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討論同優秀網文轉載
Jul 22nd, '13, 13:19
斯諾登事件美司法部以刑事處理
2013-06-11
6月6日,斯諾登在香港某處接受英國《衛報》記者的採訪。(AFP PHOTO / THE GUARDIAN )
披露美國情報單位代號 “三稜鏡”監視計劃的 “深喉” 斯諾登事件﹐司法部展开刑事調查。目前匿藏在香港的斯諾登去向未明。白宮發言人卡尼重申,電子監控計劃獲得國會跨黨派支持。網民在白宮發起請願,要求奧巴馬特赦斯諾登,週二人數已經超過4萬。俄羅斯當局表示考慮給予庇護。(何山報道)
究竟斯諾登是美國的 “英雄”還是 “叛徒” ﹖美國華盛頓郵報週二的評論指,目前不要先下定論,最重要的是辯論 個人“私隱”與國安 “監控”的衝突,再由歷史給出結論。郵報在國家情報單位的 “三稜鏡”計畫曝光後,所作的最新民調顯示,在私隱與反恐調查之間,高達62%的民眾認為聯邦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調查恐怖襲擊;34%認為不能侵犯私隱,沒有意見的是4%。
美國白宮發言人卡尼週一在回應記者提問,有關斯諾登事件時,則以民意為背書,指情報單位的做法,是根據國會跨黨派支持的愛國法進行。卡尼並說,情報機構內的告密者,如果認為政府違法或背德行事,有管道可以提出。
國會眾院週二稍後將舉行簡報,國防部副部長及國家情報局副主管出席。
美國國家情報局前局長內格羅蓬週一還表示,電子監控計劃是經過法庭批淮,在有搜令之下進行。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還披露全美從事電子監控的人數,以數十萬計算。NBC晚間新聞就報導,全美通過忠誠測試, 可以從事電子監控的人口是85萬人。
不過,華盛頓郵評論批評,在國家情報局34年歷史中,法庭批淮的電子搜查令,多達3萬個,拒絕的只有11個,令人懷疑有否足夠制衡。華郵評論亦質疑,斯諾登要是公民抗命方式,為何不選擇接受法律制裁,要尋求政治庇護。
俄羅斯報章Kommersant Dialy 引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週二表示,一旦斯諾登向俄方提出尋求庇護,會加以考慮。斯諾登在接受衛報訪問時,說過不會做傷害美國的事。在紐約,週一則有近百人集會,舉起“英雄”標語,支持斯諾登;加州臉書的一名員工克勞(Dwight Crow),相信斯諾登的銀行帳戶已經被凍結,則在網上發起籌款支持他的勇敢行為,目前已籌得1萬1000美元;自由派的紀錄片導演摩爾(Michael Moore),也在推特上稱讚斯諾登。香港獨立媒體也發表聲明,要求港府不要引渡回美。
斯諾登是在三個星期前進入香港,獲得90日免簽證,8月中到期。法律界的消息指,他有可能向香港兩名資深的庇護律師戴啟思(Philip Dykes) 或戴利城(Mark Daly)尋求協助,戴啟思不作評論;身在 日內瓦的戴利城則表示一旦斯諾登接觸,他願意代理,但目前沒有收到求助。
香港特首梁振英則身處紐約,週一與市長彭博的會面,由原定上午延至下午。外界關注梁振英會否就斯諾登的安排與美方有所接觸。美國國務院發言在例行記者會則說,港美之間有罪犯的引渡協議。
美國司法部正調查斯諾登有否同黨,不能單靠他本人對英國衛報的 “自首”,及研究以何種罪名做出起訴﹐而斯諾登的家人﹑朋友及同事亦被當局調查。據報,斯諾登曾向華盛頓郵報提供20張報告表,展示美國代號 “三稜鏡”的監視計劃,華郵在諮詢國安部門意見之後,只公佈了四張。斯諾登並稱,他擁有美國在各地情報人員的名單,與工作站點。依據美國法律,洩漏重大國安資訊,最重可求刑20年。
---------------------------
中情局前官員揭密後藏身香港
2013-06-10
引發美國國內爭議﹑揭發美國情報機關秘密收集電話紀錄的美國中情局(CIA) 前技術助理斯諾登(Edward Snowden)目前相信匿藏在香港﹐並要求冰島政治庇護。美國前國家情報局局長內格羅蓬特週一接受本台提問時則表示,相信美方將用盡一切方法﹐將斯諾登帶回本土。美國﹑香港及冰島官方均不肯評論事件。(何山報道)
揭發美國情報機關NSA秘密收集電話紀錄,及監控互聯網活動的29歲前中情局技術助理斯諾登,上星期四在香港一間酒店接受英國衛報訪問,但有關訪問週日才刊發。斯諾登表示﹐公開自己身份,希望獲得冰島政治庇護。目前他下落未明。
離開夏威夷出走美國之前,斯諾登並沒有向家人打招呼,他本人則認為“自己將不會再回到美國”。他並稱,公開美國對國人的情報收集,是要拯救美國人﹐他還一度是擔心情報部門會動用香港的黑社會,將他遣返美國。他指,當下最好的選擇是流亡,政治庇護;但也做了要坐牢的準備。
美國CNN報導,由於香港的酒店房價高昂,相信斯諾登的信用卡上限快到,已經換了酒店。美國華盛頓郵報週一報道﹐曾查詢在九龍尖沙咀美麗華酒店(Mira Hotel) ﹐接待員表示曾有一名客人名叫Edward Snowden入住﹐但週一已搬離酒店。華盛頓郵報曾與斯諾登有聯繫﹐但他拒絕說出他匿藏的地點。
美國前國家情報局局長內格羅蓬特週一在美國首府華盛頓出席一個美中安全研究會時﹐被問到斯諾登本人擁有大量的情報,會否被中方 “反間”、或者拒絕美方要求引渡回美,內格羅蓬特說要耐心等待一陣,視乎情況的發展。他並說,美國與香港有引渡協議,相信香港回歸中國之後,引渡協議在一國兩制之下不會有改變。
CIA-EX620.jpg
美國前國家情報局局長內格羅蓬特,週一(6月10日)在華府外交關係委員會回答本台記者的提問。 (粵語部何山攝)
在國會,共和黨方面已表示要將斯諾登引渡回美。共和黨籍的衆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彼德金(Peter King)還形容。斯諾登是一個叛徒。華府保守的自由燈塔,則形象斯諾登出走到香港,已成為中國的投誠者(defector);就連訪問斯諾登的衛報記者都認同,中美兩個在網絡上對抗的國家,中方對斯諾登擁有的情報相當有興趣。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立法會議員,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對傳媒說,香港和美國簽署了3個刑事司法互助協議,美國可向律政司申請,要求香港警方協助搜證及拘捕等工作,而律政司會根據協議處理。斯諾登離開香港比較好。她並相信,中方不會阻撓。
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香港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表示,假如美國要引渡斯諾登,要先向香港律政司提出,再由律政司向法庭申請引渡令,期間被引渡者可以抗辯。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副主席訂塗謹申則說,引渡要行政長官同意、警方作出拘捕、再由法庭處理。斯諾登可以向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申請難民身分,如果獲批,香港政府不能遞解他出境。
本台記者曾致電美國司法部及國務院,均表示沒有評論,司法部也不能夠給出明確的回覆,何時會有對外聲明。
據美國NBC的報導,斯諾登所服務的國家情報部門,早在上星期已經追蹤洩密的來源,司法部也開展了刑事調查。一般而言,信用卡的發卡公司,根據法庭的搜令,是可以由其在香港消費的地點,鎖定其目前藏身的位置。
目前,美國駐港總領館、冰島總領館、港府都不願意評論個案,特首梁振英本週正在紐約訪問。資料顯示,美國史上最重大的告密案,包括70年代水門事件中,中情局的深喉;1971年的軍方分析員丹尼爾(Daniel Ellsberg)向紐時披露五角大樓文件,指軍方正準備打越戰;1986年披露以色列擁核計劃、坐牢18年的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以及週一仍在美國繼續審理,向維基解密披露大量美國機密外交電文的士兵曼寧(Bradley Manning)案。
----------------------------
斯諾登事件引發人權組織告政府侵私隱
2013-06-12
6月6日,斯諾登在香港某處接受英國《衛報》記者的採訪。(AFP PHOTO / THE GUARDIAN )
美國官員表明,將會起訴洩露美國電訊間諜計劃的斯諾登。目前司法部仍未落案起訴,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週二已向紐約法院提出訴訟,控告國家情報局(NSA)違憲及侵犯私隱。現時斯諾登行踪未明,但相信仍匿藏在香港。(何山報道)
斯諾登一案,牽動美國跨階層,有關 “反恐”與 “私隱”的辯論。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週二在華府一個論壇上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案件涉及眾多與法律有關的引渡協議,他只能夠說,目前中美之間最要的議題是網絡安全。斯諾登一案,正發生在上星期奧巴馬與習近平在會面之際, 對奧巴馬的團隊向中方解釋網絡問題構成挑戰。
坎貝爾並說,國會及行政部門已經很清楚表明,將會起訴斯諾登。美國國內也引起發一場對話與辯論,最後達至健康的結果;在國家介入與人民的生活的範疇,劃出一條界線。
目前,斯諾登正被司法部刑事調查,究竟是以違反忠誠、竊盜國家機密,還是叛國罪起訴不得而知,司法部仍未落案。華盛頓郵週三報導,熟識網絡安全的斯諾登,在網上沒有留下些微的蹤跡,他也不用臉書等社交媒體。
斯諾登最新接受英文南華早報的訪問,表示要將自己的命運要交給香港人決定。他說,有很多次機會可以離開香港,但他並還是相信香港有法治,選擇留下來,要透過法律與美國政府對薄公堂。對於外界質疑他躲藏到香港,即中共管治之下的特區,是否明智之舉,他堅持自己的決定是正確。他並說,他在香港沒有觸犯任何法律,依家是安全的,會留到直至到被要求離開。
南華早報與斯諾登的訪問週三晚十時在網上刊出﹐報章指訪問是前一日進行﹐報導沒有透露獨家訪問的地點,也沒有說明何種方式,是電話、視像還是面談。新聞圖片上的斯諾登,所穿的衣服與他接受英國衛報的一樣。熟識網絡監控手段的斯諾登,過往在接觸傳媒與獨立制片人時,都事先要求安全的管道,並用密碼、暗語等先確認媒體人的身份。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則與行政部門展開法律的攻防戰,週二向紐約的法院,指控國家情報局收集電訊用戶的電話號碼和通話時間長短等“元數據”(metadata),是違憲及侵犯私隱,並要求當局終止計劃及“淨化”該等數據。
涉及國家情報局“三稜鏡”計劃的網絡公司,包括Google等,則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允許其公開披露用戶的電子資料,數量和範圍,增加透明度;推特、微軟、臉書等都表示聲援。
在香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週三出席龍舟競渡比賽時,不願意回應記者提問有關引渡斯諾登返美等問題。身在美國訪問的特首梁振英,則說此事件也不能披露。香港民政事務總署連同警務處,一日前,在斯諾逗留過的尖沙嘴酒店附近,對重慶大廈的旅館展開大規模突擊巡查,時間巧合。有香港市民則發起週六千人集會,聲援斯諾登。蘋果日報則引述出入境部門的消息,指沒有證據顯示斯諾登已經離開香港;首發斯諾登訪問的英國衛報則指相信,他在一在安全的地方。
外界分析指,華府一旦提起引渡斯諾登回美的要求之後,港府與中方都傾向不會拒絕。
華府“外交關系理事會”的高級研究員史國力(Adam Segal)在一個論壇上就透露,中美過去14到15輪會談中,中方都拒絕將網絡傷害納入衝突賠償協議,但上週日有所鬆動,似乎中方在網絡安全上與美國合作,態度有變。BITE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表示,美國可以透過外交途徑要求特區政府引渡斯諾登,經特首同意後,個案會轉介本港的裁判署審理。處理過多宗有關憲法及人權訴訟的大律師潘熙就對香港傳媒表示,美國要先發出國際通緝令,有關人士在港被捕後,展開聆訊再決定能否被引渡。如果法庭裁定引渡,就由特首決定,北京也可以介入。整個程序需時3至5年。
有歐盟官員則警告美國,對歐盟公民的互聯網監控會有 “深遠的後果”。歐盟司法專員Viviane Reding 週一在寫給美國司法部長霍德的信中,要求快速及確實地,在本週五都柏林的會面中,就她提出的7條問題作出交代。如歐盟的公民有否在該間諜計劃的網羅中、與美國的公民是否有同樣的對代等等。該司法專員並警告,歐洲議會將視美國司法部長霍德的回覆,檢視歐美同盟的關係。
Jul 22nd, '13, 22:44
2013-06-13
美國国安局外判僱員斯諾登在香港繼續爆料,指美國自2009年開始入侵大陸和香港的電腦,受影響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政府官員及商界人士。但美方目前仍未獲得中國軍事系統的資料。(林靜報道)
目前仍隱身香港的美國国安局外判公司前僱員斯諾登,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再度爆料,指美國華府在全球進行超過六萬一千個入侵電腦行動。指美國國安局的監聽計劃,在2009年起已伸延至中國大陸和香港,多次入侵中港兩地的網絡,涉及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政府官員及商界人士,但斯諾登表示,美方目前仍未獲得中國軍事系統的資料。
他又表示,美國方面正向香港施加壓力要求將他引渡回國,但斯諾登表示會對抗有關行動,強調自己不會離開香港,因為相信香港有法治,直至被要求離開為止,又說向強權說真話,從來都有風險,又指自己仍未聯絡家人,擔心他們及自己的安全。對於俄羅斯有否向他提出政治庇護,斯諾登表示,只能夠說很高興有些政府毋懼強權威嚇。
政黨社民連約十名成員,周四遊行往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要求美國政府赦免斯諾登。 他們指白宮的網頁已經有四萬名美國公民聯署,要求總統奧巴馬特赦斯諾登,又要求美國政府向受竊聽的各國人民道歉,並承諾以後不會再做侵犯人權的行為。
另外,十三個聲援斯諾登的民間團體,決定周六遊行到美國總領事館。發起遊行的《獨立媒體》成員林藹雲向本台指,擔心香港政府會草率地把斯諾登遣送回美國,要求港府根據國際公約和慣例處理及保護斯諾登擁有法律保障的權益。
林藹雲說:斯諾登既然來了香港,他是因為維護網上言論自由和網絡私隱,而觸犯美國法律,香港政府是不能隨意要他出境,因為香港政府曾經這樣做過。
香港人權組織《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表示, 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斯諾登未能享有《國際公約》的法律保障。
他說:希望香港政府依法辦事,在可能有引渡的情況下,按法律而做,不會對一些要求庇護,或想提出庇護的人,偷偷遣返離開。
他舉例指,因為香港現正審理一宗,有利比亞人聲稱在港被外國特工帶走,其後受到酷刑的案件,其中涉及特區政府與相關國家的秘密協議。羅沃啟估計,如果美國提出遣送斯諾登,於香港需進行司法程序,官司可維持數年時間,認為斯諾登要有法律團隊協助。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三在美國紐約,接受“彭博通訊社”訪問時,被傳媒五次追問會否把斯諾登引渡回美國時,多次回應指不會評論個別個案,亦不能透露美國有否要求引渡。
梁振英:香港在法例保障下享有自由,但我重申不會評論個別事件。
被指曾多次遭入侵電腦的中文大學,以書面回應指,中大的主幹網絡由專人密切監控,確保正常運作,未有發現網絡受到入侵。
香港民主黨發表聲明,指斯諾登聲稱美國政府入侵香港及中國大陸的電腦,認為對方的指控極其嚴重,民主黨會致函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立法會,要求邀請他出席立法會會議作證,詳細講述有關情況,特區政府應徹查事件。
---------------------------
2013-06-13
在斯諾登透露美國入侵中國及香港的網絡系統之際﹐華盛頓郵報旗下的外交政策季刊最新一期報道﹐美國近15年來﹐成功滲透中國的電腦及電訊系統。(潘加晴报道)
報道引述華盛頓多個外交消息指﹐入侵行動由美國國安局一個神秘工作組“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Office of 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TAO) 進行。該辦公室於1997年成立﹐總部設在馬利蘭州米德堡國安局總部內﹐許多國安部員工對此部門所知有限﹐有關員工進出需輸入6位數字密碼﹐以及接受視網膜掃描。
該部門除了提供有關中國的情報外﹐亦提供敵對國家對美國進行的間諜活動﹑外國的恐怖組織﹐以及全球軍事﹑經濟及政治發展的情報。
---------------------------
2013-06-17
被指是“中國間諜”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合約僱員斯諾登,週一深夜11時(北京時間)高調在英國衛報接受網民提問,他否認自己是間諜,指自己從來沒有與中國政府接觸。他批評美國總統奧巴馬,連任後不單沒有關閉監察市民的“稜鏡”項目,還擴大這侵犯人樣的行動。(何山報道)
被美國前副總統切尼指控可能是中國間諜的斯諾登,週一深夜在英國衛報的網站接受網民提問兩個小時,他表示,早預料有人會指控他是中國間諜,他強調,自己從來沒有與中國政府有接觸,反問若自己是中國間諜,為何不直飛北京﹖現時可能正在“皇宮”的地方。他反指切尼引領美國陷入伊拉克的衝突,釀成十萬名伊拉克人以及四千名美國人死亡。
相信藏身在香港的斯諾登被問到,為何他不直接飛去冰島(他之前表示希望尋求政治庇護的國家)﹖斯諾登表示,離開美國已經要冒很大的危險,所有國家安全局的員工在旅遊前30日通知,並會受到監察,直接飛冰島可能會被禁止,於是他選擇到香港,因無需之前預訂,以及有關文化及法制會容許我進行有關工作,而不被扣留。
網民問到他早前說過在奧巴馬當總統前已想將有關監聽計劃公開,為何他選擇此時公開,他表示,他與與很多美國人一樣,相信奧巴馬在競選時的承諾去解決有關問題,但他連任後,不但關上調查違反法律行為的大門,還擴大及深化侵犯人權有關項目。他強調,奧巴馬現時仍有時間撥亂反正,應該成立專責小組去檢討有關計劃。
被問到對谷歌及Facebook否認華府可以直接進入其伺服器取得客戶資料,斯諾登說,兩間公司否認指控的聲明,經過多次修改,顯示他們有誤導。他對主流傳媒對於他的報道感到失望,指它們關注他女友的樣貌如何,或他17歲時如何,多過關注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可疑的監聽計劃。
---------------------------
2013-06-14
香港本土成員、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及范國威6月14日去信奧巴馬,要求美國政府不追究斯諾登法律責任。(香港本土提供)
香港特區高層官員繼續拒絕評論香港應否向美國提供協助,將美國國安局前外判僱員斯諾登引渡回國。本土派的立法會議員加入週六聲援斯諾登的抗議,並去信美國總統奧巴馬,希望美國政府不要追究斯諾登洩密事件。(何山報道)
斯諾登披露美國入侵香港電腦的事件,在香港繼續升溫,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周五通過,由主席梁君彥在下周三大會中,動議有關網絡安全的休會待續議案,期望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豁免預告期,以及豁免個半小時的辯論時間限制。
民主黨議員涂謹申亦已去信保安事務委員會,要求開會跟進。涂謹申表示要邀請斯諾登到立法會回答問題,如果委員會不同意,內會可以召開特別會議跟進。
香港《南華早報》周五再報道,資料顯示過去幾年,美方入侵香港電腦的成功率達到75%。大多是商業機構的電腦。斯諾登向該報展示了一小部他所掌握的機密情報資料,當中包括入侵目標的詳細IP位址,網絡攻擊的日期、以及攻擊是否仍在進行等。
香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周五出席一個公開活動時,與特首梁振英的做法一致,拒絕評論港府應否引渡斯諾登回美。
立法會兩名本土派的議員,毛孟靜及范國威,則去信美國總統奧巴馬,希望美國政府不要追究斯諾登洩密事件,他們又呼籲特區港府向斯諾登提供協助,保障他的人權。
毛孟靜對本台講,“我們要告訴世人,香港是一個很例外的地方,香港有很高度的自治,斯諾登來香港是因此這樣有自由與充沛的法治精神,這講法非常諷刺,但是香港的自由完全是表面的,深層次的自由只有講。斯諾登做的事,你可以不同意,也實實在在犯了美國的法,但1971年五角大樓文件的故事,(密件)也是交給了紐時媒體。連美國都以國家安全將這個人逼回去,以間諜罪等判他很重,那中國還得了,這會立下非常壞的先例。”
范國威則表示,理解一個國家要維護安全,某程度上監控國民電話或互聯網用戶資料是無可避免,但如果不屬恐怖分子或嫌疑人物,個人的私隱應受保障,斯諾登披露的資料,顯示美國情報局過了位,而斯諾登本人在事件中並無得益。
另一名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亦認為,香港政府不應該引渡斯諾登回美國,因為他可能涉及的罪名屬政治性質。她認為港府應給予斯諾登庇護到第三國,斯諾登亦可選擇到其他國家的駐港領事館求助。
而正在倫敦訪問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如果美國向香港提出引渡斯諾登,香港會依法辦事。曾鈺成指香港法院會獨立地、公正地根據香港法律,及根據香港與美國簽署的協議,對這一事件做出“正確的裁決”,他不認為斯諾登事件會對香港造成壓力。曾鈺成又指出,事件如果只涉及人權和自由問題,應根據法律保護其個人權利和自由。至於斯諾登聲稱美國曾經多次入侵香港網絡,曾鈺成認為如果指控有根據,市民會感到擔憂,政府應該調查。
另外,香港獨立媒體在社交網站發起“聲援斯諾登遊行”,計劃於周六下午3時由中環遮打花園出發,遊行至花園道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再前往添馬艦政府總部。
---------------------------
2013-06-14
在香港從事情報與安全顧問的專家分析,特區警方已經掌握斯諾登的位置,但要等到港美兩地發出通緝令,才會採取行動。英國航空則將斯諾登列入不受歡迎名單,拒絕登上飛往英國的航機。(何山報道)
聲稱擁有更多情報的前美國中情局僱員斯諾登,相信已經被香港警方掌握。退休前任香港警隊刑事情報科主管韋啟賢(Steve Vickers)在電話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在98%是黃種人的香港,一個白人很容易被發現,他相信斯諾登已經在香港警方掌握之中。
韋啟賢說,“幾乎可以肯定在掌握中,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一個白人在98%是黃種人的香港,不需要福爾摩斯都可以將他找到。”
現為香港一家國際風險公司總裁韋啟賢說,一旦美國透過國際刑警要求協助,港方很大程度會配合,問題是現在美方還沒有落案,所以港方也沒有動靜。他說:“因為斯諾登在香港沒有犯下美國的罪行,所以香港警方先監控著;他們會等待美國司法部與FBI的通緝令,沒有通緝令,港方是不會有行動的。”
斯諾登在接受香港英文南華早報訪問時還宣稱,美國NSA入侵全球6萬1000個目標,當中數百個位於香港與大陸。中國外交部週五沒有直接回應官方對斯諾登的態度,但就表示,說明中方是遭受網絡攻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美方的情報人員已經展示出憂心,擔心斯諾登會向中國投誠。一日前,美國的情報主管、包括FBI頭頭米勒(Robert Mueller)在國會作證。前中央情報局及國防部幕僚長貝希就表示,斯諾登甚至會與中方合作,外國政府若取得一切,就可探知美國蒐集數據情報的途徑。美國ABC晚間新聞報導,情報官員“對此可能極為關切。” FBI的消息就指,可以用其註銷護照或引渡的方式,將之逮捕。
美國國會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吉斯在國會聽取NSA局長亞歷山大(Keith Alexander)的閉門簡報後就表示,需要知道更多斯諾登的動機、所接觸人士與行蹤。他為何選擇逃到香港,以及他在香港如何生存,是否獲得中國的支持。
外電指,英國政府則已通知全球各航空公司,要求不得讓斯諾登,登上飛往英國的班機。週五,在泰國一機場,也出現英國內政部的相關文件,任何航空公司若搭載斯諾登,將被處2000英鎊。
斯諾登用“公民抗命”的方式披露美國機密,事後逃亡到在中國控制之下香港,華府的分析員對其舉動表示詫異,更指斯諾登更有可能在NSA的內部網絡投放蠕蟲電腦病毒,否則以其層級,難以獲取高階的機密,包括法庭的搜令。
---------------------------
2013-06-18
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合約僱員斯諾登斯諾登透過中間人,已經向冰島提出政治庇護。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合約僱員斯諾登前一日在英國《衛報》接受網民提問,他否認自己是中國間諜,指自己從來沒有與中國政府接觸。他批評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後不單沒有關閉監控市民的“稜鏡”計劃,還擴大這項侵犯人權的行動。但奧巴馬繼續為監控計劃辯護,指該計劃是合法,而且具透明度。(何山報道)
維基解密的發言人,週二在冰島報章 Frettabladid 的一個專欄中透露,代表斯諾登的中間人已經向他轉達想向冰島尋求政治庇護的訊息。這名同是傳媒工作者的發言人說,早在6月12日(即上星期三),已經接獲斯諾登要他轉告冰島政府的通知。
冰島方面並未表明會否批淮庇護申請,但就確認,由維基解密的發言人發出的訊息已經收到。官方發言人說,維基解密透過非正式途徑,聯絡了兩名冰島內閣成員,但正式的申請還沒有。
冰島有互聯網自由天堂之稱,維基解密在當地的最高法院與地方法院,分別贏得訴訟,判令美國的信用卡發卡公司--萬事達卡,在當地的合作方,非法地終止了與維基解密的網站的合約,使網站不能交收款項。維基解密的創辦人在公佈美國機密外交電文前,到過冰島多次。
---------------------------
2013-06-19
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合約僱員斯諾登,爆料後藏身香港的事件繼續發酵。香港立法會召開緊急會議,質詢特區政府如何處理。大部份議員對政府官員“遊花園式”的回覆極不滿意。而聯合國難民公署香港辦事處指,若有人被確認為難民身份,會提供協助。另外,斯諾登提出向北歐冰島尋求政治庇護,冰島駐港領事館拒絕回應。(林靜報道)
香港立法會就特區政府如何處理斯諾登的去留問題,舉行緊急質詢會,多名議員提出不同疑問,包括政府如何處理斯諾登事件、斯諾登有否尋求警方保護、政府有沒與他接觸等。而議員梁家傑就問到美國有否要求港府協助引渡。
梁家傑:美國政府有否經已向律政司尋求協助起草引渡斯諾登先生的文件?
出席會議回答議員質詢的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只是不斷重複既定的答案。黎棟國:由於這件事情非常複雜,所以我們不覺得在這件事情上,將我們已經做了或者將會做的行動作進一步披露。
有議員關注斯諾登的人身安全,黎棟國說,任何在港人士生命受威脅,可向警方求助。
新民黨主席、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認同,政府現階段不能透露如何處理和是否收到美國要求,她認為現時主動權在於斯諾登自己。
她說:我認為香港不應該有任何角色,應由斯諾登先生自行決定,去那裡最安全,但他很喜歡於香港作為發放消息和向全世界講話的地方。就算美國提出移交的要求,斯諾登先生仍有多重保障,他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或政治庇護。
而馬逢國就指出,事件很複雜,甚至涉及外交層面,政府應主動釋除公眾疑慮。現時本港的網絡保安問題受到關注,他希望,知道政府電腦系統是否有機會被入侵,及華府的入侵行動是否仍繼續進行。
另外,聯合國難民公署香港辦事處召開記者會,介紹“世界難民日”的活動時,拒絕評論斯諾登事件,但發言人強調任何人士在香港尋求公署的協助,公署要按次序審批難民身份,期間政府不能干預,但如手續未辦好,而申請人的簽證過期,他可以被控告逾期居留。而滯港人士宣稱是難民身份,需要到某國避難,難民公署會提供協助,但不會提供人身保護,滯港人士如果擔心人身安危,署方會轉介給警方,相信警方有能力提供保護。而給予他難民身份的國家,會負責確保他能順利到步。
而斯諾登日前透過中間人,非正式接觸冰島政府,要求庇護﹐冰島駐港領事館接受本台查詢時拒絕回應會否接納。
記者:能否回應對於斯諾登有意前往冰島?
領事館:無。
記者:你指無回應?
領事館:無回應。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