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Cantonia!康頓尼亞!我哋粵人嘅世居祖根之地!粵民族嘅真正祖國!
Post a reply

貴港市

Sep 19th, '11, 19:38

貴港市


廣西 貴港市

貴港市在廣西的位置
市政府駐地 港北區
面積 10,596平方公里
人口
- 總人口 (2006年)
474萬
方言 貴港話/粵語/客家話/壯語
行政級別 地級市
電話區號 0775
郵政編碼 537100
車輛牌照 桂R
市政府 http://www.gxgg.gov.cn/
貴港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距南寧市180千米。面積3533平方千米。漢族為主,有壯族等少數民族。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2008
1.2 魏晉南北朝
1.3 隋唐五代
1.4 宋元明清
1.5 中華民國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經濟
3 地理氣候
4 行政區劃
5 人口
6 語言
7 物產
8 歷史名人
9 名勝古迹
[編輯] 歷史

秦屬桂林郡,唐置貴州。貴與桂同音為名,明改貴縣。明代以來一直叫貴縣,是一個後現代交通帶動的新新城市。 1988年12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貴縣,設立貴港市。 1995年10月27日,國務院(國函[1995]96號)批複(1)貴港市升格為地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港北區。(2)貴港市設立港南區、港北區、,港北區轄中里、慶豐、貴城、港城、大圩、石卡、三里、覃塘、黃練、東龍10個鎮和根竹、武樂、奇石、大嶺、五里、蒙公、山北、古樟、振南9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江濱大道;港北區轄東津、橋圩、湛江、木格、木梓5個鎮和八塘、新塘、瓦塘、橫嶺、平悅、思懷6個鄉和貴城鎮南江公所、木松嶺居委會。區人民政府駐江南大道。(3)貴港市轄的平南縣和新設立的港北區、港南區。桂平市由貴港市代管 。

[編輯] 2008

年夏天原港北區政府的施工現場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的古文化遺址,這在貴港乃至在廣西都是第一次發現這麼大規模的遺址。 秦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後,以其地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桂林郡領十二縣:布山、安廣、河林、廣都、中留、桂林、譚中、臨塵、定周、領方、增食、雍雞,其中貴港屬布山縣(縣治在今桂平蒙圩一帶)。

[編輯] 魏晉南北朝

晉(公元281年至420年)布山縣仍屬鬱林郡。
南北朝宋、齊時代(公元420年至502年)置布山、郁平、懷安三縣(均在今貴港地市內),屬鬱林郡。
梁(公元503至557年)、陳(公元558至589年)時代,布山、鬱平、懷澤(懷安縣更名)、龍山(今貴港中里)屬南定州。
[編輯] 隋唐五代

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定州改尹州,故布山屬尹州。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布山、龍山、武平、懷澤並稱鬱林縣,與馬度縣同屬廣州。從此不復襲布山縣之名。
唐武德四年(公元612年)置鬱林、懷澤、義山(原為馬度縣,多屬今貴港地)、潮水(多屬今貴港地)四縣,設南尹州總管府,府治龍山(今貴港地),屬嶺南。
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17至971年)鬱平(原鬱林)、懷澤、義山、潮水四縣同屬貴州。州治所和郁平縣治所均在今貴港市。
[編輯] 宋元明清

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懷澤、義山、潮水、鬱平並稱鬱林縣,屬貴州懷澤郡。
元撤懷澤郡。鬱林縣直屬貴州。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存州裁縣,貴州境內不復襲鬱林縣之名。
明洪武二年,貴州降為貴縣,是為有貴縣縣名之始,縣治所為今貴港城區。貴縣屬潯州府,潯州府治所為今桂平城區。
清代仍屬貴縣,縣治所為今貴港城區。屬廣西行省潯州府,潯州府治所為今桂平城區。
[編輯]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貴縣屬潯州府。2年(1913年)撤府設道,7月,貴縣屬鬱江道。3年(1914)貴縣屬蒼梧道。16年(1927年)11月貴縣屬蒼梧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年(1930年)貴縣屬蒼梧民團區。21年(1932年)4月屬梧州民團區。23年(1934年)3月,屬梧州行政監督區。29年(1940年)貴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36年至38年(1947至1949年)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區治鬱林。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貴縣初屬鬱林專區,1951年7月屬南寧專區,同年8月屬賓陽專區。1952年8月屬容縣專區。1958年7月屬鬱林專區。1971年專區改為地區,貴縣屬玉*(鬱)林地區。
1988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消貴縣縣制,設立貴港市。設市後仍屬玉*(鬱)林地區,行政區域不變。
1995年10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地級市。
星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改鬱林為玉林。

[編輯] 經濟

經濟數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貴港市人民政府網站《2009年貴港市金融穩定報告》得到的數據結果編輯。
經濟概況
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8.59億元,增長15.2%,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11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82.21億元,增長20.9%,第三產業增加值159.28億元,增長15%。

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情況
2009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4329萬美元,同比下降12.6%;其中出口11135萬美元,增長16.9%。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元,增長2%。

[編輯] 地理氣候

北回歸線橫貫貴港中部,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21.5℃,年均降雨日166天,1月均溫12.3℃,7月均溫28.6℃,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無霜期353天。

[編輯] 行政區劃

全市轄3市轄區、1縣、1代管縣級市。

市轄區: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
縣:平南縣
代管縣級市:桂平市
[編輯] 人口

貴港市各區(縣、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貴港市 10,605.40 4,225,500 4,915,879
港北區 1,020 639,249
港南區 1,089 625,600
覃塘區 1,502 557,831
平南縣 2,988 1,345,025
桂平市 4,074 1,748,194
[編輯] 語言

貴港話

[編輯] 物產

主要礦產資源有全國儲量第一的三水鋁和鐵、錳、金、銅、銻、石灰石、白雲石、煤、高嶺土、矽藻土、石膏、礦泉水等60多種。
林產以松、杉為主。
主要特產有江口竹器、桂平西山茶、平南團羅茶、覃塘毛尖茶、桂平香米、東津細米、羅秀米粉、金田淮山、社坡腐竹、麻垌荔枝、石硤龍眼、覃塘蓮藕、貴港紫藕、甘蔗、紅片糖、香蕉、柑橘、木菠蘿。
[編輯] 歷史名人

曾立昌
曾釗揚
張澯
鄭恆受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平南五烈士:韋樹模、韋統鈴、韋統淮、韋榮初、林盛初
江安才
羅文(籍貫桂平縣,《獅子山下》歌曲原唱)
羅爾綱(太平天國歷史研究唯一權威)
石達開
袁崇煥
李秀成
楊秀清
蒙子文(世界上最年長(1903-2007)的主教,1984年被教宗任命為南寧教區主教,但大陸官方僅認可其神父身份)
黎傑材(負責滇緬公路修築的建築專家)
沈錫琳(負責滇緬公路修築的建築專家)
[編輯] 名勝古迹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4A)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桂平龍潭國家森林公園(3A)
城區大南門小南門(由於政府及地方文物保護部門保護不力,已破爛不堪)
國家3A級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
千年古剎南山寺
峽谷景觀大藤峽
東湖(由於房地產開發,已填了大部分水體)
翼王亭
羅泊灣漢晉古墓群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4%B5 ... F%E5%B8%82

Re: 貴港市

Sep 25th, '11, 16:37

港北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109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57萬。

[編輯] 行政區劃

港北區轄貴城、港城、大圩、慶豐4個鎮和中里、奇石、根竹、武樂4個鄉,125個行政村、7個街。

[編輯] 外部連結

貴港市港北區簡介

-------------------

港南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122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58萬。

[編輯] 行政區劃

港南區轄6個鎮、5個鄉:橋圩鎮 八塘鎮 木格鎮 木梓鎮 湛江鎮 東津鎮 平悅鄉 瓦塘鄉 思懷鄉 橫嶺鄉 新塘鄉。

[編輯] 外部連結

貴港市港南區簡介

-------------------

覃塘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150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52萬。

[編輯] 行政區劃

覃塘區轄覃塘、東龍、黃練、三里、五里、石卡6個鎮和蒙公、山北、古樟、振南、大嶺5個鄉。

[編輯] 外部連結

貴港市覃塘區簡介

-------------------

桂平市

古稱:潯州

市長 秦春成
市委書記 黃志光
新政府駐地 鳳凰新區
面積(2005年)
- 總面積
- 市區面積
4074平方千米
18平方千米
人口(2005年)
-總人口
--市區人口
170萬人[1]
16.5萬人
殊榮 國家優秀旅遊城市
國內生產總值
-總值(2005年)
民族 漢、苗等多民族混居
電話區號 0775
郵政編碼 537200
機動車牌照 桂R
市花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桂平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是貴港市下轄的縣級市;桂平西與貴港市區,東與貴港市平南相鄰,南北分別於玉林市和來賓市相連。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地理
3 文化
4 歷史名人
5 行政區域
6 人口
7 交通
7.1 市內交通
7.2 公路
7.3 航運
8 經濟
9 旅遊
10 教育
10.1 基礎教育
10.2 中專
10.3 社會辦學
11 軍事
12 參考資料
13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桂平歷史悠久,曾長期為州府級別的地方單位駐地。秦漢時隸屬桂林郡,桂林郡治據史載曾在今日桂平市區附近(但尚無實質性的考古證據可證實),後桂平分立為布山郡,桂平即布山郡治。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桂平也曾被鬱林郡管轄。自南北朝的梁朝始建「桂平」建制。至明清時期為「潯州」。因地處兩江交匯之處,得水路便利。桂平曾是廣西東部僅次於梧州的商埠,在西南商品進出廣東的通道上有重要地位。在清中後期,潯(潯州,即桂平)與邕(南寧),梧(梧州),郁(玉林),桂(桂林),平(平樂),慶(慶遠,即河池)等府並立。是廣西的重要城市之一。

明清兩代潯州轄四縣,桂平縣,平南縣,武宣縣,貴縣。其中潯州府治和桂平縣治同城。府治和縣治都在今桂平老城區縣府街一帶(本地人俗稱「丁字街口」)。

20世紀後因交通狀況的改變(公路鐵路的通行和水運衰落)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計劃經濟的施行,桂平地位隨即衰落。後被玉林地區所轄。1994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為縣級桂平市。後因地級貴港市的建立,為貴港市所「代管」至今。

因為行政區劃的變遷,武宣縣劃歸地級柳州市(於2002年來賓升格地級市,屬來賓市),平南縣獨立置縣(歸地級貴港市管轄),貴縣,即為今日地級貴港市的前身。

[編輯] 地理

位於廣西中東部,珠江的兩支流黔江、鬱江(西江流經桂平段)在此處匯流,北回歸線經過該市。

隱藏▲桂平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 (°F) 16.2
(61.2) 16.8
(62.2) 20.1
(68.2) 25.2
(77.4) 29.3
(84.7) 31.6
(88.9) 32.9
(91.2) 32.9
(91.2) 31.5
(88.7) 28.2
(82.8) 23.7
(74.7) 19.4
(66.9) 25.7
(78.3)
平均低溫 °C (°F) 10.0
(50) 11.3
(52.3) 14.6
(58.3) 19.2
(66.6) 22.7
(72.9) 24.8
(76.6) 25.6
(78.1) 25.4
(77.7) 23.9
(75) 20.4
(68.7) 15.6
(60.1) 11.5
(52.7) 18.8
(65.8)
降雨量 mm (英寸) 63.9
(2.516) 84.0
(3.307) 100.0
(3.937) 188.7
(7.429) 297.8
(11.724) 255.7
(10.067) 220.6
(8.685) 184.0
(7.244) 116.0
(4.567) 78.7
(3.098) 53.1
(2.091) 40.1
(1.579) 1,682.6
(66.244)
相對濕度 (%) 79 83 85 84 83 83 80 80 77 74 72 73 79.4
平均降雨日數 (≥ 0.1 mm) 13.6 16.3 18.8 19.0 20.4 18.4 17.0 16.2 11.0 8.6 6.9 7.4 173.6
日照時數 74.9 49.4 47.6 66.5 125.4 155.3 206.8 203.4 196.7 177.2 156.4 136.1 1,595.7
來源: 中國氣象局 2011年2月26日
[編輯] 文化

桂平方言主要為粵方言桂南,梧州廣府片/潯邕片,其與粵方言標準口音廣州音的互通程度較高。與廣州音的主要區別在於聲母l、n音的相互轉換。以及廣州音中ou韻母在潯邕片中轉化為au。另外,由於受到「推普」的影響,潯邕片粵語的詞彙比較北方化,相當多詞彙來自於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而非傳統粵語詞彙。

在桂平的客家人聚居地通行客家方言,在桂平南部的一些地區通行粵方言桂南勾漏片。桂平市居民普遍以潯邕片粵語交流。近年隨著大批外地客商的進入,普通話的使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與相當多其他方言點相比,普通話尚未能威脅到梧州廣府片\潯邕片粵語在桂平的地位。桂平亦有不少少數民族,但由於粵語的強勢影響,這些少數群體均能使用熟練流利的潯邕片粵語。

桂平民間流行粵劇和廣東與香港文化製品,如電視劇,歌曲,電影。

[編輯] 歷史名人

楊秀清:桂平紫荊鎮東王沖人,太平天國東王,死於天京事變。
韋昌輝:桂平金田村人,太平天國北王,死於天京事變。
韋俊:桂平金田村人,韋昌輝胞弟,天京事變後降清,後病死。
林鳳祥:桂平人,具體籍貫不詳,太平天國將領,北伐失敗後被俘身死。
譚紹光:桂平人,具體籍貫不詳,太平天國慕王,死於太平天國後期的蘇州之戰。
楊輔清:桂平客家人,太平天國輔王,以楊秀清為義兄,太平天國失敗後被清政府捕殺。
陳坤書:桂平人,太平天國護王,死於太平天國後期的常州之戰。
陳志書:桂平人,太平天國志王,陳坤書之兄,死於常州之戰。
曾天養:桂平人,太平天國早期將領,死於湘潭之戰。
莫榮新:桂平江口人,舊桂系軍閥之一,統治兇殘,時人稱之為「莫屠戶」。新桂系取代舊桂系之後,莫返回桂平閒住,後病死。
郭德潔:桂平城廂人,李宗仁夫人。
歐燕蘭:桂平城廂人,曾就讀桂平中心小學,田徑選手。
羅文:籍貫桂平縣,出生於廣州,香港著名歌手。
簫朝貴:潯州(桂平)武宣人(今來賓武宣,當時武宣屬潯州府管轄),太平天國西王,死於攻打長沙。
石達開:潯州(桂平)貴縣人(今地級貴港市,當時貴縣屬潯州府管轄),太平天國翼王,死於四川。
胡以晃:潯州(桂平)平南人(今平南縣,當時平南屬潯州府管轄),太平天國早期將領。
秦日綱:潯州(桂平)貴縣人,太平天國燕王,死於天京事變。
吉文元:潯州(桂平)平南大瑤山麓人,太平天國早期將領,死於北伐。
蒙得恩:潯州(桂平)平南大鵬人,太平天國早期將領,病死。
劉官芳:潯州(桂平)武宣人,太平天國將領,下落不明。
莫仕葵:潯州(桂平)平南人,太平天國早期將領,太平天國失敗後潛逃回平南鄉里,病死。
[編輯] 行政區域

桂平市下轄22鎮5鄉。 治所所在:西山鎮(桂平市區,前西山鎮和桂平鎮合併) 東區:木圭鎮,木樂鎮,石咀鎮,油麻鎮,社坡鎮,尋旺鄉,馬皮鄉。 南區:羅秀鎮,麻垌鎮,社步鎮,下灣鎮,木根鎮,大洋鎮,大灣鎮,中沙鎮,中和鎮,羅播鄉。 西區:白沙鎮,石龍鎮,蒙圩鎮,厚祿鄉。 北區:南木鎮,金田鎮,江口鎮,紫荊鎮,垌心鄉。 其中桂平鎮(桂平市區「現已合併入西山鎮」)下轄10個居民委員會:城中,城東,城南,城西,城北,縣府,興寧,廂東,廂南,鳳凰新區。

[編輯] 人口

2009年,桂平市總人口230萬,其中市區人口25.5萬。

[編輯] 交通

[編輯] 市內交通

主要由公共汽車和三輪車以及計程車組成。

[編輯] 公路

南梧二級公路經過該市,桂金二級公路(桂平市至金田鎮),武宣-金田-平南二級公路,桂玉二級公路。

[編輯] 航運

桂平市位於三江(鬱江、黔江、潯江)交匯處,水運方便,有一個航運樞紐中心。

[編輯] 經濟

[編輯] 旅遊

桂平市著名的旅遊景點有桂平西山、白石洞天、大藤峽、龍潭國家森林公園、太平天國洪秀全金田起義舊址、北回歸線標誌性公園等。

桂平西山:桂平西山,又名思靈山,因位在桂平城西1公里得名。西山古稱「南天第一秀山」,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靈」而著稱,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潯城半邊山」,「潯城半邊山」即指西山。
白石洞天:白石山在桂平城區東南35公里,麻垌鎮西北8公里處。白石山海拔650米,道書稱「白石洞天」,在中國三十六洞天中名列第二十一。
大藤峽:大藤峽位於桂平市境內的黔江下游,距市區約8公里,有廣西小三峽之稱。
龍潭國家森林公園:龍潭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桂平市西北面的大平山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內和金田林場內,距市區約23公里,是桂東南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區,被譽為動植物王國孑遺植物寶庫和廣西小西雙版納。
太平天國洪秀全金田起義舊址: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址位於桂平市以北27公里的金田鎮金田村西側的犀牛嶺,是1851年1月11日爆發的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所在地。
北回歸線標誌性公園
公園內有彩色噴泉和天文科學知識展覽館,是人們直觀了解自然的科普教育基地。是廣西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塔,是全球9個北回歸線標誌中唯一有強迴音的標誌塔。

[編輯] 教育

[編輯] 基礎教育

桂平市潯州高中:桂平市歷史最悠久,桂平市民間普遍認為是師資力量和教學質量最雄厚的一所高級中學,歷史超過一百年。以高中部為主,開設有附屬初中班。潯州高中也是桂平歷史上第一所「西學」,建立於清末。民國時為廣西省立第八中學,文革前為廣西省重點中學。但文革後降級為縣重點中學。
桂平一中:桂平歷史比較悠久的一所中學,同時開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因建校時從潯州高中抽調樂部分人員,師資,並且校址互相交換過,故其校史早期部分和潯州高中重疊。
桂平二中:創建於80年代,是一所初級中學,未開設高中部,因校址緊靠地處鬱江防洪堤,故常在汛期被水淹沒部分校區。桂平二中和桂平市國家安全局合作,是「國家安全教育試點中學」。
桂平三中:創建於90年代的一所中學,同時開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
桂平四中:創建於90年代中後期,同時開設有初中部和高中部。
桂平市中心小學:桂平市歷史最悠久,師資力量和教學器材最雄厚的一所小學,校史超過百年。因歷史上桂平人口稀少,故中心小學在建校後很長時間內承擔了桂平城區初等教育的重任。甚至有不少居民父子兩代都是同一個教師任課的故事。校址在桂平市縣府街的一個小山崗上。潯州高中和第一中學在歷史上也曾佔用過此地。桂平市教育局的辦公地址位於校內。
桂平市城西小學:歷史僅次於中心小學,校址在桂南路中段。因地處現在桂平市的中心區,故校址十分狹窄。 城西小學和當地駐軍合作辦有一個「少年軍校」的項目,以鍛煉學生。
桂平市城北小學:位於城北北江街,靠黔江碼頭,學校規模比較小。
桂平市廂東小學: 位於廂東村,以前桂平城牆東門口,二路公交車始發/終點站。規模較小。
桂平市逸夫實驗小學:為港商劭逸夫捐資所建。位於貴桂路中段。
[編輯] 中專

桂平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 社會辦學

歷山中學:桂平市內較著名的一所社會力量辦學的私立中學,校址就在桂平二中隔壁。
[編輯] 軍事

明末侯大苟的瑤民起義軍曾轉戰與桂平西北的大藤峽一帶。至今桂平仍有不少關於瑤民起義軍的民間傳說,比如「覆船嶺」。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即爆發於桂平金田鎮。
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部隊曾在桂平市區南面15公里的蒙圩馬回嶺與侵華日軍激戰。是豫湘桂戰役中在桂南地區的一次比較激烈的戰鬥。
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時,桂平市區曾駐有中國人民解放軍42軍的一個師的司令部。故今日桂平市區仍有「師部路」的街道名稱。但今日桂平市轄區內並無陸軍部隊駐紮。
桂平市郊區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所屬海軍航空兵的一個飛行基地,駐有一個轟六團。
桂平市區內駐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內衛部隊的一個中隊,部隊營地在桂平市看守所。另有武警消防部隊一個中隊,駐地在貴桂路中。
[編輯] 參考資料

^ 概況. 新華網廣西頻道. 2008年7月17日.
[編輯] 外部連結

桂平市政府網站
桂平市行政服務中心

-------------------

平南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所轄的一個縣。總面積為150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為52萬。

[編輯] 行政區劃

平南縣轄18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平南鎮 平山鎮 大坡鎮 寺面鎮 大洲鎮 六陳鎮 大新鎮 大安鎮 武林鎮 鎮隆鎮 環城鎮 上渡鎮 安懷鎮 思旺鎮 大鵬鎮 官成鎮 同和鎮 丹竹鎮 赤馬鄉 東華鄉 思界鄉 大成鄉 富藏鄉 馬練瑤族鄉 國安瑤族鄉。

[編輯] 外部連結

貴港市平南縣簡介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