食供品尝。因白馍用大米制成,馍面里有干虾仁、葱花、香油等,不腻口,又不干燥,可饱而不厌。可用作吃米饭的佳肴。据说东坡居儋期间,与其幼子苏过喜欢品尝此镆,有诗赞曰:“白馍千层堪可餐,鱿鱼虾米辍成斑。葱花瘦肉随油点,仙女闻香赶下凡。”
Attachments
8.png
8.png (123.12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5

萝卜糕

1、特点:味清淡,略有粘感,可饱而不厌。

2、文化内涵:俗称:萝卜上市,药铺关门。萝卜润心肺,清热、去病。萝卜搅烂掺米粉制成糕即萝卜糕,又甜又香,千人喜,万人好,只有药舖很气愤。流有顺口溜:“萝卜制糕,五味皆全。市民争买,药铺关门”
Attachments
9.png
9.png (128.95 KiB) Viewed 237 times

Re: 海南儋州十大小食

Aug 21st, '11, 16:36

儋州年糕

1、特点:香甜,韧而流口。

2、文化内涵;年糕是儋州地区过年、祭祈神灵、拜报义父母和高堂、结婚拜祖均用的礼品。儋州年糕用上好糯米和土糖条浆和均匀后蒸成,质地柔韧、味香、流口。儋州人吃、送年糕其意义是:1、“糕”与“高”谐音表示年年都高、运气好、财运通之意;2、年糕质地柔韧、粘合,表示意志坚忍不拔、关系牢固而密切之意,也体现儋州人好客粘情的性格。亲戚越亲粘越紧,真是“一盘年糕全家福,亲亲切切满堂香”。
Attachments
10.png
10.png (121.11 KiB) Viewed 237 times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