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封禁嘅熱論同要聞
Post a reply

长平:中国需要网络特区吗?

Mar 30th, '10, 04:12

29-3-2010

《共識網》

长平:中国需要网络特区吗?


作者:长平

Google撤离中国大陆的烽烟仍在弥漫,国内IT业又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在深圳举行的IT领袖峰会的一个热身活动上,马化腾、王志东、丁健、王维嘉等四位业界高管都对政府的网络监管表达了不满,王志东、丁健还建议将深圳设成互联网监管特区。

  将这几位先生的意见和Google事件稍加对比,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Google是抗议,他们是抱怨;Google是抗争,他们是进谏;Google宣示自由,他们寻求市场。按照近年来中国舆论的流行说法,他们更具有“理性、建设性”。这到底是资本与权力的合谋意图呢,还是渐进改良的中国式道路?

  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很难想象Google会提出建立信息特区的构想。依仗行政权力分而治之,给予不同地区或者不同人群以不同的政策或物质资源,这在本质上是等级制度,与Google的信息自由宣言背道而驰。

  在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特区,必然形成对于权力的依赖。政策的倾斜固然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很难形成独立的文化品格。深圳特区三十年来的发展证明,在这个楼价最高的城市里,并没有产生更加独立的媒体、更具活力的艺术、更加繁荣的创意产业和更加自由的网络空间。尽管这个城市的民间社会也有了不可小视的发展,但是更多的时候,它的出产取决于权力的需求。权力需要经济,就让它经济发达;权力需要腐败,就让它腐败成风。

  但是,我并不因此无视特区的价值。在整体上窒息的情况下,建立特区具有透风和试验的性质。从统治者的立场说,对互联网的严厉打压并不是为了追求信息窒息,而是为了维护政权稳定。这里面存在统治者权力的合法性及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问题,显然不是这几位IT大佬想要讨论的东西,因此丁健先生给出了在此范围内最大胆的建议:“互联网在深圳可以完全放开,不要防火墙过滤,应该看看再更加自由的环境里,互联网是更乱了还是怎么样,这样才可能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国的互联网监管方式。”

  这个呼吁透露出一个显而易见、却又容易被人忽略的信息,那就是信息严控对于IT产业前景的扼杀。尽管中国政府谴责Google把商业问题政治化,但是中国官方媒体在谈论此事时,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政治语言和政治逻辑。这也难怪,信息自由问题本身就是政治问题,不政治化是不可能的事——事实上,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政治。不过,在这个讨论中,产业发展反而被搁置了。王维嘉先生指出,在此次网络严打中,“十几万家网站被关闭,这里面可能会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被扼杀了”。

  长期的集权政治下,中国社会流行这样的观念:政治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毋宁说,中国政府试图寻求这样的道路:政治上严管,经济上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是稍微拉开一点距离,你就会发现,社会的创造力是一个整体,只要其中一块木板短缺了,这只大桶就会漏水。我们的经济都是复制,我们的文化都很“山寨”,就是这个原因。

  这几位先生的抱怨更让人们看到,Google事件并不像国内主流媒体普遍误导的那样,它仅仅是中国政府和美国公司、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甚至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关系,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就是政府和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权力管制和市场自由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度管制下的受害者,主要是国内的企业。Google可以抽身而去,国内的企业只能祈望特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http://www.21ccom.net/newsinfo.asp?id=7626&cid=10352300

Re: 长平:中国需要网络特区吗?

Mar 31st, '10, 20:21

30-3-2010

香港《蘋果日報》

盡論中國:深圳能否建網絡監管特區?


面對 Google被迫將內地的搜尋導向香港站點,內地互聯網巨頭心態各異。在周日( 28日)舉行的中國(深圳) IT領袖峯會上,有人落井下石,趁機大拍當局馬屁,也有人感到唇亡齒寒,婉轉地建議當局改進互聯網監管方式,甚至建議在深圳建互聯網監管特區,不設防火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為全國起示範作用

最惹火的莫過於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對網上言論的攻擊。他說:「在網上發表觀點的人,總體是網上水準最差的那一幫人。假如我們去替這些人制訂國家政策、制訂未來的話,麻煩就大了。」可以說,在 IT峯會上的演講,水準最差的就是馬雲的這番言論。而一些網站昨日大肆刪除相關的抗議帖,則顯示馬雲這次拍馬屁是拍到馬腿上。

而美通無線 CEO王維嘉、騰訊 CEO馬化騰、新浪網創始人王志東和美國亞信董事長丁健,在與深圳市政府官員座談時,都抱怨互聯網一刀切的監管方式。這些 IT領袖的怨言,不只是針對 Google事件,更針對近期內地有 10多萬家網站被關閉。

最受關注的是丁健的大膽建議。他呼籲深圳嘗試成為互聯網監管特區:「互聯網在深圳可以完全放開,不要防火牆過濾,應該看看在更加自由的環境裏,互聯網是更亂了還是怎麼樣,這樣才可能探索出一個適合中國的互聯網監管方式。

中國當局對網絡言論的監控、管制,是對公民憲法權利的侵犯,應從根本上予以廢除,但從中國的政治體制、管治現實來看,網絡自由之路甚為漫長。如果深圳能成為網絡監管特區,倒不失為一個折衷的辦法,可以一如當年在引進外資、引進境外管理模式,為全國起到示範作用。

深圳如能成為互聯網監管特區,對人才,特別是 IT人才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對苦於尋找經濟轉型、騰籠換鳥機會的廣東省來說,無疑也是一個新出路。只不過, IT界的大佬有意,深圳、廣東的高官也有心嗎?


電郵: China@appledaily.com

Imag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3875933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