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Post a reply

香港學者為國教護航被指有違學術操守

Dec 21st, '12, 17:45

香港學者為國教護航被指有違學術操守

2012-12-11

香港浸會大學即時免除親建制學者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的職務,約滿亦不再續約。薛鳳旋主編的《香港藍皮書》被指為洗腦的國民教育護航,誤稱中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教育方向實際已由基金主導”。校長陳新滋向中大道歉,認為內容“絕無根據”。(何山報道)

香港特區籌委會、選委會,以及身兼特區政府多個咨詢委員會成員的薛鳳旋,週二即時被免除在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的職務,合約數月內屆滿後,不會續約。

浸大在紀律調查後,校長陳新滋代表學方向中文大學鄭重致歉。指薛鳳旋主編《香港藍皮書》的指稱,內容絕無根據,並不正確。調查報告指,薛鳳旋未能夠提出任何證據,證明美國的基金贊助中大的通識教育課程,或有主導教學方向。薜鳳旋在《香港藍皮書》出版過程中,有足夠機會更正陳述但沒有做,收到中大投訴後,亦無適當處理。薜鳳旋執意將片面不周的信息提升至學術層面,學術操守出現問題。他否認是內容的作者,試圖推卸責任。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兼民選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就對本台表示,該次是香港民間社會的勝利。他說:《香港藍皮書》並非學術報告,全書以學術的包裝為官方護航,強調穩定壓倒一切,並非嚴格的學術著作。當中涉及中大的部份更是錯誤,校方應該回收內容偏頗的《香港藍皮書》,並向出版社道歉。

中大通識教育部歡迎調查結果,認為有助維護學術尊嚴和操守,澄清真相。浸會大學教職員工會發表聲明,要求薛鳳旋就事件辭職,公開向全體浸大師生交代事件。不過,主導國民教育的港府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晚上出席一個活動時被問到藍皮書一事時,他說個別院校的內部事務,不予置評。

薛鳳旋主編的《香港藍皮書》今年6月發表,自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年度評估權威系列,對香港現狀及未來,發展隱憂和機遇提出建議,希望藉此找到落實“一國兩制”的正反經驗與答案。

新書發表時,校長陳新滋、校董會主席王英偉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長謝壽光出席。

不過,該書為建制護航的意味農厚,書中第206頁第iii點,更引起香港中文大學在11月1日發出聲明抗議。藍皮書中指:“設立通識教育與國民教育,擠壓和減少正當學科的教時外,實際上方便了大量西方普世價值侵入學校,例如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其教學方向實際上已由該基金主導。”

中大認為有關的描述“失實、令人震驚”。

薛鳳旋,早年畢業于香港大學,1977至2007年在香港大學任教三十年,亦是國內包括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多家學府的榮譽教授;同時涉足香港及中國的政治與決策多年,是第8屆至第10屆全國人大代表。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