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討論同優秀網文轉載
Post a reply

即使未獲國際承認 但係佢事實存在 依家世界最新嘅獨立國家:阿扎瓦德

Apr 8th, '12, 22:02

即使未獲國際承認 但係佢事實存在 依家世界最新嘅獨立國家:阿扎瓦德


圖阿雷格人嘅民族國家:阿扎瓦德獨立國官方網站

http://www.mnlamov.net/

圖阿雷格人從1916年開始作反,經過近一個世紀嘅發酵醞釀,圖阿雷格人借助反卡達菲戰爭所帶嚟嘅力量大增進契機,圖阿雷格人僅用半年時間就控制阿扎瓦德全境,獨立建國。用一個世紀去磨刀,再用半年去廝殺並達至目標,呢啲就係圖阿雷格人畀到我哋粵獨嘅啟示。

--------------------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汉漢▼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
參與圖阿雷格叛亂

活躍期 2011年10月–現在
意識形態 撒哈拉民族主義
領導人 Mahmoud Ag Aghaly等
活動地區 阿扎瓦德
對手 馬利
阿爾及利亞
戰役、戰爭 2012馬利北方內戰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 (阿拉伯語:الحركة الوطنية لتحرير أزواد‎, 法語:Mouvement National pour la Libération de l'Azawad; MNLA),以前的名稱是阿扎瓦德民族運動[1] (法語:Mouvement national de l'Azawad; MNA) 是活動於馬利阿扎瓦德地區一個政治軍事組織。該組織據說由圖阿雷格人組成,曾經協助利比亞政府軍參加戰鬥[2],但是一些圖阿雷格人站在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一邊。利比亞內戰於2011年9月結束後,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即於2011年10月成立,並包含其他撒哈拉部落人。馬利政府指控該組織與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有聯繫[3],但是MNLA否認這一指控。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獨立戰爭
3 領導層
4 參考文獻
5 外部連結
[編輯]歷史

阿扎瓦德地區

從1916年以來,至少有5次圖阿雷格叛亂。2011年格達費政府失敗後,在利比亞政府軍中的一些圖阿雷格人轉移到馬利北部。[4] 這些軍事人員與馬利北方圖阿雷格運動(Northern Mali Tuareg Movement)融合,組建了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由於利比亞內戰及戰後利比亞國內混亂局勢,大量重武器、彈藥流散到撒哈拉部落地區。[5][6] 這大大加強了圖阿雷格人的軍事能力。[1]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所要建立的阿扎瓦德國家的國旗。

馬利政府指控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與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有聯繫[7],但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否認這一指控[8]。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組建於2011年10月。[9] 但其前身據說建立時間要早近一年。[10]相較於其他有關組織,MNLA把自己定位解放所有阿扎瓦德人民(Songhoi, Arab, Peul 和 Tuareg)的運動。[1][11]
[編輯]獨立戰爭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在2012年1月開始了武裝軍事鬥爭[12][13]以解放在政府控制下的三個半大區[6]以贏得阿扎瓦德的獨立。[14]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在馬利北方的軍事戰鬥(所控制的城市用圈標示)。
在2012年1月,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攻佔了昂代郎布坎(Andéramboukane), 梅納卡(Menaka), 泰薩利特(Tessalit), 尼亞豐凱(Niafunké), 阿蓋洛克(Aguelhoc)[15],控制了馬利北方部分地區。[16] 還攻佔了馬利第5大城鎮萊雷(Léré)。[17] 在2012年1月,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宣布擊落一架馬利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使用的是北約空投給給利比亞反格達費軍事力量的地對空飛彈。[5] 馬利空軍也使用了米-24"雌鹿"或直-9"海豚"武裝直升機用機炮對地轟擊。[10] 2月4日,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攻擊了馬利最東北部的大區首府基達爾(Kidal),意圖佔領該城鎮,控制那裡的兩個軍事基地。[18] 同時,在巴馬科的圖阿雷格人因擔心遭到報復而開始撤離。[19] 國際紅十字委員會說3,500人逃入茅利塔尼亞,10,000人逃入尼日以躲避戰亂。[14] 2月8日,馬利政府軍放棄了在阿爾及利亞邊境上的城鎮廷扎瓦滕(Tinzaouaten),由於在此前戰鬥中政府軍陣亡1人、負傷2人,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也有1人陣亡、1人受傷,但控制該地後虜獲了兩個軍事基地存儲的武器彈藥。聯合國宣布有超過20000人逃到了鄰國布吉納法索、茅利塔尼亞、尼日,並警告由於戰亂將導致食品短缺。[20] 總計有100000人流離失所成為難民,至少四分之一進入尼日。[來源請求]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計劃派遣暴力衝突調查組,[21]並譴責暴力行動、號召對馬利政府提供後勤支援。[22]
2012年4月6日,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宣布獨立戰爭勝利結束,阿扎瓦德獨立[23]。
[編輯]領導層

創立時的一位領導人是Moussa Ag Acharatoumane[17]。該組織另一位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是Ibrahim Ag Bahanga (其岳父Hama Ag Sid』Ahmed是該地區以前叛亂組織的發言人),但於2011年8月26日死亡於利比亞。該組織軍事領導人是Ag Mohamed Najem上校[1][10],是馬利本地圖阿雷格人。[6] 該組織大約有40位軍官[1],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總書記是Bilal Ag Cherif[10],發言人是Hama Ag Sid'Ahmed,居住在歐洲[14]。
[編輯]參考文獻

^ 1.0 1.1 1.2 1.3 1.4 Morgan, Andy. The Causes of the Uprising in Northern Mali. Think Africa Press. 6 February 2012 [2012-02-10].
^ Vogl, Martin. Tuareg rebels attack 6th town in Mali. Google News. Associated Press. 31 January 2012 [2012-02-04].
^ Mali government official says al-Qaida fighters among those attacking northern towns. washingtonpost.com. The Washington Post. 27 january 2012 [2012-02-04].
^ Mali: 47 Die in Clashes Between Troops, Rebels - Ministry. allafrica.com. 19 January 2012 [2012-02-05].
^ 5.0 5.1 Oumar, Jemal; Ramzi, Walid. Loose Libyan missiles threaten air traffic. Magharebia. 30 January 2012 [2012-02-05].
^ 6.0 6.1 6.2 Stewart, Scott. Returning Malian Mercenaries Present a Challenge for Mali and the West. The Cutting Edge News. 2 February 2012 [2012-02-05].
^ Mali government official says al-Qaida fighters among those attacking northern towns. The Washington Post. 27 January 2012 [2012-02-04].
^ Mali says rebels fight with Qaeda, rebels deny. Reuters Africa. Reuters. 27 January 2012 [2012-02-05].
^ Vogl, Martin. In Mali, a Tuareg rebellion _ without Gadhafi. Google News. Associated Press. 26 January 2012 [2012-02-05].
^ 10.0 10.1 10.2 10.3 Mali: Fighting In North; The New Touareg War. Eurasia Review. 20 January 2012 [2012-02-10].
^ They are not mercenaries. mnlamov.net. 22 January 2012 [2012-02-10].
^ JTIC Brief: MNLA re-awakens Tuareg separatism in Mali.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2 February 2012 [2012-02-04].
^ Dozens of Tuareg rebels dead in Mali clash, says army. BBC. 20 January 2012 [2012-02-04].
^ 14.0 14.1 14.2 Diallo, Tiemoko; Diarra, Adama. Mali says 20 rebels killed, thousands flee, Reuters. 4 February 2012 [2012-02-05].
^ Stewart, Scott. Mali Besieged by Fighters Fleeing Libya. Stratfor. 2 February 2012 [2012-02-05].
^ Tuareg rebels take Mali town after army pullout. Google News. Agence France-Presse. 1 February 2012 [2012-02-05].
^ 17.0 17.1 Tuareg rebels attack fifth town in Mali. Al Jazeera. 26 January 2012 [2012-02-05].
^ Heavy weapons fire rocks town in Mali's north. Reuters Africa. Reuters. 4 February 2012 [2012-02-05].
^ UPDATE 1-Mali capital paralysed by anti-rebellion protests. Reuters Africa. Reuters. 2 February 2012 [2012-02-05].
^ UPDATE 1-Malian rebels seize key border town, civilians flee, Reuters. 9 February 2012 [2012-02-10].
^ Clottey, Peter. ECOWAS Team to Investigate Fighting in Mali. Voice of America. 8 February 2012 [2012-02-09].
^ http://www.globalpost.com/dispatch/news ... reg-rebels
^ DÉCLARATION D』INDÉPENDANCE DE L'AZAWAD. 2012-04-06 [2012-04-07].
[編輯]外部連結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正式網址
領導人接受訪問
Interview with a leader of MNLA on BBC, Moussa Ag Acharatoumane
Telephone interview with Abdoulkarim Ag Matafa, chief of operations of the MNLA (Voice of America) (法文)
Interview with Moussa Ag Acharatoumane founding member of the MNA human rights officer of the MNLA (Voice of America) (法文)
Interview with Hama Ag Sid Ahmed, spokesperson for the MNLA (France24) (法文).

--------------------

阿扎瓦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汉漢▼
阿扎瓦德
أزواد‎
ⴰⵣⴰⵓⴰⴷ
État indépendant de l'Azawad


深綠色表示阿扎瓦德地區,淺綠色示馬利其餘地區
首都
(和最大城市) 加奧
16°16′N 0°03′W
政府
-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領袖 Mahmoud Ag Aghaly
獨立 自馬利共和國
- 宣告 2012年4月6日[1][2]
- 外交 尚無國家承認
時區 GMT (UTC+0)
- 夏令時 (DST) (UTC+0)
交通規則 右行[來源請求]
國際電話區號 223[來源請求]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宣稱的阿扎瓦德領土範圍

阿扎瓦德獨立國[2](阿拉伯語:أزواد‎,圖阿雷格語:ⴰⵣⴰⵓⴰⴷ,法語:État indépendant de l’Azawad[2],又作Azaouad)是馬利共和國北部一個尚未得到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承認的政權。2012年3月馬利政變發生後,圖阿雷格族武裝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趁機擊敗馬利政府軍隊,控制了通布圖、基達爾和加奧三座北部重鎮及周邊,以及莫普提區的一部分。[3]2012年4月6日,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在其網站上正式宣告獨立[1],以加奧作為首都。[4]

[編輯]參考資料

^ 1.0 1.1 Tuareg rebels declare the independence of Azawad, north of Mali, Al Arabiya. 6 April 2012 [6 April 2012].
^ 2.0 2.1 2.2 Déclaration d'indépendence de l'Azawad. mnlamov.net. 6 April 2012 [6 April 2012].
^ Mali Tuareg rebels control Timbuktu as troops flee. BBC News. 1 April 2012 [3 April 2012].
^ Tuaregs claim 'independence' from Mali, Al Jazeera. 6 April 2012 [6 April 2012].
Attachments
Azawad_in_context.JPG
629px-Azawad_Tuareg_rebellion_2012.svg.png
600px-MNLA_flag.svg.png
600px-MNLA_flag.svg.png (2.41 KiB) Viewed 466 times
MNLA_emblem.png
MNLA_emblem.png (47.19 KiB) Viewed 466 times

Re: 即使未獲國際承認 但係佢事實存在 依家世界最新嘅獨立國家:阿扎瓦德

Apr 8th, '12, 22:11

圖瓦雷克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汉漢▼▲
圖瓦雷克人

總人口: 估計在10萬到350萬之間
(視不同的計算標準而定)
主要人口分佈: 以下皆為估計值,扣除已經融入各地主要人口族群的人數
尼日:720,000(1998年)
馬利:440,000(1991年)
阿爾及利亞:25,000(1987年)
布吉納法索:20-30,000(1991年)
利比亞:17,000(1993年)
奈及利亞:少數
塞內加爾:不明
語言: 塔瑪舍克語
信仰: 伊斯蘭教佔多數
相關民族: 柏柏爾人
圖瓦雷克人(Tuareg或Touareg)是一支主要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週邊地帶的遊牧民族,是散佈在非洲北部廣大地區的柏柏爾(Berber)部族中的一支。以迥異於周邊民族的文字、語言與獨特的遊牧生活出名,今日的圖瓦雷克主要分佈在包括馬利、尼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與布吉納法索在內,原本是法屬殖民地的北非與西非國家境內。
目錄 [隱藏]
1 簡介
2 歷史
3 文化與社會
4 信仰
5 其他
6 相關話題
[編輯]簡介

雖說是柏柏爾人的一系,但圖瓦雷克人與其他柏柏爾人不大相同的關鍵點,在於他們是今日僅存還在使用提非納字母(Tifinagh)的柏柏爾人,是一種源自古代比基尼語的文字。由於圖瓦雷克人的分佈零星分散,唯一可以作為族群認同的就只剩文字與使用該種文字的語言,塔瑪舍克語(Tamasheq),因此他們稱呼自己為「Kel Tamasheq」,意指「說塔瑪莎克的人們」。
至於「圖瓦雷克」(Tuareg)這個名字本身的起源或意義則有幾種說法,它可能源自利比亞的費贊(Fezzan),該地區的古名稱為塔爾加(Targa),是該部族的人民分佈的區域之一。圖瓦雷克在阿拉伯文中稱為「Targui」,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起源於塔爾加谷地的名字。除此之外,圖瓦雷克也可能起源於阿拉伯文中的「Tawariq」之貝都因語(Bedouin)發音,意指「被神遺棄的人們」(複數,其單數型態稱為「Tarqi」)。


圖瓦雷克人的分佈區域
[編輯]歷史

圖瓦雷克人是居住在今日利比亞地區的古代柏柏爾人之後裔,西方文化中最早提及圖瓦雷克存在的紀錄,可以回溯到古代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西元前484年~前420年),在他編輯的史典中提及古代的利比亞民族加拉曼特人(Garamantes)。現代圖瓦雷克人是加拉曼特人的後裔,他們從加拉曼特帝國原本位於利比亞費贊的根據地慢慢擴散開來,往南遷徙,並且散佈到撒哈拉沙漠南緣的薩赫勒地帶(Sahel,撒哈拉沙漠與南方肥沃平原間的帶狀半乾燥地區)。
在過去圖瓦雷克人曾一度宰治撒哈拉沙漠南北的奢侈品與奴隸貿易,利用五條縱貫沙漠的貿易路線連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城市,與非洲北邊的地中海沿岸。相對於西非地區膚色黝黑的人種,棕色皮膚的圖瓦雷克人在外表上還是有極大的落差,在法國開始在北非與西非地區殖民之前,圖瓦雷克人曾奴役過許多西非民族,將他們當作奴隸與其他民族交易,或者將沒有賣掉的其他西非民族作為奴僕,並且漸漸地被同化進圖瓦雷克的族群中。因此以某個層面來說,奴隸制度對於圖瓦雷克的生活型態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所以,當法國開始殖民非洲,並且廢除掉殖民區域內的奴隸制度後,也連帶地影響到了圖瓦雷克人的生活方式。許多原本遊牧而居的圖瓦雷克人被迫遷入都市城鎮定居,而逐漸失去該民族的文化特性。
在19世紀末法國大規模地擴張在西非地區的殖民地範圍,在這段期間位於今日馬利與尼日境內的圖瓦雷克人以武力抵抗法國的殖民,直到1905年時才簽訂了馬利地區的和平協定,尼日則是在1917年時跟進,但這也奠定了該民族驍勇善戰的既定印象。在同時,法國勢力也進入阿爾及利亞南部,遭遇到由阿哈加爾圖瓦雷克(Ahaggar Tuareg)部落傳奇性的年輕首領(稱為Amenokal)——穆薩·阿克·阿瑪斯丹(Moussa Ag Amastan,1887年 - 1921年)——所率領的武力抵抗,在歷經過數場作戰之後法國終於成功地將該地區佔領,收為保護國。在法國瓦解整個圖瓦雷克國家之前,這裡原本存在著一個由許多圖瓦雷克部族所組合成的鬆散邦聯國家,每個組成邦聯的主要團體都由一位傳統首領(Amenokal)所率領,首領之下有一群部族領導,稱為貴族(複數:Imgharan,單數:Amghar,都是由戰士出身的少數族群)。而組成圖瓦雷克邦聯的部族,則包括:Kel-Ahaggar,Ajjer,Kel-Ayr,Adrar N'Fughas,Iwellemidan,與Kel Gres。
1960年代的民族自覺風潮中,歐洲國家的海外殖民地紛紛脫離殖民母國而獨立。然而當母國在協調劃分這些殖民地獨立國時,沒有顧慮到民族分佈界線的問題,導致今日圖瓦雷克人被迫分散在西非與北非地區數個國家境內,並且經常遭到部分國家主要族群壓迫式的排擠,甚至以種族淨化的名義殘害而漸漸受到國際社會注意。傳統圖瓦雷克的領土存在於今日尼日,馬利,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與布吉納法索等國家境內。
[編輯]文化與社會

圖瓦雷克是一個母系社會(matrilineal)的民族,但並非母權社會(matriarchal)。雖然主要是信奉伊斯蘭教,但是迥異於其他伊斯蘭文化,圖瓦雷克並沒有女性需要蒙面的傳統,相反的在圖瓦雷克社會中,年滿25歲的男性才需要配戴面紗。圖瓦雷克的男性傳統上佩帶著5公尺長的藍紫色面紗,稱為Tagelmust,根據他們的信仰認為這面紗能替其阻擋所有的邪靈,因此縱使在女性家人的面前也不能拿下,但一般認為,佩帶面紗的傳統應該是起因於為了抵禦沙漠地區強大的風暴。由於深藍色面紗對於該民族的重要,使得其間接也變成圖瓦雷克民族的識別象徵,而往往又被稱為「沙漠中的藍人」。
傳統上的圖瓦雷克社會是階級制的社會,在過去他們的社會中也曾存在著奴隸階級,稱為Iklan。Iklan的後裔在今日已經成為圖瓦雷克族群很大的一部份,不過,因為他們的祖先原本是被圖瓦雷克人征服捕捉的深膚色西非人種,因此雖然他們也同樣使用塔瑪舍克語言,但卻與一般的圖瓦雷克人不盡相同。整個圖瓦雷克的族群大致又可分為北部沙漠區的圖瓦雷克商旅,與南部旱地區內相對上比較安定的遊牧牧人,雖然在過去北部商旅擁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遊牧的圖瓦雷克人漸漸變得比經商的族人(相對上地)富有,因此這個傳統的社會地位差別也被扭轉。
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例如沙漠邊緣的半乾燥旱地因為沙漠化的緣故而逐年消失,很多圖瓦雷克人也被迫放棄他們長期以來的遊牧生活型態,遷入固定的城市村落中定居,或經營農業耕種,而逐漸失去民族特色。
他們會玩一種類似直棋的棋類,稱為圖瓦雷克直棋。
[編輯]信仰

自16世紀起阿拉伯人入侵北非西部之後,就將伊斯蘭教的信仰傳入圖瓦雷克的文化中。圖瓦雷克的伊斯蘭信仰基本上是一種遜尼派伊斯蘭信仰與傳統物魅崇拜(animistic)信仰的合體,他們傾向接受伊斯蘭的慶典方式,但是並不依循伊斯蘭信仰中很常見的齋戒風俗。
[編輯]其他

德國汽車大廠福斯汽車(Volkswagen)在2002年時發表了一款以圖瓦雷克為名的越野車產品VW Touareg(其在中國大陸的官方譯名定為「大眾途銳」),並且積極贊助該族人的生活改善工作。該車款在世界各國的熱賣間接地使得這民族的名字更為民眾所熟知。
早些時候,義大利的著名汽車設計工作室博通(Bertone)也曾開發過一款同樣叫做圖瓦雷克的概念車,不過該車最終沒有量產,與之後福斯汽車的Touareg事實上也沒有什麼聯繫。
Attachments
圖瓦雷克人分佈區域 Tuareg_area.png
圖瓦雷克人分佈區域 Tuareg_area.png (11.06 KiB) Viewed 465 times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