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港澳反支殖新訊
Post a reply

香港《南華早報》胡撚塗變成胡佳!!頭版出錯今刊道歉啟事

Apr 14th, '10, 21:37

14-4-2010

香港《蘋果日報》

《南華早報》胡錦濤變成胡佳
頭版出錯 回收報紙 今刊道歉啟事


【本報訊】正在服刑的內地維權人士胡佳現身美國,並「升呢」(升level(升級))成為國家主席?本地老牌英文報章《南華早報》,昨日 A1頭版報道胡錦濤抵達美國,但誤將 Hu Jintao的中文名寫成「胡佳」。這宗「烏龍」事件引來 CNN跟進,追問「Whose Hu?」(那個胡?)。胡佳妻子曾金燕笑說,希望「這不是人為的捉弄」。《南早》昨日罕有地收回報紙。員工慨嘆公司多次精簡人手影響新聞質素,也有員工質疑過去頭版也曾出錯,「點解係得今次回收?」 記者:雷子樂

Image
昨日出版的《南華早報》頭版出錯,將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中文名誤寫為「胡佳」。 成啟聰攝


《南早》昨日頭版報道胡錦濤飛抵美國,出席核子安全高峯會,「Flying in. President Hu Jintao(胡佳) greets his US hosts ......」並刊登了一張路透社照片,報道的英文字眼沒有出錯,卻誤將胡錦濤的中文名寫錯成胡佳。

這個錯誤錯得敏感、錯得微妙。報紙出街後,由《南早》內部至互聯網均議論紛紛。有《南早》員工透露,同事均感到愕然,私下查找「死因」,推測是不懂中文的編輯,在電腦系統按鍵加入 Hu Jintao的中文名時,因按錯掣,誤選名單內排在胡錦濤之下的胡佳(Hu Jia)。

CNN網站報道事件

這則錯誤新聞在 facebook內被熱烈轉載,有人笑說《南早》曲線支持胡佳,有人高呼要搶購錯版報紙。 CNN網站也以「Whose Hu?」為題報道事件。《南華早報》發言人對今次疏忽出錯表示歉意,今日會在報章刊登道歉啟事。發言人指,出錯的報章屬第二版,估計數量不多。

《南早》發言人稱,因錯誤出在報紙頭版,故決定收回,並會檢討編輯流程,確保錯誤不再發生。不過,有《南早》員工透露,類似繙譯出錯不時出現,例如曾將藝人吳君如的中文名寫成吳尊。有員工慨嘆,公司不斷精簡人手,去年刪減校對人手,數月前更以「改革流程」為名,將編輯兩次審稿減為一次。


Image
CNN網站昨日報道《南早》出錯後回收事件。 互聯網

Image
《南華早報》昨日須由市面回收報紙,灣仔一便利店的報紙架,沒有《南早》出售。 黎樹雄攝



胡佳妻:但願不是捉弄

該報以往有不同的編輯專責港聞、財經、中國新聞、體育,最近變成一個大組,審閱或許自己不熟悉的新聞。但歸根究柢,今次出錯主因還是審稿的編輯十居其九不懂中文。員工普遍相信事件沒有高層會被問責,又指公司本月初曾刊登社論反對招聘員工時要求懂得兩文三語,現在看來相當諷刺。有員工也質疑:「份報紙頭版唔係第一次有錯,點解係得今次回收?」

胡佳妻子曾金燕昨日得悉事件後笑着回應道:「但願這是一個意外的疏忽,不是人為的捉弄。」她表示,懷疑患肝癌的胡佳申請保外就醫已被獄方拒絕,但她不會放棄其他機會,為胡佳的牢獄生活狀況改善盡力,「他(胡佳)明年 6月 26日刑期滿,我和他媽媽都擔心這一年中,他的健康會惡化。」

08年 4月胡佳被北京當局判處「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成,判囚三年半。之前胡佳一直為愛滋病人進行維權工作。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 ... d=13926792 (有片)

Re: 香港《南華早報》胡撚塗變成胡佳!!頭版出錯今刊道歉啟事

Apr 14th, '10, 21:42

十年內九次換總編輯

【本報訊】大馬糖王郭鶴年擁有的《南華早報》近年是非不絕。報館高層人事頻頻變動,十年內換了九次總編輯。集團過去兩年錄得盈利但仍最少四度裁員。 09年金融海嘯席捲全城,南早員工一度被減薪。「新老總」蔡翔祁去年上場後,又推出精簡架構及節流措施,員工士氣一再受挫。

曾經多次裁員

《南早》 08年 12月宣佈「架構重組」,裁員 30人,由編採部到茶水房也有人被解僱。這只是第一波瘦身行動。 09年 3月公司再裁減 17名印刷及行政部門員工。「有得留低」的員工 4月被減薪,月入兩萬至七萬元減薪 5%,月入七萬至十萬元減薪 10%。直至 10月經濟好轉,公司宣佈約 900名員工今年 1月起回復舊有薪金。

這邊廂剛宣佈回復舊薪,公司 12月底又再裁員 30人,並表明不能保證不再裁員。今年 1月中,再有六名多媒體部門員工被炒。員工飽受裁員減薪煎熬,但「太子女」、行政總裁郭惠光底薪由 07年的 44.3萬元,勁增至 09年的 151.8萬元。

《南早》高層人事近年頻頻變動。兩名「老臣子」總編輯劉志權、資深編輯楊健興去年 7月引退。來自新加坡、曾任《華爾街日報》主編的蔡翔祁上場,報館即實施記者每月採訪車費上限 500元、應酬費不能逾 1,000元等節流措施,惹來前線員工抱怨,甚至要貼錢打工。
Post a reply