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飲講食、我哋好味嘅粵菜
Post a reply

王老吉涼茶

Sep 25th, '11, 21:58

王老吉涼茶


廣州王老吉生產的 250ml 紙盒包裝涼茶

香港鴻道集團監製生產的 310ml 罐裝涼茶

王老吉涼茶是中國廣東著名涼茶,於清朝道光年間(約1828年)由廣東鶴山人王澤邦(乳名阿吉)所創。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清朝時期
1.2 中華民國時期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2 成份
3 英文名稱
4 參考資料
5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王老吉涼茶位於香港尖沙嘴天星碼頭的分店
[編輯] 清朝時期

傳說王澤邦本務農為生,當時地方瘟疫流行,他偕同妻兒上山避疫,途中巧遇一道士傳授藥方,王澤邦依照藥方煮茶,幫助百姓治病。清文宗咸豐二年(1851年),王澤邦被冊封為太醫令,翌年在廣州十三行路靖遠街開設了「王老吉涼茶舖」,專營水碗涼茶。

另有傳林則徐時任欽差大臣,初到廣東,且查禁鴉片煙時操勞過度,加上水土不服,又患上感冒等症。他的隨從聽聞十三行的王老吉有解暑治感良方,為林則徐求藥,林則徐服下一包草藥之後,諸如症狀皆痊癒。林則徐登門答謝王老吉,又問王老吉以何種藥治病,當他得知王老吉都不過以平價草藥來醫治,林則徐有感而發,提議王老吉將藥方製成涼茶,讓人們隨到隨飲,防病保健。之後,王老吉如林則徐所言,賣起涼茶來。林則徐為鼓勵王老吉,特地送來雕有「王老吉」三金字的大銅葫蘆壺,因配方合乎藥理,價錢公道,因而遠近聞名。

清道光年間(約1830年),王澤邦就在廣州銷售王老吉涼茶。[1]1840年間,王澤邦開始生產王老吉涼茶包。其後,王澤邦讓三個兒子在廣州另設分店。此後,王老吉涼茶不僅暢銷兩廣,湖南、湖北、江西、上海,以至北京也有銷售。王老吉涼茶隨著不少赴東南亞等地謀生的廣東人,傳入東南亞各國乃至美國。

王澤邦於1883年辭世,享年 70 歲,將涼茶業務交給兒子貴成等三人。1897年,王老吉第三代傳人王恆裕於香港文武廟直街設店,與廣州王老吉分家,[2]並將王老吉「杭線葫蘆」的商標註冊,成為第一個註冊的華商商標。其後亦在澳門開設分店。傳至第四代傳人王豫康時,適值香港淪陷,期間因為本港醫療設施不足,涼茶生意未有受到影響,更推出涼茶精而大受歡迎。[3]

[編輯] 中華民國時期

1938年,廣州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攻佔,王老吉涼茶貨棧全部焚燬。二次大戰結束後,在廣州市海珠中路恢復生產。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王老吉涼茶歸入國有企業,1956年國家實行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將8間歷史悠久的中藥廠合併,以固定資產和員工數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稱為王老吉聯合製藥廠。

文化大革命期間,「王老吉」一名,被認為是為資本家樹碑立傳,於是改名為「廣州中藥九廠」,而「王老吉涼茶」也改名為「廣東涼茶」。

1982年,中藥九廠改名「廣州羊城藥廠」。1992年轉制成為以國家股為主體的股份制企業,改名「廣州羊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羊城藥業的母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在1997年重組資產,成立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發行H股(0874)上市,更於2001年增發A股(上交所:600332)在上海上市。

2004年3月4日羊城藥業更名為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老吉這個老字號,在「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百強榜」中排行第五,品牌價值22.44億元人民幣[4],現時由三家企業共同使用,包括掌內地市場的廣州王老吉、掌香港及海外市場的香港王老吉國際、租用商標使用權20年的香港加多寶(廣東)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王老吉與廣州王老吉本屬一家,百年前才分兩路,直至1956年,藥號亦正式分成兩支,內地商標註冊歸廣州王老吉,推出綠色紙包裝涼茶。1997年王老吉併入廣州藥業。

1997年2月13日,廣州羊城藥業王老吉食品飲料分公司(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與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加多寶的母公司)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合同內容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自1997年取得了在內地獨家使用「王老吉」商標生產銷售紅色紙包裝及紅色易拉罐(鐵罐)裝涼茶飲料權,由香港王老吉後人提供配方,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為15年,隨後於2001年續簽合同,有效期共計20年。[5]

2001年03月25日,廣州市政府在市府廣場舉行《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6]施行二周年活動日暨廣州市第一批「老字號」授匾儀式。廣州市副市長李卓彬向首批27家「老字號」包括王老吉授匾。

2007年,加多寶罐裝王老吉的銷售額達到100億元人民幣。AC尼爾森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罐裝王老吉涼茶在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超越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其他碳酸飲料品牌。2002至2009連續8年間,王老吉涼茶的年均增長率達到96%。2007年至2009年,紅罐王老吉連續三年在中國大陸罐裝飲料市場銷量第一。[7]2009年2月18日,加多寶王老吉耗資2.9億人民幣,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高級合作夥伴。[8]

2011年4月11日,加多寶集團在北京發布聲明稱廣藥集團並沒有取得王老吉粥類產品的商標許可。由於其外形為紅色包裝,與紅罐王老吉包裝相似。加多寶認為,廣藥集團授權廣糧集團生產王老吉固元粥、王老吉蓮子綠豆爽等產品的舉措是侵權了其包裝及裝潢權。加多寶也譴責廣藥集團借王老吉商標跨越飲料行業甚至是跨越食品行業進行盲目多元化發展,是不符合百年沉澱的王老吉專註涼茶生產的品牌內涵,也背離了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的權威性指導。[9]

香港支線在40年代由第四代傳人王豫康開設多達六間分店,現時第五代傳人王健儀擁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標註冊權。雖然舖租高昂,現時香港於元朗區的天水圍頌富商場、天耀商場、天澤商場和屯門的良景商場及友愛商場設有分店,並不斷擴充分店網路。

[編輯] 成份

根據廣州王老吉藥業出產的紙盒包裝涼茶成份表,主要的成份為:水、白砂糖、仙草、雞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

[編輯] 英文名稱

多年來,王老吉的英文名稱是廣州地區一直使用的傳統粵語拼音「Wong Lo Kat」,與很多廣州老字號一樣,王老吉涼茶歸入國有企業後,英文名變成了漢語拼音「Wanglaoji」。香港鴻道集團旗下加多寶公司在內地販售的紅色王老吉,英文名稱重新使用粵語拼音,不過廣州王老吉生產的綠色包裝仍然使用漢語拼音。

[編輯] 參考資料

^ 《百年老店第五代傳人 王老吉玄孫涉詐騙七宗罪》,《太陽報》報導。2007年11月1日,港聞要聞。[1],(繁體中文)
^ 《177年老字號涉詐騙銀行廉署告王老吉揸弗人》,《蘋果日報》報導。2007年11月1日,港聞要聞。*[2],(繁體中文)。
^ 《涼茶治疫症 道光年間響名堂》,《太陽報》報導。2007年11月1日,港聞要聞。*[3],(繁體中文)
^ 首屆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百強榜公布
^ 廣藥授權王老吉「賣粥」被指侵權. 新京報. 2011-04-12 [2011-04-13].
^ 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 廣藥授權王老吉「賣粥」被指侵權. 新京報. 2011-04-12 [2011-04-13].
^ 罐裝王老吉的那個兄弟. 南都周刊. 2009-02-27 [2011-04-13].
^ 加多寶亮新牌欲離間廣藥、廣糧 廣藥做出回應. 南方都市報. 2011-04-13 [2011-04-13].
[編輯] 外部連結

加多寶集團
廣州王老吉藥業
王老吉爭奪戰:廣藥的親子邏輯 - 青島財經日報
王老吉:根在古勞
王老吉夥經典字號招商-第五代傳人謀出路
商標註冊權三分天下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E%8B ... C%E8%8C%B6
Attachments
Wong_Lo_Kat_310mL.JPG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