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Post a reply

林瑞麟升政务司长 香港特区政府公務員人才严重不足

Oct 2nd, '11, 13:16

林瑞麟升政务司长 香港特区政府公務員人才严重不足

2011年10月01日

林瑞麟(左二)升任政务司长惹不满声音,曾荫权(右二)则对他大表赞扬。左一为梁卓伟,右一为谭志源。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因政务司长唐英年辞职以便「集中精神考虑参选(下一届香港行政长官)」,触发港府高层新一轮「音乐椅」,结果由民望长期处于低位的前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林瑞麟接任这个「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政务司长。行政长官曾荫权盛赞林瑞麟极有统筹能力,但两个泛民政党罕有地表明不接受这名「史上民望最低」的政务司长,亦有学者认为,委任反映港府有严重人才荒。

民主党六名成员1日早上更游行至政府总部,抗议擢升林瑞麟为政务司长,指这是蔑视民意之举。该党两名立法会议员更拒绝出席今晨的国庆酒会,以示不满。

唐英年9月28日辞职,北京政府两日后迅速宣布接纳并委任新的接替人选。一如个别亲建制传媒预早披露,林瑞麟接任政务司长,成为百官之首;原特首办公室主任谭志源则转任林的原职 –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而原卫生及福利局副局长梁卓卫则升为特首办公室主任。

对于民望长期处于低位、并曾一度出现负数、现时亦只有46.5分的林瑞麟升任政务司长,公民党和民主党均表明不接受,公民党在声明中指,对有关任命「不寒而栗」,因为林瑞麟在旧职只跟随北京主旋律起舞,为达目的,不惜扭曲是非,不问原则和公正。北京重用一直不孚民望的林瑞麟,会进一步削弱政府民望,令政府管治更举步维艰。

不过,亲建制政党则欢迎林瑞麟的任命,工联会更认为可让他「试工」,为下届继续出任政务司长努力。而工商专业联盟召集人林健锋则语带相关地说,希望林瑞麟把录音机留在旧职。林瑞麟因为不斷重复政府立场而有「人肉录音机」之称。

被指是香港回归以来上任时民望最低的政务司,林瑞麟发挥其一贯EQ(情绪智商)高的长处,指当公职有起有跌,在逆境时会学懂忍耐。而特首曾荫权则力挺林瑞麟,指他有极强统筹能力,能在困境中完成带有强烈政治成分的工作。又指问责官员有时为了完成爱香港的任务而不能爱民望。

有关任命和曾荫权的挺林言论,在网上引起一片骂声,更有网民鼓动政党发起游行,以示抗议。数分报章的社论亦质疑有关任命,《明报》便以「新政务司长为什么是林瑞麟,而不是林郑月娥?」为题提出诘问,但由于任命不能改变,最后都只能寄语林能有所突破。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成名亦指出,林瑞麟民望低落,由他出任政务司长,反映整个特区管治班子人才严重不足,以至论资排辈的情况下,让政府第二个最资深的官员升为百官之首。

Re: 林瑞麟升政务司长 香港特区政府公務員人才严重不足

Oct 3rd, '11, 16:33

香港以前有人才多少有大粵移民補充,而家都走嗮去外洋。大粵一樣有人才危機。

Re: 林瑞麟升政务司长 香港特区政府公務員人才严重不足

Oct 10th, '11, 17:32

林瑞麟
Stephen Sui-lung Lam


香港第5任政務司司長
現任
就任日期
2011年9月30日
前任 唐英年
香港第1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任期
2007年7月1日 – 2011年9月30日
前任 首任
繼任 譚志源
香港第3任政制事務局局長
任期
2002年7月1日 – 2007年6月30日
前任 孫明揚
繼任 末任
出生 1955年11月24日 (55歲)
英屬香港
國籍 中國(香港)
政黨 無
配偶 葉慕菲
信仰 基督教

林瑞麟,GBS,JP(1955年11月24日-)現任香港政務司司長;他早於1978年已加入政務主任職系,曾任多個政府職位。2002年起擔任政制事務局局長期間,代表政府推行過不少辣手政策,如政改方案、遞補機制等,由於林瑞麟難以偏離中央意志,常以官腔風格應對,結果成泛民主派、學者等人士的爭議及狂轟對象,以致令其民望徘徊低谷。反對派他指其唯命是從,凡事聽命於中央政府意旨,香港政界及傳媒常稱其為「林公公」。[1][2][3]2011年9月,民望處於低位的林瑞麟,在一片爭議聲中代替唐英年出任政務司司長。[4]

目錄 [隱藏]

1 簡歷
2 政治事件
2.1 八萬五政策
2.2 「新聞統籌專員」一職之爭議
2.3 訪台及對兩岸政見
2.4 遞補機制爭議
3 評價
3.1 因言行被封為「林公公」
3.2 訪臺期間遭揶揄
3.3 被讚EQ(情緒智商)高
3.4 早年獲陳方安生器重後不和
3.5 民望低引起的爭議
4 資料來源

[編輯]簡歷

香港華仁書院預科畢業
1978年: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1983年取得倫敦大學法學士
1978年10月:加入政務主任職系
1979年6月:醫務衛生署政務主任(策劃)
1980年8月:助理環境司(後改稱助理運輸司)
1982年9月:房屋署政務主任(行政)
1984年4月:駐英辦事處政務主任(總部)
1985年4月:晉升為高級政務主任
1987年4月:晉升為首長級丙級政務官
1987年10月:首席助理經濟司
1989年7月:布政司政務助理
1991年9月: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
1993年1月:晉升為首長級乙級政務官
1994年9月:副憲制事務司(特別職務)
1994年12月:副憲制事務司(1)
1996年1月:晉升為首長級乙一級政務官
1996年4月:布政司高級政務助理
1997年1月:交接儀式統籌處處長
1997年12月:律政司政務專員
1998年1月:晉升為首長級甲級政務官
1999年1月:出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
2002年7月1日:政制事務局局長,是當時最年輕的問責制官員(此紀錄已被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打破)
2003年7月26日至8月3日:因葉劉淑儀請辭,接任保安局局長
2007年7月1日: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2009年:獲頒發金紫荊星章
2011年9月30日:接替唐英年成為政務司司長
[5]
[編輯]政治事件

[編輯]八萬五政策
1997年,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施政報告宣佈,擬每年興建85,000個房屋單位,但因亞洲金融風暴,樓價中途劇跌愈五成,故未能完成所有擬定房屋建設項目。但董及政府一直並無表明政策改變,直至2000年6月一次記者訪問中,當被問及會否修訂「八萬五」目標時;董才突然表示「八萬五政策自1998年已未再提起,亦已經不再存在」,引來「不提及等同不存在」的笑話,令政府幾乎受到全城圍攻。2005年6月,前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練乙錚後來撰文透露,董建華決定放棄八萬五之後,開會研究宣佈安排,練建議政府要大方得體向公眾解說政策改變,但董建華最後卻聽取林瑞麟意見,認為弱勢政府不能公開認錯,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6]後來時任政制事務局長林瑞麟反駁,稱自己曾多次向董建華建議,應明確表示不再維持「八萬五」政策。[7]
[編輯]「新聞統籌專員」一職之爭議
1999年,事任特首董建華為改善與傳媒及公眾之間的溝通,在特首辦公室設立新聞統籌專員一職,由林瑞麟出任,工作範圍主要是促進政府、傳媒與公眾的溝通;加強政府與政界人士的聯繫;出任特首辦的發言人;統籌政府整體公眾形象;出席立法會會議;就與傳媒有關的事宜,解釋政府的立場及政策等,總之涉及一切特首辦與政府的公關事宜。 有人認為設立此職是董建華的「良好個人意願」,除非林瑞麟神通廣大,否則必然吃力不討好,是百份百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結果此職位惹來爭議。除了其月薪高達十八萬的司級官員職位是否恰當外,也跟其他政府部門功能與職責重疊。[8]
[編輯]訪台及對兩岸政見
2009年6月4日,林瑞麟率團訪問臺灣,他也是1997年香港回歸後首名以官式身分到訪臺灣的局長,主要是與臺灣商討臺港合作的安排。林瑞麟此次官式訪臺,陸委會則派出官員接機。他在歡迎晚宴上致辭發表中共一貫對臺的主張,林瑞麟說臺灣與中國統一後發展空間會更寬更,一國兩制可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是國策。又稱若臺灣願意從一個國家這個原則開始,問題總是可以解決的。[9][10]
[編輯]遞補機制爭議
2011年5月,特區政府宣佈為防止類似2010年五區公投重演,提出《2011年立法會(修訂)條例草案》,取消議席出缺後的補選,改為該選區得票第二最高的參選人當選,並宣稱未有在五區公投中投票的大部份選民支持政府的方案而拒絕作公眾諮詢。大律師公會曾四度發聲明要求政府撤回方案,以作充份諮詢,律師會亦要求政府擱置立法,超過五百名學者發表聯署公開信反對取消補選。但政府不理主流民意一再拒絕,觸發接近22萬人參加七一大遊行,大部份人要求林瑞麟問責下台。隨著民意表態,親建制派議員開始轉軚。2011年7月4日,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宣佈押後二讀條例,並作出兩個月公眾諮詢。
[編輯]評價

[編輯]因言行被封為「林公公」


七一遊行中表達對林瑞麟不滿的圖畫
1999年,林瑞麟出任新聞統籌專員時,效法美國白宮發言人,每周舉行一次記者會,但林瑞麟多以標準答案回答,沒甚新聞價值,出席記者極小,後來該安排最終亦取消。2002年,政府於將新聞統籌專員一職改為特首辦主任負責,當年立法會議員黃宏發形容這職位「差不多是公公」角色,說「公公權傾朝野,實際非驢非馬」,從此林多了個「林公公」稱號。[11][12]
身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的林瑞麟,其職責是協助推動政制發展,但卻被認為凡事聴命中央政府,沒有將港人的民主訴求反映給中央,曾被民主派在議會公開粗言辱罵是「走狗」及「林公公」(指太監)[13]。立法會議員黃毓民認為林瑞麟言論一向是陳腔濫調、唯命是從、完全沒有新意,更直斥林瑞麟答非所問,是「人肉錄音機」。由於他的官腔官調已「深入民心」,在另一公開場合,公民黨黨魁兼執業資深大律師余若薇直呼林瑞麟為「林公公」,林瑞麟則反駁對方不用叫他外公,大家只是平輩。[14]
[編輯]訪臺期間遭揶揄
2009年6月,林瑞麟訪臺期間遭台灣媒體揶揄,[15]中天電視主播形容林瑞麟時說:「林瑞麟在香港很有名,他主要是推動全民普選,但他的表現卻被香港民眾認為他對北京言聽計從,諷刺他為『林公公』,還有『人肉錄音機』的稱號」,畫面上大字標題寫上:「人肉錄音機 首位港官林瑞麟將訪台」,並播出香港人惡搞要求《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的歌曲。[16][17]一向諷刺時弊的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頭條新聞》引用該新聞片段,稱其丟臉,再對林瑞麟諷刺一番。[18]
[編輯]被讚EQ(情緒智商)高
2011年7月,林瑞麟「硬銷」遞補機制,引起滿城風雨,部分市民大罵要他下台。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接受電台節目訪問,她將林瑞麟對比起自己當年推銷《基本法》23條激起的民情,並稱讚林EQ(情緒智商)高,別人怎樣說也無法激怒到他,並且保持一貫官方口徑,算是稱職。[19]
[編輯]早年獲陳方安生器重後不和
據《星島日報》特稿指出,1987年,林瑞麟在首度成為當時為經濟司的陳方安生下屬,林的表現深獲陳方安生欣賞。1993年底,陳方安生成為首位華人布政司,兩年後,她即調任林瑞麟出任她的高級政務助理,翌年更提拔他出任交接儀式統籌處處長,林瑞麟亦在短短兩年間,由首長薪級第四級升到第六級。而一般政務官平均需要六七年才能在這一級跳升。1997年香港回歸後,陳方安生安排林瑞麟出任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的政務專員,以及前特首董建華的行政長官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部分官場中人當時將這兩項任命視作陳方安生「安插」自己人。林瑞麟在陳方安生出掌政務司的七年間也又再連升三級,與他差不多同期做政務官的官員都在他幾級之下。不過,自從林瑞麟出任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後,與陳方安生的關係開始疏遠,後來陳方安生更在一次議會上對於林瑞麟被公開斥責,引來不和之嫌。[20]
事沿在2008年8月21日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上,會議正在討論政府不立例規管機構處理票站調查資料。陳方安生突然發言抨擊時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說自己當年沒有「帶眼識人」,想不到林瑞麟今日會混淆視聽。陳方安生又說,與林瑞麟相識並共事幾十載,但對他當日的表現認為他不像自己以前所認識的林瑞麟,對此感到遺憾和痛心。[21]2011年9月,林瑞麟出任政務司司長,其前上司,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寄言林在言行上要以身作則。她又認為,市民最希望見到林瑞麟可以顯示他為人正直及有勇氣維護一國兩制。[22]
[編輯]民望低引起的爭議
2011年10月,港大民調發現新任政務司長林瑞麟的支持度評分為38.5分,是有史以來所有政務司長支持度評分的最低。而前任政務司長唐英年,在離任前的支持度評分為48.6分,支持率為30%,反對率為22%。[23]早於2010年的一個民意調查,林瑞麟的民望已出現負值,即反對率高於支持率。[24]2011年10月9日,有市民指摘政府漠視民意,委任低民望的人出任高官,上任才十天的林瑞麟,遭團體發起遊行反對,要求他下台,有數超過二千人響應。[25]
[編輯]資料來源

^ 政情:學者起義群揪林公公. 太陽報. 2011-06-18 (繁體中文).
^ 誰願做絕對無恥的高官. 蘋果日報. 2011-05-30 (繁體中文).
^ 踩泛民嘲建制 林瑞麟被轟. 明報. 2010-06-26 (繁體中文).
^ 2000人遊行反林瑞麟【明報專訊】2011-10-10
^ 政務司司長 林瑞麟GovHK 香港政府一站通 2011年9月
^ 李慧玲﹕那些年,我們一起見過的林瑞麟【明報專訊】 2011-10-07
^ 林瑞麟反駁練乙錚 曾向董建議公布棄八萬五明報通識網 2005年7月1日
^ 新聞專員能為特首做什麼?傳媒透視 祝依恩 傳媒評論員 1999年
^ 林瑞麟今晤陸委 商台港合作架構大紀元 2009-06-04
^ 林瑞麟:臺灣與國家統一後發展空間會更寬更廣
^ 明報. 2011-10-08 (繁體中文).
^ 陳太一手提拔 EQ高見稱. 明報. 2011-10-01 (繁體中文).
^ 社民連三人「接力」辱罵林瑞麟 齊被逐出場. 星島環球網. 2009-01-08 (繁體中文).
^ 無禮辱官員 余若薇「長毛上身」. 文匯報. 2010-04-19 (繁體中文).
^ 台灣電視台明踩林D9. 明報. 2009-06-08 (繁體中文).
^ 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youtube 2009-04-21 上傳
^ 人肉錄音機!首位港官林瑞麟將訪台. 臺灣: 中天新聞.
^ 頭條新聞, [電視節目]. 香港: 香港電台. 2009-06.
^ 葉劉讚林瑞麟EQ高【明報專訊】 2011年7月7日
^ 陳方安生罵林瑞麟震動官場 惹來一片批評聲星島環球網 2008-04-22
^ 陳太盼林瑞麟顯正直骨氣明報 2011-10-08
^ 陳方安生冀林瑞麟言行上以身作則香港電台網站 2011-10-07
^ 林瑞麟成最低民望政務司長香港新浪網 2011-10-07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民望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14/12/2010
^ 民望低升職引不滿 千人遊行促林瑞麟下台財經日報(香港)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06:30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E%97 ... E%E9%BA%9F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