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禁毒嘅名 支那勢力全力入滲緬東北分離嘅撣邦、佤邦
2011年11月02日
据中国公安部网站消息,11月1日,中缅替代发展合作部长级会议在缅甸掸邦木姐县召开,双方还就落实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进行了研究。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赴缅出席会议。
缅甸掸邦、佤邦均由由前缅共分离之少数民族武装控制,长期以来以罂粟种植与毒品产销作为经济支柱。
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与缅甸内政部副部长觉山敏分别率团出席了会议,中缅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罂粟替代种植的合作,共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缅罂粟替代种植合作的发展。
会议回顾了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07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替代种植行动方案以来两国替代发展合作情况及成效,交流了对当前缅北地区罂粟种植的看法,探讨了替代发展合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进一步推进中缅替代发展合作深入的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中缅替代发展合作部长级会议纪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云南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尝试在缅北地区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工作,帮助当地烟农逐渐摆脱对罂粟种植的依赖。
据官方数据,目前,缅北毒品作物罂粟的替代种植渐成规模,中方在缅替代企业100多家,投资10亿多元,替代作物涵盖橡胶、玉米、甘蔗和热带水果等40个品种,累计替代种植面积200多万亩,缅北受益人群超过13万人,项目还改善了当地的道路、桥梁、房屋、饮水、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认为,开展替代种植是遏制缅北罂粟种植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解决本地区毒品问题、防止两国人民受到鸦片类毒品侵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两国合作,采用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到缅北开展替代种植工作,减少烟农对罂粟种植的依赖,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缅北罂粟种植降到历史较低水平。
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罂粟替代种植的合作,建立完善联络协调机制,联合开展替代种植规划制定和考察评估活动。
官方数据称,在执法打击、替代种植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7年缅北罂粟种植面积降至1.86万公顷(27.9万亩)的历史最低点,掸邦第一、二、四特区最近几年持续保持禁种罂粟。
----------------------
10.5湄公河中国船员血案调查初现进展后,中国警方加强了中缅边境的禁毒合作。
有泰国媒体指,中国商船船员遇袭与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武装佤邦政府联合军有关。昨天(10月11日),缅甸佤邦政府在中国网络媒体发布新闻稿,声称与此事无关。
缅甸佤邦政府发言人李祖烈接受云南电视台新闻栏目《新视野》电话采访时,更声称掌握有目击证人,称泰国缉毒军警才是杀死中国船员的真凶。李祖烈声称,缅甸佤邦政府已建议,由中国政府组成以中国警方为主的调查团进入肇事现场,对这个现场进行深入地调查,并要求对当天在该水域执勤的所有的泰警,都应接受中国警方调查团的调查。
佤邦政府发布的新闻稿中,重复了发言人李祖烈的这一说法。该文声称,“命案出事地在泰国清盛码头区域,佤邦人从未活动到该地区。泰国也不允许佤邦人到该地区。在泰国警方的管制区域,佤邦人员如何能够在泰警严厉的控制下登船杀人,杀人之后又如何能够逃离现场,泰方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
佤邦方面称,愿意接受同样的调查,“只要中国和泰国怀疑佤邦的某一个人,或者提出来佤邦都愿意配合和接受调查。”
云南学者董如彬声称并不相信佤邦的声明,但他说,“也不认为是佤邦军直接作的案。”董如彬则认为,此次屠杀中国船员的很可能是金三角毒枭诺坎。
诺坎90年代加入坤沙集团的孟泰军(MT),坤沙集团崩溃后转投于佤邦联合军控制南部(南佤)的军阀魏学刚。据泰国警方的说法,40岁的诺坎在泰国、老挝和緬甸都是通缉犯,手下约有400名武装分子。
此人曾多次在湄公河上抢劫中国船只,并曾绑架多名在金三角经营赌场的中国人,2008年2月,该武装对湄公河上的中国巡逻船射击,3名中国警员重伤。
据新华社引述的官方数据,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通过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完成累计运输量达300万吨以上,金额超过300亿元,但黄金水道却并不太平,云南的统计称,有70%的云南货船曾被抢劫过。
- Attachments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