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Cantonia!康頓尼亞!我哋粵人嘅世居祖根之地!粵民族嘅真正祖國!
Post a reply

東莞市

Sep 24th, '11, 17:17

東莞市

東莞市商業中心區夜景天際線

東莞市在廣東省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 廣東省
行政區類型 地級市
現任市長 李毓全
現任市委書記 劉志庚
政府駐地 南城區
地理
中心坐標 23°2′N 113°43′E / 23.033°N 113.717°E
總面積 2465平方公里
- 佔廣東省比例 1.3%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
總人口(2008) 常住人口694.98萬
戶籍人口174.87萬人
人口密度 2819人/平方公里
本地語言 粵語
經濟
GDP(2009) 3760億元人民幣
其他
時區 UTC+8(東八區)
市花 白玉蘭
郵政編碼 523000
電話區號 +86 (0)769
車牌號碼 粵S

東莞市(官方外文名稱為Dongguan,傳統粵語外文名稱為Tungkun[1])是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該市西臨珠江口,與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一,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名勝古蹟
3 地理
4 行政區劃
5 人口
6 語言
7 經濟
7.1 工業
7.2 農業
7.3 服務業
7.4 外資企業
8 教育
9 交通
9.1 公路
9.2 公共汽車
9.3 鐵路
9.4 東莞軌道交通
10 體育
11 城市榮譽
12 歷史名人
13 1949年後主要領導人
14 媒體
15 友好城市
16 參考文獻
17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東莞虎門威遠炮台外貌
東莞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並嶺南,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漢順帝分番禺設立增城縣,東莞於當時增城治下。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涌(今莞城)。東莞相傳因地處廣州東面(今東南面)及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清朝,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抗日戰爭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2年又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85年東莞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



[編輯] 名勝古蹟



迎恩門
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東莞可園位於東莞市城區博廈,乃莞城歸鄉官宦張敬修建於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被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誇天上仙宮」。

[編輯] 地理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北距增城市新塘鎮17公里,南離深圳市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門48海里。

北鄰增城市和博羅縣,東與惠陽區接壤,南面連龍崗區和寶安區,西面是珠江口。

[編輯] 行政區劃



東莞市行政區劃圖
東莞市的行政區劃是市、鎮兩級建制,是全國四個不設縣(區、縣級市)級編製之地級市之一(另外三個為廣東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亞市、甘肅省嘉峪關市),市府直接管轄32鄉鎮。市主城區∶莞城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萬江街道,市政府駐地∶南城街道,市區∶32鄉鎮(全市)

32鎮/街道:
城鎮片:莞城區、石龍鎮
水鄉片:中堂鎮、望牛墩鎮、麻涌鎮、石碣鎮、高埗鎮、洪梅鎮、萬江區
沿海片:虎門鎮、道滘鎮、厚街鎮、沙田鎮、長安鎮
丘陵片:東城區、南城區、寮步鎮、大嶺山鎮、大朗鎮、黃江鎮、松山湖
山區片:樟木頭鎮、鳳崗鎮、塘廈鎮、謝崗鎮、清溪鎮
埔田片:南城區、常平鎮、橋頭鎮、橫瀝鎮、東坑鎮、企石鎮、石排鎮、茶山鎮
其中之「片」僅為官方地理劃分,非行政區劃。
[編輯] 人口

2006年東莞總人口達1000.63萬,其中戶籍人口為165.65萬佔16%。人口密度為2747人/平方公里。廣深高速公路沿線一帶有好幾個鎮,如虎門鎮、長安鎮、厚街鎮,和廣深鐵路沿線一帶的數鎮,如石龍鎮、常平鎮、樟木頭鎮和塘廈鎮的常住人口都各有數十萬之多,事實上已經形成一大片人口聚集的城市化地區。
東莞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東莞市 2,465.00 6,947,200 1,712,593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為8220237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64457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74537人,增長27.53%。年平均增長率為2.46%。佔全省常住人口的7.88%,是廣東省居廣州、深圳之後的第三大人口大市[2]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4446260人,佔54.09%;女性人口為3773977人,佔45.9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89.42上升為117.81。
[編輯] 語言

東莞境內本土語言有粵語及客家話。

粵語使用的面積、人口佔全市的較大部分,客家話主要通行在東南部與惠州市、深圳市相鄰的地區的小部分。

粵語人口在東莞數目龐大和分布在各個鄉鎮。

東莞本土的粵語屬莞寶語支,與廣州話有比較大的差別。由於地理靠近廣州市,標準粵語也在市內通行。

[編輯] 經濟

與周邊的城市相比,東莞自己的著名品牌並不多,但是東莞在中國,乃至世界工業的地位卻舉足輕重。IBM亞洲區的一位副總裁曾經說過:「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全球將會有70%的電腦產品缺貨。」東莞的居民存款在中國名列前茅,據2004年的數據,全市的存款餘額總量達2576億,佔全國的1%。

[編輯] 工業

東莞的工業相當發達,在國內乃至國際都不失為製造業重鎮。東莞有眾多的外資、台資、合資和民辦企事業,其中以三來一補形式的企業在東莞經濟發展初期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東莞市2005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估計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東莞的資訊科技類產品規模居全球第一,東莞位於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品製造的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近年東莞市高新技術發展為東莞發展新能源經濟打造了良好的基礎,2010年5月19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庚抵達河南安陽高新區,實地考察了東莞宏威在園區投建的新能光伏和凱瑞數碼,其中光伏項目給正在加緊制定新興戰略産業的東莞帶來很多啓發。此次考察目的就是爲東莞打造光伏産業基地作「決策參考」,爲發展東莞新能源經濟確定一個明晰的方向,也將爲東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添上厚重的一筆。[3]

[編輯] 農業

由於東莞地處肥沃的珠江三角洲,所以大部分的土地都適合耕種,農業也相對發達。東莞的農業有一個很大的特色是,除了本地需求外,很大一部分還供近臨近的地區,特別是香港。農民生產的農作物以蔬菜為主,東莞農業集散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農民在前一天把蔬菜收割後,一般在第二天的凌晨三、四點的時候把蔬菜提交到各地密集的農貿市場,或者鄉村交易點(通常是慣例地保持穩定),作為收集方的私人或者企業與農民作即時現金結算。在早上六點到7點完成交易後,小型的個體蔬菜收集戶便到各地農貿市場擺賣,而大型的蔬菜貿易公司即把收集到的蔬菜帶回當地俗稱「菜棚(一般是以竹搭建的棚屋)」的據點,把蔬菜重新包裝,運輸到香港等地出售。在東莞,蔬菜的價格隨天氣的變化非常明顯,以白菜為例,便宜的時候低至RMB0.2元,貴的時候可達RMB4.0元。

除蔬菜外,東莞原來也盛產稻米,也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但是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導致農用地急劇減少,農民為了保持收入,紛紛放棄稻米的種植,現在,哪怕是東莞的農民,大部分也是到市場上購買成米作為主食,而放棄自行種植的傳統。

[編輯] 服務業

由於外來人口眾多,東莞的出租屋產業非常發達。2004年,為了規範出租屋的管理,東莞政府在各級行政單位成立了「出租屋管理辦公室」。

由於經濟發達,而且東莞有大量的台商,目前約40多萬人,所以也帶動了東莞的酒店業。著名的尼羅河酒店更坐落於萬江區的華南摩爾。東莞的酒店數量在中國地級市中位列第一。以下是東莞著名的酒店:東莞華僑大廈[已停止營業]、東莞華僑大酒店[已停止營業]、石龍金凱悅大酒店、東莞銀城酒店、厚街海悅花園大酒店、東莞粵龍酒店、東莞新都會酒店、東莞賓館、廣彩城酒店、東莞金澳花園酒店、東莞長安海悅花園酒店、東城國際酒店、東莞會展國際大酒店、寮步金凱悅大酒店、匯景酒店、金湖粵海酒店、帝京國際酒店、麗城假日酒店、龍泉國際大酒店、東莞蓮湖度假村酒店、東莞喜來登大酒店、東莞新都會怡景酒店、長安國際酒店、東莞四季商旅、亞都酒店、嘉輝會酒店公寓、御景灣酒店、東莞黃江太子酒店、東莞樟木頭三正半山酒店、塘廈三正半山酒店、豪門大飯店、東莞市花園酒店、鳳崗鎮金凱悅大酒店、厚街大酒店、華禧酒店、東莞黃河商貿中心酒店、豐泰花園酒店、東莞新城市酒店、東莞尼羅河酒店、君爵酒店、東莞松山湖凱悅酒店、東莞方中假日酒店、紫檀酒店、南北花園酒店、東莞市好運大酒店、宏遠酒店、明軒大酒店、東莞金怡酒店、富盈酒店、江龍大酒店、會展酒店等。

東莞素有珠三角「後花園」之稱,各類休閒業、如沐足、桑拿等都非常發達,廣接來自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的四海賓客。以極高的服務態度和服務素質倍受稱讚。

[編輯] 外資企業

東莞的外資除了港資之外就是以台商為大宗,估計在東莞生活的台灣人有近10萬人,是大陸臺商聚集度最高的城市。

台商主要以電子、塑膠、製鞋、製衣、傢具、五金、機械等產業為主,除傳統中小型企業外,亦不乏上市公司,例如上市公司華映、鴻海、技嘉、昆盈等集團,台商在此有台灣商會,是在中國台商組織中最大者。此外,籌組台商子弟學校,並興建會館大樓,要蓋成六十八層樓、總高度二百八十九公尺的大樓,這棟大樓,是台商集資新台幣41億元所興建,將是台商在中國興建的最高大樓。主導這個蓋樓計畫的人,是東莞台商會長、台升傢具董事長郭山輝。

[編輯] 教育

東莞市於1989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5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東莞市目前有各級各類學校1134所(含幼兒園)。

東莞理工學院是東莞市政府於1991年創立的一所理工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位於松山湖。
廣東醫學院東莞校區是一所隸屬於廣東省的醫學院,位於松山湖。
塘廈理工學校是一所位於塘廈鎮的全日制中等技術學校。
有「四大校」之稱的東莞中學、東莞市實驗中學、東莞市第一中學、東莞市高級中學是東莞市著名的中學。
東莞比較有名的中學還有:玉蘭中學、虎門中學、常平中學、萬江中學、塘廈中學、石龍中學。
東莞新城市中心唯一一所公辦中學:南城中學
[編輯] 交通

[編輯] 公路



虎門大橋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儘管東莞的地理位置優越,但是由於基礎相對差,公共運輸成了制約東莞發展的瓶頸。1980年,東莞市政府決定以莞龍路為試點,把沙土路改造為水泥路,從此揭開了東莞路網的第一個建設高潮。

2002年起,政府斥資在市中心起鋪瀝青路面,使改善交通狀況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高埗大橋是全國第一座由農民集資興建的收費橋樑,於1981年動工興建,1984年1月竣工通車,總投資220萬元,全長169米,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

東莞亦有許多高速公路或快速路經過,分別有G4京港澳高速公路/G15瀋海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G94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S31龍大高速公路,東莞市環城路及廣園快速路,位於虎門炮台旁的虎門大橋連接對岸的廣州番禺,從此不再需要依賴渡輪。107國道縱貫東莞全市。

2005年末開通常虎高速公路(2009年更名為虎崗高速公路,為G9411莞佛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東部快速路,基本完成省道S255東深路和省道S357莞樟路改造,使得東莞市在東西南北及對角方向上都有了貫通的快速道路。

虎崗高速公路西連接廣深高速公路虎門五點梅段,另有S304虎門港支線一期(原新聯支線)自大嶺山互通立交西面的花燈盞水庫分岐向西北連接廣深高速公路新聯互通立交,東延伸至常平東深路段與惠州高速路段(S20潮莞高速公路)連接,由東至西貫通S255東深路、S357莞樟路、S31龍大高速公路、G94莞深高速公路、107國道、G4/G15廣深高速公路,途徑常平鎮、大朗鎮、松山湖、大嶺山鎮、長安鎮、虎門鎮。

[編輯] 公共汽車

東莞市的公共運輸主要以公共汽車為主。位於市中心的汽車總站、東城車站、南城車站提供來往莞城區與各鎮區之間的客運服務。其中,公營單位以「東莞公汽」為主,另有數家私營公司參與運營。在某些城鎮中,也有一些本土鎮內經營的鎮內公共汽車,如長安鎮的長安公汽,石龍鎮的石龍公汽。2004年公共運輸改革後,城內的公共運輸服務改由一家名為「東莞城巴」的公司單一營運,其他公交車輛只能來往城邊外圍及幾個新建在城外圍的客運站,只有東莞城巴及旅遊路線才能到達莞城中心。

東莞公汽現設六個汽車樞紐站,分別是東莞汽車客運總站(萬江區)、南城汽車客運站、東莞汽車客運北站(原高埗汽車客運站)、市汽車客運東站(東城區)、榴花汽車客運站及東城汽車客運站(原莞長汽車客運站)。

[編輯] 鐵路

東莞市的公共運輸也有鐵路的成分,在東莞市的中部有廣深鐵路橫過,當中主要的大站有"石龍站"、"東莞站"、"樟木頭站"等,而東莞也是中國南北縱貫的京九鐵路之起始,由常平鎮分支開去,首段為廣梅汕段,在東莞站以東有一個"東莞東站",為京九線的第一個車站。

[編輯] 東莞軌道交通

主條目:東莞軌道交通
東莞軌道交通(或稱東莞市軌道交通),是東莞市計劃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根據2006年發表的《東莞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4],東莞軌道交通將設有4條市域線(R1至R4線)和1條市郊鐵路(廣深市郊鐵路),總長264.2公里。車站方面,各線共設60至87個車站,其中8個為兩線換乘站。東莞軌道交通第一期(R2線)預計於2015年通車。屆時每小時客運量將超過50萬人次,2018年每小時客運量將上升至接近100萬人次,2030年將超過300萬人次[5]。

東莞軌道交通目前正等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批核,東莞被列為第二批待批城市的首位。

[編輯] 體育

現東莞市擁有1支足球隊、3支籃球隊,分別是:

東莞聯華足球隊(曾於2005年到2008年在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作賽)
廣東宏遠籃球隊
東莞烈豹籃球隊
東莞柏寧籃球隊
[編輯] 城市榮譽

2004年

最佳中國魅力城市
中國最具活力城市
[編輯] 歷史名人

袁崇煥,明末清初抗清民族英雄
容庚
王德榜,中法戰爭鎮南關大戰勝利民族英雄
王寵惠,北洋政府國務總理、中華民國司法院長
蔣光鼐,十九路軍總指揮
陳鏡開,舉重世界冠軍
王作堯,東江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編輯] 1949年後主要領導人

縣/市委書記:歐陽德、李近維、佟星、劉志庚
縣/市長:葉耀、李近維、佟星、黎桂康、劉志庚、李毓全
[編輯] 媒體



東莞第1頻道
東莞電視台(主要報導新聞與電視劇)[6]
第1頻道(新聞綜合)
第2頻道(公共)
東莞陽光網 東莞本土網路媒體與信息交流平台
[編輯] 友好城市

哈特福德(美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
薩洛尼卡(希臘)2008年10月24日起[7]
[編輯]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
^ 東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 東莞擬打造光伏産業基地
^ 《東莞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介紹,2006年8月29日,東莞市城建規劃局,於2007年9月10日存取
^ 目前我市軌道交通建設籌備工作進展情況,2006年7月17日,東莞市城建規劃局,於2007年9月10日存取
^ 東莞電視台主頁
^ 東薩結誼. 東莞市政府 [2008-10-27].
[編輯] 外部連結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東莞市
東莞市政府公眾網站
東莞365網
東莞陽光網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9C ... E%E5%B8%82
Attachments
東莞虎門威遠炮台.jpg
東莞迎恩門.jpg
Map_of_dongguan01.png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