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5th, '14, 19:05
歐美制裁在即 俄國鳩縮收兵不過仍然試射洲際彈道飛彈仲諗住靠嚇 烏克蘭東部城市首現反俄示威
烏克蘭危機 考驗歐巴馬威信
2014-3-5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先是重返亞洲,之後被拖回中東,現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又必須扮演起冷戰時期誕生的角色:「西方」的領導人。
前美國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大使柏恩斯說:「歐巴馬總統正面臨總統任期內最困難的國際危機。」「我想,多數歐洲人與美國人會同意,這是冷戰結束以來,對歐洲安全最嚴重的威脅。」
俄行動 令歐洲不寒而慄
歐巴馬常常稱讚北約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同盟」,不過他與歐洲的互動似乎比較像是在履行責任,缺了那麼點熱忱。他不像國務卿凱瑞那麼熱愛歐洲,但他知道,俄軍的行動令歐洲、特別是前蘇聯國家不寒而慄,現在,歐洲需要他的領導與保證。
只是歐巴馬的領導風格在國內外都不乏批評,烏克蘭這場危機更升高了他的政治賭注。雖然歐巴馬不願如冷戰時期美俄對峙般與普廷對弈,但政敵仍覺得,與他隔空交手的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無論在敘利亞、烏克蘭事件,或是在莫斯科庇護美國國安局包商前雇員史諾頓方面,都遠比他來得深思熟慮。
另一方面,烏克蘭危機也為美國期中選舉投下變數,讓歐巴馬也面臨威信遭受打擊的風險。往昔期中選舉的焦點是內政,如今成了對歐巴馬外交政策的評分。
上任五年來,歐巴馬的外交政策走謹慎路線,避免邊緣政策來尋求共識,這種歐巴馬團隊稱為政治家風範、符合國人厭戰氛圍的風格,卻在敘利亞危機被形容為慌了手腳;如今歐巴馬在烏克蘭問題上面臨至今最大考驗時,可想而知,共和黨人現在又有更多彈藥,在十一月的期中選舉前攻擊歐巴馬了。
共和黨參議員麥肯三日稱烏克蘭危機是「美國輕率外交政策的終極後果,美國的力量現在已沒人相信。」華盛頓郵報一日也發表題為「一廂情願的風險」社論,抨擊歐巴馬外交政策總是不顧現實。
----------------------------
反俄 過千烏克蘭群眾上街示威
最新更新時間:2014/03/05 12:06:06
(中央社烏克蘭哈爾科夫/頓內茨4日綜合外電報導)超過1000名示威者今天手持烏克蘭國旗走上東部城市頓內茨(Donetsk)街頭,人數首次超過占領當地政府大樓的親俄羅斯青年。
俄國總統蒲亭1日宣布,俄羅斯有權入侵烏克蘭,於此同時烏克蘭南部和東部主要俄語區便出現力挺俄國的示威活動。
不過4天來,烏克蘭東部城市輿論似乎又倒向基輔當局。
抗議群眾手持標語遊行至挺俄青年占領的地方政府建築附近,並保持一段距離以免與還待在建築內的挺俄青年爆發衝突。部分標語寫著:「我是俄羅斯人,我不需要被保護。」
席特尼柯(Natalia Sytnik)為俄國可能入侵烏克蘭上街示威,他說:「我的父母來自俄羅斯,我在烏克蘭出生,但我還是俄羅斯人。我的小孩和孫子在這裡出生,我們支持烏克蘭。」
他說:「我們沒求援,我不希望他,蒲亭,派戰車到這裡來。我不希望他們對我的小孩開槍,讓他聽見我們的心聲『不用保護我,免受任何人傷害,沒人要攻擊我』。」
支持俄羅斯的頓內茨廣告業老闆古巴瑞夫(Pavel Gubarev)追隨者昨天占據政府建築的較低樓層,古巴瑞夫自稱「人民的管理者」,並要求頓內茨切斷與基輔當局的關係,且地方安全部隊都得由他指揮。
古巴瑞夫支持者揮舞俄國國旗,並高喊「迎接蒲亭」!他們昨天包圍地方議員並要求他們通過公投頓內茨成為自治區的法案。地方議員隨後通過舉辦「公投」法案,但並沒有提及公投議題及舉辦公投時間。
基輔當局表示,莫斯科當局號召這些抗議活動,以此作為入侵的藉口。(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
制裁俄 美官員:可能本週稍後
最新更新時間:2014/03/04 23:10:57
(中央社基輔4日綜合外電報導)隨同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美國官員今天表示,華府可能於「本週稍後」祭出制裁俄羅斯措施。
這位不願具名的官員說:「我認為很可能於本週稍後祭出制裁措施。」
官員並說:「制裁選項眾多。」
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今天則表示,除非俄羅斯在一天半內展現準備合作,以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否則他預期歐洲聯盟(EU)領袖將會採取具體措施懲罰俄國。
昨晚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進行「艱困、冗長且嚴肅」會談後,史坦麥爾在日內瓦說,他已向拉夫羅夫傳達訊息,莫斯科必須做更多,向西方保證俄國在烏克蘭沒有別具意圖。
記者問及對俄國實施進一步制裁時,史坦麥爾表示:「那是我們正面臨的時間壓力。」
他說:「就達成國際協議而言,倘若我們在一天半內未見到俄羅斯採取決定性行動,好比成立聯繫小組後俄國準備合作,那麼歐洲理事會領袖的會談的確將會有所行動。」
歐盟領袖預定6日齊聚布魯塞爾,商討如何因應烏克蘭危機。(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
克里米亞緊張 聯合國急派特使
最新更新時間:2014/03/05 09:52:00
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遭推翻後,親俄羅斯的半島克里米亞(Crimea)成為烏克蘭危機最大熱點。(土耳其吉漢新聞社提供)中央社 103年3月5日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4日專電)隨著烏克蘭緊張局勢迅速升高,聯合國今天表示,已經派遣特使前往克里米亞半島,希望能和平解決分歧、展開對話。
目前正在日內瓦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烏克蘭情勢高度關注,今天也特別與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會晤,針對烏克蘭最新局勢交換意見。
潘基文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緩和烏克蘭緊張局勢,協助雙方展開對話,和平化解分歧。
與此同時,聯合國也派出特別顧問塞瑞(Rober Serry)出任特使,前往情勢最緊張的克里米亞半島,實地評估當地局勢。
同樣也在烏克蘭的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艾里亞森(Jan Eliasson)今天也與烏克蘭代理總統、總理、代理外交部長,以及各國駐烏克蘭外交人員會晤,希望能獲得共識,和平化解烏克蘭危機。
另外,對於媒體報導有大量難民從烏克蘭進入俄羅斯境內,聯合國發言人表示,聯合國難民署尚未觀察到烏克蘭境內與邊境地區有異常的人口流動現象。
----------------------------
俄試射洲際彈道飛彈
最新更新時間:2014/03/05 08:35:00
(中央社莫斯科4日綜合外電報導)一名美國官員表示,俄羅斯在今天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前,已遵照莫斯科對兩國核武條約的承諾,事先告知美國此事。
這名不願具名的官員告訴路透社,俄羅斯最初告知美國試射計畫,是在軍事干預克里米亞前。
一名要求匿名的美國國防官員則告訴法新社,俄羅斯本週稍早告知美國這項試射計畫。
在俄羅斯控制烏克蘭克里米亞(Crimea),並揚言增兵烏克蘭,情勢高度緊張之際,俄羅斯表示今天成功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
國營「俄羅斯新聞社(RIA)」引述國防部發言人葉哥羅夫(Igor Yegorov)的話說,戰略火箭部隊(The Strategic Rocket Forces)在南部接近裏海(Caspian Sea)的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地區發射一枚RS-12M白楊型(Topol)洲際彈道飛彈。
報導中說,飛彈的空包彈頭擊中哈薩克試驗場的目標。
俄羅斯總統蒲亭今天指控西方鼓動烏克蘭的「違憲政變」,並堅稱俄國有權出兵保護旅居烏克蘭的俄羅斯人,只是目前還無此需要,將以此為最後手段。
他並否認俄軍已占領烏克蘭的克里米亞。
不過,蒲亭今天稍早下令在中部和西部演習的部隊返回基地,這些部隊上週展開演習,以檢查戰備狀態,令各界憂慮俄國可能對烏克蘭開戰,這項收兵命令似乎意在緩和緊張情勢,外界廣泛解讀為正面訊息。
----------------------------
打造小型蘇聯 普廷野心勃勃
2014-3-5
俄國總統普廷(中)三日在列寧格勒的基里洛夫斯基觀看軍事演習。(歐新社)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挑動脫離蘇聯獨立的波羅的海國家神經,擔心有一天也將遭俄羅斯入侵。美歐智庫學者指出,俄羅斯的野心不僅止於克里米亞,目標似乎意在重建蘇聯帝國的勢力版圖,要打造一個「小型蘇聯」。
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董事會執行委員哈德利與該智庫執行副總裁威爾森四日在「華盛頓郵報」撰文,點名俄羅斯總統普廷顯然別有居心,要在俄羅斯模式的基礎上重建蘇聯帝國。他以恫嚇、勒索手法把亞美尼亞、白俄羅斯留在莫斯科勢力範圍內,二○○八年用武力先對付喬治亞,現在是烏克蘭,以不摧毀經濟以及與歐盟、美國外交關係的程度步步進逼。
俄占克島 波羅的海國家緊張
文中認為,烏克蘭很可能像當年的喬治亞,因俄羅斯入侵而更堅定向歐盟靠攏,但入侵行動產生的領土爭議,也使得歐盟對於讓這些國家與歐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其他西方組織整合思索再三,這就給俄羅斯進一步施壓的空間,迫使這些國家加入普廷的「歐亞聯盟」,逐漸併入俄羅斯勢力範圍。
哈德利與威爾森建議,要反制普廷野心,短期來說,美國和歐盟得先防止俄羅斯進一步蠶食烏克蘭領土,反轉俄國對克里米亞的占領,也必須協助基輔臨時政府撐下去;長期而言,還須規劃出一套策略,既讓中歐、東歐盟邦放心,也遏止普廷用武力擴大俄羅斯地盤,這套策略有賴美國明確重新致力於北約和歐洲安全,包括近期內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羅馬尼亞等國部署北約部隊和軍演,以及停止減少在歐洲駐軍規模。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歐洲中心訪問學者史貝克也呼應這個觀點,他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普廷更大的企圖是創造某種「小型蘇聯」,將周邊國家納入莫斯科勢力,以壯大俄羅斯地緣政治地位。烏克蘭是這項計畫的基石,但亞努科維奇政府垮台、親歐派勝利,讓莫斯科警覺正失去對烏國掌控,因此決定用武力把烏克蘭拉回來。
愛沙尼亞總統易維斯日前呼籲,克里米亞情勢向波羅的海國家釋出明確訊息:必須提高國防支出。與烏克蘭不同的是,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都是北約與歐盟成員國,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布萊特柏格說,這些國家「將密切關注烏克蘭情勢,觀察美國和北約會不會挺身對抗俄羅斯入侵。」
----------------------------
歐美制裁俄 損自身企業 局勢回穩 道指初段升200點
【明報專訊】俄羅斯部隊在西部地區演習後返回基地,加上總統普京淡化動武可能,市場緊張情緒緩和。不過,俄羅斯仍可能因烏克蘭問題受歐美制裁,市場關注俄羅斯及烏克蘭擁有龐大業務的跨國巨企,由汽車製造業、能源生產商,到釀酒及乳製業都難免受到影響。
歐美股市昨日反彈,至今早凌晨零時,已完全收復周二的失地。美國道指升199點,歐洲股市普遍升逾2%。前天蒸發550億美元市值的俄羅斯Micex指數急升5%,盧布兌美元回升1%。避險意欲驟減,日圓回落至接近102美元水平,期金跌逾1%至1331.6美元,布蘭特期油下滑1.5%。
局勢會否進一步降溫,取決於俄羅斯與歐美的外交交涉能否取得突破。美國昨天仍威脅會在短期內推出制裁措施,若歐盟和應,很多出口企業將面臨俄國經濟突然轉弱的前景。俄羅斯央行周一突然加息捍衛盧布匯率,但高息卻會遏抑開支,影響經濟。若盧布續貶,會侵蝕以盧布計價的銷售額。
不明朗的局勢,對能源業的打擊可能較為嚴重。在眾多跨國油企中,英國石油公司(BP)在俄的投資尤為顯著。BP目前擁有俄國石油巨企Rosneft近20%股份,BP去年第四季基本溢利,35%來自Rosneft。
BP去年第四季溢利35%來自俄
荷蘭皇家蜆殼擁有庫頁島二期油氣開採項目的股權,還是俄國能源巨企Gazprom Neft開發西伯利亞的合作伙伴。意大利石油公司埃尼集團(ENI)、挪威Statoil及埃克森美孚均與Rosneft合作,開發北極地區資源。一旦投資受阻,這些跨國能源巨企將蒙受龐大損失。提供能源設備及其他機械的通用電氣稱,將密切監察俄羅斯局勢。該公司每年在俄國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
外國汽車品牌 市佔近八成
除了能源,俄國是歐洲第二大的新車市場。2012年,進口及俄國本土製造的外國品牌輕型汽車,銷量相當於俄國市場近八成,吸引很多汽車品牌在當地投資。雷諾及其合作伙伴日產就計劃今年將俄羅斯最大汽車生產商AvtoVAZ的持股,提高至74.5%。
花旗集團估計,雷諾在俄羅斯每年銷售約21萬部汽車,佔該公司總銷量約8%,預計央行加息將為當地汽車銷售帶來不利影響。日產旗下豪華車品牌Infiniti的負責人稱,俄羅斯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公司正非常密切地關注局勢發展。
歐美很多日常消費品產商也以俄國為主要市場。法國乳業集團達能去年在俄羅斯的銷售額佔總銷售額11%,俄國為該集團最大的市場;百事去年在俄羅斯的銷售額達49.1億美元,相當於全球收入7%;丹麥啤酒生產商嘉士伯預計今年在俄的銷售額將佔總銷售額四成。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
----------------------------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日(4日)首度公開談論烏克蘭變天及俄國的對應行動,他否認俄軍已在克里米亞展開軍事行動,又稱俄國無意跟烏克蘭開戰或吞併克里米亞,出兵是「最後選項」。他批評西方把烏克蘭當作「實驗鼠」,警告歐美倘制裁俄國,只會「事與願違」。市場對普京淡化動武的言論反應正面,歐洲股市昨大幅反彈。
普京在官邸舉行記者會,他指摘烏克蘭反對派發動違憲政變、武裝篡權,聲言莫斯科不會承認烏克蘭在「恐怖」狀下舉行的大選。他斥責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及「反猶主義者」正在基輔街頭肆虐。他說,亞努科維奇仍是烏國唯一合法總統,但他同時指亞氏「已經沒有政治前途」,俄羅斯收容他是防止他遭謀殺。
烏克蘭政府指控俄軍向克里米亞派遣逾萬士兵,包圍當地各個軍事基地。已獲國會授權派兵的普京,否認俄軍已採取行動,辯稱是當地「自衛部隊」包圍了軍事基地。他說,俄軍軍服在前蘇聯地區的商店都可買到。
否認派兵 稱軍服隨處可買
在俄黑海艦隊駐地塞瓦斯托波爾,昨日有烏克蘭士兵朝一個被親俄部隊佔領的空軍基地靠近,佔領基地的部隊鳴槍阻止。這些控制克里米亞的部隊軍服上沒有徽章,但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俄羅斯專家分析指,他們使用精銳部隊才有的裝備,很可能是來自俄特種部隊、空降兵團,甚至可能屬於俄軍精銳的Spetsnaz部隊。
烏克蘭變天後,普京突然下令中西部軍區進行軍演。他前天現場視察後,昨日宣布演習取得成功,下令部隊返回駐地。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對此表示歡迎,但同時警告,若莫斯科在周四前不展露透過外交手段化解危機的意願,歐盟領袖或採取實質懲罰行動。
克里譴責「俄侵略烏克蘭」
美國則推動加強對俄制裁,國防部宣布暫停與俄國在雙邊會談、軍港互訪、演習等領域的合作。美國貿易代表處亦暫停與俄方的貿易與投資協作對話。陪同國務卿克里到訪基輔的美國官員稱,華府可能在「本周較後時間」採取制裁。克里昨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為」,並稱俄方的行為加強了華府對烏克蘭領土主權完整的承擔。
普京表明不會屈服於制裁。對於歐美威脅杯葛今年在索契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集團(G8)峰會,普京稱,西方領導人若不想開會,「就不用來了」。有俄國議員主張召回駐美大使,普京稱這屬「最後手段」,他不希望發生。
(法新社/路透社/衛報)
----------------------------
克里訪問烏 西方國家考慮制裁俄
2014年03月04日
(美國之音電) 美國國務卿克里星期二重申美國支持烏克蘭維護主權。克里正在基輔進行訪問,目前俄羅斯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的軍事存在引發的危機正在加劇。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莎琪說,克里將會見烏克蘭臨時政府成員,討論烏克蘭的經濟及政治需求,並就美國可以提供更多支持的問題進行磋商。
美國及其歐洲盟國正在考慮針對俄羅斯派遣軍隊進入烏克蘭的行為實施制裁。
星期一晚上,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克里、國防部長哈格爾以及國家安全事務班子其他成員在白宮開會,討論有關的政策選項。
星期一早些時候,歐巴馬總統要求國會批准對烏克蘭新政府的援助方案。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鮑爾強烈譴責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她說,俄羅斯沒有任何理由這樣做。
鮑爾星期一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說,俄羅斯的干預是「侵略行徑」,而非俄羅斯企圖說成的人道主義行動。
鮑爾對安理會說,俄羅斯完全有權利希望局勢發展的與現在不同,但俄羅斯沒有權利以動用軍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在安理會會議上宣讀了烏克蘭被推翻的親俄羅斯總統亞努科維奇的一份聲明。聲明說,需要俄羅斯的干預來恢復烏克蘭的和平與穩定。
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是在亞努科維奇出逃俄羅斯不到一星期後舉行的。在此之前,反政府示威席捲烏克蘭。
美國總統歐巴馬星期一警告說,如果莫斯科不撤軍,就將付出外交和經濟上的代價。
----------------------------
「俄示威遊客」越境攪局
【明報專訊】普京昨聲言,若烏克蘭東部陷入混亂,俄羅斯會考慮介入。烏克蘭南部和東部11個俄語城市近日爆發大規模親俄示威,還有民兵衝擊政府建築,促請俄國「打救」他們。雖然這些地區一直對基輔親西方政府不滿,但《紐約時報》指出,近日的示威潮並非完全由當地人自發,而是有不少由俄國越境而來的「示威遊客」參與,為普京製造「順應民情」出兵的理據。
烏國居民﹕肯定有人付錢
烏克蘭原總統亞努科維奇的大本營頓涅茨克及人口第二多城市哈爾科夫的親俄示威最為激烈。《紐時》引述烏克蘭傳媒報道,大批俄國人坐巴士前來參與示威。烏克蘭東部近日還出現一些爭取自治的武裝自衛組織,宣稱將在俄羅斯的幫助下,抵抗西部的法西斯。來自莫斯科的胡佳科夫(Aleksey Khudyakov)經常與頓涅茨克的自衛武裝交換意見,協助成立不少治安組織,他坦言到烏克蘭是「提意見」。一些當地人對近日形勢震驚,在哈爾科夫,55歲的俄裔居民阿扎羅娃(Valentina Azarova)稱,那些親俄示威者「肯定有人付錢給他們」。
俄掀宣傳戰為普京造勢
事實上,俄羅斯官方傳媒近日大打宣傳戰,為普京的策略造勢。烏克蘭新政府廢除俄語的官方地位及極右組織的出現,正中俄宣傳機器下懷,俄國官媒甚至形容烏克蘭西部已落入法西斯分子之手,又不斷聲稱俄裔受威脅。俄國官媒Russia 24日前便播出一名年輕俄裔人「懺悔」的片段,稱自己收了反對派錢擔任狙擊手,又聲言有來自美國及德國等地的僱傭兵潛入基輔「搞事」。主持接警告,僱傭兵正前往克里米亞,要製造新一波危機。
克里米亞局勢至今仍撲朔迷離。烏克蘭政府稱俄國大軍壓境,俄方則稱有反俄法西斯分子潛入,但在當地西方記者不約而同指出,街頭出奇平靜。至於那些身穿軍服的蒙面士兵,《紐時》形容他們行蹤詭秘、行動迅速,恍若在進行「幽靈戰爭」。
----------------------------
美擬制裁俄高官 俄取消烏天然氣折扣 歐盟憂觸發能源危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05 08:36:31
美國準備向參與軍事佔領克里米亞的俄國高層官員實施制裁,包括禁發簽證、凍結其資產等。俄羅斯向烏克蘭揮動能源武器,該國能源巨頭Gazprom(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周二宣布,四月起不再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折扣。俄美歐政治角力持續,從俄國大量進口天然氣的歐盟憂慮會引發能源危機。
《星島日報》報導,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周一(3日)宣布,鑑於烏克蘭近期局勢,美方已暫停美俄之間的所有軍事交流,包括軍事演習、雙邊軍事會談、港口訪問及企畫會議等。美國又宣布暫停和俄國舉行貿易及投資方面的會談,又決定取消派出總統代表團到索契出席殘奧運動會。總統奧巴馬再次指責俄國侵犯烏國領土主權,站在歷史的錯誤一邊。
《紐約時報》引述官員稱,如果莫斯科不改弦易轍,美國準備向俄國指揮系統中的官員實施制裁,禁發簽證,凍結資產,俄國國營金融機構也是制裁目標。
克里姆林宮經濟幕僚格拉濟耶夫則於周二(4日)警告,如果華府對俄祭出制裁措施,俄國可能只好停止以美元作為儲備貨幣,並拒絕向美國銀行償還任何貸款,美國的金融體系可能「崩潰」。他說:「我們可以找出方法,不僅可以將我們對美國的依賴降至零,甚至還可以擺脫這些制裁,並為我們獲得龐大利益……俄羅斯可能將在國際交易停用美元。」他還說,如果華府凍結俄羅斯企業與個人帳戶,莫斯科將建議所有美債持有人出售債券。
俄羅斯向烏克蘭揮動能源武器,該國能源巨頭Gazprom(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周二(4)宣布,4月起不再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折扣。
Gazprom總裁米勒(Alexei Miller)說:「Gazprom決定從下個月起,不再延長天然氣折扣。」不過,該集團願意向烏克蘭提供20億至30億美元貸款,以償還去年積欠的債務,及支付當前購買天然氣的費用。」莫斯科一直以天然氣作為外交武器,向前蘇聯國家施壓。
Gazprom稱,目前烏克蘭欠該公司的天然氣債務達15億5000萬美元。俄總統普京昨日說,如果烏克蘭未能付清2月付運的天然氣,債務就會高達20億美元。
不過,在美國國務卿克里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之際,華府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0億美元能源補助,歐盟也表示會協助烏克蘭支付天然氣債務
俄美歐政治角力持續,從俄國大量進口天然氣的歐盟憂慮會引發能源危機。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歐盟去年從俄國進口1600億立方米天然氣,前蘇聯地區9成石油、7成天然氣和5成煤炭的出口是輸往歐盟。意大利進口天然氣中約3成來自俄國,雖然埃尼集團(Eni SpA)表示,目前意國存庫還有45%存量,加上天氣回暖,暖氣使用量減少,即使俄國「斷氣」,也足以應付到今夏結束,不過仍引起工業界憂心。
歐盟平均有3成天然氣來自俄國,但波羅的海3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完全依賴Gazprom供應,東歐的羅馬尼亞和捷克也高度依賴俄國。
歐盟已規劃新天然氣管線,但尚未完工。整合全歐盟的能源網絡,也因各國各有盤算而受阻。歐盟能源依賴俄國,將局限經濟制裁威力。
俄羅斯叫停150億美元(約1164億港元)貸款援助後,烏克蘭亟需資金重整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團隊前日抵達基輔,與臨時政府商討援助貸款事宜及相應經濟改革。消息指,美國與歐盟壟斷IMF話語權,今次無視烏國財政狀況,合作逼IMF援烏,引起其他成員國不滿。
巴西駐IMF代表巴蒂斯塔表示,IMF不應淪為政治工具,並違反借貸條例。烏國國會昨批准接受歐盟6.1億歐元(約65億港元)貸款援助方案,而歐盟表示會協助烏國支付拖欠俄國的天然氣款項。
美卿克里昨到訪基輔之際,華府宣布向烏提供10億美元(約77.6億港元)能源補貼。美財長雅各布.盧與日本財相麻生太郎對話後,表示若烏國進行必要經濟改革,華府將與其他國家和組織合作,貸款援烏。烏臨時總理亞采紐克稱已準備好相應改革,預計今年政府預算將減17%。
----------------------------
美歐制裁 俄將面臨鉅額損失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4.03.04 05:26 am
歐美國家矢言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而且為了孤立俄羅斯總統普亭,已取消參加6月在俄羅斯舉辦的八大工業國(G8)會議,將使俄國面臨經濟與外交孤立、和歐盟加強軍力的困境,東、西方關係可能陷入冷戰以來最緊繃的局面。
美國國務卿柯瑞表示,華府與G8的盟邦已準備好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將面臨數十億美元的貿易和投資損失,美國企業可能撤出俄羅斯,還可能禁發簽證。
美國資深官員說,華府正與國會討論對俄國政府、能源公司和銀行實施經濟與金融制裁。歐盟外交部長3日也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聯合行動,可能包括經濟制裁。
華府已取消與莫斯科當局的聯合經濟與貿易協議,包括預定6月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G8高峰會預備會議,其他G8國家也加入杯葛預備會的行列。
柯瑞與德國外交部長先後警告,俄羅斯可能被踢出G8。柯瑞批評,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是「在21世紀做出19世紀的舉動」,「想當G8,必須有G8國家的樣子」。
烏克蘭邊防隊3日表示,俄羅斯軍隊強行占領克里米亞至少三個邊哨站,而且正在擴大武裝軍車陣容。俄軍的目的可能是恫嚇烏克蘭軍方,要他們放棄成立不久的新政府。
歐盟外交政策委員艾希頓5日將前往基輔,持續為援助烏克蘭的方案奔走。美國正考慮為債台高築的烏克蘭提供短期金援,包括10億美元貸款擔保,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更廣泛的支持。
但歐美官員說,歐美國家要靠外交與經濟壓力阻止普亭有其難度。
美俄貿易僅占美國總額的1%,而且多數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似乎不願對莫斯科執行廣泛的經濟制裁。
分析師對制裁俄羅斯的效果看法不一,有人認為普亭將置之不理,例如兩年前普亭就沒有出席美國總統歐巴馬主持的G8會議。
----------------------------
烏海軍被包圍 總司令如甕中鱉
【中央社╱烏克蘭塞凡堡4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4.03.04 12:09 pm
烏克蘭海軍新任總司令上任還不到1天,但現在,就像他指揮的艦隊與烏克蘭部分地區一樣,連他自己,也被俄羅斯人團團包圍。
今天晚間,俄羅斯裝備齊全的士兵以及至少200名憤怒的親俄活躍人士團團圍住烏克蘭海軍總部外牆,烏國新任海軍總司令哈都克(Serhiy Haiduk),就困坐在海軍總部搖搖欲墜的白牆之後。
與此同時,兩艘烏克蘭戰艦被俄國掃雷艦困在黑海的塞凡堡(Sevastopol)。
本地1名帶人遊覽塞凡堡港的導遊告訴路透社:「俄羅斯1位指揮官今天上午登上烏克蘭船艦講話。船艦想走卻走不了,你可以看到俄羅斯掃雷艦擋住去路。」
蘇聯1991年解體之後,俄羅斯黑海艦隊就駐紮在塞凡堡,而軍力遠低於俄國的烏克蘭海軍在此也有基地。
兩國海軍艦隊多年來關係友好,不過莫斯科日前決定派兵奪取克里米亞多個軍事目標,兩國關係緊繃,已來到臨界點。
在塞凡堡市內的烏克蘭海軍基地外,兩名年輕男子身穿俄軍迷彩裝束,在基地多個大門前站衛兵。親俄活躍人士說,這兩人為俄國士兵。
其中1人手握重型機槍,另一人拿著卡拉希尼科夫步槍,每當有人想拍照,兩名戴著全罩帽的男子都會搖搖頭示意不可。
沿著基地外圍更往深處走,1棟似乎未完成的建物內,還有至少6名士兵戒備。
----------------------------
烏克蘭危機 金融市場大亂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4.03.04 05:32 am
俄羅斯控制克里米亞半島後,歐美揚言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歐洲陷入冷戰結束以來最嚴峻的一刻。全球股市3日引爆沈重賣壓,俄羅斯盧布引領新興貨幣走貶,日圓、黃金、美國公債等避險資產大漲。
歐盟外交部長3日召開緊急會議,不排除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措施,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形容這是「冷戰結束以來,歐洲歷史上最嚴峻的危機」。
美國國務卿柯瑞說,華府已經準備好制裁俄羅斯,並警告俄國可能失去八大工業國(G8)的成員資格。
雖然全面開戰的機率不高,但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列寧指出,若俄羅斯與烏克蘭直接衝突,美國將捲入戰局,情況可能比2008年俄羅斯進犯喬治亞之役更漫長血腥;就算沒有開戰,克里米亞危機也可能徹底改變俄國與西方的關係,讓俄國與歐美在新東歐的競爭,惡化為第二輪冷戰。
克里米亞危機使全球股市3日一片低氣壓,MSCI全球指數挫跌0.8%,俄股寫下五年來最大跌幅,歐股為五周來最大跌幅,美股三大指數早盤開低。新興貨幣挫跌,俄羅斯盧布貶至空前低點。
----------------------------
2014/03/05 12:22:07
(中央社莫斯科/羅馬4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今天表示可能出兵烏克蘭之後,烏國反對派領袖尤莉雅.提摩申科呼籲西方強權必得制裁俄國;但莫斯科表示,若美方針對俄國在烏克蘭的行動祭出制裁,將還以報復。
前烏克蘭總理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接受新聞頻道SkyTG24訪問時表示:「外交手段不夠,我認為一定得對俄國祭出經濟制裁,如果暴力情勢進一步升高,更要這麼做。」
提摩申科表示,俄國違反1994年保障烏克蘭安全的協議,呼籲聯合國和各國領導人居中斡旋俄烏談判。
她說:「俄國軍事侵略後,我認為烏克蘭和俄國無法談判,現階段無法直接對話。」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正徵詢歐巴馬政府對制裁措施的意見,例如對個人拒發簽證與凍結資產、中止軍事合作與經濟制裁等。
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今天在基輔譴責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並表示,俄國控制克里米亞之後,正為了侵略烏克蘭更多領土尋找託辭。(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美歐祭制裁 俄嗆聲反制
2014-3-5
奧地利維也納的烏克蘭人,四日在美國大使館前高舉「烏克蘭需要和平」標語,抗議俄羅斯軍事入侵。(路透)
俄國裝甲車四日從克里米亞的塞凡堡駛往首府辛費羅波途中。(路透)
經濟制裁俄羅斯美國歐盟可能採取手段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和其主要盟邦正努力召集強而有力的西方陣線,從軍事、經濟等層面的制裁措施懲罰俄羅斯,可能本週內就會祭出制裁行動。但一些美國官員承認,除了經濟、外交懲罰手段以外,西方的選項有限,而且也需要歐盟合作,才可能產生足夠懲罰效力。
美歐合作 制裁才能見效力
美國總統歐巴馬三日與國安團隊開會討論進一步孤立俄羅斯、緩和烏克蘭情勢的措施。會後國務卿凱瑞動身前往基輔,強化美國對烏國新政府的支持,五角大廈宣布暫停與俄軍事交流;美也暫停與俄的貿易投資協議談判。歐巴馬說,此刻俄羅斯有兩條路可走,「現在他們要考慮是否訴諸外交,而非武力來滿足他們的利益。」
但是美歐已提出的派觀察員、將莫斯科踢出八大工業國集團(G8)、外交對話等措施,都顯示美歐所能做的有限。西方也毫無跡象顯示有意動用軍力強逼普廷撤軍。
美國可採取的經濟制裁手段包括凍結俄羅斯官員資產、切斷俄羅斯對歐盟能源出口,傷害其天然氣、鈾、煤礦產業,以及減緩對俄投資等。歐盟外長三日緊急會談後發出通牒,要普廷最晚六日撤兵,否則將暫停放寬簽證和經濟合作談判,也可能凍結資產、拒發簽證等。
俄國揚言 將停止使用美元
俄羅斯四日表示將反制制裁,並且以美國無法保證肉品安全為由,撤銷允許美國豬肉恢復進口的決定。俄羅斯鷹派的克里姆林宮經濟幕僚格拉茲耶夫四日也嗆聲,若華府同意制裁莫斯科,俄羅斯就有辦法讓美國金融體系「崩潰」。他說,俄國會設法把對美國的依賴降到零,而且還會擺脫這些制裁,包括可能停止在國際交易中使用美元,成立自己的支付系統、拒絕償還美國金融機構貸款等,「而這將終結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宰地位」;歐盟制裁也會反招「災難」。不過,克里姆林宮消息來源稱,格拉茲耶夫是以學者身分發表個人意見,不代表克宮立場。
美國企業研究所安全事務專家施密特認為,西方應該採取的行動包括北約在烏克蘭周邊國家增兵,調動海軍船艦到地中海,甚至黑海,「提醒俄羅斯要為其行動付出軍事代價」,俄羅斯並未因二○○八年入侵喬治亞付出多少代價。
----------------------------
俄烏富豪身價 一夕蒸發128億美元
2014-3-5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在俄羅斯總統普廷下令部分演習部隊拉回基地後,週二全球主要股市從近月來最大跌勢中反彈,俄羅斯盧布與新興貨幣揚升,避險的債券、日圓、金價都回跌,英國天然氣價格也在締造二○一一年來的最大漲幅後重挫。
另外,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隨著週一俄羅斯、烏克蘭股市跳水慘跌十一%,兩國億萬富豪身價合計大幅失血一二八億美元;其中,損失最慘重的富豪首推持有俄羅斯天然氣生產商OAO Novatek近半股權的季姆琴科(Gennady Timchenko)與米赫爾松(Leonid Mikhelson),兩人損失共達卅二億美元。
Novatek為俄羅斯次大天然氣生產商,週一股價重摔近十八%。不過,週二俄羅斯Micex指數收漲五.三%,以美元計價的RTS指數也強漲六.二%,讓這些富豪身家縮水幅度稍微減小。
美歐股強彈 黃金油氣回跌
美歐股週二強彈,道瓊指數開盤大漲逾百點,至台灣時間近午夜,已上漲近二百點。投資人投機臆測烏克蘭情勢可能不會走向戰爭。德、英、法三大指數漲幅介於一.七%與二.三%間。
亞股漲跌互見,日股日經收漲○.五%,新加坡漲○.六%,香港恆生漲○.七%,但南韓下挫○.五%,上海綜合小跌○.二%,台股跌近○.六%。
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在前天跌深一.七%後,週二回彈一%;彭博廿個新興貨幣指標漲○.四%。
相對地,日圓貶○.四%,至一○一.八九兌一美元,週一升到一○一.二水準。金價在前天大漲二.一%至四個月高點後,週二回跌一.三%,至每英兩一三三三.○一美元。
國際油氣價格也回跌,布蘭特原油週二跌一.六%,西德州中級原油跌一.三%。英國天然氣價格在前天暴漲近十%後,昨下挫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