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韻悠揚嘅粵劇、輕快歡愉嘅廣東音樂
Post a reply

靚次伯

Sep 19th, '11, 23:04

靚次伯


靚次伯(1905年-1992年2月6日),原名黎松柏,書名黎國祥,廣東新會人,南派粵劇著名老倌。由於家中排名第四,便人稱「四叔」,被稱為「武生王」、「南音王」。「靚次伯」的藝名是把其師靚大方跟他所仰慕的朱次伯二人的藝名合成的。他與金山炳、靚榮、千里駒、白駒榮等人都是把戲台演唱語言從官話改為粵語的前軀。 次

目錄

[隱藏]
1 生平
2 演出劇目
2.1 粵劇
2.2 電影
3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4 參考文獻
5 參見
6 外部連結
生平

十六歲時,最初靚次伯跟從他的三哥新太子卓在寰球樂學習,很快晉升為第三武生。[1]當年,他與薛覺先及朱次伯一起工作。他師承武生靚大方,並且以文武生朱次伯及小武新少華為學習對象。[2]因此他被班中人稱呼為「靚次伯」,所以他以此為藝名。

後來靚次伯加入辛氏開辦的樂千秋劇團擔當武生。[3]雖然他的嗓音調門低沉,聲線略帶沙啞,但憑著苦功鑽研,終於自成一格。他擅長唱龍舟腔、南音及古腔,享有「龍舟王」美譽,多材多藝亦能反串老旦。他功架一流,「牙簡功」及「拋鬚」深受推崇,「坐車」功夫更是獨步梨園,無人能及。

三十年代已擔任第一武生,唱做備受觀眾和行內稱頌。1936年他遠赴美國登台,為期三年零九個月。後來重組「勝壽年」,並與花旦芳艷芬、紅線女、何芙蓮等人合演。1941年,與廖俠懷、新馬師曾組織「勝利年」。不久,日本佔領香港,逃亡到廣州,加入「太上劇團」往澳門演出。[2]數十年來,靚次伯曾參加「太上劇團」、「新聲劇團」、「光華」、「寰球樂」、「祝樂年」、「頌太平」、「人壽年」、「勝利年」、「仙鳳鳴」、「雛鳳鳴」等劇團,擔任武生一職,直至1980年代退休為止。曾經與他合作的後輩有任冰兒、廖國森、謝雪心、阮兆輝等等。[4]

演出劇目



靚次伯參加演出的紫釵記(1978)
粵劇

六國大封相
十奏嚴嵩
生包公夜審郭槐
梁山伯與祝英台
五福紅娘
富士山之戀
半壁江山一美人 飾演伍子胥
再世紅梅記(1968年)
玉郎三戲女將軍(1967年)
無情寶劍有情天(1964年)飾演呂懷良
紅線女夜盜寶盒(1963年)
帝女花(1959年)飾演崇禎
紫釵記(1959年)飾演盧太尉
蝶影紅梨記(1959年)飾演王黼
電影

紫釵記(1959年/1977年)飾演盧太尉
帝女花(1959年/1975年)飾演崇禎皇帝/清帝
李後主(1968年)飾演陳喬
孝女珠珠(1966年)飾演白師父
大紅袍(1965年)飾演嚴篙
新夜吊秋喜(1963年)
紅綫女夜盜寶盒(1963年)
雷鳴金鼓戰笳聲(1963年)
七手八臂觀世音(1963年)
玉龍太子出家(1963年)
清官斬孝女(1963年)
烽火恩仇十六年(1963年)
打死不離親兄弟(1962年)
碧玉簪(1962年)飾演李廷甫
哪吒出世(1962年)飾演李靖
金鐧怒碎銀安殿(1962年)飾演尚書
紮腳小紅娘(1961年)飾演崔夫人
苦命女雪夜尋夫(1960年)飾演方書城父
西河會妻(1960年)
山東紮腳穆桂英(上集)(1959年)飾演楊六郎
韓湘子雪夜過情關(1958年)
三娘教子(1958年)飾演保叔
貍貓換太子(1958年)
黃飛虎反五關 (續集)(1958年)
一夜九更天(1958年)
韓湘子雪夜過情關(1958年)
荊釵記(1958年)
春風帶得歸來燕(1958年)
鯉魚精(1958年)
梁祝恨史(1958年)
妻賢子孝母含冤(1958年)
清官斬節婦(1958年)
合珠記(1957年)飾演包拯
包公奇案灰闌計(1957年)
包公三審血掌印(1957年)
十奏嚴嵩(1952年)
生包公夜審奸郭槐(1952年)
帝苑春心化杜鵑(1951年)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靚次伯的兒子黎玉樞為了紀念靚次伯,特在將軍澳寶琳捐建了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5]

參考文獻

^ 憶武生王靚次伯,大公報,2006年10月8日
^ 2.0 2.1 靚次伯
^ 廣州市誌
^ 武生王靚次伯,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資料庫
^ 紀念一代武生王——靚次伯,文匯報
參見

黎彼得(靚次伯的姪兒)
廖國森(弟子)
外部連結

靚次伯紀念館(在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內)
王者之風—武生王靚次伯
仙鳳鳴:靚次伯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D%9A ... 1%E4%BC%AF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