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Cantonia!康頓尼亞!我哋粵人嘅世居祖根之地!粵民族嘅真正祖國!
Post a reply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38

深圳市


簡稱 深
別稱 鵬城
舊稱 寶安,新安

深圳市位於廣東省的位置圖
概覽

省 廣東省
行政區類型 地級市、副省級城市
行政區劃代碼 440300
下級行政區 6個市轄區
設市時間 1980年8月26日
現任市委書記 王榮
現任市長 許勤
政府駐地 福田區
地理
中心坐標 22°32′0″N 114°05′0″E / 22.533333°N 114.083333°E
總面積 1952.84平方公里
- 市區 1952.84平方公里
海拔 0~1548 海拔米
氣候類型 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年平均氣溫 22.3℃ °C
人口
總人口(2010) 1036萬人
官方語言 普通話
本地語言 粵語、客家話、大鵬話
經濟
GDP(2010) 9510.91億元人民幣
人均GDP 91804元人民幣
其他
時區 UTC+8
市樹 荔枝、紅樹林
市花 簕杜鵑
郵政編碼 51800
電話區號 +86 (0)755
車牌號碼 粵B
網站: sz.gov.cn

深圳[1] (粵拼:sam1 zan3,潮拼:Chhim tsùn)又稱為「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廣東省,南鄰香港新界、北接東莞、東接惠州、西部與珠海澳門隔珠江相望,是國務院批准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第一個經濟特區。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經過30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名稱來源
1.2 山寨之都
1.3 二奶之城
2 相關條目
2.1 古代
2.2 近代
2.3 當代
3 地理
3.1 位置範圍
3.2 氣候
3.3 山脈與河流
4 行政區劃
5 人口
6 文化
6.1 文化記事
6.2 文化特點
6.3 圖書館
6.4 博物館
6.5 美術館
6.6 年展
6.7 書城
7 宗教
8 綜合競爭力
9 經濟
10 交通
10.1 的士
10.2 公共汽車
10.3 地鐵
10.4 鐵路
10.5 道路
10.6 機場
10.7 港口與口岸
10.8 口岸
11 旅遊
11.1 已開發的旅遊區
11.2 自助旅遊景點
11.3 歷史景點
11.4 購物中心
11.5 百貨公司
11.6 超級商圈
11.7 專業市場
11.7.1 園林及綠化
11.7.2 電子元件及電腦配件
12 體育
12.1 體育場館
12.2 公眾或社區體育場所
13 教育
13.1 學校教育
13.2 校外教育
13.2.1 青少年校外教育
14 衛生保健
14.1 專科醫院
14.2 綜合醫療機構
14.3 保健機構
14.4 疾病控制機構
14.5 殘疾人康復機構
15 著名人物
16 歷任黨、政負責人
16.1 歷屆市委書記
16.2 歷屆市長
17 姊妹城市
18 參見
19 參考資料及註釋
20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編輯] 名稱來源

深圳,又稱為「鵬城」,別稱:「。山寨之都」,「。二奶城」。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於明代早期(1410年)文獻,深圳在原居民的傳統理解上,只是指現今東門市場一帶即係『深圳墟』。『圳』從字意上為田邊水溝,深圳的意思就是深渠。後因廣九鐵路經過此地並設立站點且比鄰香港從而成為商業中心,1979年後寶安縣改制深圳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特區,『深圳』從此有更廣闊的意義。

[編輯] 山寨之都

山寨極有可能侵犯創新者的版權。因投入的研發經費較少,可以較低廉的生產成本打入部分貿易市場,造成不平等的惡性競爭。

2011年07月29日,中國重拳打擊盜版,山寨手機撤離深圳華強北。

美國《華爾街日報》2011年07月30日報導,深圳在由中國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中,有超過97%屬於外觀設計,但大多數隻是打著「創新」的旗號,實際上只是對現有設計進行了微小改變。

[編輯] 二奶之城

西班牙《阿貝賽報》2011年6月19以標題《二奶城市》進行的報導。在緊鄰香港的中國南方城市深圳街頭的一幢30層大廈邊上,停了十幾輛香港牌照的車。在周末的下午,這在深圳皇崗地區是非常常見的現象,這個地方因為居住了數千名「二奶」而出名。「二奶」是中國人對被包養情婦的稱呼,在深圳包二奶的多半是香港富商、中產階級辦事員甚至還有貨車司機,他們從香港過關到深圳只需很短時間。

[編輯] 相關條目

二奶
盜版
山寨機
黑心商品
[編輯] 古代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附圖中的深圳,當時深圳只是羅湖北面的一個細小村落
秦朝以前一直是百越所居之地,甚少受中原文化影響。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成為中國領土,屬南海郡。 漢朝時屬南海郡博羅縣,於南頭設鹽官,稱為「東官」。 南越國時沿用先前建制。 三國東吳設司鹽都尉。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晉成帝分南海郡地設東官郡,兼置寶安縣,為寶安立縣之始。 隋時改為南海郡轄。 唐至德二年(757年),廢寶安縣,改為東莞縣轄,屬廣州,於南頭設屯門軍鎮。 南漢(大越國)時置媚川都采珍珠,屬興王府。 宋亡,相傳宋帝昺投海死後,遺骸漂流至赤灣,葬於南山腳之下,今有深圳南山宋少帝陵。

明朝統一全國,於南頭城、大鵬城二地設立衛所並築城,負責防衛廣東沿岸海上防務,南頭城遂有「全廣門戶」之稱。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葡萄牙佛朗機人入侵南頭城,爆發屯門海戰。萬曆元年(1573年),於南頭設立縣治,取名新安,喻意「革新鼎安、轉危為安」。 清康熙元年(1662年),為了防止沿海居民與鄭成功軍隊接觸,下令遷界禁海,新安縣一度併入東莞縣,後復界,新安縣恢復。

[編輯] 近代

道光八年(1842年),鴉片戰爭後簽《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予英國,咸豐十年(1860年),簽《北京條約》再割讓九龍半島,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簽《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租借新界99年,從此香港脫離新安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孫中山於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史稱「三洲田起義」(惠州起義)。民國三年(1914年),全國省市名稱統查後,為避免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改名寶安縣。抗日戰爭期間,縣治曾遷至東莞縣石馬鎮。 1949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寶安縣南頭,寶安縣開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 1953年,縣人民政府考慮到深圳墟連接廣九鐵路,交通便利,便將寶安縣城從南頭搬到深圳墟。

[編輯] 當代



深圳市內夜景


深圳市中心公園


福田CBD一景
當香港仍然是英國的殖民地時,這處是香港通往中國大陸的陸路主要關卡。過去香港人前往大陸,都必須在羅湖站下車,然後徒步橫過深圳橋來到深圳。由於對內地政策的恐慌,深圳酒店曾經是港人和廣東省籍親人會面的地方。1979年改革開放後寶安縣易名為深圳市。 1980年,升級為副省級市。並於靠近香港新界的地段設立經濟特區。

1980年代初期的深圳還是很落後,到處都是菜田,居民以務農為生。當時的深圳火車站十分簡陋。不過由於深圳鄰近香港,所以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當地人民已對境外的事物非常熱心。在當時的火車站,可以買到先前一天的香港報紙。當時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傳閱香港報紙是被禁止的。

1980年代初期,深圳、珠海和廈門相繼被指定為經濟特區,以這三地作為開放的窗口,為開放改革的試點。而深圳也由原來只是寶安縣的一個小鎮升格成為地級市,並反過來吞併了原來寶安縣的地域。經濟發展在深圳漸趨蓬勃,高樓大廈取代農田,多個周邊的開發區引進外地資金,尤其是吸引港資到這裡設廠房。市內的商業活動漸見市場經濟的規模,亦開始開發早期的旅遊點如西麗湖和香蜜湖。深圳證券交易所為天津投資股份公司撤銷之後,首個在中國大陸設立的證券交易所。在1980年代原本有規劃要發行深圳特區貨幣,後來因諸多原因而擱置,後來就沒有正式發行。

[編輯] 地理



深圳局部地貌


深圳以往水災情景
[編輯] 位置範圍

深圳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地處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東西長81.4公里,南北寬(最短處)為10.8公里,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連伶仃洋和珠江口,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952.84平方公里。

[編輯] 氣候

深圳地處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年平均溫度22.3℃,最高溫度38.7℃,最低溫度2℃。年平均降雨量為1924.7毫米。年平均日照數為2060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夏季多為季風低壓、熱帶氣旋所影響,盛行偏東南季風,高溫多雨;其餘季節多受蒙古高壓影響,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燥。每年的7~9月份為颱風多發季節,平均一年4~5個颱風。

隱藏▲深圳 (1971-2000)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 (°F) 19.7
(67.5) 19.7
(67.5) 22.7
(72.9) 26.3
(79.3) 29.3
(84.7) 31.1
(88) 32.2
(90) 32.0
(89.6) 31.2
(88.2) 28.9
(84) 25.1
(77.2) 21.5
(70.7) 26.6
(79.9)
平均低溫 °C (°F) 11.7
(53.1) 12.7
(54.9) 16.0
(60.8) 19.9
(67.8) 23.2
(73.8) 25.2
(77.4) 25.7
(78.3) 25.5
(77.9) 24.3
(75.7) 21.6
(70.9) 17.1
(62.8) 12.9
(55.2) 19.6
(67.3)
降雨量 mm (英寸) 29.8
(1.173) 44.1
(1.736) 67.5
(2.657) 173.6
(6.835) 238.5
(9.39) 296.4
(11.669) 339.3
(13.358) 368.0
(14.488) 238.2
(9.378) 99.4
(3.913) 37.4
(1.472) 34.2
(1.346) 1,966.3
(77.413)
相對濕度 (%) 71.7 76.8 79.5 81.0 81.7 81.8 80.5 81.8 78.8 72.4 68.4 67.1 76.8
平均降雨日數 7.07 10.07 10.77 12.73 15.60 18.47 17.00 18.30 14.83 7.63 5.63 5.97 144.07
日照時數 147.9 98.8 101.4 110.2 149.8 173.6 220.0 188.6 181.2 199.5 184.3 178.5 1,933.8
來源: 氣象百科 世紀氣象 2009-01-25
[編輯] 山脈與河流

梧桐山、筆架山、馬巒山、蓮花山、大南山、七娘山、羊台山
深圳河、淡水河、茅洲河、福田河、新洲河
[編輯] 行政區劃

2007年5月31日,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光明新區,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是光明等片區管理體制的調整,而不涉及行政區劃的變化[2],其性質和坪山新區相同。

2009年6月30日,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坪山新區,管轄坪山、坑梓兩個街道及原深圳市大工業區,原深圳市大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同時更名為深圳市坪山新區管理委員會,其性質和光明新區相同。

2010年國務院批准將寶安及龍崗兩區劃入深圳經濟特區,把特區範圍擴大至深圳全市,並於7月1日實施。至此,長期困擾深圳市的「一市兩法」問題得到解決。

市轄區名稱 建制日期 備註
羅湖區 1979年10月 深圳最早開發的城區,深圳鎮所在地。
福田區 1986年 深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南山區 1990年1月4日
鹽田區 1998年3月30日
龍崗區 1992年11月11日 下轄功能區1個:坪山新區
寶安區 1992年11月11日 下轄功能區1個:光明新區
福田區 光明新區 寶安區 羅湖區 南山區 鹽田區 龍崗區 坪山新區 龍崗區
光明新區、坪山新區屬於深圳市設立的縣級以上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深圳市現轄六個市轄區: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從特區外不能隨意進入特區,而必須在特區與非特區間的檢查站(俗稱「二線關」)接受證件(邊防證)檢查。現在,證件檢查程序已大大簡化,很多時候甚至不檢查,但檢查站仍予以保留。截至2007年12月31日,深圳有新城檢查站、南頭檢查站、布吉檢查站、梅林檢查站、同樂檢查站、白芒檢查站、沙灣檢查站、鹽田檢查站、背仔角檢查站、溪沖檢查站、南光檢查站和福龍檢查站等共17個檢查站。隨著市政建設如南坪快速路的開通,原關內外聯繫越來越緊密,但檢查站的數量將不再增加。由於深圳發展迅速,很多昔日的荒涼之地現在已變成了熱鬧的街區。因此,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對深圳有不同的概念,這一點在已久居深圳的人士及來深圳不久的人士有很大區別。從深圳建立特區不久來深圳定居的人士,部分人仍堅持認為深圳是東起黃貝嶺,西至華富路,甚至只到上步路的一片狹小區域,因為最初的深圳除這片區域外一片荒涼。深南路的冠名方法,即深圳到南頭的市政路。

由於特區與非特區適用的經濟政策、使用法規不同,造成目前特區內外形成巨大落差。兩種不同的行政區劃,造成特區內土地面積十分有限、經濟開發用地不足,而特區外的規劃建設相對落後,降低了深圳的整體競爭力。另一方面,經濟特區獨有的特區立法權造成「一市兩法」的現象,不利行政管理的統一,也加大了管理成本。要求將寳安區與龍崗區併入特區的建議早於1998年已經被提出,隨後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而將經濟特區範圍延伸到深圳全市的專項調研方案已經在2009年開始。[3]

此外,在2005年,全國政協委員劉家琛提議將惠州市惠陽區、東莞市鳳崗鎮、東莞市清溪鎮或大亞灣區劃入深圳,使深圳有足夠土地空間,發展成產業轉移和工業後勤基地。這消息一度刺激惠陽的房地產市場,成了深圳置業者追捧的目標。有關建議正等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

[編輯] 人口

深圳市人口多數來自外地,因此深圳被稱爲「移民城市」。在成為特區之前,前寶安縣有60萬人,且每年都有大量本地人逃港,經由寶安縣到達香港的人超過200萬。從六十萬到三百萬人口深圳用了大概十五年的時間,但是由三百萬到一千萬則不到十年,進入二十一世紀,深圳已成為全球的特大城市,人口密度居中國首位。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網站公佈的《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1]》,2010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1035.79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700842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349510人,增長47.79%,年平均增長率為3.98%。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3503201戶,家庭戶人口為740241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63人減少0.52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561.40萬人,佔54.20%;女性人口為474.39萬人,佔45.80%。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97.74上升為118.34。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01.88萬人,佔9.84%;15-64歲人口為915.64萬人,佔88.40%;65歲及以上人口為18.28萬人,佔1.7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34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9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5個百分點。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77.90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248.23萬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456.27萬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92.01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0.81萬人上升為1.72萬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23萬人上升為2.40萬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5.22萬人下降為4.41萬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1.2萬人下降為0.89萬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5.02萬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2.6萬人,文盲率由1.09%下降為0.48%,下降0.61個百分點。

深圳的人口政策受到普遍的批評,作為一座人口多元的城市,政府卻不具備對待移民的包容心態。2004年年底,有超過100萬人在市府的清理行動中被「梳理」出去,相當一部份人去到深圳鄰近的城市,一部份則回到鄉下老家。梳理事件引起社會很大的震動,石映照在《中國城市的一千個特點》中對事件作出批判,值得深思的是,據說九成市民支持市府行動,南京,上海政府赴深考察學習。

2011年,爲了應對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市府又一次進行梳理行動,被民眾批評為「清洗太平地」,這次有包括維權律師在內的8萬人被驅逐出深圳,並冠之以「高危人士」的惡名。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此舉已經涉及違憲。

深圳市各區面積與人口數據(2010年11月1日)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人) 人口密度(人/公里²)
深圳市 1,991.64 10,357,938 5,201
羅湖區 78.75 923,423 11,726
福田區 78.66 1,318,055 16,756
南山區 185.11 1,087,936 5,877
寶安區 569.19 4,017,807 7,059
龍崗區 682.85 2,011,225 2,945
鹽田區 74.64 208,861 2,798
光明新區 155.44 481,420 3,097
坪山新區 167.00 309,211 1,852
[編輯] 文化

[編輯] 文化記事

1981年 深圳博物館建成。

1983年 深圳大學建立,《特區經濟》雜誌創刊.

1984年 海天出版社成立,深圳電視台開播。

1986年 深圳圖書館建成。

1987年 深圳美術館建成。

1988年 《深圳青年》雜誌創刊。

2000年10月,正在深圳藝術學校就讀的李雲迪在第十四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2003年,深圳市提出了「文化立市」的發展戰略,打造未來的「兩城一都一基地」,即:鋼琴之城、圖書館之城、設計之都及動漫基地。[4]

2004年11月18日至11月22日,首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在深圳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過四屆。

2008年11月19日,深圳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成為世界第六個,中國第一個被聯合國命名「設計之都」的城市。

[編輯] 文化特點

深圳本地原居民與香港新界大多相同有圍頭與客家兩個民系,客家主要集中在龍崗,圍頭則集中在羅湖 福田。由於地處廣九鐵路中樞位置同時又受到省港兩地文化的影響,加上改革開放之後其他北方省份人口的進入成就了深圳的文化多樣性。深圳文化在微觀上呈現多樣性,在宏觀上呈現南、北兩個文化體系的爭持。

由於深圳特區在千禧年以前經濟上主要依賴香港,而90年代中後期之後香港的影響力降低而來自內地的影響力增強,所以文化上也呈現出北方文化逐漸轉強的情況。同時,由於深圳要走國際化的路線加上臨近的國際都市香港的影響,所以深圳在混雜中國南北文化的同時,也較內地西化。

民間的文化發展有其活力和特色,在布吉自發形成「大芬油畫村」,原先的自然村落每逢節慶都自發舉行別具特色的活動,各地的飲食文化在深圳都有立足之地並不時引起潮流交替。

在深圳的東北、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幾個地區人士比較多,文化上也有所影響。

深圳政府、文化職能部門、官員等也想在文化領域上有所作為,可惜效果並不理想。究其原因與深圳文化的複雜多樣的特點有關,也與政府方面過於急功近利、迫切想造成影響、出成果有關,但最關鍵的是缺乏自由的文化傳載系統,深圳廣電集團公然對三家香港電視臺(翡翠臺,本港台,鳳凰台)進行政治性屏蔽,以寶安電視臺最為嚴重。每涉及異議人士,反對聲音,敏感歷史,電視臺都會插播廣告掩人耳目,通常插播提前錄製好的香港公益廣告。除此以外,也對這三家電視臺進行商業性屏蔽,用本地商業廣告代替原有的廣告,召斂不義錢財。曾有深圳知識份子召開聯合座談會商討應對措施。市民普遍表示反感,感覺受到侮辱,有市民每到插播時間便轉臺以示抗議。 隨著中國改革進入縱深階段,深圳經濟特權將會消失,而文化上的自由應該逐漸顯現出來,如果連香港媒體的節目都要屏蔽,大量人才將會對於是否在深圳發展重新考慮。

顯示▼深圳文化設施
顯示▼與深圳有關的藝術作品
[編輯] 宗教

仙湖弘法寺
下梅林清真寺
下梅林基督教堂
香蜜湖天主教堂
[編輯] 綜合競爭力

現居大陸城市第六位。 地價高企,2011年2月房價已升至均價¥22000/平方米,更有高達¥14萬/平方米的樓盤出售。深圳房價在向香港北區的粉嶺看齊,這使不少香港居民在權衡交通開支及住房支出後迴流到香港居住。

[編輯] 經濟



深圳會展中心(圖中的平頂建築)
2004年,深圳全市GDP為4282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7000美元。
2005年,深圳全市GDP為4926億元人民幣,全年經濟增長速度為15%,人均GDP為7300美元。
2006年,地區生産總值達5813.56億元,增長16.6%;人均GDP達到8815美元,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2007年該市生産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13%。
2007年,國家統計局年鑒數據顯示,該市經濟總量達6802億元,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佔0.1%、50.1%、49.8%。[6]
2008年,深圳本地GDP增幅為12.1%,達到7806.54億元(來源於深圳市統計局2009年3月24日發布的深圳市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深圳人均GDP達13150(以深圳市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日當天中國銀行最後一次人民幣兌美元牌價計)美元,超過中上等國家收入水平標準。
2009年,據深圳市統計局公佈的《深圳統計年鑒2009》數據顯示,深圳全市GDP達8201.32億元人民幣,增長10.7%;人均GDP達到92772元人民幣(按當年平均匯率折合13581美元)。[7]
[編輯] 交通

主條目:深圳市交通
[編輯] 的士

深圳的士 行駛範圍 起步價格 起步里程 超出起步里程後價 等候收費 夜間起步價(23時—6時)
紅的 深圳全境 10元 2.0-3.0公里 0.6元/250米 0.8元/分 16.0元
黃的 南山,福田,羅湖,鹽田 10元 3.0公里 0.6元/250米 0.8元/分 16.0元
綠的 寶安,坪山,光明,龍崗 6.0元 1.5公里 0.6元/250米 0.8元/分 7.0元
[編輯] 公共汽車

目前深圳共有公交及軌道線路1040條(2012年)。現有其中深圳巴士集團下屬1-245、J1、N1-N20夜間巴士,機場4─10線共250條線路居首位。

[編輯] 地鐵

主條目:深圳地鐵
深圳地鐵目前有五條地鐵線,包括羅寶線、蛇口線、龍崗線、龍華線和環中線,五線路於2011年6月底全線開通。深圳地鐵近期(2011-2016)規劃中,還將興建光明線、西麗線、鹽田線、內環線和機場線。[8] 深圳地鐵建設速度之慢廣受市民詬病,且報站聲音小,有市民因此常搭過站。

[編輯] 鐵路

京九鐵路
廣深鐵路
廈深鐵路 (2011年開通)
平南鐵路
平鹽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 (廣深段2011年開通)
廣深城際線 (規劃中)
深莞城際線(規劃中)
深江城際線(規劃中)
深惠城際線(規劃中)
廈深鐵路西延段(規劃中)
西部深港城際線(規劃中)
[編輯] 道路

主條目:深圳市道路
深圳市的道路全長約2174公里。並按道路大小來命名,深圳道路以「大道」、「路」以及「街」作為後綴。「XX一路」,「XX二路」這種道路很普遍。連接兩地的道路,有時會取兩地地名進行命名,例如深(圳)南(頭)路。

由於深圳市區為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狹長地帶,所以深圳市區的主幹道大多都是東西走向的。羅湖區的道路,由於歷史、地形和擁有舊城區的原因,道路的方向性顯得不強。在其它五區,大部分道路都是正南北和正東西走向的。立交橋在市內隨處可見,但架在道路上的高架橋卻極少。

[編輯] 機場

主條目: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編輯] 港口與口岸

顯示▼深圳港口與口岸
[編輯] 旅遊



東門步行街


信興廣場(地王大廈)


深圳圖書館及音樂廳


大鵬半島上西涌的著名海灘。
深圳的旅遊資源吸引了海內外大量遊客來此觀光度假休閒。由於深圳地處粵、港邊境,再加上港澳個人游計劃的參加者大多數在深圳出境,使不少出境的旅客都願意花一點時間在深圳購物消費,或到各主題公園休息遊玩。

顯示▼深圳旅遊景點及購物中心
[編輯] 體育

深圳市將於2011年舉辦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深圳足球俱樂部是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創會球隊之一,並於2004年奪得中超元年冠軍。中國球隊在亞洲足球冠軍聯賽中的最好成績也是由深圳隊取得的(2005年亞冠四強)。

[編輯] 體育場館

大運中心
深圳市體育中心
寶安區體育中心
深圳灣體育中心
羅湖區體育中心
福田區體育中心
坪山體育中心
龍崗國際自行車賽場
神仙嶺網球中心
[編輯] 公眾或社區體育場所

[編輯] 教育



Nantou Middle School
顯示▼深圳教育機構
[編輯] 衛生保健

顯示▼深圳醫療衛生機構
[編輯] 著名人物

由於深圳是1980年才建立的城市,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因此以下多是指在深圳有過重要經歷和影響的人物,而不只是本地出生的深圳人。

政界人物
袁庚
李灝
厲有為
張高麗
梁湘
王炬
林嘉祥
商界人物
王石
馬化騰
任正非
王傳福
馬明哲
秦曉
馬蔚華
文化界/娛樂界人物
李雲迪
但昭義
胡曉梅
叢飛
方放
丘英宏
郁秀
周筆暢
陳楚生
劉惜君(出生於深圳)
陳國坤(籍貫為深圳)
咼中校
體育界人物
易建聯
[編輯] 歷任黨、政負責人

顯示▼深圳黨、政負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 姊妹城市

深圳市已經分別正式與下列十八個國際省份和城市互相結為姊妹城市:

1986年3月11日與美國休斯敦市──美國第四大城市
1991年11月12日與義大利布雷西亞省
1992年6月22日與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澳大利亞第三大城市、最大海港
1993年7月30日與波蘭波茲南市──波蘭經濟、科技、文化和金融中心
1994年10月28日與法國維埃納省
1995年3月5日與牙買加金斯敦市──牙買加首都
1996年6月7日與多哥洛美市──多哥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教育中心
1997年5月27日與德國紐倫堡市
2003年10月12日與比利時瓦隆-布拉班特省
2004年6月9日與日本筑波市
2004年10月11日與韓國光陽市
2006年7月與馬來西亞新山—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
2006年與俄羅斯彼爾姆
2007年1月12日與義大利都靈市——義大利第五大城市、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座首都
2007年2月與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市
2007年9月與埃及盧克索市
2007年11月與英國羅德翰姆市
2008年4月30日與美國雷諾市
2009年5月與馬來西亞亞庇市
[編輯] 參見

深圳交通
深圳地理
世界上貨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列表
[編輯] 參考資料及註釋

^ 「圳」的台灣華語讀音為「ㄗㄨㄣˋ」或「ㄓㄣˋ」。但一般都跟從官方發音為zhèn。
^ http://sz.people.com.cn/GB/channel2/4/2 ... 23736.html
^ 深圳規劃合併關內關外 取消區級政府
^ http://www.zhongman.com/Article/Class1/ ... 30007.html
^ http://gb.cri.cn/27564/2010/04/09/4945s2812133.htm
^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8/indexch.htm
^ http://www.sztj.com/main/xxgk/tjsj/tjnj ... ogId=14497
^ [1]
^ http://www.szka.gov.cn/ywgz_id.asp?id=294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深圳市
深圳政府在線
深圳之窗
深圳新聞網
深圳分類信息網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7%B1 ... 3%E5%B8%82
Attachments
Subdivisions_of_Shenzhen.png
Subdivisions_of_Shenzhen.png (10.44 KiB) Viewed 2403 times
深圳市內夜景.JPG
深圳東門步行街.jpg
深圳會展中心(圖中的平頂建築).jpg
深圳圖書館及音樂廳.jpg
深圳大鵬半島上西涌的著名海灘.jpg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42

寶安縣


1866年(清同治七年)新安縣全圖,由義大利米蘭外方傳教會傳教士佛倫特里(或稱安西滿神父、和神父)繪製,中英對照。

寶安,又稱新安,舊縣名。屬廣東省,轄地包括現在香港及深圳。所以香港及深圳原居民的籍貫也會寫作「廣東寶安」。

[編輯] 沿革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原文有「至九龍向通新安陸路,中國官民照常行走」

寶安縣始置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晉成帝分南海郡地僑置東官郡,轄寶安縣。隋朝時改為南海郡轄。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廢寶安縣,改為東莞縣轄,屬廣州,直至明朝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東莞縣的南部分拆出新安縣,直至民國三年(1914年),全國省市名稱統查後,為避免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改名「寶安縣」。抗日戰爭期間,縣治曾遷至東莞縣石馬鎮。1949年10月19日,寶安縣人民武裝力量進入南頭,寶安縣解放。1953年,縣人民政府考慮到深圳墟連接廣九鐵路,交通便利,便將寶安縣城從南頭搬到深圳墟。1978年改革開放後寳安縣易名為深圳市後,並將原本寶安縣西北面的一處改為寶安區。

[編輯] 另見

新界原居民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F%B6 ... 9%E7%B8%A3
Attachments
Map_of_Xin'an_County_(in_Canton)_in_1866.jpg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43

深圳鎮


深圳鎮曾是廣東省寶安縣轄下的一個鎮,深圳市的「深圳」就是取自於深圳鎮。

深圳鎮大致位於現時深圳市羅湖區內,而羅湖區的前身就是寶安縣的深圳鎮和附城公社。

[編輯] 相關條目

深圳市
羅湖區
寶安縣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7%B1 ... 3%E9%8E%AE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45

羅湖區


羅湖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深圳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建置時間 1979年
政府駐地 文錦中路
鄉鎮街道數 {{{division}}}
- 街道數 10
地理
總面積 78.75km²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10) 戶籍人口:43.49萬
常住人口:88.50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8001
電話區號 0755

羅湖區是廣東省深圳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是深圳經濟特區內的四區之一。南面隔深圳河與香港的新界相望,其他三面與福田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相鄰。往香港的一條重要的過境通道羅湖口岸及未來的東部蓮塘口岸均位於本區。

目錄

[隱藏]
1 地理
2 歷史
3 行政區劃
4 功能組團
4.1 住宅區
4.2 商業區
4.2.1 東門商圈
4.2.2 人民南商圈
4.2.3 地王商圈
4.3 工業區
5 公共設施
5.1 水資源
5.2 教育
5.3 醫療
5.4 交通
5.4.1 地鐵
6 參看
7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羅湖區屬於丘陵地帶,多山包,多坡。現在羅湖區內有幾條路的兩側高度明顯不同,還有幾座小山,其實有一些小山在建市之初為了建設需要挖平了。深圳市最高的山峰梧桐山(944米)亦位於羅湖區。羅湖區內有東湖、洪湖、仙湖等湖泊,現在都在周圍設了公園,供人遊覽。深圳水庫是供應深港兩地用水的重要水庫。羅湖區面積78.75平方公里,轄10個街道辦事處。西側以紅嶺路與福田區分界,東側以梧桐山與鹽田區交界。北側界限為特區邊界。

[編輯] 歷史

1979年10月成立,是深圳最早成立的區。1997年11月,鹽田區從羅湖區分出,確立了現在的管轄範圍。

[編輯] 行政區劃

羅湖區下轄黃貝街道、 南湖街道、 桂園街道、 東門街道、筍崗街道、 清水河街道、翠竹街道、東曉街道、東湖街道、蓮塘街道10個街道。

[編輯] 功能組團



羅湖區住宅建築物


近東門文化廣場的黃昏街景


深圳國貿大廈


金光華廣場
[編輯] 住宅區

羅湖區是深圳市最早開發的區,住宅區的分布沒有統一的規劃。區內各個年代建成的樓群互相交錯,這是因為新開發的小區往往都不顧及周圍的環境。1980年代的住宅樓一般只有4-6層高,有一點商業功能就可以叫「大廈」了;而隨著土地的逐漸被開發,近幾年建成的小區一般都會在15-30層,而且無一例外的,住宅樓的低層作為商鋪出租。2003年,羅湖區開始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遺留問題,進行了改造城中村、全面接管二線關插花地等行動。羅湖區的大型住宅區有錦上花家園,百仕達花園等。

[編輯] 商業區

羅湖區有三個主要的商圈:東門商圈、人民南商圈、地王商圈。

[編輯] 東門商圈

東門一帶是原來深圳鎮的所在,有大約300年的歷史,因此這一帶又被稱為「老街」。長期以來,東門一直就是深圳(及其前身寶安縣)最主要的商業區之一。1999年,商業區經過復古風格的改造之後,定為步行街。中心廣場有銅浮雕「老東門墟市圖」,反映清朝末年至民國初期的繁華。東門商圈主要銷售中低檔商品,有各具特色的小店鋪雲集。市內幾家大型連鎖百貨商店(茂業、天虹等)也進駐此地;但這裡有不少飯店(酒店),吃喝購物的地方也可不少,尤其集中在東門商業步行街。深圳地鐵的老街站亦在這裡。

[編輯] 人民南商圈

因地理上以人民南路為中軸線而得名。又因創造了「深圳速度」的深圳國貿大廈在此範圍內,所以又叫「國貿商圈」。處於羅湖中心地帶,鄰近羅湖火車站以北,及東門商業區以南。深圳地鐵的國貿站亦在此商圈內。由於臨近羅湖口岸,很多到深的香港人在此消費。這裡消費水平偏高,高級商場金光華廣場和大飯店均建於此。比較著名的五星級酒店有彭年酒店和陽光酒店,二者只有一路相隔。 另外還有已經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新都酒店。2006年,深圳市對人民南商圈進行整治,美化了街景和燈光,設立了一處文化廣場,並建起一條從南到北貫穿商圈、直達東門步行街的二層商業連廊,將沿線的各個商城連接起來。

[編輯] 地王商圈

此商圈的主要部分是地王大廈(信興廣場),此樓高70層,384米,是深圳第一高樓。到了2011年,京基金融中心落成後,以441.28米成為深圳的最高建築。該處亦設多個大型商場,包括2004年落成的大型購物中心深圳萬象城, 2010年落成的喜薈城及 2010年落成的KK Mall。

實際上現在隨著深圳市中心的西移,這個商圈的影響力已開始減弱。但因為深圳書城和深圳大劇院就坐落在地王大廈附近,來往的人流沒有減少,但其作為商圈的功能則開始漸漸轉變。深圳地鐵大劇院站亦在本商圈。此外,深圳證券交易所和深圳發展銀行總部也在此商圈內。

[編輯] 工業區

羅湖的工業區主要集中在遠離中心區的邊界地帶,以製造業為主,模式與周圍其它地區的民營工廠並無差別。既遠離商業區又靠近鐵道的地方會建起物流園區(就是倉庫區),如以深圳北站為依託建立起的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隨著城市的擴張,這些工業區逐漸被住宅區所包圍。

[編輯] 公共設施

[編輯] 水資源

羅湖區主要的水庫有深圳水庫。

[編輯] 教育

羅湖區主要的高中有: 翠園中學 羅芳中學 明珠學校 羅湖外語學校 羅湖中學 桂園中學 筍崗中學 東湖中學 碧波中學 深圳中學 深圳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奧斯翰外語學校 羅湖區行知學校 深圳菁華中英文實驗學校 濱河中學 菁華中英文實驗中學 深圳外國語學校

[編輯] 醫療

羅湖區主要的公立醫院有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五人民醫院。



羅湖沿河南路,右方為鷗洲廣場
[編輯] 交通

羅湖區主要幹道有人民南路、沿河南路、深南東路、東門南路、文錦路、春風路、泥崗路、羅沙公路等。

[編輯] 地鐵

羅湖區有深圳地鐵羅寶線、深圳地鐵蛇口線、深圳地鐵龍崗線及深圳地鐵環中線經過,轄區內有羅湖站(位於深圳火車站)、國貿站(位於人民南商圈)、老街站(位於東門)、大劇院站(位於蔡屋圍商圈)、曬布站(位於東門)、黃貝嶺站、新秀站、怡景站、布心站、翠竹站、田貝站、水貝站等地鐵車站。

[編輯] 參看

深圳
香港羅湖
羅湖口岸
[編輯] 外部連結

羅湖區政府網站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D%97 ... 6%E5%8C%BA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46

福田區

福田區華強電子世界

福田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深圳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建置時間 1986年
政府駐地 福民路
鄉鎮街道數 {{{division}}}
- 街道數 8
地理
總面積 78.04km²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6) 戶籍人口:48.65萬
常住人口:118.22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8033
電話區號 0755
網站: szft.gov.cn

福田區是廣東省深圳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經濟特區內的四區之一。福田區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深圳市重點開發和建設的中心城區,將建設成為深圳市的行政、文化、信息、國際展覽和商務中心。

目錄

[隱藏]
1 地理
2 歷史
3 行政區劃
4 功能組團
4.1 住宅區
4.2 商業區
4.3 旅遊區
5 公共設施
5.1 電影院、戲院
5.2 圖書館
5.3 公園
5.4 教育
5.5 衛生保健
5.6 交通
5.6.1 地鐵
6 參考資料
7 參看
8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福田區東部從紅嶺路起與羅湖區相連,西部至華僑城與南山區相接,北到雞公山與寶安區龍華街道相連,南臨深圳河、深圳灣與香港新界的米埔、元朗相望。轄區面積78.04平方公里,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截至2002年全區總人口達88.5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5.6萬人,暫住人口52.98萬人。

[編輯] 歷史

「福田」一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源於宋代所題「湖山擁福,田地生輝」一詞;另一種說法是源於南宋光宗皇帝趙淳紹熙三年(1192年),史書記載,上沙村始祖黃金堂的四子黃西為到松子嶺南麓建村,開荒造田,塊塊成格,故名為「幅田」,後人諧音為福田,意為「德福于田」。福田區歷史悠久,福田地域歷來為寶安(新安)縣地。明朝時屬新安縣城歸城鄉去都,清時屬新安縣官富司轄地。民國時期到解放初期,福田地域屬寶安縣第二區沙頭鄉。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曾經命名為上埗區。上埗區曾經有上埗工業區,由當時沙埔頭、上埗等幾個生產組籌集資金,出讓農業用地參加建成。

[編輯] 行政區劃

福田區現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分別為:園嶺街道辦事處、南園街道辦事處 、福田街道辦事處、沙頭街道辦事處 、梅林街道辦事處、華富街道辦事處 、香蜜湖街道辦事處、蓮花街道辦事處、華強北街道辦事處、福保街道辦事處[1]。其中,華強北街道辦事處、福保街道辦事處為2009年福田區新置的兩個街道辦事處。

[編輯] 功能組團

[編輯] 住宅區

福田區的純住宅區有蓮花北社區、益田社區等。福田區的大型屋苑有福民新村、天澤花園、皇御苑、帝濤豪園等。

[編輯] 商業區

福田區的商業區主要有華強北等。

[編輯] 旅遊區

福田區的旅遊區有香蜜湖水上世界、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賽格觀光(賽格廣場)等。

[編輯] 公共設施

[編輯] 電影院、戲院

福田區的影院有金盾影院、百老匯影院等。

[編輯] 圖書館

福田區的圖書館有深圳市圖書館、福田區圖書館等,深圳市圖書館原處園嶺街道園嶺社區內,後於2007年7月月搬遷至中心區。

[編輯] 公園

福田區的公園有中心公園、荔枝公園、蓮花山公園、筆架山公園、梅林公園、皇崗公園、紅樹林公園、園博園等。其中中心公園位於中心區東面。蓮花山公園位於中心區北面,由主峰、小燈旗嶺等數個小山峰組成。主峰上有鄧小平全身銅像,可俯瞰中心區全貌。公園東南角為關山月美術館。梅林公園位於梅林水庫東南向,地處梅林街道龍尾社區。紅樹林公園位於福田區與南山區交界、深圳南線,與香港相對。

[編輯] 教育

福田區主要的高級中學有深圳市高級中學、實驗中學、福田中學等。高級和初級中學混編的學校有深圳外國語學校、新沙中學、皇崗中學、紅嶺中學等。初級中學和小學混編的學校:石廈學校。小學有福田小學、福南小學、全海小學、福強小學、益田小學、教育附中、眾孚小學等。幼兒園有福田區機關第一幼兒園等。

[編輯] 衛生保健

福田區的公立醫院有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中醫院、深圳市兒童醫院、福田人民醫院、福田中醫院、梅林醫院。民營醫院有景田醫院、和平醫院、友誼醫院。疾病控制機構有福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保健機構有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福田區婦幼保健院。

[編輯] 交通

福田區的主要幹道有廣深高速公路、梅觀高速公路、深南大道、濱河大道、皇崗路、濱海大道、北環大道。

[編輯] 地鐵

福田區有深圳地鐵羅寶線和龍華綫通過,其中羅寶線的車站有科學館站、華強路站、崗廈站、會展中心站、購物公園站、香蜜湖站、車公廟站、竹子林站、僑城東站等。龍華綫的車站有福田口岸站、福民站、會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少年宮站等。

[編輯] 參考資料

^ 福田政府在線-概況首頁. 福田政府在線 [2010-1-29].
[編輯] 參看

深圳
[編輯] 外部連結

福田區政府網站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6%8F ... 0%E5%8C%BA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47

南山區


南山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深圳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建置時間 1990年1月4日
政府駐地 南山區桃園路2號
鄉鎮街道數 {{{division}}}
- 街道數 8
地理
總面積 182.12km²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7) 戶籍人口:39.03萬
常住人口:94.32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8052
電話區號 0755
網站: szns.gov.cn

南山區是廣東省深圳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於1990年1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成立,與羅湖區、福田區、鹽田區共同組成深圳經濟特區。因轄區內擁有風光秀麗的大、小南山和建村歷史700多年的南山村,故命名為南山區。

南山區位於深圳市西南部,面積約為182平方公里,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和98個社區居委會。地理位置東臨深圳灣,西瀕珠江口,北靠羊台山,南至內伶仃島和大鏟島。2007年末常住人口為94.32萬,流動人口為50.61萬,常住人口中戶籍人口39.03萬[1]。

南山區在深圳市地位舉足輕重,是深圳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等教育基地、旅遊基地和西部物流基地。根據2010年最新統計數字,2009年南山區全年預計實現本地生產總值1743.15億元,同比增長11.3%。

目錄

[隱藏]
1 地理
2 歷史
3 行政區劃
4 經濟
5 公共設施
5.1 教育
5.1.1 高等教育
5.1.2 小學
5.1.3 中學
5.2 醫療
5.3 市政公園
6 旅遊
7 交通
7.1 公路幹線
7.2 軌道交通
8 參考資料
9 參見
10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南山區位於深圳市西南部,東臨深圳灣,與福田區接壤;西瀕珠江口,與珠海市隔海相望;北靠羊台山,與寶安區毗鄰;南至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與香港元朗一水相隔。地理坐標大致位於北緯22°26'至33',東經113°50'至114°之間。南山區擁有長約40公里的海岸線,是典型的濱海城區。

南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西麗一帶是以羊台山和塘朗山為中心形成的高低丘陵,南部南頭、華僑城、南頭半島(除大、小南山)一帶主要是低平的台地、階地、平原和海灘。西麗水庫區至沙河入海口是一條狹長的谷地,呈台地和沖積平原地貌。南山區地面坡度和緩,海岸線長而平直,泥灘寬廣且擴展較快。

[編輯] 歷史

南山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南山發現的月亮灣新石器時期遺址,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遺址位於月亮灣青青世界下面的荔枝園,佔地3.6萬平方米。出土的文物主要包括一批陶片和一隻製作精細的石錛。據專家考證,遺址屬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為「山崗遺址」。

南山區屋背嶺商代遺址,則是嶺南地區目前發現最大的商時期墓葬群。遺址位於南山區桃源街道辦福光村村北,14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密集排列著商時期的94座墓葬,發掘出土200餘件珍貴文物,被列入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屋背嶺遺址既有中原文化的痕迹,又有嶺南文化的特性,證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嶺南地區就有了自己獨特的文明存在。

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設立東官郡,轄寶安(包括今深圳、香港、東莞部分、番禺南部、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等地區)、興寧、海豐、安懷(今東莞)、海安(今惠豐)、欣樂(今惠州)六縣,東官郡治和寶安縣治同在今南頭古城一帶,這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從此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南頭古城一帶長期作為歷代郡縣治所在地,更被譽為「深港歷史之根」。

1979年,國務院批准招商局自籌資金開發蛇口工業區的提議,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7月8日,蛇口工業區基礎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填海建港的開山炮猶如驚蟄的春雷,預示著中國改革開放春天的來臨。

隨著2010年8月26號中國國務院對《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的批複同意,位於本區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也將成為深圳未來新的增長點。

[編輯] 行政區劃

南山區下轄八個街道辦事處,分別為南頭、南山、桃源、西麗、沙河、蛇口、粵海以及招商。

[編輯] 經濟



深圳科技園
蛇口工業區乃南山區最早的經濟核心,除此之外還有科技園。在西麗街道則仍有小量工廠。

[編輯] 公共設施

[編輯] 教育

[編輯] 高等教育

作為深圳市高等教育基地,南山區彙集了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暨南大學旅遊學院、深圳虛擬大學園、深港產學研基地等深圳市的大部分主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而坐落在南山區西麗湖畔的深圳大學城,更是集聚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等一大批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被深圳市政府予以厚望,正在籌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學,也已選址在南山區西麗桃源街道。

[編輯] 小學

南山區的小學有月亮灣小學、南油小學、南山小學、南園小學、向南小學、南山實驗小學、前海小學、荔香中學、珠光小學等。

[編輯] 中學

南山區的中學有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南頭中學、蛇口中學、華僑城中學、北京師範大學南山附屬中學、南山外國語學校等。

[編輯] 醫療

南山區的醫院有南山醫院、蛇口人民醫院、華僑城醫院等。

[編輯] 市政公園

南山區的市政公園有四海公園、中山公園、荔香公園、大南山公園等。

[編輯] 旅遊

作為深圳市的旅遊基地,南山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繡中華、青青世界、野生動物園、南頭古城等分別代表著南山不同風格的旅遊資源,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海內外遊客前來南山觀光、休閒、度假。2009年上半年,南山區共接待海內外遊客超過500萬人次,旅遊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南山區的主題公園有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繡中華等。世界之窗坐落於美麗的南山華僑城,於1994年6月18日開業。是一個集世界奇觀、歷史遺迹、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於一體的大型主題公園。世界之窗建有世界各地共118個微縮景觀,其中包括埃及金字塔和卡爾奈克神廟、柬埔寨吳哥窟、美國大峽谷、巴黎凱旋門、印度泰姬陵、比薩斜塔等。歡樂谷也坐落於南山華僑城,毗鄰世界之窗和錦繡中華,是華僑城集團開發的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於一體的中國現代大型主題公園。深圳歡樂谷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深圳歡樂谷全園共分九大主題區:西班牙廣場、卡通城、冒險山、歡樂時光、金礦鎮、香格里拉森林、颶風灣、陽光海岸、瑪雅水公園,加上高空單軌列車「歡樂幹線」,有100多個遊樂項目。

此外,南山區的度假休閒樂園有青青世界、深圳野生動物園等;歷史古迹有南頭古城、宋少帝陵、天后宮等;還有海上世界、深圳灣大橋等都市旅遊景點。

[編輯] 交通

[編輯] 公路幹線

南山區的公路幹線有深南大道、南海大道、南山大道、濱海大道、北環大道、沙河西路。

[編輯] 軌道交通

深圳地鐵羅寶線和平南鐵路經過南山區,其中位於南山區的羅寶線的車站有僑城東站(福田區和南山區交界處)、華僑城站、世界之窗站、白石洲站、高新園站、深大站,平南鐵路的車站有蛇口西站、媽灣站、深圳西站、西麗站。

[編輯] 參考資料

^ 南山區常住人口發展變動狀況分析,南山區政府網站,2010年4月24日查閱。
[編輯] 參見

深圳灣口岸
深港西部通道
[編輯] 外部連結

南山區政府網站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97 ... 3%E5%B8%82)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48

鹽田區

鹽田區大梅沙海濱公園

鹽田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深圳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建置時間 1998年3月30日
政府駐地 鹽田街道
鄉鎮街道數 4
- 街道數 4
地理
總面積 71.82km²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6) 戶籍人口:3.34萬
常住人口:21.87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8083
電話區號 0755
網站: yantian.gov.cn

鹽田區是廣東省深圳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是深圳經濟特區的四區之一。位於深圳市東南,羅湖區以東,與香港北區比鄰,於1998年3月從羅湖區分出來成立。沙頭角是一個有不少香港居民居住的地方,地域橫跨深港兩地。沙頭角的中英街也是遊人愛到的地點。

目錄

[隱藏]
1 行政區劃
2 地理
3 旅遊
4 參看
5 參考
6 外部連結
[編輯] 行政區劃

鹽田區下轄四個街道:沙頭角街道、海山街道、鹽田街道和梅沙街道。

[編輯] 地理

鹽田區東起大鵬灣背仔角,南靠香港北區,西連羅湖區蓮塘,北與龍崗區以梧桐山為界。全區面積有71.82平方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鄰近香港的沙頭角街道。另外,位於梅沙街道的大梅沙、小梅沙是遊人愛到的旅遊熱點,每逢假日,區內的海浴場都擠滿了遊人。而鹽田港除了是深圳對外的主要港口,亦是區內的主要工商業的所在地。

[編輯] 旅遊

鹽田區的旅遊景點有中英街、大梅沙、小梅沙、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華僑城等。

[編輯] 參看

鹽田港
沙頭角保稅區
鹽田港保稅物流園
[編輯] 參考

深圳市鹽田區政府信息網:鹽田概況
[編輯] 外部連結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鹽田區
深圳市鹽田區政府信息網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B%90 ... 0%E5%8C%BA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50

寶安區

寶安區新安街道一景

寶安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深圳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建置時間 1992年11月11日
政府駐地 新安街道
鄉鎮街道數 {{{division}}}
- 街道數 12
地理
總面積 712.95km²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6) 戶籍人口:40萬
常住人口:338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8101
電話區號 0755
網站: baoan.gov.cn

寶安區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深圳西北部,珠江出海口的東岸。寶安區成立於1992年11月11日,面積712.95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新安街道。2006年轄區人口為338萬,其中戶籍人口約40萬。寶安區工業主要是以製造業為主,尤其是電子生產相當發達,分佈在龍華、西鄉一帶。區內有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地理
3 行政區劃
4 經濟
5 交通
5.1 道路
5.2 鐵路
5.3 地鐵
6 景點
7 圖片
8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歷史

寶安在上古時為百越的一部分。東晉年間置寶安縣,當時範圍包括深圳經濟特區和香港。明朝中葉以還,由於倭寇侵擾,經當地鄉紳提議,轉為「新安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意。1914年,因應民國成立,全國行政區域整編,原來稱新安縣的寶安區,乃改回為「寶安縣」。1992年11月11日寶安縣再度整編,寶安縣分拆出寶安區、龍崗區,由深圳市直轄。

[編輯] 地理

寶安區地處東經113°52',北緯22°35',地勢是東高西低,最高海拔為羊台山山頂587米[1]。海岸綫集中在西部,長30.62公里。由於臨珠江河口,西面海岸多為泥岸。寶安區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攝氏22度,年雨量1926毫米。

[編輯] 行政區劃

寶安區下設10個街道辦事處: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華街道、民治街道、大浪街道、觀瀾街道、松崗街道、沙井街道、福永街道、石岩街道。

[編輯] 經濟

由於屬經濟特區以外,寶安區經濟相比羅湖區、福田區並不發達,主要以製造業為主,工廠主要集中在龍華街道、沙井街道、西鄉街道等區域。生產領域大多涉及電子。其中位處龍華街道之富士康屬最大企業,有員工二十多萬。而在新安街道則有一個賽格電子市場,是華強北賽格電子市場之分支。

[編輯] 交通

[編輯] 道路

與東部的龍崗區相比,寶安區的道路網路較為發達,然而由於屬關外地區,經濟以製造業為主,大量重型車輛出入,使部分區域的道路例如民治大道和寶石東路,多數破爛不堪。

區內幾大主幹道有機荷高速公路、107國道、梅觀高速公路、龍大高速公路、南光高速公路等。

[編輯] 鐵路

廣深鐵路
深圳北站
[編輯] 地鐵

目前寶安區正興建多條地鐵線,包括深圳地鐵羅寶線由南頭至機場一段,龍華綫由民治至龍華一段,和環中線的部分路段。

[編輯] 景點

寶安區的景點有觀瀾湖高爾夫度假村、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石岩湖度假村、沙井海上田園等。

[編輯] 圖片


城區高層住宅樓

市政公廁

福永鳳凰山旅遊區

體育館

填海區的新政府大樓

寶安大道

[編輯] 注釋及參考文獻

^ [1](中文)深圳旅遊網:《羊台山介紹》(2011年3月18日查閱)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E%9D ... 9%E5%8C%BA

Re: 深圳市

Sep 20th, '11, 20:53

龍崗區

西涌

龍崗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深圳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建置時間 1992年11月11日
政府駐地 龍崗街道
鄉鎮街道數 {{{division}}}
- 街道數 13
地理
總面積 844.08km²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6) 戶籍人口:35.5萬
常住人口:190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8116
電話區號 0755
網站: lg.gov.cn

龍崗區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深圳東北部,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接深圳經濟特區,西連寶安區,北靠惠州市、東莞市。全區總面積844.08平方公里,總人口19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0萬人。龍崗區是昔日寶安縣的一部份,1993年被劃成二區,西面為寶安區,東面為龍崗區。2009年6月30日把龍崗區內的坪山街道和坑梓街道列作為「坪山新區」,使龍崗區分成南部的大鵬半島和北部的龍崗主體部份分隔開來。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行政區劃
3 地理
4 交通
5 旅遊
6 物產
7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龍崗區1992年11月11日正式建立。

[編輯] 行政區劃

龍崗區轄平湖、布吉、坂田、南灣、橫崗、龍崗、龍城、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鵬、南澳13個街道辦事處。

[編輯] 地理

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北部,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地勢屬低山丘陵濱海區。區內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大鵬半島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氣候特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 °C,最高氣溫36.6 °C,最低氣溫1.4 °C,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40天,無霜期為335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氣候溫和,春秋相連。

[編輯] 交通

龍崗區的交通一直是深圳市的一道瓶頸。由於缺乏交通主幹道來疏導每天近百萬的車流量,人口集中的深惠公路破爛不堪,目前市政府斥巨資整治翻修深惠公路,預計2010年10月前會通車,但目前受深圳地鐵龍崗線的修建以及深惠路改造的雙重壓力,目前一到高峰期便會擁堵不堪。龍崗區的交通並沒有寶安區發達,由於一直受布吉檢查站的制約,阻隔了龍崗與關內一體化。相比之下,寶安區的寶安大道與深南大道的無縫連接,更加速了寶安區的城市化。

區內的主幹道包括機荷高速、水官高速、深惠公路、布龍公路、清平高速等。機荷高速由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至荷坳,由於收費高,多數市民不選擇,而且機荷高速在龍崗區的主要交通擁堵路段只設有兩個出口,交通疏導的能力並不強。水官高速由布吉龍景立交至大運新城,與鹽排高速接壤,貨運和運輸的主幹道,目前基本已經成飽和狀態,近幾年隨著大運會申辦成功,水官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幾率也大大增加。同時疏解了深惠公路的交通壓力,但還是存在著一下問題:首先由於目前水官高速為雙向六車道,只能基本滿足交通需求,然而面對日益上升的車流量,目前已成飽和狀態,交通事故時常發生;其次出口過於狹小,通過慢。且大多出口都是紅綠燈或是擁堵區,滿足不了道路需求。深惠公路,又稱205國道,已遠遠不能夠滿足過境車輛和居民車輛的需求,隨著龍崗區的城市化,這條公路的定位不清,是一條「貨運」、「居民」、「運輸」、「長途」多功能使用,當時設計時的雙向六車道遠遠不夠,加上深圳地鐵龍崗線的修建,很多地方已經縮成了四車道甚至是兩車道。此外,許多地方的公交站台已經被拆除,在高峰期,行人常常擁到車道上等車佔道,進一步加大了深惠公路的交通壓力。布龍公路由布吉大芬立交至龍大高速起點,是寶安、龍崗兩區的主幹道。與南坪快速、清平高速、梅觀高速、龍大高速、深惠公路、梅坂大道、福龍路、梅龍路相接,布吉段為雙向八車道,部分地方是雙向十車道。坂田段以及龍華段正在改造中。布龍公路上有地鐵環中線和地鐵龍華綫通過。但還是有一個交通瓶頸——大芬立交橋底。由於當時設計時並未考慮布吉的快速發展,橋底僅有雙向三車道,非常擁擠。清平高速由清水河至布吉龍景立交,一期工程連接羅湖與布吉,緩解布吉關以及吉華路的壓力,但普遍反應收費高,並沒起多大作用。

[編輯] 旅遊

龍崗區屏山傍海,海岸線長達130多公里,沙灘、島嶼、礁石、海蝕崖、洞、橋、柱等海積海蝕地貌發育齊全,是廣東乃至全國海岸風光最優美的地段,素有"深圳明珠"與"東方小夏威夷"之稱。特別是南澳海濱旅遊區,海岸線長且風景宜人,更可通過當地漁民的船隻去海上一游,泛舟垂釣,享受漁家生活。在三門島、賴氏州兩個小島上,可領略到原始的海島風光。而西涌則是全國著名的未開發海灘,是返樸歸真主義者的聖地。龍崗還有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和大芬村等景點。其中大芬村位於深圳龍崗區布吉,是一處著名的油畫村。在1980年代尾,由一位香港畫商黃江發起,村民原有200人,現在有1萬多外來人口從事美術工作。作品以仿西洋油畫聞名,也有原創。此地有稱為大芬油畫村。

[編輯] 物產

龍崗區盛產鮮活海產品,尤以大鵬灣的四季海鮮聞名。荔枝、芒果、龍眼、金龜桔、龍崗雞等也享有盛名。龍崗礦產有金、錫、鎢、鉬、銅、硫、鐵、石英石等,有淡水沙、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等建築材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龍崗區
龍崗區政府網站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BE%99 ... 7%E5%8C%BA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