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殿霞
女演員
羅馬拼音 Shum Din-Ha
英文名 Lydia Shum
暱稱 肥肥、肥姐、開心果
國籍 加拿大
漢族
籍貫 中華民國上海
出生 1945年7月21日[1]
中華民國上海
逝世 2008年2月19日 (62歲)
香港
職業 演員、歌手、節目主持人
語言 吳語、國語、英語、粵語
教育程度 小學畢業
宗教信仰 佛教
配偶 鄭少秋(1985年—1988年)
父母 沈賢祺(父親)
沈邱淡素(母親)
活躍年代 1960年—2007年
相關團體 四朵金花
情侶合唱團
銀色鼠隊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電影
1962年:《紅樓夢》
1973年:《七十二家房客》
1987年:《富貴逼人》
1988年:《富貴再逼人》
1989年:《富貴再三逼人》
1992年:《富貴黃金屋》
1992年:《富貴開心鬼》
1995年:《橫紋刀劈扭紋柴》
電視節目
1981年:《流氓皇帝》
1993年:《鐵咀雞與扭紋柴》
1997年:《美味天王》
2001年-2005年:《肥肥一家親》
2002年:《我要Fit一Fit》
舞台劇
歌舞劇/話劇:
2002年:《麗花皇宮》[2]
沈殿霞(英文名:Lydia Shum,1945年7月21日-2008年2月19日[1]),因身材肥胖而被暱稱為「肥肥」、「肥姐」,生於上海,是華語著名主持人,是一代綜藝巨星,無線電視的第一代藝人,尤擅於擔任現場直播節目司儀。她亦是著名藝人張學友及陳庭威的誼母。沈殿霞在1958年13歲時跟隨父母移居香港,及1960年15歲時被招聘為電影《一樹桃花千朵紅》的童星,而開始其演藝生涯,曾參與多部國語及粵語電影的演出,拍攝過的電影逾百齣,其後加入香港無線電視,開始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的主持工作,1970年代曾與張德蘭、汪明荃、王愛明組成「四朵金花」。
沈殿霞的招牌響亮尖銳的笑聲、貓頭鷹式髮型及稍向上的黑框眼鏡框深入民心。這種歡樂形象從196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被譽為娛樂圈中「開心果」。她前夫為鄭少秋,二人有一女兒鄭欣宜,離婚後女兒成為她的精神支柱。
沈殿霞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2006年後,沈殿霞因為健康狀況問題而暫時停止其電視工作,於2006年9月因做了通膽管手術,其後證實罹患肝腫瘤。
2008年2月19日早上8時38分,沈殿霞在瑪麗醫院病逝,享年62歲[1][3]。
目錄
[隱藏]
1 生平
2 病情發展
3 身後事宜
4 評價
5 作品
5.1 電影
5.2 電視
5.2.1 節目主持
5.2.2 無線電視劇集
5.2.3 亞洲電視劇集
5.2.4 新傳媒電視英語劇集
5.3 廣告
5.4 舞臺劇
5.5 音樂專輯
5.5.1 個人唱片
5.5.2 雜錦大碟
6 參見
7 參考
8 外部連結
[編輯] 生平
沈殿霞出身自上海菸草商人家庭,在家中9名姊弟中排行第6,[4]乳名毛毛。她曾就讀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5]
1958年沈殿霞跟父母來到香港定居。[6] 1960年,她決心做藝人,卻遭到父親反對。幸好有大慈善家何伯為她調停。最後她被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招聘為電影《一樹桃花千朵紅》的童星,[7] 而開始其演藝生涯,曾參與多部國語電影的演出。
1967年,香港無線電視開台,沈殿霞得到蔡和平介紹而加入,[8] 開始擔任全世界最「長壽」的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的主持工作,1970年代曾與汪明荃、王愛明及張德蘭組成「四朵金花」,在《歡樂今宵》中演出,合唱歌有《世界真細小》等。在鄧光榮的推薦下,在酒吧結識了羅文,並向蔡和平介紹,希望他能夠在《歡樂今宵》表演。後來與羅文在1971年組成「情侶合唱團」,並在馬來西亞、泰國、美國等地登台。[4] 後來到新加坡登台時大受歡迎,直到1973年才拆夥。[9] 六、七十年代,沈殿霞與張沖、謝賢、陳自強、陳浩、秦祥林、鄧光榮合組「銀色鼠隊」,男生們分別互稱為一哥~六哥,沈殿霞則是七妹,彼此感情甚篤。[10][11] 同時期,她與徐小鳳到越南登台時,遇上槍戰。[12]
沈殿霞的上海籍貫,成為她在電視上的一個特別賣點。過去在參與《歡樂今宵》的演出時,曾主演當中一個名為《上海婆》的環節。這個節目的受歡迎程度,可以從1979年在《歡樂今宵》節目內舉辦的《上海婆扮演大賽》中,觀眾的踴躍參與而得知。而她的這個「上海婆」角色,在後來的電影《富貴逼人系列》(1987至1992年)中亦再度出現。
1977年,鄭少秋和沈殿霞的好友森森(黎小斌)在談戀愛,沈殿霞在不知情下為森森送給鄭少秋一封分手信。鄭少秋非常傷心,沈殿霞對他由憐憫生愛,開始與他正式發展戀情,兩人並且同居達11年。[13]
1983年時沈殿霞還放棄自己的工作,陪鄭少秋到台灣宣傳「楚留香」,宛如經紀人一般的幫鄭少秋打理通告事務。在專心陪伴鄭少秋工作的那一年間,沈殿霞僅離台一次,係因好友李香琴邀約,從台灣飛至舊金山,為李香琴新開幕的酒樓剪綵,離開台灣3天,再回到台灣後就傳出鄭少秋花心外遇的流言。兩人為此有所爭執,鄭少秋否認傳言,便表示要兩人結婚。[13]
1985年1月5日,鄭少秋和沈殿霞兩人在加拿大結婚。由於決定婚事倉促,來不及趕製婚紗,沈殿霞曾表示這是她一生的遺憾。懷孕後的沈殿霞在歡樂今宵的第5000千次錄影結束後,獨自到加拿大待產。[13]
1987年5月30日,剖腹誕下了女兒鄭欣宜。
1988年原以為結了婚,有了正式名份後,一切問題即可平息。無奈事與願違,婚後鄭少秋仍與台灣的外遇對象官晶華來往,於是在女兒鄭欣宜年僅8個月大時,鄭少秋和沈殿霞便結束了短暫的婚姻。[14] 鄭少秋之後於台灣再與官晶華結婚,育有二女鄭詠恩、鄭詠曦。離婚後,鄭欣宜成了沈殿霞的精神支柱。
1990年,沈殿霞因為亞洲電視的重酬而加盟,參演了《肥趣電視台》、《豪門》及《鐵咀雞與扭紋柴》等劇集。
1994年,加盟華僑娛樂電視廣播公司。
1996年,她重返TVB,主持《孝感動天》。[15]
2002年,她憑《肥肥一家親》在新加坡奪得「最佳喜劇女演員」。另外,她曾經擔任國際兒童大使及護苗大使。[16]
2007年11月17日星期六,無線電視為了答謝沈殿霞對華人娛樂圈的貢獻以及為她身體鼓勵加油,在當晚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向她頒授「萬千光輝演藝大獎」的榮譽大獎(相當於終身成就獎)以作鼓勵。而沈殿霞在患病一年多以來的首次在螢幕上的正式場合亮相,而她也坐在輪椅上,面容也消瘦了很多,不再是以往肥胖闊達的樣子,得獎感言是「我不會輕易放棄我所鍾愛的電視演藝事業」,全場動容。
2008年1月21日,其母親沈邱淡素於以95歲高齡逝世。
[編輯] 病情發展
沈殿霞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2006年後,沈殿霞因為健康狀況問題而暫時停止其電視工作。
2006年9月她因做了通膽管手術後出現併發症而再度入院,並且入住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當時有傳她罹患末期膽管癌,其心臟和肺部衰竭,並且已被切除部分肝臟,情況危殆。之後在10月,香港《東週刊》一名編輯的24歲印尼籍女傭涉嫌潛入醫院深切治療部偷拍沈殿霞病容被捕。[17] 其後被判入獄4個星期。而沈殿霞因為這次事件,於病情極不穩定的情況下,以保安為理由,毅然轉到該醫院的私家病房靜養。但是在10月底,又傳她再次被轉到深切治療部。至11月初,她出院並稱已經康復,粉碎了一些傳言,之後一直在家中休養。在2007年7月,沈殿霞被傳患上末期肝癌;而其女鄭欣宜亦被傳於家中日夜守候。7月30日,沈正式被證實再度入院。
陳淑芬(陳太)在2007年8月16日星期四透露:肥姐可以行動、進食、玩樂、還和其他友人打麻將,只是要定時到醫院檢查,並且出入並非需要其他人攙扶,只是為免被大批追訪的傳媒撞到,希望外間不要再指肥姐面黃暴瘦和胡亂猜測病情,因肥姐會好奇看這類報導,不想讓她動氣。
2007年8月17日的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中,沈殿霞在醫生的陪同下在看臺上看滿全程演出,被多家傳媒認為是反擊傳聞的表現,亦證明自己的身體仍處於健康狀態。
2007年10月11日早上10時多,沈殿霞在九龍塘住所突然暈倒及昏迷,由女兒鄭欣宜陪同,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救治,當時她要戴氧氣罩,眼睛反白。但在送病人入院的時候,很多記者守候在伊利沙伯醫院,情況一度混亂,更有記者更衝入醫院拍攝,阻礙救援工作。在急救兩小時後,由救護車轉往瑪麗醫院。[18]
2007年10月12日,經留院一天搶救後,沈殿霞已能恢復進食及談話,傍晚更從深切治療部由秘密通道轉往私家病房,相信病情已受到控制。同時香港記者協會接獲8名市民投訴,指新聞工作者當日採訪藝人沈殿霞入院時出現混亂,有阻礙救援工作之嫌。[19] 記協表示理解大眾關心沈殿霞的病況,但搶救工作悠關生命,記協希望同業尊重病人權益。記協亦呼籲同業採訪時遵守香港記者協會專業守則第六條,即「新聞工作者即使基於公眾利益的考慮,亦不應侵擾他人的悲哀和不幸」。[20]
2007年10月13日,據瞭解沈殿霞是次入院,是因為沈殿霞饞嘴肇禍,當被送進深切治療部留醫時,她體內的阿摩尼亞急升至近500度,較正常高出很多倍,導致她急性昏迷,經救治後已甦醒,毋須機器協助呼吸及可進食,但體內仍有肺積水,情況審慎樂觀。而沈殿霞愛女鄭欣宜發言說她情況好轉之前可以談話,午餐吃過湯麵,叫大眾不用擔心。但當問及肥姐是否因吃大閘蟹肇禍時,她聲稱並不知情,不過欣宜透露曾與媽媽講數(談判),肥姐答允今後「戒口」,母女還「勾手指」作誓諾。而沈殿霞前夫鄭少秋昨午12時半亦到來探望。 [21]
2007年11月25日,沈殿霞應澳門誼母林鳳娥之壽宴,在欣宜的陪同下,席間頗為開心,更破戒淺嘗佳釀。宴會之後,更興致勃勃到巴比倫娛樂場參觀,及後在置地廣場酒店的總統套房內昏迷,正是2007年11月26日的凌晨三時多。救護車送肥姐往鏡湖醫院急症室[22]。
2008年2月19日,沈殿霞在早上8時38分於香港瑪麗醫院病逝,享年62歲。[1]
[編輯] 身後事宜
2008年2月24日,沈殿霞遺體由女兒鄭欣宜等親友陪同乘國泰航空客機從香港往加拿大溫哥華[23],並於2月27日安葬在本那比市的科士蘭(Forest Lawn)墓園[24]。
2月25日,卑詩省議會默哀悼念沈殿霞,更為她簽發了「社區文化大使」褒揚狀。[25] 2月26日,溫哥華市議會為了褒揚沈殿霞多年來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並且社會各界的愛戴,宣佈2008年6月1日為「肥肥日」[26]。在市議會討論設立「肥肥日」時,曾就這一日的英文名稱有過討論:原先打算採用「Lydia Shum Day」,但考慮到「肥肥」這個名字比「Lydia Shum」更為人熟悉,所以改名為「Fat Fat Day」,但又有人反對,認為叫「Fat Fat Day」太難聽,最終議決名稱為「Fei Fei Day」[27]。過去多年來,她多次擔任溫哥華地區最大的華人移民服務團體中僑互助會的年度籌款晚會的主持人。因此,中僑互助會計劃在29日中午在該會大樓舉行公開追思會。[28]
香港方面,沈殿霞家人在無線電視的義務協助下,於2008年3月2日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肥姐我們永遠懷念您》追思會,會場能容納6000座位,儀式完結後亦提供市民輪流進場悼念。是次無線電視不求任何贊助,自斥逾百萬港元製作追思會,並作全球直播,期間不會有廣告時間,更免費提供直播訊號予其他海外,乃至本地電視台,此等安排皆十分少見。[29][30]
[編輯] 評價
不少知名人士對於沈殿霞的死訊表示感到突然、可惜、難過。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對沈殿霞的逝世感到難過,指出她雖然被病魔纏擾,但她的堅毅意志代表了香港人尊敬的精神。沈殿霞是香港人的開心果,她的笑聲陪伴香港人成長,帶給香港人許多歡樂。[31]
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表示,沈殿霞一直保持著十分尊業及高水平,是一位敬業樂業的藝人,十分敬佩她,覺得她對演藝事業的貢獻很大,對後輩存有啟發性,並指出娛樂圈中損失這樣重要及偉大的藝人,令她覺得十分可惜。[32]
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於2008年2月26日為沈殿霞訂立紀念日,稱為「肥肥日」(英文:Ms. Fei Fei Day),日期為2008年6月1日,官方聲稱這是其農曆生忌,但事實上並非在這一天,應該是7月15日[33]。該市市長蘇利文並親自到市議會,宣讀對沈殿霞的褒揚狀[34][35]。
其契子張學友於2010年演唱一首帶有爵士樂風格的歌曲:《月巴女且》,由高世章作曲,陳少琪填詞,《月巴女且》即「肥姐」的拆體文字。
[編輯] 作品
[編輯] 電影
1960年
《一樹桃花千朵紅》
1962年
《紅樓夢》
1964年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飾 桂香
《梁山伯與祝英臺》
1967年
《玉樓三鳳》
《莫負青春》
《快樂年華》
《玉面女煞星》
1968年
《橫衝直撞入陽關》
《青春戀歌》
《梅蘭菊竹》
《青春戀歌》
《花樣的年華》
《玉女心》
1969年
《滿天神佛》
《飛男飛女》
《飛女正傳》
《入夥大吉》
《聰明太太笨丈夫》
《冷暖青春》
《差利捉貓記》
《花月爭輝》
《飛男飛女》
《王老五的日記》
《聰明太太笨丈夫》
《小武士》
《飛女正傳》
1970年
《一代棍王》
《歡樂人生》
《小姐不在家》
《瘋狂酒吧》
《瓊花仙子》
《學府新潮》
《滿肚密圈》
《神探一號》
《歡樂時光》
《橫衝直撞七色狼》
1971年
《天龍八將》
《迷你老爺車》
1972年
《窄梯》
《五虎摧花》
《鬼馬女歌手》
《壁虎》
1973年
《蕩寇三狼》
《莫名其妙發橫財》
《福祿壽游南洋》
《春滿丹麥》
《黃砂塵》
《騙術奇中奇》
《七十二家房客》
《北地胭脂》
《心有點點愁》
《搖錢樹》
《大密探》
《愛慾奇譚》
《明日天涯》
1974年
《乜都得先生》
《啼笑夫妻》
《花花公子》
《狼吻》
《鄉巴佬八面威風》
《別了親人》
《太平山下》
《應召男郎》
《烏龍教一》
《鄉巴佬》
《街知巷聞》
《欲潮》
《天天報喜》
《出乎意料》
《香港屋簷下》
1975年
《花飛滿城春》
《撈女日記》
《三笑姻緣》
《千奇百怪俏女傭》
《綠帽唔怕戴》
《酒吧女郎》
《十三不搭》
《男人四十一條龍》
《醒目雙星香港淘金記》
1976年
《你係得嘅》
《哈哈笑》
《鄉巴佬與掃街添》
《北少林》
《愛在夏威夷》
1977年
《出術》
《乾隆香妃風流帳》
《大男人》
1982年
《御貓三戲錦毛鼠》
1984年
《笑太極》
1986年
《富貴列車》
1987年
《富貴逼人》
《美男子》(飾 北獅)
1988年
《最佳女婿》
《富貴再逼人》
《雙肥臨門》
《南北媽打》(飾 畢時珠)
《褲甲天下》
1989年
《再見王老五》(飾 張小玉之母)
《富貴再三逼人》
1991年
《豪門夜宴》
1992年
《富貴開心鬼》
《富貴黃金屋》
1993年
《水滸笑傳》
《新難兄難弟》
1995年
《橫紋刀劈扭紋柴》
1996年
《減肥旅行團》
1997年
《喜氣逼人》
2003年
《Miss杜十娘》 飾 妓院老闆娘
2004年
《我的大嚿父母》
[編輯] 電視
[編輯] 節目主持
無線電視歡樂今宵(1967年—1989年、1997年—2002年)
無線電視聲寶片場(1977年)
無線電視香港小姐競選(1977、1979年)
無線電視龍鳳呈祥賀台慶(1981年—1987年)
無線電視棋逢敵手(1986年)
無線電視星光錦繡耀舞台(1986年)
無線電視金鑽群星雙輝映(1986年)
無線電視萬千星輝賀台慶(1988年、1995年—2005年)
無線電視國際華裔小姐競選(1988、1998年)
無線電視星光背影(1988年)
無線電視港穗雙輝慶團年(1989年)
無線電視羊城賀歲萬家歡十週年慶典(1989年)
無線電視歡樂滿東華(1989、1996年-2005年)
亞洲電視亞洲小姐競選(1990-1993年)
無線電視孝感動天(1996年)
無線電視為食開心果(1990年、1997年)
無線電視兒歌金曲頒獎典禮(1998年—2006年)
無線電視為食大贏家(2000年)
無線電視登堂入室歎世界(2002年)
無線電視掌聲的背後(2002年)
無線電視歡迎神舟六號太空代表團訪港大匯演(2005年)
無線電視15/16星級加強版第19至24集(2006年)
無線電視星光熠熠耀保良(2006年)
無線電視友緣相聚(2006年)
[編輯] 無線電視劇集
1979年
《女人三十》 飾 招領弟
1981年
《流氓皇帝》 飾 寶妃
1983年
《香港八三》
1997年
《美味天王》 飾 湯圓圓
2001年
《肥婆奶奶扭計媳》 飾 龐小玉
2002年
《我要Fit一Fit》 飾 莊秀麗
[編輯] 亞洲電視劇集
1990年
《富貴冤家》
1991年
《豪門》
《肥趣電視台》
1993年
《鐵咀雞與扭紋柴》
[編輯] 新傳媒電視英語劇集
2001年-2005年:《肥肥一家親》飾 Lydia
[編輯] 廣告
金蘭生抽
日立冷氣(與董驃合作)
金象米
惠康超級市場
安嬰寶、美贊臣兒童適體健(與鄭欣宜合作)
食物衛生 吃得放心(政府宣傳片)
Sinomax
[編輯] 舞臺劇
2002年
《麗花皇宮》
[編輯] 音樂專輯
[編輯] 個人唱片
1970年
娛樂 CS6005《愛情本來是遊戲》(國語)
1991年
寶麗金 8493411《給親愛的》
寶麗金 Promo《I love you》 45rpm
寶麗金 Promo《一於繼續笑》 45rpm
寶麗金 Promo《媽媽好》 45rpm
[編輯] 雜錦大碟
1968年
百代 EPH3042《大家歡樂在今宵》
百代 EPH3041《大家歡樂在今宵》
1969年
風行 FHLP513《餐搵餐食餐餐有》
僑藝 CA1203《差利捉貓記》
1970年
麗風 NWLP2020《祝你順風電影原聲帶》
新風 NWLP2017《滿肚密圈》
1971年
麗風 NWLP2025《圓床美夢、橫衝直撞七色狼》
1973年
麗風/星光 TSLP3331《啼笑夫妻、花旦英教徒弟電影原聲帶》
[編輯] 參見
父親沈賢祺(1913年-1978年) = 母親沈邱淡素(1913年-2008年) [36]
沈尾霞 (五姐姐) = 姜家麟 (姐夫)[37]
肥肥日
[編輯] 參考
^ 1.0 1.1 1.2 1.3 無線電視官方在《六點半新聞報導》及《東張西望》節目中,顯示其生年為1945年,即享年62歲。坊間報導多以1947年計算,即60歲。根據《明報》報導,其身份證上的生年確為1945年,但她經常對人說其生肖屬豬(即1947年),加上從前有不少非香港出生或無領取出生證明書的人在申領香港身份證時虛報年齡或報錯出生年份,事後亦未更正,因此其真實出生年有可能是1947年。
^ 沈殿霞生平. 明報. 2008年2月19日.
^ 藝人沈殿霞病逝 終年62歲. 香港電台. 2008年2月19日.
^ 4.0 4.1 沈殿霞三重身份一生輪迴 13歲進演藝圈紅遍香港. 北京新浪網. 2008年02月19日.
^ 沈殿霞學生時期很調皮 尤其喜歡惡作劇. 星島. 2008年2月20日.
^ 上海人對沈殿霞印象深刻. 亞視新聞. 2008年2月19日.
^ 沈殿霞三重身份縱橫香港藝壇 霞光閃耀47載. 重慶晚報. 2008年02月20日.
^ 蔡和平表示沈殿霞離去是影圈重大損失. 亞視新聞. 2008年2月19日.
^ 沈殿霞病逝之愛情篇.情傾秋官十數載緣盡如煙. 文匯報. 2008年2月20日.
^ 香港「銀色七鼠」成員為好友沈殿霞祈福. 新浪娛樂. 2007年10月11日.
^ 銀色鼠隊締結40載兄妹情. 太陽報. 2007年10月12日.
^ 徐小鳳懷念與肥姐打麻將 陳百祥細說當年趣事. 新浪新聞. 2008年02月24日 16:48.
^ 13.0 13.1 13.2 《志雲飯局》、《康熙來了》
^ 傳切除部分肝臟 沈殿霞瞞病變鄭少秋擔憂. 新華網. 2006年09月27日.
^ 「肥肥」沈殿霞今早病逝. 大公報. 2008年2月19日.
^ 一代傳奇 「肥姐」永別!. 都市日報. 2008年02月20日.
^ 偷拍病重藝人 罔顧法理人情. 雅虎新聞. 2006年10月6日.
^ 沈殿霞家中暈倒送院. 頭條新聞. 2007年10月11日 HKT: 12:270.
^ 狄波拉嚎哭哀求:「給肥姐一條生路」]. 鳳凰網娛樂. 2007年10月13日 08:44.
^ 記協:人命面前 知情權靠邊站 採訪阻礙救援 收8投訴. 明報新聞 - 新浪新聞中心. 2007年10月13日 04:54.
^ 肥肥勾手指尾不再饞嘴欣宜:可以談話吃湯麵 大家不用擔心. 明報新聞網. 2007年10月13日 04:54.
^ 肥姐澳門昏迷送院. 多維新聞網. 2007年11月25日.
^ 肥肥回家了. 明報. 2008年2月24日.
^ 肥姐歸葬溫哥華 長眠父母墓旁. 明報. 2008年2月20日.
^ 卑詩省議會默哀悼肥姐 溫市今定「肥肥日」 市長盼欣宜代母接受嘉許. 明報. 2008年2月26日.
^ 溫哥華定六月一日為肥肥日. 明報. 2008年2月27日.
^ 盧業瑂,大城小事節目。
^ 溫哥華設沈殿霞日 葬禮27日舉行. 大公報. 2008年2月25日.
^ 陳樂茵. 無線斥資百萬協辦追思會,《明報週刊 2050期》. 香港: 明報雜誌有限公司. 23/2/08: 67 (中文).
^ 大公報. 萬人追思肥姐無線直播. 大公網. 2008年3月1日 [2008年3月1日] (中文).
^ 特首對沈殿霞逝世感難過
^ 周梁淑怡對肥肥病逝表可惜
^ 1945年7月21日是農曆六月十三,但2008年的農曆六月十三是在7月15日,而6月1日則是農曆四月廿八。
^ 溫哥華市長宣佈訂立肥肥地(MS.FEI FEI DAY),新浪網
^ 溫哥華訂六月一日為「肥肥地」紀念沈殿霞,台灣中央通訊社
^ 肥姐歸葬溫哥華 長眠父母墓旁 下月2日紅館舉行追思會. 明報.
^ 陳淑芬公佈沈殿霞後事安排 鄭欣宜崩潰痛哭. 新浪新聞. 2008年02月20日.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新聞相關報導:
香港藝人沈殿霞去世
無線電視--懷念沈殿霞
永遠懷念肥姐-沈殿霞@facebook
沈殿霞網上紀念館
香港雅虎特輯: 沈殿霞昏迷入院
沈殿霞逝世專輯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2%88 ... F%E9%9C%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