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0th, '11, 23:06
《政府出手干預能否遏制“溫州走佬”現象惡化?》
2011年10月1日支共建政日〈自由亞洲電臺〉一篇題為《政府出手干預能否遏制“溫走佬”現象惡化?》的文章,報導了因為資金鏈斷裂無法償債而走佬的溫州企業(綽號“溫走佬”)越來越多。光是選在9月22號(星期四)這一天走佬的溫州商人就有九家之多,可見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
資金鏈斷裂,溫商如骨牌般連倒
溫州商人遍佈支那甚至全球,牽親帶故,擁有傲視旁人的經濟實力。過去幾年來橫行支那的炒樓客,總少不了溫州商人的身影。把溫州的經濟視為支那經濟的縮影,一點也不為過。因此“溫走佬”現象就特別引發關注。
支共面對各種天災人禍,慣常施以掩蓋手法,這是事件發生時的直覺反射。但“溫走佬”已經到了掩無可掩遮無可遮的情況,甚至有人估計接下去的連鎖效應(每家廠商背後有許多供應商,供應商又各有上下游的協力廠商)就像推骨牌一樣,一家倒百家倒,在2011年底前會有40%的溫商倒閉。如果真的如此,效應絕對不會止於溫州。因此支共開始出臺一些措施,給予中小民營企業周轉資金或介入還款安排,希望能夠扼阻連鎖倒閉的現象。
支共出臺搶救辦法,難防趁火打劫
這樣的方法會有效嗎?如果在一個正常的法治社會,或許還會有點效用。但在支共治下的支那,讓官員大張旗幟介入中小民營企業,不管是給予資金或者介入協商還款計劃,只不過是引狼入室罷了。體質好但周轉不良的民企,官員或特權者趁機掠奪經營權自然不在話下;體質不好的民企,就算借給他再多的周轉金,最後也只是打了水漂,不是成了廠商的走佬費就是被手段高明的債主搶先取走,對於扼阻連鎖倒閉現象一點幫助也沒有。
支那民企資金鏈斷裂,支共一手造成
事實上支那民企資金鏈斷裂的原因,正是支共一手造成。由於自2008年以來支共大量印製鈔票,發行出去的鈔票早就超過支那國民生產毛額的1.8倍,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成為世界第一。濫印鈔票的結果造成支那通貨膨漲的壓力越來越大,惡性通膨迫在眉睫。如果暴發惡性通膨,支共的政權也就危在旦夕。因此支共把銀行的存款儲備準備金比例一路上調到22%,又擴大了必須計入“存款”的範圍,連匯票、信用狀(LC)、保函(BG)都被納入,因此銀行被凍結不准放貸出去的資金立刻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34%。於是中小民營企業就成了首當其衝的受害者,這個結果不必是金融專家也能預見,何況是始作俑者的支共。但這個結果是支共不在乎的,或者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況下,也只能先舍中小民企,壓後惡性通膨的勢頭再說。
根據支共官媒的報導,在無法從銀行融資的情況下,除了向親朋好友調頭寸,大約80%的中小企業在借無可借的情況下,只能飲鴆止渴,找上地下錢莊、影子銀行。這些民間高利貸結合黑幫勢力,三到五分的利息算是一般利,更高者可到六分甚至十分,還是以月計算。可是以代工與出口為主的支那企業的毛利一般只有3%到5%,如何還得出這種動輒以30%、50%、60%甚至100%計算的高利貸?結果當然是走佬。
溫走佬之後是“銀走佬”?
不只支那民企要走佬,銀行接受存款就必須設法以放款賺錢。如果定存利息2.5%而放款利息是5%,正常的存款儲備大約15%才能夠維持營運。(假設銀行收進來1000萬的存款,必須付出25萬的利息給存戶;保留15%的存款為準備金,最高可以放貸850萬出去,能夠賺到42.5萬的利息。預留呆帳風險與人事費用管銷成本,還有合理的利潤。)如今被迫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到34%,銀行可動資金只剩66%,而且倒帳風險相對提高,真是放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不借款會慢點死,借款可能會死得更快。左右都是一個死。
支共寧可倒貼美國,也不資助支那民企
支共早就對於支那的經濟問題失控,過去還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調控這個調控那個,如今卻是頭痛醫腳、腳痛醫頭,一方面收緊銀根不肯貸款給支那民企,一方面卻加碼買進美國國債,使問題加速加倍嚴重。同樣的錢貸給支那民企不僅有可觀的利息收入,扶助支那民企還能穩定工作機會與稅收,但買進美國國債卻只有1%的利息可以期待,但支共視美國為可以信賴的債務人,卻把支那民企視為拒絕往來戶。在這種扭曲的作為下,支那民企資金鏈斷裂的問題怎麼可能得到解決?
支共戒除不了美國國債癮
有許多人看不懂支那的經濟問題,總喜歡跟著支共官媒的大標題判斷事情。其實只要綜合各種現象再深想一下,就會知道支那的經濟問題有多麼嚴峻而且已經無力回天。光講美國國債這一塊,因為人民幣升值,過去拿8:1兌換美元,如果現在換回來卻只有6.8:1,立刻損失20%(8-6.8/8=0.2),但美國國債卻只有1%的利息!支共舍不下美國國債,卻一邊謾駡美國有“債癮”,又一邊加碼繼續買進。究竟誰成癮?事實非常清楚。美國人固然樂於以1%的低利享用支共送上門來的钜額美元,但主動權畢竟在支共手上。支共想要從支那市場上收回大量的人民幣以免惡性通膨之災,其實可以自己發行國債。但是就像支共把支那民企視為拒絕往來戶一樣,支共發行的國債,支那人會買嗎?外國央行會捧場嗎?外國民眾會樂意掏腰包嗎?就算美國政府真的如支共官媒所罵的舉債成癮,那也是讓支共妒嫉得不行卻連過過幹癮也不成的夢想。
春江水暖鴨先知,溫州商人一向跑在支那經濟的前端,正在於他們的敏銳與集體行動的力量。然而一葉知秋,如今溫州的地下金融以及溫州中小民企集體倒閉的現象,也將支那通貨膨、貨幣氾濫、銀行被迫凍結钜額人民幣、資金煉斷裂等實況浮上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