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
揭陽市區東大門-揭陽樓
漢語拼音 Jiēyáng shì
地名出處 古五嶺中的揭陽嶺
揭陽市在廣東省的地理位置
概覽
省 廣東省
行政區類型 地級市
行政區劃代碼 445200
設市時間 1991
現任市長 陳奕威
現任市委書記 陳弘平
政府駐地 榕城區
毗鄰 汕頭市、汕尾市、梅州市、潮州市
地理
中心坐標 23°23′47″N 116°28′57″E / 23.39639°N 116.4825°E
總面積 5240.5平方公里
- 佔廣東省比例 2.9%
- 排名 廣東省地級行政區第13位
- 市區 181平方公里
- 建成區(2009) 52.8平方公里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 21.8 °C
年降水量 1829毫米
人口
總人口(2009) 649.10萬人
- 佔廣東省比例 7.3%
- 排名 1.23
人口密度 1211人/平方公里
官方語言 普通話
本地語言 潮州話、客家話
經濟
GDP(2009) 816.092億元人民幣
- 排名 16.0
人均GDP 14300元人民幣
其他
時區 UTC+8(東八區)
市花 蓮花
郵政編碼 522000
電話區號 +86 (0)663
車牌號碼 粵V
網站: 揭陽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揭陽市(漢語拼音:Jiēyáng,傳統郵政式拼音名稱:Kityang,潮拼:Kit iêⁿ;官方外文名稱為Jieyang)是廣東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部榕江中游,潮汕平原的中部。1991年建市(省轄市)。
目錄
[隱藏]
1 行政區劃
2 歷史
3 人口
4 交通
5 旅遊
6 友好城市
7 著名人物
8 參考文獻
[編輯] 行政區劃
揭陽市下轄榕城區1個市轄區,揭東縣、惠來縣、揭西縣3個縣、代管普寧市1個縣級市,另外設立具有部分縣級許可權的行政單位4個:東山區管理委員會、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普寧華僑管理區和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編輯] 歷史
揭陽歷史悠久,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得名於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後,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設立揭陽戍守區,隸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陽縣,管轄現潮汕、興梅和閩南的龍溪、漳浦等地方。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陽析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4縣。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10年(公元1140年),又設立揭陽縣。新中國成立後,揭陽縣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市,並於1965年析出西部13公社(鎮)為揭西縣。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揭陽撤縣建市(地級),析揭陽縣榕城等地為榕城區,其餘地方分為揭東縣。現轄榕城區、揭東、揭西、惠來3縣1區,代管普寧市(縣級)。市區榕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水上蓮花」。市人民政府駐東山片區沿江路。
[編輯] 人口
揭陽市各區(縣、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揭陽市 5,240.50 5,699,100 6,491,064
榕城區 683,008
揭東縣 1,246,394
揭西縣 938,933
惠來縣 1,253,455
普寧市(縣級市)
[編輯] 交通
公路:206國道(煙台-汕頭)、324國道(福州-昆明),省道1923(內隆線),省道1929(葵和線)、省道1930(汕樟線)、省道1932(揭陸線)、省道1940(華五線)、省道1941(安前線)
高速公路:揭普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普惠高速公路、揭惠高速公路(規劃)、潮惠高速公路(已動工)
鐵路:廣梅汕鐵路、廈深鐵路
機場:揭陽潮汕機場(在建)
[編輯] 旅遊
揭陽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有進賢門、雙峰寺、西湖公園、黃歧山風景區、風門古徑景區、桂竹園動物園等。特產有藤織品、鹹水蘑菰、桌球果、古山龍眼、等 ;地區生產有:塑料製品、木材家私、潮綉刺花等。
[編輯] 友好城市
泰國南邦市[1]
[編輯] 著名人物
鄭大進
曾習經
許滌新
許地山
洪子誠
付海峰
楊遵儀
[編輯] 參考文獻
^ 廣東省締結友好城市關係一覽表. 廣東外事網 [2008年9月22日].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F%AD ... 3%E5%B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