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粵文拉丁化進程、同探求實現我粵徹底去支那化嘅舉措
Sep 13th, '11, 21:24
大粵民國從嚟都唔承認方塊字係傳統粵文化嘅一部分
方塊字祗係支那殖粵嘅一個深刻烙印,徹底喺大粵境內廢除方塊字,大粵各世居民族嘅書面語文進行全面拉丁化,噉至可以達成我哋喺文化上徹底去支那化嘅目的。
又想永遠保持同支那嘅距離,又唔想同支那嘅文化作出決裂,呢個世界邊樹有咁盞嘅事。
盡廢漢字,實行粵文拉丁化,係我哋非常之高瞻遠矚嘅決定,我哋作為粵獨嘅先知者,睇嘢唔可以淨係考慮當世人,而係要立足粵國嘅長久續存。
繼續使用漢字,或者會照顧到當世人嘅一啲習慣,但係噉對粵國嘅未來冇任何好處之餘仲會為粵國嘅獨立埋落禍根。道理好簡單,妳一日唔廢漢字妳就一日唔可以同支那文化圈作徹底分割。
睇睇越南同朝鮮佢哋幾精喇!咪同我講漢字係粵文化嘅載體廢漢字等於廢粵文化呢啲咁白痴冇腦嘅立論,噉祇會顯示出妳仲未夠班嘅思辨能力,一句話,我哋祗要去睇實例就得喇,實例喺邊?越南同朝鮮就係喇,去睇睇呢兩個之前齋用漢字而家又廢咗唔用嘅前支那一南一北兩大藩屬國有冇因此而“文明消亡”?
越南廢漢之後識字率反而大幅飆升,因為漢字嘅教授時間遠長於拉丁字,與其使咁多時間學啲唔等使嘅漢字,不而快快趣學掂啲母語拉丁字,之後可以有更多嘅時間嚟學英文。
或者妳會同我講日本夠一樣用緊漢字喇,又唔見佢廢?
首先,日本唔係冇諗過廢,早喺明治時代,日本就打算要將日文全面拉丁化,後嚟不了了之,估計同佢嘅侵支國策有好大關係,佢要食支那,漢字顯然係一個好好嘅工具,書同文顯然比外文翻譯更好噉令日本管治支那。
第二,喺日本歷史上,支那從嚟都冇統治過日本,而且日本同支那之間隔著道大海,日本嘅地理環境比起越南朝鮮呢啲同支那直接接壤嘅藩屬國,要安全得多,所以日本根本毋需要咁急著去去支那化。
睇返我哋大粵,越南朝鮮係支那藩屬我哋就係支那嘅直接殖民地,人哋藩屬嘅越南朝鮮都走死七就急著脫支,噉講明啲乜?連越南朝鮮都覺得黐得支那太貼唔好,要分割要劃清界線,噉作為支那直接殖民地嘅我哋,係咪更應該出盡全力脫支呢?
Sep 14th, '11, 05:50
反對廢漢嘅人通常兩大憂慮。
一係認為自己年紀大頭腦退化冇能力學習新嘅語言文字,所以私心作祟唔想廢掉已學得嘅漢字系統。我認為呢啲人忽略拉丁文遠比方塊字易學呢點,撈頭嘅殖民者就係用不可代替概念嚟禁錮番外民族追求自由。
二就通常啲人認為朝鮮、越南能夠推行廢漢,係因為文盲多,對其本嚟就要教育,所以著手方便。粵人冇文盲,再教育投下嘅金錢會好多,禁止使用漢字動用嘅社會資源都好大。呢一點就要樂觀面對,細路從學語時就學拉丁拼音,三年級就可以掌握粵文,其後騰出大量時間自我發展,必成社會棟樑。現時撈頭殖民下嘅學漢語制度,細路要到初1、2先至掌握到漢文運用,根本冇時間學習其他知識,更冇得顧及個人發展,你話邊個浪費社會資源?
Sep 14th, '11, 13:01
越南同朝鮮民眾當年漢字識字率低確實好利於佢哋去支那化,不過而家粵人卻係面臨相反嘅狀況,漢字識字率高企而英文識字率低,顯然會嚴重遲滯粵文拉丁化嘅推廣進程,因為民眾嘅英文識字率低,喺廢漢興拉粵嘅過程裡頭英文好難成為過渡性嘅緩衝選擇。
呢個難題,查實以色列人喺百幾年前就經已遭遇過,當時世界各地嘅猶太人喺錫安主義(猶太復國主義)嘅號召底下,紛紛移居巴勒斯坦,呢啲移民講著用著各式花款納納雜雜嘅語言同文字,唯獨唔識古猶太人嘅母語同母文:希伯來語同希伯來文。不過喺熾烈嘅錫安主義情緒召喚底下,以色列人喺復興母語母文呢方面好快就有咗反應,並湧現出現代希伯來語之父:埃利澤·本·耶胡達。
希伯來語嘅復興堪稱世界語言學嘅奇跡,佢之所以成事,靠嘅係以色列人熾烈嘅文化復興情懷同埋受呢種情懷所薰陶嘅一眾富實踐力嘅學界精英。我哋大粵要文化重整,最需要嘅就係呢一啲嘢,氣勢鼎盛嘅粵獨信念,顯然係推動粵文拉丁化最重要嘅源動力。
我哋大粵比起人哋當年嘅以色列,形勢顯然要好好多,我哋嘅母語喺廣大民眾裡頭得到廣泛流通應用,我哋祗需要拋棄方塊字轉用羅馬字,搞掂文字書寫體系嘅變換就得喇,當年以色列人呢?唔單祇母文希伯來文凋零,母語希伯來語更加被認定係死語言,喺咁惡劣嘅狀況底下,以色列人都可以完成到希伯來語同希伯來文嘅雙重復興,我哋大粵要轉換文字書寫系統唔通係一件好難嘅事嚟咩?
Sep 14th, '11, 14:28
希伯來語文復興
以色列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發現了以色列文化,其立足點就是復蘇了希伯來語。
希伯來語曾是古代猶太人的語言,《舊約·聖經》就是用古希伯來語寫成。當猶太民族流散到世界各地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接受了當地的語言,遂使希伯來語同當地語言混合使用,如西亞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基本上都說阿拉伯語;中、東歐的猶太人把希伯來語與德語相混合,形成了意第緒語;西南歐和拉美的猶太人講古希伯來語與西班牙語混合而成的拉迪諾語。自中世紀以後,希伯來語逐漸成為猶太教拉比們在舉行宗教活動和祈禱時使用的書面語言,及學者們研究古代歷史和宗教,進行詩歌創作及篆刻碑銘的文字,作為日常口語的希伯來語已經死亡了。猶太復國主義創始人西奧多·赫茨爾在日記中就曾寫到:“我們當中有誰能用足夠的希伯來語去買一張火車票呢?”因此在19世紀復國主義運動之初,赫茨爾所構思的猶太國藍圖中,國語不是希伯來語,文化也不是希伯來文化,而是德語和日耳曼文化。但歷史卻給了他一個嚴肅的譏諷,盡管他是猶太復國主義之父。
(一)現代希伯來語之父——埃利澤·本·耶胡達
最初到以色列的猶太移民,他們的復國動機更多的是政治,而非宗教。但本·耶胡達(出生於立陶宛的俄國猶太人家,1881年和全家一起移居巴勒斯坦)認為,僅僅通過建立政治實體來達到復國的理想只是表面的,是這遠遠不夠的。猶太人在進行政治上的復興的同時,必須通過一種文化,使之真正擁有青年一代。實現猶太文化復興的唯一途徑,便是喚醒古老的希伯來語。
從此開始,好似寂靜的荒原響起了一聲呼嘯,在漫漫一二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本·耶胡達成為在日常生活中第一個使用希伯來語的人。在世紀的變換前後,他在耶路撒冷走街串巷,身體力行,宣傳使用希伯來語。他的這種行動曾遭到店主、銀行家和一些猶太人的冷嘲熱諷,許多人認為他是瘋子。同時他也受到巴勒斯坦正統猶太教徒的敵視和反對。在他們看來,希伯來語是神聖的語言,只能在宗教活動中使用,將其用於日常生活是對宗教的褻瀆。為此,他們向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土耳其政府告發,說本·耶胡達煽動猶太人造反,使耶胡達受到監禁和審判。但耶胡達並沒有被嚇倒,他一如既往,為復興希伯來語而奔波。他首先以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為教學試驗對像,要求他們學習和使用希伯來語。他禁止妻子講俄語,在他們的孩子剛出生時,就對他講希伯來語,而且不許他跟說其他語言的孩子一起玩,以免受其他語言的影響。他的教學方法及成功經驗令當代語言學家和社會學家愕然。經過不懈的努力,本·耶胡達逐漸獲得了成功。1884年,他與別人創辦了第一份希伯來文報紙,1889年建立了“希伯來語言協會”。1904年在收集和創造了數千個新詞彙的基礎上,他編出了第一本現代希伯來語辭典,這在現代希伯來語的發展中,可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到1910年前後,已發展成巴勒斯坦的猶太人舉行集會要求在學校正式使用希伯來語教學的形勢。
本·耶胡達的卓越貢獻,還在於他通過教育和寫作實踐,成功地把希伯來語從一種復雜生硬費解的老式語言轉化成一種簡單、邏輯性強的現代語言。在重建希伯來語的語法結構、發明新詞彙和使古老的希伯來文字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方面,本·耶胡達的貢獻,無疑為新的希伯來文化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復興希伯來語的過程中,耶胡達緊緊遵循簡明性和實用性這兩個原則,他很清楚,語言是要為所有普通百姓服務,而不是為學者服務。所以,當代希伯來語一定要突出簡明、實用的特點,使成千上萬的移民容易學習和掌握,這也是耶胡達復活希伯來語成功的根本所在。
(二)烏爾潘語言學校
就世界人均語言學校數量而言,以色列當數世界第一。幾乎所有城鎮、鄉村以及邊境安置居住區,甚至部隊裡,到處都有語言學校——烏爾潘(速成語言學習班)。近些年隨著蘇聯和東歐猶太移民的遷入,烏爾潘越來越多,希伯來語教師一度緊張。烏爾潘很少是全日制的,或上午、或下午、或晚上開課。猶太新移民通過在烏爾潘的強化語言訓練,在6個月裡,可掌握日常生活用語和基本的閱讀能力。
(三)有趣的語言
學習希伯來語很有趣,這是一種較簡單而奇怪的語言。首先,學習寫希伯來語字母,它有22個字母,這是一些讓人感到完全陌生但又並不難看的形體,使人感到新鮮。其次,希伯來語從右向左讀,翻書的習慣也與我們的習慣正好相反,仿佛是從封底開始讀起,令人覺得奇怪。
由於傳統的希伯來語詞彙有限,現代社會中的新事物無法用聖經時代的詞彙來正確表述,所以以色列成立了希伯來語言研究院,作為批准創立和使用希伯來語新詞彙的權威機構。
英語是外來語中對希伯來語影響較大的語種。此外,許多語種如意第緒語、法語、俄語等詞彙也都被希伯來語所吸收。可以說,只要猶太移民來自哪個國家,該國的語彙都或多或少影響著希伯來語的語言詞彙。但毫無疑問阿拉伯語對希伯來語的影響最大。原因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同屬閃族,他們之間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許多希伯來語的單詞發音與阿拉伯語十分相似。如“和平”一詞,希伯來語讀“沙洛姆”,阿拉伯語讀作“薩拉姆”,發音很相近。尤其是罵人之類的話,希伯來語幾乎全從阿拉伯語中如數借用。
希伯來語中有兩個重要的詞彙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聽到、用到,這就是“yallah”和“Nu”。“yallah”源自阿拉伯語,根據具體情景和說話者的語氣有上百種不同的含義。比如,有時意味著“我們走”、“快點”;有時意指一種驚訝;在結束某段談話時(比如打電話或發表講演等)又指一種滿意和總結的口氣;但換一個場合,它又表示一種罵人的味道。“Nu”源自意第緒語,有200種左右的含義,如見面打招呼的“嗨”,表示一種反問式的驚訝和無可奈何的急躁以及火爆的咒罵等。置身以色列,你務必要盡快掌握這兩個詞的活用,它可謂學會地道的希伯來語的關鍵。當然,類似這兩個詞的詞彙還有許多,都需要認真地加以區分對待。
在以色列,由於受家庭和文化背景的影響,人們往往在正式、公開的場合講希伯來語,在家裡和本移民集團中仍說他們自己熟悉的語言。這一點在第一代移民中尤為突出。但隨著新一代土生土長的年輕人對希伯來語的熟練掌握,這種情況越來越少。在以色列,年輕人的希伯來語往往比老一輩說得標准,在家庭裡往往會出現孩子教父母講希伯來語的現像。
希伯來語的復活,不僅是使之成為以色列的國語,應該說它已成為猶太復國主義核心的組成部分。其最典型的例證表現在以色列猶太人的取名上。在本·古裡安執政的近20年時間裡,政府曾要求政府機構或公共機構的工作人員都必須使自己的姓希伯來化。本·古裡安本人身體力行,他在1906年移入巴勒斯坦時叫大衛·格林(Darid.Greene),後改名為希伯來式的本·古裡安。希伯來語的復興不僅創造了語言學上的奇跡,還帶來了希伯來文化的復興,它不僅是猶太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也是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
-------------------------
烏爾潘(速成語言學習班)很少全日制的,或上午、或下午、或晚上開課。猶太新移民通過在烏爾潘的強化語言訓練,在6個月裡,可掌握日常生活用語和基本的閱讀能力。
6個月內可以基本搞掂晒,睇嚟呢種烏爾潘(速成語言學習班)係最值得我哋去借鏡實踐嘅。
Jan 13th, '12, 17:16
我唔太认同您的讲法。大粤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都系用汉字书写,而用拉丁文的话同音字也不少,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书写方式尚未普及,可能会造成混乱。再讲,支那的东西也不全是垃圾,粤文拉丁化本质上和汉字化是没有区别。不能单纯为了政治而抛弃文化。如果您通篇文章都是拉丁文的话恐怕也没多少人懂。而所谓的“台湾文”更是让人觉得恶心。
仅为我一家之言,只愿广东早日建立一个民主,独立,富强的国家
Jan 15th, '12, 11:42
首先,大粵包括兩廣海南,並非特指廣東,粵獨係指嶺外獨立,而唔係凈祇廣東獨立。
羅馬字臺文非常之好,佢係臺獨理念嘅精華,妳覺得佢核突係因為妳仲支根未脫,獨心未曾堅定。
全力推動拉丁粵文嘅普及雖然早已係粵獨共識,但係具體用咩拉丁化方案、點推法、幾時推、漢字粵點向拉丁粵過渡等等,我哋依然未有共識同具體方略。粵文拉丁化的確係粵獨好重心所要解決嘅一個課題。
有種諗法係:過早推拉粵似乎唔實際兼且會嚇走粵人,但係粵獨唔可能唔推拉粵,拉粵係大粵擺脫近2000年嚟支那文化殖民嘅最最關鍵一步,祇有推拉粵成功,至可以保我大粵徹底脫支獨立,祗要穩固掌控著大粵國政,粵獨甚至可以不計手段不計成本全力鐵腕推動粵文嘅拉丁化進程,粵文拉丁化=去支那化=去殖民化,粵文拉丁化係粵獨嘅核心理念,同時亦係大粵國家獨立嘅基石。
Jan 14th, '13, 05:54
呢個只不過喺你一廂情願嘅唸法而已,我覺得當務之急喺推廣粵拼打字輸入法,標準化粵拼方案,這樣才能讓更多粵語使用者受惠。
粵語拉丁化的設想,我覺得同廢除漢字沒有必然聯繫。
Jan 16th, '13, 10:40
粵語拉丁化衹需要將香港語言學會嘅粵拼方案加上penkyamp式標調就OK喇,粵語拉丁化就係咁簡單。
咩標準化粵拼方案純粹多餘,香港語言學會嘅粵拼方案事實上經已係粵拼絕對主流,連微軟嘅粵拼輸入法都係建基於佢,粵語拉丁化當然係以佢為基礎。
粵文拉丁化=去支那化=去殖民化,呢個係粵獨核心理念,同時亦係大粵國家獨立嘅基石。唔廢漢,就咪講脫支。
大粵係東南亞國家,係東南亞國家就應該似返個東南亞嘅樣,東南亞國家衹用拉丁字同婆羅米字兩種書寫系統。大粵唔屬於所謂嘅“漢聯邦”,漢撈嘅方塊字留返畀佢哋自己享受喇。
喺臺獨裡頭廢漢呼聲高企,而大粵時不時就有人嗌保留方塊字,粵獨同臺獨嘅發展水準立見高下。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