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Cantonia!康頓尼亞!我哋粵人嘅世居祖根之地!粵民族嘅真正祖國!
Post a reply

韶關市

Sep 24th, '11, 17:35

韶關市

韶關風采樓
簡稱 韶
舊稱 韶州

韶關市在廣東省的位置圖
概覽

省 廣東省
行政區類型 地級市
行政區劃代碼 440200
下級行政區 3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4個縣1個自治縣
現任市委書記 鄭振濤
現任市長候選人 艾學峰
政府駐地 湞江區
地理
中心坐標 24°48′0″N 113°35′0″E / 24.8°N 113.583333°E
總面積 18,380平方公里
氣候類型 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 18.8°C~21.6°C °C
人口
總人口(2009) 325.54萬人
官方語言 普通話
本地語言 粵語、客家話、韶州土話、瑤族語言
經濟
GDP(2009) 571.73億元人民幣
人均GDP 19312元人民幣
其他
時區 UTC+8
市花 杜鵑花
郵政編碼 512000
電話區號 +86 (0)751
車牌號碼 粵F
網站: shaoguan.gov.cn

韶關市(官方外文名稱為Shaoguan,傳統郵政式拼音外文名稱為Shaokwan,粵語外文名稱為Siu Kwan[1])是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是廣東最北部的地級市,位於廣東、湖南和江西的交界處。地理位置東經112°50'-114°45',北緯23°5'-25°31'。城市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廣東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著名事件
2 地理和氣候
3 行政區劃
4 人口
5 經濟
6 交通
7 旅遊
7.1 旅遊景區
8 教育
8.1 高校
8.2 重點中學
9 著名人物
10 參考資料
11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公元前111年漢朝在今天的廣東北部設立曲江縣(縣治);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興郡;後梁置東衡州;公元589年隋朝改置韶州,因州北面有韶石而得名,設置所於曲江;元改韶州路,轄四縣;明、清稱韶州府,轄六縣;民國時期韶關成為縣,1949年設立縣級市,1975年升格為地級市。

[編輯] 著名事件

旭日玩具廠群體鬥毆事件
2010年,韶關市公安局局長葉樹養因受賄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金雄、市委組織部原部長李曉春、政協副主席譚章明、市委副書記華培強也受到處分。
[編輯] 地理和氣候

韶關的西部和北部臨湖南省郴州市,東北臨江西省贛州市,東部臨廣東省河源市,南臨廣州市和惠州市,西邊是清遠市。

韶關位於南嶺南麓,以山地丘陵為主,由於水的侵蝕造成許多山谷。山脈主要走向以東西走向為主,自北南南主要的山脈有:蔚嶺、大庾嶺、瑤山、滑石山、青雲山等,各山系間分布有多個河谷盆地,主要有南雄盆地、樂昌盆地、韶關盆地、翁源盆地等。全市最高點石坑崆高1902米,也是廣東省的最高點。韶關市區北面山脈的岩石以紅色為主。岩層中有許多古生物化石。這個地貌被以韶關市內仁化縣的丹霞山命名為丹霞地貌。

韶關境內最主要的河流是珠江的北江(湞江和武江在韶關市區交匯成為北江),在境內全長144千米。

韶關氣候溫暖潮濕,年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一月氣溫最低,平均在10度左右,七月氣溫最高,平均到30度。年降雨量1400-1900毫米,其中春夏降雨量大,秋冬降雨小。平均無霜期310天,只有在北部的山地裡有降雪。

隱藏▲韶關 (1971-2000)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 (°F) 15.0
(59) 15.8
(60.4) 19.0
(66.2) 24.5
(76.1) 28.7
(83.7) 31.7
(89.1) 34.1
(93.4) 33.8
(92.8) 31.5
(88.7) 27.8
(82) 22.5
(72.5) 17.9
(64.2) 25.2
(77.4)
平均低溫 °C (°F) 7.1
(44.8) 8.9
(48) 12.4
(54.3) 17.6
(63.7) 21.5
(70.7) 24.4
(75.9) 25.5
(77.9) 25.1
(77.2) 22.9
(73.2) 18.5
(65.3) 12.8
(55) 8.1
(46.6) 17.1
(62.8)
降雨量 mm (英寸) 66.0
(2.598) 108.2
(4.26) 175.2
(6.898) 230.3
(9.067) 253.2
(9.969) 217.4
(8.559) 158.0
(6.22) 131.5
(5.177) 93.1
(3.665) 60.5
(2.382) 44.9
(1.768) 45.2
(1.78) 1,583.5
(62.343)
相對濕度 (%) 75 78 82 82 81 80 76 77 75 72 71 71 76.7
平均降雨日數 (≥ 0.1 mm) 11.4 14.8 19.1 18.8 19.3 17.1 13.6 14.7 10.1 7.8 6.9 6.8 160.4
日照時數 89.7 67.5 57.6 75.5 113.9 150.5 226.6 206.7 177.6 164.0 147.0 140.8 1,617.4
來源: 中國氣象局 2010-04-09
[編輯] 行政區劃



三江交匯處的中心島
現轄3市轄區、2縣級市、4縣、1自治縣,分別如下:

區:湞江區、武江區、曲江區;
縣級市:樂昌市、南雄市;
縣:仁化縣、始興縣、翁源縣、新豐縣;
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
[編輯] 人口

韶關市各區(縣、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韶關市 18,385.01 2,948,800 3,211,920
武江區 243,351
湞江區 358,183
曲江區 310,417
始興縣 245,569
仁化縣 228,656
翁源縣 390,060
乳源瑤族自治縣 208,585
新豐縣 242,380
樂昌市 521,420
南雄市 463,299


韶關 市區一景
[編輯] 經濟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45.87億元(當年價),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503元,增長10.3%。年末戶籍人口323.09萬人,增加1.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4.8萬人,農業人口198.29萬人。

[編輯] 交通

韶關地處從中國北方進入廣東的交通要道,位於京廣鐵路坪石至樂昌間的大瑤山隧道全長14.3公里,是目前中國第二長的鐵路隧道。韶關至鹽田港開通有貨櫃鐵路專列。



武廣韶關站
鐵路: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專線、韶贛鐵路(建設中)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韶贛高速公路、廣樂高速(建設中)
國道:105國道、106國道、107國道、323國道
[編輯] 旅遊

[編輯] 旅遊景區

市區:風采樓、中山公園、帽峰公園、廣東韶關芙蓉山國家礦山公園、韶關國家森林公園、望韶樓、北伐戰爭紀念館、韶州府學宮、張九齡墓、大鑑禪寺、中共廣東省委中共粵北省委機關舊址、北江風情游
曲江:南華禪寺、馬壩人遺址、石峽文化遺址、余靖墓
仁化: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韶石山、雙峰寨
乳源:雲門大覺禪寺、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南水水庫、必背瑤寨、大峽谷、通天籮、鴕鳥寨
始興:車八嶺自然保護區、滿堂客家大圍
樂昌:金雞嶺、古佛岩
南雄:梅關古道、珠璣巷、三影塔
[編輯] 教育

[編輯] 高校

韶關學院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重點中學

參見:韶關市中等學校列表

韶關市田家炳中學
廣東北江中學
韶關市第一中學
樂昌市第一中學
曲江中學
翁源中學
南雄中學
始興中學
雄州中學
仁化中學
新豐中學
乳源中學
[編輯] 著名人物

張九齡
余靖
惠能
張發奎
薛岳
汪東城
[編輯] 參考資料

^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此處粵語外文名稱非民國政府訂立。
[編輯] 外部連結

韶關市政府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韶關市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F%B6 ... 3%E5%B8%82
Attachments
韶關風采樓.jpg
韶關三江交匯處的中心島.JPG

Re: 韶關市

Sep 25th, '11, 16:42

北江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韶關市已撤消的一個市轄區,撤併前,北江區南起湞江、武江匯合處,北至黃崗鎮,東西以河為界,轄南門、和平、太平三個街道辦事處和五里亭、十里亭鎮、黃崗三鎮,共有36個居委會、總人口約17萬人。

2004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韶關市對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消韶關市北江區和曲江縣,將北江區全境及原曲江縣的黎市、花砰鎮併入湞江區管轄。

-------------------

湞江區

位於湞江區的風采樓

湞江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204
政府駐地 東河街道
現任區長 張德清
鄉鎮街道數 10
- 鎮數 5
- 街道數 3
地理
總面積 523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35.81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023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sgzj.gov.cn
湞江區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是韶關中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韶關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5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06個村委會和居委會。

[編輯] 歷史

韶關市區是武江和湞江兩江交匯處,會合後稱作北江。2004年8月以前,市區轄有3區,以河為屆,中間的是北江區,東部的是湞江區,西部的是武江區,而當時的曲江縣環繞市區。2004年後,原湞江區和北江區合併,成為目前的湞江區。2004年8月,曲江縣撤縣設區,原屬曲江縣的犁市及花坪兩鎮被劃入到本區。

-------------------

武江區

位於武江區的武廣高速鐵路韶關站

武江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203
政府駐地 新華街道
現任區長 王德雄
鄉鎮街道數 7
- 鎮數 5
- 街道數 2
地理
總面積 682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24.03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026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sgwjq.gov.cn
武江區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韶關市區武江河以西,東以武江河為界,南與曲江區白土鎮、羅坑鎮和乳源縣大布鎮接壤,西與乳源縣洛陽鎮、龍南鎮、侯公渡鎮、一六鎮毗鄰,北與乳源縣的柳坑鎮,湞江區的犁市鎮、十里亭鎮相連。

[編輯] 行政區劃

武江區下轄西河鎮、西聯鎮、重陽鎮、龍歸鎮、江灣鎮和惠民街道、新華街道。

-------------------

曲江區

位於曲江區的南華寺

曲江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205
政府駐地 馬壩鎮
現任區長 吳春騰
鄉鎮街道數 9
- 鎮數 9
地理
總面積 1651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30.8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1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qujiang.gov.cn
曲江區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韶關市區以南14公里,2004年成立的一個市轄區。在區政府駐地馬壩鎮東南4公里的南華寺是中國著名的寺院之一,被譽為禪宗祖庭;馬壩鎮的西南3公里處有一處早期人類遺址——馬壩人遺址。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交通
3 行政區劃
4 氣候特點
5 物產資源
6 文化
7 著名人物
[編輯] 歷史

曲江的歷史悠久,13萬年前人類祖先「馬壩人」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之地,也是「石峽文化」的發祥地。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縣,治所在今韶關市區。
1966年春,曲江縣治所從現在的韶關市區遷到馬壩鎮。
2004年8月,曲江縣撤縣設區,結束了曲江2100多年的縣治歷史。設區後,原曲江縣一分為四:大橋、周田、黃坑三鎮劃入仁化縣;犁市、花坪兩鎮劃入到湞江區;龍歸、重陽、鳳田三鎮劃入武江區;其餘十個鎮保留在曲江區。
[編輯] 交通

曲江區境內有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國道、323國道等貫穿而過。

[編輯] 行政區劃

曲江區下轄馬壩鎮、羅坑鎮、樟市鎮、大坑口鎮、烏石鎮、沙溪鎮、大塘鎮、小坑鎮、楓灣鎮、白土鎮10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馬壩鎮。

[編輯] 氣候特點

曲江區氣候有明顯的溫熱和乾冷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20.1℃,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309天。

[編輯] 物產資源

馬壩油粘米,樟市紅瓜籽,羅坑冬菇。

[編輯] 文化

採茶劇
[編輯] 著名人物

張九齡
余靖

-------------------

樂昌市
{{{Photoname}}}

樂昌市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縣級市
區劃代碼 440281
政府駐地 樂城街道
現任市長 陳俊林
鄉鎮街道數 17
- 鎮數 1
- 街道數 16
地理
總面積 2421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52.07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2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lechang.gov.cn
樂昌市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韶關市北部,北與湖南省宜章、汝城兩縣交界。

[編輯] 歷史

夏、商朝為揚州之域,春秋時屬越,戰國時屬楚,秦朝時屬南海郡。公元508年梁朝分曲江縣地設置梁化縣,598年(隋朝開皇十八年)改名樂昌縣,1994年撤縣設市。

[編輯] 地理

樂昌境內地貌主要分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兩大類。地勢中部和北面較高,向東西兩側遞減,西部有大東山,中部有大瑤山、東北部有九峰山。全市山地佔72%,丘陵佔13.5%,盆地平原佔14.5%。

[編輯] 氣候

樂昌地處中亞熱帶,具有山地氣候特徵。年均氣溫19.6℃,降雨量1500mm,無霜期304天。

-------------------

南雄市
{{{Photoname}}}

南雄市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縣級市
區劃代碼 440282
政府駐地 雄州街道
現任市長 許志新
鄉鎮街道數 18
- 鎮數 17
- 街道數 1
地理
總面積 2361.4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46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4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gdnx.gov.cn
南雄市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大庾嶺南麓,毗鄰江西、湖南,自古是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粵贛邊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稱「居五嶺之首,為江廣之沖」、「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南雄南北兩面群山連綿,中部丘陵沿湞江伸展,形成一狹長盆地,地質學稱之為「南雄盆地」。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編輯] 歷史

南雄春秋時為百越地,戰國屬楚。秦屬南海郡,兩漢為南野縣,三國時屬吳國南野縣盧陵郡。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置湞昌縣,南漢乾亨四年在湞昌縣置雄州,宋開寶四年改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慶十二年改為直隸南雄州,民國時改為南雄縣,隸屬廣東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襲不變,1996年撤縣設市。

[編輯] 旅遊

梅關古道的梅關稱「嶺南第一關」。自唐代名相張九齡奉旨開鑿驛道後,成為嶺南通往中原之要道。梅關古道是遊覽勝地,冬有梅花可賞,夏有楊梅可嘗,古道旁有石碑、來雁亭、掛角寺、六祖廟等景點。
珠璣巷一度是中華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眾多廣府人及海外赤子的發祥地,其獨特的人文歷史對嶺南經濟文化產生過深遠影響。
三影古塔是廣東省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宋塔,至今雄姿猶存;
「南雄紅層」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標準層之一,其中恐龍等古生物化石極為豐富,對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科學價值。
[編輯] 物產

主要資源有:礦產、森林、水力、陶土、花崗石、藥材等。
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花生、大豆。
主要經濟作物有:黃煙、銀杏、田七。
素有「黃煙之鄉」、「銀杏之鄉」之美譽。

-------------------

仁化縣

丹霞山陽元石

仁化縣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0224
政府駐地 丹霞街道
現任縣長 吳玉環
鄉鎮街道數 11
- 鎮數 10
- 街道數 1
地理
總面積 2204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22.75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3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renhua.gov.cn
仁化縣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東省北部,是粵、湘、贛三省交接地,東接江西省崇義縣、大余縣,北鄰湖南省汝城縣,南距韶關市區50千米。位於縣城南面的丹霞山是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目錄

[隱藏]
1 自然地理
2 歷史沿革
3 氣候
4 行政區劃
5 人口
6 物產
7 旅遊
8 相關連結
[編輯] 自然地理

仁化縣的地形複雜,大致為北高南低,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佔全縣面積約70%,丘陵]約佔20%,小平原約佔10%。位於東北湘粵贛交界處的萬時山海拔高1559.3米,是全縣最高點。仁化南面有大面積的紅色砂岩地貌——丹霞地貌,面積達290平方公里,一延綿幾十公里,南至韶關市北郊。

[編輯] 歷史沿革

前207年,南越王趙佗在仁化北端築城,為南越北端隘口,築城處至今仍稱為城口。
479年,南齊始置仁化縣,屬湘州始興郡。
502年,梁朝撤消仁化縣,併入曲江縣。
688年,唐朝垂拱四年,從曲江划出仁化、光宅、清化、潼陽復置仁化縣,隸屬韶州。
2004年,隸屬曲江縣的周田鎮、黃坑鎮、大橋鎮三鎮併入仁化縣。
[編輯] 氣候

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春冷,夏秋熱,年平均氣溫19.6℃;年平均降雨量1619.6毫米;無霜期305天。

[編輯] 行政區劃



仁化縣的縣政府駐地仁化鎮
仁化縣現轄1個街道11個鎮:

街道:丹霞街道。
鎮:城口鎮、長江鎮、扶溪鎮、董塘鎮、石塘鎮、聞韶鎮、紅山鎮、黃坑鎮、大橋鎮、周田鎮
[編輯] 人口

總人口22.52萬(2004年)。

[編輯] 物產

境內土地、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全縣擁有大量耕地面積、宜林面積、有林面積,森林覆蓋率78%,活立木蓄積量600多萬立方米,毛竹面積2.3萬多公頃,毛竹蓄積量2500萬多株,年產毛竹400多萬條。水力資源蘊藏量約12萬千瓦,水電總裝機容量達約10萬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鉛、鋅、鎢、鐵、銅、鈾、錳、錫、矽石、磷、水晶、花崗岩等40餘種,境內有全國最大的鉛鋅礦生產企業凡口鉛鋅礦和中央企業核工業部七四五礦,煤炭蘊藏量列全省第二位。

[編輯] 旅遊



丹霞山陰元石
丹霞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理學上「丹霞地貌」的命名地,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聞名遐爾。
韶石山位於仁化縣周田鎮,距韶關市區25公里,相傳舜帝南巡,登而湊韶樂,因此而得名。風景優美,是一片待開發之地。
雙峰寨位於縣城西19公里的石塘鎮內,該寨外形為長方形,用石灰和青磚砌成,有一座主樓和四個炮樓,主樓與炮樓之間有高9米,寬1.2米的城牆相連。是個少有的巨型寨堡。
[編輯] 相關連結

仁化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
丹霞青年網

-------------------

始興縣
{{{Photoname}}}

始興縣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0222
政府駐地 太平鎮
現任縣長 劉鋒
鄉鎮街道數 10
地理
經緯度 經緯度
總面積 2174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25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5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shixing.gov.cn
始興縣在中國廣東省北部,是韶關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韶關市東北部,居湞江中游,東與江西省全南縣相連,南、西、北面分別與翁源縣、仁化縣、南雄市毗鄰。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產業發展
3 交通現狀
4 人文
5 民風
6 旅遊資源
[編輯] 歷史

三國吳永安(公元263年)始設始興縣。

[編輯] 產業發展

始興縣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有「粵北糧倉」之美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始興縣除糧食之外,還盛產黃煙煙葉,許多農戶因產煙葉而致富。始興保留了豐富自然資源,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擁有被譽為「世界物種寶庫」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山滿山遍野的原生態竹林,還有省級南山自然保護區;始興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評定為「國家生態示範縣」。近年來,始興積極發展工業,承接珠江三角洲產業轉移,在取得一些成績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破壞了環境。

[編輯] 交通現狀

始興縣境內交通便利,韶贛高速公路穿越縣域中北部,在江口、太平鎮和馬市均有出口;韶贛鐵路順沿高速公路而建,323國道貫通全境;未來還將有聯結湖南汝城和廣東深圳鹽田港的「汝鹽高速」縱穿境內,與現有的公路網互聯互通,形成區域內的交通樞紐。

[編輯] 人文

唐有宰相張九齡,宋有尚書譚大初,民國時期的抗日名將張發奎,今世破解「龐加萊猜想」的數學奇才朱熹平。

[編輯] 民風

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民風純樸,崇尚禮儀。

[編輯] 旅遊資源

資源豐富,景點眾多。有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山原生態竹海、南山自然保護區、滿堂客家大圍(廣東之最)、東湖坪曾氏祠堂(九棟十八廳)、羅壩溫泉、清化河風景帶、清化河漂流。

-------------------

翁源縣
{{{Photoname}}}

翁源縣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0229
政府駐地 龍仙鎮
現任縣長 顏亮
鄉鎮街道數 7
- 鎮數 7
地理
總面積 2234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38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6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wengyuan.gov.cn
翁源縣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韶關市東南部,因其處於北江支流翁江之源而得名。東與連平縣相連,南與新豐縣毗鄰,西與英德市、曲江區交界,北與始興縣、江西省接壤。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氣候
3 交通
4 物產
5 其它
[編輯] 歷史

公元554年梁朝分湞陽縣地置,元初併入曲江縣,1301年復置,是廣東歷史上最早建制的16縣之一。

[編輯] 氣候

翁源地處中亞熱帶,具有山地氣候特徵,年均氣溫21.4℃,降雨量1170.6毫米,無霜期334天。縣內四季宜耕,作物常青,山嶺常綠。

[編輯] 交通

106國道和1944、1912省道三大幹線縱橫貫通境內,京珠高速公路越境而過,在翁源設有翁城出入口,境內城鄉交通四通八達。

[編輯] 物產

特產品:三華李、溪黃草茶、金雞茶、蓮藕、蔗糖、九仙桃、紅薯粉、連溪米面
藥材:溪黃草
礦產:煤、鐵、鋁、鋅、鎢、錳、矽、石灰石、翡綠岩、大理石
五金:繅絲、水泥
[編輯] 其它

-------------------

新豐縣
{{{Photoname}}}

新豐縣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0233
政府駐地 豐城街道
現任縣長 黃慶忠
鄉鎮街道數 7
- 鎮數 6
- 街道數 1
地理
總面積 2015.2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24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11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xinfeng.gov.cn
新豐縣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州市東北部,韶關市南端,東江、北江和流溪河三河水系分流之處,新豐江上游。南連從化、龍門,北接翁源,東鄰連平,西靠佛岡;縣境範圍東西界於東經113°42′至114°36′,東西相距98.4公里,南北界於北緯23°53′至24°17′,南北相距45公里,全縣總面積2015平方公里。

105國道縱貫縣境,有新龍公路、省道S347、S244線連接106國道、惠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距廣州150公里、深圳180公里、韶關160公里。

[編輯] 歷史

新豐縣早在南齊武帝元明元年(483年)設置新豐縣,取義於「物產豐富」之意,故稱「新豐」,屬南海郡管轄;1951年12月,廣東省東江人民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東江專署)成立,新豐隸屬東江專署;1952年11月9日,新豐改屬粵北公署;不久,粵北行政公署改稱韶關專區;1975年1月,新豐縣劃歸廣州市管轄;1988年1月新豐縣劃回韶關市管轄直至現在。

[編輯] 旅遊

雲髻山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雲髻山又名阿婆髻,在縣城西北的8公里處,主峰海拔1434.2米,屬廣州市管轄時,曾是廣州市的第一高峰,在全省也是有名的高山之一。

-------------------

乳源瑤族自治縣

雲門山大覺禪寺

乳源瑤族自治縣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韶關市
區劃類別 自治縣
區劃代碼 440233
政府駐地 乳城鎮
現任縣長 鄧建華
鄉鎮街道數 9
- 鎮數 9
地理
總面積 2227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20.5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2700
電話區號 751
網站: ruyuan.gov.cn
乳源瑤族自治縣是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下轄的一個自治縣,地處廣東省北部,韶關市西部,縣城距韶關市區36公里,縣境與曲江、英德、陽山、樂昌和湖南省宜章等縣、市接壤。

[編輯] 歷史

乳源歷史悠久,原屬曲江、樂昌,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縣,因縣北豐崗嶺溶洞產鍾乳,穴中源泉流出而得名。乳源宋朝時屬韶州府,元、明、清相沿襲,民國屬南韶連道—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韶關地區,196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乳源瑤族自治縣,為廣東省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乳源是歷史上瑤族的故居和集散地之一。

[編輯] 交通

國道323線、省道1947線、1948線。

[編輯] 旅遊

乳源大峽谷
雲門寺
必背瑤寨
通天籮
南嶺森林公園
南水水庫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