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Post a reply

從反高鐵,到五區總辭,看香港政府變臉!!

Jan 29th, '10, 00:17

28-1-2010

香港《蘋果日報》

從反高鐵 到五區總辭 看政府變臉


公民黨及社民連共五位成員於前日正式遞交辭職信,五區公投運動正式啟動。特首黑面回應有關起義活動,指幾位議員「偏行己路,令市民失望」。

從反高鐵事件到五區公投,不難發現政府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取態。

五區公投一路走來,政府官員多番發表聲明,不承認公投。人大代表及前人大代表亦紛紛在一些用詞字眼上大做文章。保皇黨派議員更將精神發揚光大,拒絕參選。又有保皇議員提出修例,意圖令總辭由合法變不合法。連番搞作,無非是以言抹黑,藉傳媒渲染去製造民意假象。於是,在特首口中,請辭行動屬一意孤行。

三番四次自打嘴巴

但是,五區總辭的目的,就是讓廣大市民藉着手中選票作出政治表態,每一票都是民意的鐵證。運動是否令市民失望,運動後便有定論,現在卻無實證。回看反高鐵事件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討論撥款的多次會議,門外都有成千上萬反對高鐵的市民,更有過千市民深夜步行至禮賓府,要求政府聆聽民意,與特首對話。可是高鐵在萬民反對下,仍然夾硬上馬。事件完完全全地反映出政府漠視民意,執意而為。但今天的特首,卻指摘議員辭職的行徑是「偏行己路」。

特區政府在撥款獲得通過後,面對群情洶湧,只強調高鐵撥款是在合情合理合法下進行。五位議員辭職再補選,同樣有法所依,符合《基本法》所賦予的權利,並無違憲。政府既然認為高鐵合法,應予支持,那麼同樣合法的五區總辭,為甚麼卻自打嘴巴,多番出言反對?

癥結在於既得利益

除了以言打壓,政府及保皇人士還經常提及補選所需費用,達一億五千萬元之高。然而,每當有人質詢貴幾百倍的高鐵造價,政府官員都只強調高鐵所帶來的長遠利益。重鎚出擊的項目,就見利忘本;九牛一毛的花費開銷,卻忽然斤斤計較起來。這種一百八十度轉變的理財觀念,實在值得令人深思,是甚麼促成了這種巨變。

五區公投運動,並不是單純的辭職、補選再當選的無謂動作,當中蘊含着全民投票,變相公投,廢除功能組別,推動政改等宏大目的,實有促進香港民主發展的長遠效益。只要考慮到這一點,便會明白活動所需經費,是物超所值的。只是當特府對這些「着數」都視而不見,以相悖於高鐵的態度面對,只強調成本好貴之時,我們便能意識到巨變的原因:

因為它不是這些利益的既得者。


果醬
自由撰稿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2796115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