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5th, '09, 05:30
24-12-2009
《香江不平這處鳴》
民主路,不進則退
如果我們還不盡己所能,積極地爭取民主,那便難以阻止香港澳門化。
內地維權人士劉曉波,因參與起草爭取中共放棄一黨專政、實行民主改革的《零八憲章》,於去年十二月八日,已被當局刑事拘禁,事隔整整一年,直到本月十一日,當局才正式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劉曉波。據報,此案預計會安排在本週開庭,不少《零八憲章》聯署人,近期已遭當局加強監察及問話,但有部分仍堅持會在開審當日到法院聲援,有的更公開表示要與劉曉波共同承擔政治或法律責任。
筆者一直都非常敬佩內地的維權人士。在極權統治下,人民通常為免惹麻煩,即使對政府有不滿,都會噤若寒蟬,甚至於日漸麻木,然而,內地維權人士為了爭取社會公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份勇氣的確令人肅然起敬。他們雖則是依照法律甚至《憲法》去捍衞應有的權益,但卻要飽受中共各色各樣的迫害,甚至被無理拘禁,人權根本沒有任何保障。以劉曉波是次案件為例,拘禁長達一年,才正式被起訴;但另一邊廂,得知正式起訴罪名不足一個月,就要上庭受審,與辯護律師會晤又備受限制,根本無法為抗辯作好準備。由此觀之,維權人士欲得到公平審訊,完全是奢望。
在香港,我們雖享有言論自由,不會因言入罪,而且健全的法治制度,亦給予港人足夠的人權保障,可惜,人們不但未有充分運用這些權利,甚至當其他人行使權利,如申請司法覆核,釐清公眾權益有否被侵害等,就會覺得這些舉動是刻意滋事。內地的寒蟬效應,竟同樣出現於自由的香港。
雖然許多港人都敬佩內地維權人士的無私付出,可是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看不起社民連議員在立法會內的抗爭行動,認為他們旨在「搞事」,不但破壞議會秩序,亦無助於訴求的爭取。然而,當大家鄙視他們的「激進」之時,可曾考慮到他們所爭取、維護的,乃是社會公義和弱勢社群的利益,況且包容性在公民社會,不是必要的嗎?更何況,事實告訴我們,面對得寸進尺的專權,過於安分守己,只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掣肘、剝削。很多理所當然的事情,如今居然也受到質疑。
港人爭取民主已二十多年,一直都深信,中央在《基本法》承諾的普選終點,理所當然是一人一票的直接選舉。當大家一直以為實行全面普選,只不過是遲早的問題,可是,近年親共人士在北京領導下,紛紛公然的走回頭路,對於在港實行普選,帶出一些早有定案的所謂「問題」,如功能組別的存廢、兩院制等,近期甚至連普選的定義,也說要由中央決定。港人即使熱愛民主,眼見香港民主前景堪虞,竟仍有好些人不肯採取積極的抗爭行動。那末,縱容「問題」發生的,會否就是我們自己呢?
還有大家不能忘記的是,筆者常提到的 Martin Niemoller警語,我們如漠視他人所受的迫害,有朝一日,當我們也身受其害時,便再也沒有人能伸出援手。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坐視不理,甚至對「激進」人士及團體所受到的逼迫和邊緣化,覺得是應有此報。否則,這便是助紂為虐,任由香港的民主自由遭扼殺。
相信大家心裡有數,並非事事按中共希望的步調,規行矩步,香港便能擁有民主,澳門就是最好的例證。爭取民主,不進則退,趁我們尚有能力去影響香港的民主前途時,大家真的要好好把握。否則,待香港澳門化,更甚至有港人跟劉曉波有同樣遭遇時,就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李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