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支那“次按”風雨欲嚟

Oct 3rd, '11, 11:18

支那“次按”風雨欲嚟


今朝瞓醒覺,一開電視就睇到港股一開市就狂跌500幾點,個主持啱啱講緊而家支那民間放貴利嘅事,話呢壇嘢唔知幾時會爆,爆煲之後影響又唔知可以喎成點,呢種預期畀支那嘅經濟帶嚟好大嘅唔明朗因素,繼而拖累港股。跟著又講內銀股普遍落到年幾以嚟嘅最低水位,內房股單係今年9月,市值就縮水30%-50%。

支那“次按”睇嚟真係風雨欲嚟。

-----------------

大陆股市九月蒸发3万亿

2011年10月03日

中国大陆股市第三季度连跌三个月,9月30日(周五)收盘跌至近30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较去年末已蒸发3万亿元。超7成中国散户股民亏损,盈利的不到一成。专家解读,中国大陆股市已沦为资本黑洞,地下放贷市场加剧股市低迷。

连跌三月 今年已蒸发3万亿元

中国股市上证指数第三季度连跌三个月。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导,9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0.3%,至2,359.22点;这是该指数自2009年4月8日收于2,347.39点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上证综合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低,使本周该指数的累计跌幅已达3.0%。该指数9月份累计下跌8.1%,第三季度累计下跌14.6%,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16.0%,与2007年10月达到的峰值相较则下跌逾60%。深证综合指数周五下跌0.2%,至1,004.52点。

来自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末,沪深两市总股本逾2.9万亿股,两市总市值25.46万亿,较去年年末26.54万亿缩水 1.08万亿,而相较于今年3月的27.77万亿缩水2.31万亿。另有统计显示,以9月15日收盘价为基准计算,两市A股总市值为24.4万亿元,若剔除今年以来上市新股贡献的市值,A股总市值降至23.3万亿元,较去年末的26.3万亿元缩水金额高达3万亿元。

根据彭博社编制的数据,目前,上证综指与预期盈利之比为10.9倍,为历来最低水平。上海股市的市盈率由去年末的 20倍降至目前的12.6倍,同样处于历史低点。

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到9月25日收盘,在列入统计的2240只股票中,1755只股票股价下跌,占比78.35%,跌幅超过50%、股价被腰斩的达11只,跌幅超过三成的股票数量达366只。另有统计显示,自2011年初,截至9月22日,122只券商金股有104只下跌,占比85.25%;有117只金股落后于CPI,占比高达95.90%。

来自巨灵金融系统的统计显示,从年初至今共有202家企业IPO,基本保持每月25家的速度上市。快速扩容的背景下,是破发股票总量的上升。截至9月22日,A股市场共有306只股票跌破发行价,平均跌破幅度约为18.61%。

另有统计表明,今年以来上市的226只新股中,到9月25日收盘已破发的达106只,占比46.9%,将近一半;而上市首日收盘即破发的新股也超过60家。2011年的A股遭遇自1995年以来最严重、最密集的新股“破发潮”。

超七成散户股民亏损

数据显示,中国的散户比例在全球股市中占比最高,约为90%;相比之下美股的这一比例仅占35%,机构比例则占65%。在这样的投资结构下,散户的投资得失被高度放大。中金在线的一份网上调查则显示,今年上半年股民亏本的比例为74.27%,其中亏损 30%以上的占28.64%。

9月21日发起的一项股市盈亏在线调查显示,截止9月25日晚,在被调查的800多个网友中,亏损30%以上的占了一半多,达52.1%;亏损10%到 30%的占两成多,为23.09%;基本保持盈亏平衡(亏损不到10%到盈利不到10%)的占15.8%;盈利10%以上的不到一成。

来自中登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期末空仓A股有效账户数占期末A股有效账户的比重57.79 %,半数以上的股民在“只看不买”。而来自央行最新发布的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82.8%的城镇居 民倾向于“储蓄”,17.2%倾向于“更多消费”,投资意愿回落。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华尔街日报》报导认为,9月30日(周五)收盘跌至近30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因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全球经济增长风险的担忧及中国国庆黄金周前夕流动性紧张对股市构成拖累。

但上海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中国股市低迷的最大原因是灰色贷款市场兴盛。今年以来,由于中国国有银行减少了放贷,影子银行体系和地下放贷市场的利率猛升至20%以上,有时甚至达到三位数水平。从银行告贷无门、又被挡在公开债券市场门外的房地产开发商,成为地下信贷的主要需求来源。谢国忠表示,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利率的诱惑,吸引投资者把资金投向地下放贷市场或理财产品,而不是股市。

自由财经撰稿人张嘉洋则分析指出,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除了做黑庄的(包括基金老鼠仓)和极少部份投资者赚到钱外,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是输家,赢家是政府的税收,券商从业人员和基金从业人员,还有那些通过IPO发财的……股市已沦为资本黑洞,市场信心不足是目前行情的困局。

-----------------

温州市政府出资1000亿救市

2011年10月03日

随着温州市企业老板“跑路”的越演越烈,近日温州市政府要求各银行业机构确保实今年初确定新增贷款1000亿的目标。此一看似救助企业的利民决策却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绝大数网民反对这一拿纳税人的钱送给富豪及具有官方背景富人。

据新华网报导,温州市政府在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温州将以“组合拳”形式应对“民间借贷风波”,其中要求银行业机构“不抽资、不压贷”,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加大信贷资金保障力度,确保实现年初确定新增贷款1000亿的目标。试图为企业争取喘息时间。

温州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10月8日起,温州市、县将上下联动,组织工作组进驻全市县级以上银行支行。

温州富商大逃亡的背景

据当地媒体报导,在宏观调控、银根抽紧的大背景下,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上半年累计发生民间借贷485.5亿元,民间借贷利息疯涨 至3-5分,个别甚至达6分至1角。由此导致诸多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发生老板潜逃、跳楼自杀等。

目前,温州已有上的了规模的29位企业老板走佬,又有不知多少上不得台面的小作坊式的企业執笠。尤其是入秋后的九月凉意更甚,走佬潮亦愈演愈烈,有走得摩嘅已被可预测的恐惧逼的跳楼了,到目前,至少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走佬、企业倒闭,仅9月份就发生26起之多。

企业在得不到国有银行对民间实业贷款支持的情况下,采取了民间高利贷融资的办法,并投向了看似高利润的房地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

网友:借高利贷者以投机炒作者居多

天涯网友“翩翩孤舟”在其博文中分析说,要总结此次温州的走佬危机,最简明扼要的核心所在是高利贷链条斷裂。 真正借高利贷者以投机炒作者居多,真正的实业投资是不需要如此巨大资金支撑的。从爆出的资金链断裂者动辄几亿、十几亿的欠款可知他们借的钱绝不是去投资自己所经营的实业了。

“翩翩孤舟”更在其博文中强调,政府控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对民间实业的支持兴趣从来就不大,它们的冷血不次于高利贷机构,民企想要贷到一笔款項所需付出的心血和腐败成本,基本相当于变相的高利贷,这又谈何金融支持经济呢? 民间高利贷这颗金融核弹随时都会引爆。

网友“轻舟泛月2010”则认为,真正做实业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只要能开的下去,几年下来多少是有积累的,月息2分都不会去长借,偶尔调个头寸1到3个月是有的,生意上赚回来就还上了。现在这些“走佬”的,无非都是把钱去炒房、炒黄金炒去了。

早在2009年,就有经济学学者郎咸平对这种“放弃实业去炒楼”的行为提出过警告。一些人不敢投实体经济,因为投资经营环境恶化了,只有炒楼。

真正拉动经济往上走只能是靠实体经济。毕竟,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国富民富的根本。错误的金融政策和实效的税收制度是导致大陆炒房团产生的根源。

2009年,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小康财智》采访时也称,“由于制造业难搞,又 有通货膨胀的预期,这让部份温州资本决定出手,在资金没有很好出路的情况下,房产行业毕竟是温州资本积累经验最豐富的行业,在大多数温州人看来,楼市有涨有跌,但还是不错的投资领域。”

2011年大陆《第一财经日报》曾报导,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70%的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

近期,温州市企业老板因 无力偿还高利贷而集体走佬事件频频,有的甚至跳楼自杀,事件直接导致不少企业倒闭,员工追讨欠薪,而浙江眼镜行业龙头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欠债20亿元潜逃美国事件更将企业老板欠债走佬事件推向了高潮。

支那官方媒体说,今年4月以来,温州有80多家企业老板失踪,仅在9月份就高达25起。有评论认为,中小企业的高利贷崩盘,恐将酿成支那式的次贷危机。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