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探針︰「共同社論」說明甚麼?

Mar 5th, '10, 23:49

5-3-2010

香港《蘋果日報》

探針︰「共同社論」說明甚麼?


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及全國人大已揭幕,如果中央電視台把三、五年前的兩會開幕式,重播一次,準保不會有人發現這是陳年舊片,還以為是新鮮出爐的兩會消息呢! :lol: 中國議會制度的改革步伐,慢如龜步。既然開會的代表委員在場內都呵欠連連,場外百姓又怎會關注呢?

不過,今年兩會還是有亮點的,但不在人民大會堂議事廳內,更非酒酣耳熱的官員和代表委員,而是十一個省市的十三份報章,在兩會前夕發表題為〈請兩會代表委員關注並敦促戶籍制度改革〉的「共同社論」,呼籲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敦促各部委廢除之。

這篇社論備受矚目,不僅內容進步,儼如要求落實《憲法》及《人權宣言》的憲章,更是中共嚴密輿論控制下,首次有傳媒自行組織起來,集體發聲,意義非凡。

過去,全國報紙也曾以相同的樣式、社論及內容,報道黨慶國慶、兩會開幕、中共大會等大事,但這是中宣部指令下的統一行動,是貫徹中共高層旨意的機械反應;相反,共同社論是十三家不同地域、市場導向的都市報、晚報等高銷量報紙,自己聯絡、討論及決定社論內容,然後一齊發出吶喊!

六十年來,這是頭一遭!去年十二月七日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開幕當天,全球五十六家新聞機構發表聯合社論,呼籲各國領袖攜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南方都市》和《經濟觀察報》也有參與,但今次是首次獨立自主的聯合行動,且針對國內議題。十三家機構負責人的膽識及遠見,令人佩服!

而且,這篇社論的行文甚具當年國民政府《抗日宣言》的影子。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六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宣告:「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應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全國國民亦必須嚴肅沉着,準備自衞。」

今日的共同社論以同樣腔調說:「我萬千國民,地無分南北,人不分城鄉,都擁有同樣的就業、醫療、養老、受教育、自由遷徙的權利。我們希望,僵化的戶籍制度,能終於我們這一代人,讓下一代人真正享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憲法賦予之神聖權利!」對尊重人權,社論更是振聾發聵:「中國受戶籍制之苦久矣!我們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擁有自由遷徙之權利!然此誕生於計劃經濟時代、不合時宜存在數十年之久之弊政,至今仍困擾廣大民眾,已到非革新不足以平民怨,非革新不足以與時俱進之境地。」壯哉,斯言!


逢周二、五刊出

Imag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305&sec_id=4104&subsec_id=15337&art_id=13788307&cat_id=6939156&coln_id=3371207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