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喺大粵做過一番大事業嘅今古大粵籍名人嘅功過是非進行褒揚同批判
Feb 12th, '10, 21:05
30-1-2010
香港《蘋果日報》
孫中山是個爭議性人物(三之一)《十月圍城》是一部很激情的電影,裏面講一班志士不惜犧牲自己保護孫中山。
孫中山是個什麼人?我搜索了一下有關「國父」的資料。搜索的結果令我倒盡胃口。如果中華民族有這麼一個「國父」,那麼我們需要運用無限的包容心去看待我們的歷史。因為,「國父」孫中山是封殺新聞、追殺異己、黨高於國、貪污,甚至賣國之父。
黃遠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記者」。一九一五年,袁世凱籌備帝制,聘請黃遠生為御用報紙《亞細亞日報》主筆,黃遠生不屑其所為,逃到舊金山,被殺手於近距離連開二槍命中後背而殞命,兇手一直未獲。幾十年來,世人都以為是袁世凱指使,直到八○年代中,當年的殺手劉北海在台灣臨死前道出了真相:刺殺的命令來自「國父」孫中山,堂堂國父為什麼要用國家機器暴力對付一個記者?因為黃遠生披露了孫中山向日本人出賣國家利益的事實。孫在游說日本朝野幫助革命軍倒清時一再聲稱:「滿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國革命的目在在滅滿興漢。」就是說,日本人助我孫文推翻滿清後,東北、蒙古「可任取之」。當時的日本已經在經營對中國的侵略,孫的許諾與暗示是對它的鼓舞。孫中山不惜一切推倒清皇朝的結果,是引來我民族幾乎滅頂的災難。他的動機是否純正?在這過程中,他的行為展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格?
嚴浩mcwriter@appledaily.com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3677968
Feb 12th, '10, 21:12
31-1-2010
孫中山是個爭議性人物(三之二)一九○八年,《民報》主編章炳麟和孫中山因經費問題鬧翻而退出同盟會。《民報》是革命黨的報章。日本人贈款給孫中山二萬日圓,當時日本工薪階層月薪不過廿至卅日圓,孫中山只給《民報》留下二千圓。
當時的滿清極弱,到處都有軍閥坐大,人人都想自己做皇帝,孫中山的革命黨只是其中一個武裝力量。「革命」是一個時興的名字,孫中山很聰明地躲在這個招牌後面,給人一個先進的形象。但這是一個沒有原則的革命者。當時代表日本政府與南京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談判的,是三井財團的森格,在會談當天下午六時,他向日本發出一封經過孫中山等人修改的特急電報,內稱:「關於租借滿洲,孫文已表示應允……如能在……五百萬借款之外再借與一千萬元,則孫等與袁世凱之和議即可中止,而孫文或黃興即可赴日訂立關於滿洲之密約。」袁世凱在清末是掌軍權的人,這個電報是說,只要日本再付一千萬,老孫便繼續攻打北京城,而日本便可得東三省了。竟然是赤裸裸地販賣東三省!類似的記錄有十條,都是從日本外務省的檔案中找出來的。還有一條說,只要日方提供二萬支長槍,七十二尊野炮,一百二十支機槍及相應的彈藥,外加五百萬日圓,則「海南島及所有沿廣東海岸之島嶼的開發權,從廈門以南至海南島的漁權,全讓給(日本)公司專利包辦。」
嚴浩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3680699
Feb 12th, '10, 21:17
1-2-2010
孫中山是個爭議性人物(三之三)「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打江山,坐江山」的一黨專政邏輯,由我們的「國父」開始,他一手創辦的「中華革命黨」,黨章就是「首以服從命令為唯一之要件。凡入黨各員,必自問甘願服從(孫)文一人」,「永守此約,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極刑」,還要在誓詞上印指模。就這樣,一個所謂的民主主義者,以「革命」之名剝奪了大部份人的公民資格。所謂三民主義,只是年青人的理想。
孫中山的「國父」名號是怎樣被叫起來的?一九二五年他肝癌逝世,有一個軍人致送的輓幛上大書「國父」二字,這是個開始,後來國民黨也尊稱他為國父,但共產黨則從未稱孫中山為國父。「國父」不「國父」,他走到了一黨獨尊,要所有黨員「甘願服從(孫)文一人」,他的腐敗,已經走到頂了。絕對權利,絕對腐敗,他推倒了清皇朝,又成立了孫皇朝,他以為用「革命」二字,就等於給自己加了一對翅膀,可以飛躍在時代之上,可惜他怎樣飛,還是飛不出那一片黑樹林。他是個讀書人,應該知道他前面有林肯,與他共世有甘地,英國與日本已經從皇治順利過渡到民治,他再沒有政治本事,也可以去學,去借鑑。他曾經說過「知難行易」,可是他偏偏是個傳統的「知易行難」的俗人。他有政治野心,沒有政治遠見,沒有道德標準,他在一個大有作為的座位上浪費了生命。革命尚未成功,後來他的同志在他創辦的革命路上,繼續努力革人民的命。
嚴浩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3683203
Feb 12th, '10, 21:22
8-2-2010
沒有原則的革命者 孫中山必須殺黃遠生,因為他揭露了孫中山為了革命黨得國,而出賣國家利益,借助日本財閥的資金圖謀執政。暗殺的結果,是孫中山無意中一石二鳥,既剷除了這個烏鴉嘴,還讓袁世凱替他背了七十多年的黑鍋,維持了自己的光輝形象。
歷史上還有一件大懸案: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的東北軍為什麼一槍不放退入關內,任由日軍長驅直進?為什麼蔣介石命令東北軍:「日若進攻,不得抵抗」?國民黨軍隊真的是賣國軍隊嗎?要知道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國軍的戰死將士有一百幾十萬!張學良是個熱血東北軍人,兩代人都打仗,怕什麼與侵略者拚命?蔣介石退縮台灣後,仍堅決不肯台獨,證明他的國土觀念比誰都強。當時日軍開到鼻子底下,凡中國人都熱血沸騰,如果不是另有隱情,他會叫軍隊「不得抵抗」?假如這是個劇本,編導者會說:這不符合人物個性,於情理也不合。蔣也好張也好,誰願意背一個「賣國賊」的歷史臭名?終張學良一生,只承認他自己軟弱放棄了東北,他連蔣介石都不指證。他知道蔣介石後面有國民黨,國民黨後面有歷史,歷史的造成者是孫中山,孫中山是我們的「國父」,「國父」在他謀求執政中,與日本人發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張學良如果要改變日軍開進東三省的事實,只可以乘坐「回到未來」的時空車去追殺那個沒有原則的革命者。
嚴浩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3707509
Feb 12th, '10, 21:31
22-1-2010
為什麼不能這麼說呢?香港的語文教育很差,教師語言乏味,學生也就很難掌握語言趣味。
這天跟幾個小朋友談到這一點,我說:「如果我說孫中山像猴子,你們是不是感到侮辱了『國父』?」
他們點頭稱是,其中有個有點慧根的笑嘻嘻說:「即使我們不覺得這樣算侮辱,但我們的老師一定覺得不可以這麼說。」
我說:「好了,換一個方式,我如果說孫中山是孫猴子,這樣你們又覺得怎樣呢?」
「你說的孫猴子,是不是孫悟空?」這個小朋友簡直是異數,竟然看過《西遊記》。
「對呀,說孫中山是孫猴子,就是說他是孫悟空,孫悟空大鬧天宮,把封建制度打得亂七八糟,這不就像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了清朝一樣?」
「對呀!」小朋友們興奮了起來,「我們還是第一次聽人這麼說孫中山。」
我說:「那麼,我現在說孫中山像猴子,你們還覺得是在侮辱國父嗎?」
他們的意見分成了兩派,一派是給我的信口開河折服了,認為把孫中山和孫悟空拉扯在一起,真是太恰當了,並且,大家都姓孫嘛!
還有一派,依然有顧慮,他們不是顧慮孫中山的名節,而是顧慮老師的看法,他們認為,老師是絕對不准他們講孫中山是猴子的。
「如果這樣的話,」我繼續教壞細路:「你就乾脆跟老師說,老師你也是猴子,我也是猴子,根據進化論,我們都是猴子變的。既然我們本來都是猴子,那麼我們國家的『父親』,當然也是猴子啦!」
小朋友們開心得要命,如發現了新大陸。我想,如果我是他們的老師的話,他們會更開心。
李純恩mcwriter@appledaily.co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3651050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